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5251U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5251U
CN201745251U CN201020501372XU CN201020501372U CN201745251U CN 201745251 U CN201745251 U CN 201745251U CN 201020501372X U CN201020501372X U CN 201020501372XU CN 201020501372 U CN201020501372 U CN 201020501372U CN 201745251 U CN201745251 U CN 201745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outlet port
communicated
ink outlet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13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萧庆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0205013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5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5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52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储墨腔。在盒体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储墨腔经过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盒体内还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经过导气孔连通负压产生机构,通过第一传输孔连通储墨腔,通过第二传输孔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第一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储墨腔指向缓冲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缓冲腔指向外部大气环境的第二单向阀。该墨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十分便利地反复加注墨水。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墨盒,同该墨盒适配的记录头被设置于喷墨打印机的字车上,作为墨水容纳器件的墨盒则以可拆卸的方式同喷墨打印机字车相匹配,并通过供墨针和相应的墨水流动通路使墨盒内储存的墨水同记录头上的喷嘴保持连通。
背景技术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盒之类的墨水容器提供液态的墨水源,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常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打印机。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到由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挤压喷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点。
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页面上,形成对应的记录点。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和墨盒内腔传来的负压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以补充被消耗的墨水。
无论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还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墨水容器或称墨盒。作为喷墨打印机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前使用的墨盒主要包括消耗性墨盒和连续供墨容器。前者在墨水用完后通常就得丢弃,如果想重复使用,就得在墨盒上开设灌墨孔,然后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设备将墨水注入墨盒中。后者由于需要连接墨水容量较大的外部墨罐,因此墨盒和墨罐之间须通过传输软管连接。这样,两种墨水容器在很多喷墨打印机上的应用都受到了限制。消耗性墨盒由于不可重复使用,会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在墨水耗尽后,丢弃的墨盒壳体由于内部还残留一定量的墨水,会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其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导致消费者如果想重复使用此种墨盒壳体,则需要在墨盒上再次开设或打开灌墨孔,然后用注射器将墨水注入,以致操作繁琐,注入墨水时也容易造成墨水从出墨口泄漏。连续供墨容器由于需要外接墨罐,导致其对喷墨打印机的适用范围受限;且由于打印时吸墨阻力较大,因而打印品质会受一定的影响;另外,连接墨盒和墨罐之间的传输软管在打印时会影响喷墨打印机字车的运行,引起字车被卡死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该墨盒在墨水耗尽后可以方便地加注墨水,其构造简单、操作便利,消费者可以自主填充墨水,以降低使用成本。
按照上述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储墨腔。在盒体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储墨腔经过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盒体内还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经过导气孔连通负压产生机构,通过第一传输孔连通储墨腔,通过第二传输孔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第一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储墨腔指向缓冲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缓冲腔指向外部大气环境的第二单向阀。
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一传输孔位于同出墨口相对的远端,其负压产生机构可以是弹性气囊或带有活塞的气缸。
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位于同出墨口相对的远端。
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的位置介于出墨口和第一传输孔之间。
钱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位于同出墨口毗邻的近端。
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的外端口位于同出墨口相对的远端。导气通道接近外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导气通道连通储墨腔的内端口沿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出墨口毗邻的近端。导气通道接近内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
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在普通墨盒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了一个同负压产生机构相连通的缓冲腔。该缓冲腔在墨盒工作时同储墨腔之间保持隔绝状态以保证储墨腔获得正常工作条件;而在储墨腔内容装的墨水耗尽之后,则可以利用弹性气囊或活塞气缸之类负压产生机构抽空缓冲腔的气体,由此生成的负压状态被传导至储墨腔,进而把新的墨水直接抽吸到墨盒的储墨腔内,如此,实现了反复利用墨盒的目的,而且加注墨水也十分方便、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透视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透视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分解透视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分解透视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加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
参见图1~5,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在不同视角下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该墨盒100由墨盒盒体101、弹性气囊102及刚性外罩103构成。
墨盒盒体101采用塑料制备,外形呈方形筒体。其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中空的储墨腔104。储墨腔104的具体构成方式可以采取在框体上覆膜的形式,这种构造形式有助于简化生产工序和形成预想的结构。在墨盒盒体101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104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105。在出墨口105内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106。储墨腔104经过导气通道107连通外部的大气环境。沿着出墨口105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导气通道107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的外端口108位于同出墨口105相对的远端,其连通储墨腔104的内端口109位于同出墨口105毗邻的近端。导气通道107在接近外端口108和内端口109的两个小区域内分别设置有用于过滤或者蓄纳墨水的海绵之类的多孔泡沫体110。在工作状态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200穿过环形密封圈106后申入到储墨腔104内部,以抽取其中容纳的墨水;在非工作状态,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200穿入密封圈106后与其形成密封接触,进而对储墨腔104形成密封效应,阻止墨水由储墨腔104再经环形密封圈106的内孔中流出;在其装入喷墨打印机之前,墨盒100的出墨口105由塑料之类的密封片封闭。
弹性气囊102内部中空,它采用塑料制备,其外观呈长筒状,它是由若干节径向尺寸不同的环状弹性材料片,例如塑料片沿其本身环片的中轴方向或者平面法向依次堆叠构成的气箱。弹性气囊102在自身中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推拉之下可以形成轴向上的伸缩。弹性气囊102在其轴向上的一端收缩成瓶口113。本实施方式中,将墨盒盒体101相对于出墨口105的一端设计成缺角118的形式,以便将弹性气囊102置放于由该缺角118构成的空间内。
刚性外罩103亦采用塑料制备,其外观亦相应地呈方形长筒状,与盒体101的外形对应。它套置于墨盒盒体101用于容纳弹性气囊102处的外表面上,以便对弹性气囊102提供保护和向弹性气囊102提供推拉作用。
