CN201779335U -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9335U
CN201779335U CN2010205238278U CN201020523827U CN201779335U CN 201779335 U CN201779335 U CN 201779335U CN 2010205238278 U CN2010205238278 U CN 2010205238278U CN 201020523827 U CN201020523827 U CN 201020523827U CN 201779335 U CN201779335 U CN 201779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utput channel
port
valve body
combustion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238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良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WE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238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9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9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93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电磁阀、进气口、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阀体合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进气口与腔体相通,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供电磁阀开闭的阀口,电磁阀安装在腔体内一一与阀口对应,在阀体底部外侧,与阀口相对应还设有气路盖,气路盖与阀体合围形成燃气输出通道,出气口设在输出通道上。本阀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分挡精细,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紧凑,分挡精细,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大多采用机械式的手动旋钮开关来调节火力大小,这种开关无法实现电气自动控制。
中国专利200320101535.5公开了一种《燃气控制阀总成》。这种燃气控制阀包括第一流出口与第二流出口,阀体上流通路的流入口与流出口之间设有与流通路连通的第一、二装配口。第一装配口装设借以开闭燃气由流通路流向第二装配口及第一流出口通路的第一电磁阀;第二装配口装设借以开闭燃气由流通路流向第二流出口通路的第二电磁阀。阀体流通路的流入口与流出口之间设有与流通路连通的第三装配口;第三装配口装设借以单独或与第二电磁阀同时开闭燃气由流通路流向第二流出口通路的第三电磁阀。在阀体上还设有与流通路连通的第四装配口;第四装配口装设借以与第一电磁阀同时开闭燃气由流通路流向第二、三装配口及第一流出口通路的第四电磁阀。这种控制阀虽然实现了自动控制,但燃气通路复杂,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200510060804.1公开了一种《燃气控制阀总成》。这种燃气控制阀的第一支管管壁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支管管壁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支管的管路上设有闷盖,第一电磁阀的腔室在闷盖前方与第一支管连通,第一电磁阀设在闷盖后方的管壁上;第二支管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第二支管分为流出管和第二电磁阀的腔室与第三电磁阀的腔室之间的连通管,第二电磁阀的腔室与第二支管连通,第二电磁阀位于流出管上,第三电磁阀位于隔离板后方的管壁上。这种控制阀虽然实现了自动控制,但炉心火力不可调,外圈火力最多只有三挡,故调节性能不好。
中国专利200820036791.3公开了一种《燃气控制阀》。这种阀总火力最多只有四挡,故调节性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分挡精细,多级调节,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电磁阀、进气口、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阀体合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进气口与腔体相通,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或五个或更多个供电磁阀开闭的阀口,与阀口数量相同的电磁阀安装在腔体内一一与阀口对应,在阀体底部外侧,与阀口相对应还设有燃气输出通道,阀体上的阀口与燃气输出通道相通,出气口设在燃气输出通道上。
所述燃气输出通道是由一称为气路盖的独立零件与阀体外表面合围而成,阀体上的阀口与燃气输出通道相通,出气口设在燃气输出通道上。
所述燃气输出通道根据阀口位置和数量,由可以通过加工去除的隔断分隔成若干独立区间,各区间分别与各阀口相通。
所述合围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供电磁阀出线连接的接线板。
所述阀盖上设有可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插座。
所述阀体底部的阀口,是由安装在阀体底部的独立阀口零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智能灶燃气控制阀中的电磁阀均安装在壳体的密闭腔体内,故外形整洁美观。电磁阀在腔体内整齐阵列,故结构紧凑。密闭腔体自然形成多个电磁阀的进气通道,省去了进气管道结构,故气路简单。壳体上设置有不同方向的进气口,故使用方便。气路盖可有多种燃气输出通道和出气口,故适应范围广。各电磁阀引出线都集中到壳体上的接线插座上,故连接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实施例未安装气路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一种尚未去除隔断的原始气路盖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一种去除部分隔断形成两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示意图。
图6是一种去除部分隔断形成三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示意图。
图7是一种不需进行去除加工的两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不需进行去除加工的两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所列附图中,标号相同者均指同一事物。
参见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中:1是阀体,2是阀盖,3是气路盖,4b是三个进气口之一,5a、5b、5c是三个出气口。出气口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一个、两个、或三个,不用的出气口可以很方便的用堵头封堵起来。
参见图2。这是图1实施例未安装气路盖的外观立体图。图中:6a~6f是六个阀口安装到阀体底部后在外侧露出的阀口尾部,7是气路盖密封圈安装位置。
参见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中:阀体1是本控制阀的主体,阀盖2通过阀盖密封圈12与阀体1合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不同方向的三个进气口4a、4b、4c均可钻穿薄壁与腔体相通,进气口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一个、二个或三个。使用二个进气口时可有管道零件直接头或弯接头的接续功能,使用三个进气口时可有管道零件三通的分支功能。不用的进气口保留薄壁,不必开通。在阀体1底部设置有阀口安装孔14和电磁阀安装螺柱15,六个阀口6a~6f通过阀口密封圈13安装在阀口安装孔14上,六个电磁阀8安装在腔体内的电磁阀安装螺柱15上一一与阀口对应。电磁阀的线圈可以采取封闭等防护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在腔体内还设置有接线板9,电磁阀线圈引出线焊接在接线板9上。在阀盖2上设置有接线插座安装孔11,接线插座10安装在接线插座安装孔11中,用密封胶灌封。接线板9与接线插座10之间有导线连接。气路盖3通过气路盖密封圈16,与阀体1底部外表面合围形成燃气输出通道18,阀口6a~6f与燃气输出通道18相通。在气路盖3的燃气输出通道18上,设置有三个出气口5a~5c。图中的气路盖3是一种尚未去除气路隔断17的原始结构,根据需要可以加工去除部分气路隔断17,形成一路输出、二路输出或三路输出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改变各路输出通道拥有的阀口数量,即可实现火力调节级数的增减。阀口数量越多可调节的火力级数就越多。改变各阀口通气孔的通径大小,即可改变各级火力的大小,进而改变各级火力的级差大小。
