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3262U -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 Google Patents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3262U
CN201753262U CN2010202808532U CN201020280853U CN201753262U CN 201753262 U CN201753262 U CN 201753262U CN 2010202808532 U CN2010202808532 U CN 2010202808532U CN 201020280853 U CN201020280853 U CN 201020280853U CN 201753262 U CN201753262 U CN 201753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zone discharge
glass tubing
ozone
dischar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08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香鹏
徐洪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08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3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3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32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所述臭氧放电管用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及柔性连接部件,所述电极本体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相连接或接触,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件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与玻璃管装配成臭氧放电管时,电极既能与放电管中的玻璃管紧密接触,同时又不会将外力传导给玻璃管,有效解决现有臭氧放电管存在的玻璃管易损坏、安装使用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隙放电法制取臭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臭氧放电管用的电极、应用该电极的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处理、化工氧化、污废水处理、制药、食品等领域通常会应用臭氧进行杀菌消毒,臭氧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工业上大多利用臭氧发生器、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法来生产臭氧。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有电源、臭氧放电室、气源及控制系统。臭氧放电室作为产生臭氧的核心部件,其内设置有多个臭氧放电管,每个臭氧放电管包括有高压电极、低压电极、绝缘介质层及放电气隙。电源将数千伏的电压施加到高压电极及低压电极上,将通入放电气隙中的空气或氧气电离成为臭氧。
根据电极形式的不同,臭氧放电管中的电极可分为管式电极和板式电极两大类,其中,管式电极是目前工业上使用较广泛的电极形式。对于管式电极,又可根据所采用的绝缘介质层的不同分为玻璃管、搪瓷管及陶瓷管等类型。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玻璃管式臭氧放电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12内套设有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11,在内电极11和玻璃管12间设置有金属丝网18,其中,内电极11一般为钢管或钢棒,并通过金属丝网18与玻璃管12紧密接触。内电极11的一端通过螺栓15与连接片16相连接,以实现多个臭氧放电管的并联供电。在玻璃管12外面套设有固定在蜂窝端板17上的、作为低压电极的外电极13,该外电极13与玻璃管12之间形成放电气隙14。
对于上述结构的玻璃管式臭氧放电管,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都处于颠簸及振动的状态,内电极11会不断遭受外力的冲击。而以钢管或钢棒制作的内电极11一方面与玻璃管12紧密硬接触,另一方面与串联的其他放电管中的高压电极通过螺栓15及连接片16硬连接,将导致外力通过一系列的硬连接及硬接触直接传导至玻璃管,造成玻璃管损坏率居高不下。
为了避免玻璃管在运输途中大批量损坏,厂家需要把整个臭氧放电管分解开进行运输,对其中的电极部分单独进行特殊包装,到使用场地后再次进行组装和调试,从而造成了工作量增大、设备后续运行的稳定性无保障等问题。
在使用场地使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也易出现破裂和损坏,因此厂家需要尽量多地准备一些备用玻璃管用于更换,造成了材料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该电极既能与放电管中的玻璃管紧密接触,同时又不会将外力传导给玻璃管,有效解决现有臭氧放电管存在的玻璃管易损坏、安装使用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臭氧放电管用电极,包括电极本体,还包括柔性连接部件,所述电极本体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相连接或接触,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件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极,所述柔性连接部件具体可采用下述结构来实现:
在所述电极本体为管状时,所述柔性连接部件可以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柔性导电毛刷,所述柔性导电毛刷抵靠在所述电极本体的内管壁上,所述连接杆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毛刷为不锈钢毛刷。
在所述电极本体为管状或柱状时,所述柔性连接部件可以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电极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柔性连接部件为弹簧时,为保证弹簧不会因自身重力而下垂,所述电极本体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丝杆上。
如上所述的电极,为便于电极与玻璃管装配成臭氧放电管,所述电极本体外表面包覆有金属丝网,一方面便于电极顺利地插入玻璃管内,另一方面保证电极与玻璃管的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抗振动能力强、不易损坏的臭氧放电管。该臭氧放电管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套设有内电极,所述玻璃管外套设有外电极,所述内电极为上述实现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所对应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配件标准化、使用寿命高、利于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臭氧放电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臭氧放电室,具有若干个臭氧放电管,所述臭氧放电管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套设有内电极,所述玻璃管外套设有外电极,其中,所述内电极为上述实现第一个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所对应的电极。