沿着出墨口105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在墨盒盒体101相对于出墨口105的一端设置有缓冲腔111。缓冲腔111经过导气孔112连通前述弹性气囊102的瓶口113,通过第一传输孔114连通储墨腔104,通过第二传输孔115连通外部大气环境。沿着出墨口105内的墨水流出方向,第一传输孔114位于同出墨口105相对的远端,第二传输孔115位于同出墨口105毗邻的近端(当然,在该方向上,第二传输孔115的位置亦可介于出墨口105和第一传输孔114之间,由此构成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该方向上,第二传输孔115还可位于同出墨口105相对的远端,由此构成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传输孔114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6。第一单向阀116的开启方向由储墨腔104指向缓冲腔111,如此,在缓冲腔111压力高于储墨腔104时,储墨腔104和缓冲腔111之间保持隔绝状态;在缓冲腔111压力小于储墨腔104时,储墨腔104和缓冲腔111之间随着二者压差的增大而逐步进入连通状态。在第二传输孔115连通缓冲腔111的气道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17。第二单向阀117的开启方向由缓冲腔111指向外部大气环境的,如此,在缓冲腔111压力小于外部大气环境时,外部大气环境和缓冲腔111之间保持隔绝状态;在缓冲腔111压力高于外部大气环境时,外部大气环境和缓冲腔111之间随着二者压差的增大而逐步进入连通状态。
参见图5,墨盒100工作时,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200穿过环形密封圈106后插入储墨腔104中,抽取其中容纳的墨水。在该状态,缓冲腔111内的压力基本保持在大气压的水平,储墨腔104在喷墨打印机供墨针200抽取其内容墨水后其压力小于缓冲腔111,如此,第一单向阀116阻断第一传输孔114,储墨腔104在喷墨打印机供墨针200抽取其内容墨水后产生的真空由导气通道107引入的气体予以平衡。
参见图6,储墨腔104在喷墨打印机供墨针200持续抽取其内容墨水一段时间后,其所容纳的墨水将逐渐耗尽。当储墨腔104中的墨水全部耗尽之后,把墨盒100从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200上拔出,将其出墨口105浸入外部墨水源300中,堵住导气通道107的外端口108,反复挤压和恢复弹性气囊102。在挤压行程中,因挤压弹性气囊102导致缓冲腔111的压力高于外部大气环境,第二单向阀117被开启,缓冲腔111中的气体被排入外部大气环境中;在恢复行程中,因扩张弹性气囊102内部空腔导致缓冲腔111的压力同时小于外部大气环境和储墨腔104,第二单向阀117进入关闭状态,第一单向阀116被开启,储墨腔104中的气体被抽入缓冲腔111中,外部墨水源300中的墨水随之被吸入储墨腔104中。在储墨腔104已经灌满墨水的状态下,用户因疏忽而继续反复挤压弹性气囊102,以致墨水不慎灌入第二传输孔115时,毗邻于出墨口105的第二传输孔115可将墨水导入外部墨水源300中。
 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用带有活塞的气缸来替代弹性气囊102,作为产生负压的机构。

Claims (8)

1. 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储墨腔,在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所述出墨口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储墨腔经过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其特征是,所述盒体内还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经过导气孔连通负压产生机构、通过第一传输孔连通所述储墨腔、通过第二传输孔连通外部大气环境,所述第一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所述储墨腔指向所述缓冲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所述缓冲腔指向所述外部大气环境的第二单向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沿着所述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所述第一传输孔位于同所述出墨口相对的远端,所述负压产生机构为弹性气囊或气缸。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沿着所述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所述第二传输孔位于同所述出墨口相对的远端。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沿着所述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所述第二传输孔的位置介于所述出墨口和所述第一传输孔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沿着所述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所述第二传输孔位于同所述出墨口毗邻的近端。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外部大气环境的外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相对的远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外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储墨腔的内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毗邻的近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内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外部大气环境的外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相对的远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外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储墨腔的内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毗邻的近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内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是,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外部大气环境的外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相对的远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外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所述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储墨腔的内端口沿所述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所述出墨口毗邻的近端,所述导气通道接近所述内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
CN201020501372XU 2010-08-23 2010-08-23 喷墨打印机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5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1372XU CN201745251U (zh) 2010-08-23 2010-08-23 喷墨打印机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1372XU CN201745251U (zh) 2010-08-23 2010-08-23 喷墨打印机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5251U true CN201745251U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7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137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5251U (zh) 2010-08-23 2010-08-23 喷墨打印机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52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0596A (zh) * 2016-04-11 2018-12-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聚结泡沫流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0596A (zh) * 2016-04-11 2018-12-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聚结泡沫流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0661B (zh) 附加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
CN201784249U (zh) 一种重新注墨的墨盒
CN201922646U (zh)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EP2570265B1 (en) Ink cartridge filling apparatus
KR970064936A (ko) 잉크제트 인쇄 시스템과 잉크제트 프린트 카트리지 충전방법
CN101844455B (zh) 墨盒注墨方法和墨盒
CN201784253U (zh) 一种负压式墨盒填充装置
JP2009023108A (ja) 液体収納容器、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1745251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677573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101623956A (zh) 一种将墨水再填充至墨盒的方法及填充工具
CN201841757U (zh) 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瓶
CN201745250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900800U (zh) 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装置
CN102139576A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填充方法
CN102485487A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方法
CN201900799U (zh) 一种墨盒用压力控制器及包含该压力控制器的墨盒
CN201633285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900173Y (zh) 供墨装置
CN102582270B (zh) 一种压力动态补偿装置及压力动态补偿连续供墨系统
CN202357596U (zh) 墨盒
CN201659748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604359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101234558B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回收方法
CN201128275Y (zh) 打印机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