参见图4。这是一种尚未去除隔断的原始气路盖3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5a~5c是出气口。6a~6f是阀口在气路盖3上的投影位置。17是可以去除的气路隔断,18是燃气输出通道。气路隔断17根据阀口位置和数量,将燃气输出通道18分隔成若干独立区间,各区间分别与各阀口相通。出气口5a~5c分别与燃气输出通道18相通。
参见图5。这是一种去除部分气路隔断17形成两路输出通道18的气路盖实施例示意图。图中:5b、5c是出气口。6a~6f是阀口在气路盖3上的投影位置。17是气路隔断,18是燃气输出通道。图中虚线部分的气路隔断17已被加工去除,因此形成一种具有两路燃气输出通道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中出气口5b拥有6a、6b二个阀口,出气口5c拥有6c~6f四个阀口。不用的出气口5a被封堵。
参见图6。这是一种去除部分气路隔断17形成三路输出通道18的气路盖实施例示意图。图中:5a~5c是三个出气口。6a~6f是阀口在气路盖3上的投影位置。17是气路隔断,18是燃气输出通道。图中虚线部分的气路隔断17已被加工去除,因此形成一种具有三路燃气输出通道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中出气口5a拥有6a一个阀口,出气口5b拥有6b、6d二个阀口,出气口5c拥有6c、6e、6f三个阀口。
参见图7。这是一种不需进行去除加工的两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实施例示意图。这种气路盖根据需要直接加工定型,不需后续再加工。出气口5b拥有6a、6b二个阀口,出气口5c拥有6c~6f四个阀口。
参见图8。这是另一种不需进行去除加工的两路输出通道的气路盖实施例示意图。这种气路盖根据需要直接加工定型,不需后续再加工。出气口5b拥有6b一个阀口,出气口5c拥有6a、6c~6f五个阀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可根据所需出气口的数量多少,所需火力调节级数的多少,来决定配置电磁阀和阀口数量的多少。少于四个电磁阀的配置,由于火力级数太少,基本不实用。四个,五个以及更多个电磁阀配置,才能满足实用性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六个电磁阀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可根据出气口数量和阀口数量来配置气路盖形式。气路盖可做成专用型,燃气输出通道固定后不能再改变。气路盖也可做成多用型,可通过去除不同部位的气路隔断来形成不同的燃气输出通道,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燃气输出通道和出气口,从一个到六个都能实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路盖设置了三个出气口供选用。
本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外形整洁美观,安装方便。通过简单增减电磁阀数量即可实现六级火力至更多级火力的调控。通过气路盖的简单变化即可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控制阀品种,满足一环火至多环火的需要。本阀阀口是独立零件,开闭和节流两个功能集成一体,节流孔精度容易保证,故各级火力精准稳定。本阀功能强、性能好、成本低、适应广,有利推广。

Claims (6)

1.一种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电磁阀、进气口、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阀体合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进气口与腔体相通,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或五个或更多个供电磁阀开闭的阀口,与阀口数量相同的电磁阀安装在腔体内一一与阀口对应,在阀体底部外侧,与阀口相对应还设有燃气输出通道,阀体上的阀口与燃气输出通道相通,出气口设在燃气输出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出通道是由一称为气路盖的独立零件与阀体外表面合围而成,阀体上的阀口与燃气输出通道相通,出气口设在燃气输出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出通道根据阀口位置和数量,由可以通过加工去除的隔断分隔成若干独立区间,各区间分别与各阀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围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供电磁阀出线连接的接线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设有可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灶燃气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底部的阀口,是由安装在阀体底部的独立阀口零件构成。
CN2010205238278U 2010-09-08 2010-09-08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9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38278U CN201779335U (zh) 2010-09-08 2010-09-08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38278U CN201779335U (zh) 2010-09-08 2010-09-08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9335U true CN201779335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238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9335U (zh) 2010-09-08 2010-09-08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9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472A (zh) * 2010-09-08 2011-01-19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472A (zh) * 2010-09-08 2011-01-19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9472A (zh)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AU2002952390A0 (en) Valve assembly
CN201779335U (zh) 智能灶燃气控制阀
CN201196278Y (zh) 燃气控制阀
CN201180830Y (zh) 家用管道燃气超欠压及软管微漏、脱落自闭阀
CN20163641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燃气比例阀
CN101694190A (zh) 新型电控化油器电磁阀及其和电控化油器的安装接口技术
CN205173573U (zh) 一种集成灶用燃气比例阀
CN1932382A (zh) 燃气控制阀总成
CN105841205A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具智能控制装置
CN205578851U (zh) 气源分配电磁阀控制箱
CN2828486Y (zh) 燃气控制阀的分配管
CN105526400B (zh) 燃气灶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燃气灶
CN201237005Y (zh) 一种新型电磁式流体控制阀
CN209469831U (zh) 一种多个电磁阀集成组件
CN2828485Y (zh) 燃气控制阀总成
CN105840879A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具自动控制装置
CN102817850A (zh) 一种高度集成螺杆空压机进气控制阀
CN202756722U (zh) 一种多路电磁阀的汇流板
CN106740941B (zh) 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及方法
CN207815476U (zh) 溢流保护式磁热供暖系统
CN205908752U (zh) 一种具有两种燃气流量状态的电磁阀
CN201679584U (zh) 一种采用空气冷却的电动egr阀
CN216282078U (zh) 燃气分配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08703967U (zh) 智能式燃气灶燃气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