如上所述的臭氧放电室,为便于集成多个臭氧放电管,臭氧放电室还包括有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蜂窝端板,所述臭氧放电管插入所述蜂窝孔,并通过所述外电极固定在所述蜂窝端板上。
如上所述的臭氧放电室,所述内电极的柔性连接部件通过螺栓与连接片相连接,进而通过所述连接片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柔性连接部件与电极本体制作臭氧放电管用电极,柔性连接部件一方面与电极本体柔性连接或接触,另一方面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在用该电极制作成玻璃管式臭氧放电管时,在臭氧放电管的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外力将直接作用在柔性连接部件上,柔性连接部件发生变形;但不管柔性连接部件如何变形,都不会对电极本体及与电极本体接触的玻璃管产生应力,有效保护了玻璃管免受外力的冲击,降低了玻璃管的损坏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而又因为避免了电极对玻璃管的冲击损坏,无需单独对电极进行拆装、保护进行运输,可直接运输装配完整的臭氧放电管,便于运输和使用,利于实现臭氧的工业规模化生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玻璃管式臭氧放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臭氧放电管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臭氧放电管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技术玻璃管式臭氧放电管中,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与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之间均为硬连接或硬接触,使得内电极所受的外力直接传导至玻璃管上而导致玻璃管容易损坏,影响了臭氧放电管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其质量。要尽量避免这种损坏而带来的损失,一方面需要对臭氧放电管进行拆装运输和目的地的组装,另一方面需要配备替换玻璃管,从而加大了拆装工作量及运输、材料和人力成本。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柔性连接代替硬连接的臭氧放电管用的电极,该电极除包括有用于导电的电极本体之外,还包括有柔性连接部件,电极本体与柔性连接部件相连接或接触,并通过柔性连接部件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一方面,能将外部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引入至电极本体以实现电极本身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柔性连接部件的形变吸收外力,避免外力对与电极配合使用的玻璃管产生应力,降低了玻璃管的损坏率和臭氧放电管的整体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放电管两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放电管用电极及应用该电极的臭氧放电管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臭氧放电管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臭氧放电管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22,玻璃管22内套设有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内电极的结构参见下面的描述。在玻璃管22外套设有作为低压电极的外电极23,玻璃管22与外电极23之间形成有放电气隙24。此外,为防止玻璃管22下坠而导致放电气隙24不均匀,在放电气隙24内设置有支撑玻璃管22的支撑垫26,该支撑垫可选用玻璃纤维胶带来实现。
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包括管状电极本体211及由连接杆212和设置在连接杆212上的柔性导电毛刷213构成的柔性连接部件。其中,柔性导电毛刷213位于电极本体211管内并抵靠在电极本体211的内管壁上,与内管壁紧密接触,以便将电压传导至电极本体211上,该柔性导电毛刷可选用不锈钢毛刷。连接杆212一端伸出电极本体211,以便于与为内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此外,内电极还包括包覆在电极本体211外表面的金属丝网214,利用该金属丝网214,既便于电极本体211顺畅地插入到玻璃管22中进行组装,又能保证电极本体211与玻璃管22的紧密接触,避免两者间留有空隙而产生晃动。
在利用多个该实施例的臭氧放电管组成臭氧放电室时,在臭氧放电室中设置有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蜂窝端板25,臭氧放电管作为小单元插入其中一个蜂窝孔中,并通过外电极23固定在蜂窝端板25上。
为对内电极提供电离气体所需的高电压,连接杆212伸出电极本体211的一端可直接与外部高电压供电电源相连接。在臭氧放电室中,为实现一个供电电源为多个臭氧放电管同时供电,多个臭氧放电管通常采用并联方式供电。此时,连接杆212伸出电极本体211的一端通过螺栓27与连接片28相连接,进而通过连接片28与外部高压供电电源进行电连接。
利用上述结构的内电极作为臭氧放电管的高压电极,外部电源提供的高压电可通过连接片28、螺栓27、连接杆212及柔性导电毛刷213传导至电极本体211上。而又因为柔性导电毛刷213与电极本体211为柔性接触,在臭氧放电管的运输及工作过程中,若外力通过连接片28传导至连接杆212及柔性导电毛刷213上时,柔性导电毛刷213将在电极本体211内发生摆动或倾斜的形变,而不管如何形变,都不会对电极本体211及玻璃管22产生应力,从而保护玻璃管22不受外力冲击,降低了其损坏率。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臭氧放电管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臭氧放电管与图2实施例相比,除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结构不同之外,其他结构基本相同。即: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32,玻璃管32内套设有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内电极的结构参见下面的描述。在玻璃管32外套设有作为低压电极的外电极33,玻璃管32与外电极33之间形成有放电气隙34。此外,为防止玻璃管32下坠而导致放电气隙34不均匀,在放电气隙34内设置有支撑玻璃管32的支撑垫36,该支撑垫可选用玻璃纤维胶带来实现。
图3实施例中,作为高压电极的内电极包括有电极本体311及作为柔性连接部件的弹簧314,弹簧314的一端与电极本体311相连接,另一端与为该内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为保证弹簧314不会因自身重力而下垂,在电极本体311靠近弹簧314的一端设置有丝杆312,弹簧314套设在丝杆312上,并通过螺栓313与电极本体311相固定。弹簧314的另一端可通过螺栓37与连接片38相连接,进而通过连接片38与外部高压供电电源进行电连接。
此外,该实施例的内电极还包括包覆在电极本体311外表面的金属丝网315,其所起的作用与图2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复述,可参考图2实施例。
在利用多个图3实施例的臭氧放电管组成臭氧放电室时,与图2实施例所述,在臭氧放电室中设置有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蜂窝端板35,臭氧放电管作为小单元插入其中一个蜂窝孔中,并通过外电极33固定在蜂窝端板35上。
利用上述结构的内电极作为臭氧放电管的高压电极,外部电源提供的高压电可通过连接片38、螺栓37及弹簧314传导至电极本体311上。而又因为弹簧314与电极本体311为柔性连接,在臭氧放电管的运输及工作过程中,若外力通过连接片38传导至弹簧314上时,弹簧314将发生摆动或倾斜的形变,而不管如何形变,都不会对电极本体311及玻璃管32产生应力,从而保护玻璃管32不受外力冲击,降低了其损坏率。
在应用上述结构的内电极时,电极本体311可以是管状结构,也可以为柱状结构,如不锈钢管或不锈钢棒。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臭氧放电管用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连接部件,所述电极本体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相连接或接触,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件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为管状,所述柔性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柔性导电毛刷,所述柔性导电毛刷抵靠在所述电极本体的内管壁上,所述连接杆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毛刷为不锈钢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电极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丝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外表面包覆有金属丝网。
7.一种臭氧放电管,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套设有内电极,所述玻璃管外套设有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
8.一种臭氧放电室,具有若干个臭氧放电管,所述臭氧放电管包括作为绝缘介质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套设有内电极,所述玻璃管外套设有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放电室,其特征在于,臭氧放电室还包括有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蜂窝端板,所述臭氧放电管插入所述蜂窝孔,并通过所述外电极固定在所述蜂窝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放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的柔性连接部件通过螺栓与连接片相连接,进而通过所述连接片与为电极供电的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
CN2010202808532U 2010-07-30 2010-07-30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08532U CN201753262U (zh) 2010-07-30 2010-07-30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08532U CN201753262U (zh) 2010-07-30 2010-07-30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3262U true CN201753262U (zh) 2011-03-02

Family

ID=4362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08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262U (zh) 2010-07-30 2010-07-30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32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7631A (zh) * 2012-09-20 2015-12-02 清新空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电介质屏障电离放电装置
CN112978681A (zh) * 2019-12-13 2021-06-18 无锡比格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生臭氧的改进型电击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7631A (zh) * 2012-09-20 2015-12-02 清新空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电介质屏障电离放电装置
CN105107631B (zh) * 2012-09-20 2017-07-14 清新空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电介质屏障电离放电装置
CN112978681A (zh) * 2019-12-13 2021-06-18 无锡比格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生臭氧的改进型电击装置
CN112978681B (zh) * 2019-12-13 2023-08-08 无锡比格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生臭氧的改进型电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3262U (zh) 臭氧放电管用电极、臭氧放电管及臭氧放电室
WO2008123357A1 (ja) プラズマ発生体及び反応装置
CN101920224A (zh) 金属带——板结构反应器
CN207353337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组
CN207701669U (zh) 一种水解器的安装构件
CN205361008U (zh) 正负极引线外置的等离子放电盘
CN201618184U (zh) 非热等离子体反应器
CN203006947U (zh) 臭氧发生器放电单元
CN202265432U (zh) 一种紫外反应器的密封结构
CN101920034A (zh) 非热等离子体反应器
KR20110044379A (ko) 이오나이저
CN202430004U (zh) 双气隙臭氧发生装置
CN205634888U (zh) 臭氧发生器用电极及臭氧发生器
CN204358857U (zh) 分子击断式空气净化器
CN110437905B (zh) 一种天然气双塔式吸附净化工艺
KR20150022316A (ko) 전기적 연결 방법이 개선된 오존발생장치
CN215733914U (zh) 一种发电机的控制面板的固定装置
CN207702139U (zh) 一种便于压力管道检测的支撑装置
CN205196064U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极保护装置
CN201823456U (zh) 等离子体处理工业废气装置
CN105234130A (zh) 适用于可扰曲材料的等离子清洗装置
US20090008252A1 (en) Ozone generating device
CN112543542A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
CN204358856U (zh) 分子击断式空气净化结构单元
KR200402741Y1 (ko) 물 전기 분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031 No. 168, Ruichang Road, Sifang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031, No. 31 Clear Lake Road, Sifang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Guolin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