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1826U -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1826U
CN201741826U CN2010202488820U CN201020248882U CN201741826U CN 201741826 U CN201741826 U CN 201741826U CN 2010202488820 U CN2010202488820 U CN 2010202488820U CN 201020248882 U CN201020248882 U CN 201020248882U CN 201741826 U CN201741826 U CN 20174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circuit breaker
low
voltage circuit
conne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88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长春
包章尧
陈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0202488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18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包括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连接部和一个可供信号线插入的配线部,还包括一个连接配线部和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部具有第一厚度,中间部具有在连接部的第一厚度方向上投影得到的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低压断路器具有一个外壳,外壳上设有可供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端子插入的开口,开口在信号端子的第一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小于第二厚度。低压断路器组件包括信号连接端子和低压断路器。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设置限位件即可实现信号连接端子的限位功能,且安全性能更好,且断路器组件结构紧凑,能节省空间并且移植性也很强。

Description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更安全且无需额外设置限位特征的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小型电气设备,如低压断路器中,为了进行信号传输,都使用了信号连接端子。在将信号连接端子安装在电气设备中时,往往需要在连接端子上额外安装辅助限位件,从而限制信号连接端子在电气设备中插入的深度,以防它不能与电气设备相对应的零件端子良好匹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有限位件86的信号连接端子80。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配线部82和一个连接部84,该配线部82供信号线插入,而连接部84则用来与电气设备中相应的零件端子(未图示)配合连接。由图可知,限位件86从信号连接端子的两侧突出,露在连接端子外,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操作人员或其他元器件的触碰而引发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现在使用的限位件86通常具有一个尖角,即使在其上覆盖一个绝缘套,仍然会引起绝缘套发生破裂等情况,其安全性还不能得到保证。
当将图1中的信号连接端子80插入到电气设备中后,由于配线部82与连接部84大体处于同一平面上,配线部82上安装的信号线可能会延伸而与电气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接触,可能进一步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额外设置限位件即可实现限位功能且安全性能更好的信号连接端子,它的结构紧凑,能节省空间并且移植性也很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额外设置限位件即可实现限位功能且安全性能更好的低压断路器及其断路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连接部和一个可供信号线插入的配线部,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配线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厚度,所述中间部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厚度方向上投影得到的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在信号连接端子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中间部具有一个可阻挡信号线行进的挡止面。
在信号连接端子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配线部和所述中间部上设有绝缘层。另外,信号连接端子还可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低压断路器,它含有一个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可供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端子插入,开口在信号端子的第一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小于第二厚度。另外,所述开口可以朝向外壳外侧渐开。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低压断路器组件,它含有一个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个开口,低压断路器还包括一个可插入开口中的信号连接端子,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连接部和一个可供信号线插入的配线部,信号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配线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部具有第一厚度,所述中间部具有在连接部的第一厚度方向上投影得到的第二厚度,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第三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小于第二厚度。
在低压断路器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中间部具有一个可阻挡信号线行进的挡止面。
在低压断路器组件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配线部和所述中间部上设有绝缘层。另外,信号连接端子可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的。
在上述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中,通过对连接配线部和连接部的中间部的厚度进行调节,而使得中间部的厚度比连接部的厚度大,并且也比低压电路器外壳中的开口尺寸大,这样,当将信号连接端子插入到低压断路器中时,在连接部通过朝向外壳外侧渐开的开口便利地进入到低压断路器中后,中间部将无法进入其中,从而无需在信号连接端子上增设限位件就能实现限位功能,它的结构紧凑,节省了空间,移植性也较强。
由于中间部构成信号连接端子的一部分,它不会从信号连接端子两侧突出,也不具有尖角,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的限位件导致的安全问题。中间部上的挡止面可防止插入在配线部中的信号线过长延伸而与连接部或低压断路器中的其他元器件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连接端子和低压断路器的安全性。此外,在中间部和配线部上设有绝缘层,可避免其与其他带电元件接触而产生电弧或其他问题,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信号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端子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图2所示信号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低压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低压断路器组件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80信号连接端子  12、82配线部  86限位件  14、84连接部
16中间部            17挡止面      18信号线
40断路器            42外壳        4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且各图仅绘出了与其中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表示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的实际结构与真实比例。
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第一”与“第二”也仅用于区分不同的零件或部分,并非表示相应零件或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或优先级。
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一个信号连接端子10,该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配线部12、一个连接部14和一个连接配线部12和连接部14的中间部16。信号线可插入配线部12中,连接部14则可安装在诸如低压断路器的电气设备中。
如图3所示,连接部14具有第一厚度T1,中间部16在第一厚度T1方向上的投影厚度为第二厚度T2,T2大于T1。
虽然图2和图3中示出的信号连接端子10中,中间部16相对于配线部12和连接部14倾斜,但是,配线部12相对于中间部16的角度可以根据信号线的插入方向而变化,而配线部12与中间部16间的角度也可视实际使用要求而定。
在信号连接端子1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中间部16还具有一个可以阻挡配线部12中插入的信号线18行进的挡止面17,这样,信号线18至多可以行进到挡止面17上,如图2所示。
在信号连接端子10的又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配线部12和中间部16上设有一个绝缘层(图中未示),例如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套。
结合图4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低压断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低压断路器40含有一个外壳42,所述外壳42上设有一个开口44。开口44中可插入上文描述的信号连接端子10。开口44在第一厚度T1(参见图3)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T3,第三厚度T3大于第一厚度T1且小于第二厚度T2。虽然图中展示了一个渐开的开口44,但是任何可以让信号连接端子10的连接部14顺利进入外壳42内的开口都是可行的,例如圆柱形的开口。
在将信号连接端子10安装到低压断路器40的过程中,首先由于第一厚度T1小于第三厚度T3,连接部14可以顺利地通过开口44进入低压断路器内与相应的元器件进行配合连接;随着连接部14完全进入开口44中后,因为第二厚度T2大于第三厚度T3,中间部16会抵靠在开口44的内侧上而无法继续深入到低压断路器40中。这样,即可实现信号连接端子10的限位。
虽然图4中示出了以配线部12朝上的模式安装信号连接端子10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信号连接端子10也能以如图5所示的方式,以配线部12朝下的模式将信号连接端子10安装到低压短路器的外壳42中。
由此可见,上述信号连接端子10无需额外设置多余的限位件即可实现其在低压断路器中的限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限位件外露而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配线部12和中间部16上设置的绝缘层也能防止它们与其他带电器件发生电接触或产生电弧,进一步增强了其安全性能。另外,挡止面17能够阻止插入配线部中的信号线进入低压断路器中,因而避免了信号线与低压断路器中的元器件发生接触,也不会出现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
上述形状的信号连接端子10能通过将一块板材弯折而成型,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的信号连接端子10的结构紧凑,节省了空间。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连接端子,包括一个连接部(14)和一个可供信号线插入的配线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配线部(12)和所述连接部(14)的中间部(16),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厚度(T1),所述中间部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厚度方向上投影得到的第二厚度(T2),所述第二厚度(T2)大于所述第一厚度(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连接端子,其中所述中间部(16)具有一个可阻挡信号线行进的挡止面(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连接端子,其中所述配线部和所述中间部上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连接端子,其中所述信号连接端子是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的。
5.一种低压断路器,所述低压断路器具有一个外壳(42),所述外壳(42)上设有一个开口(4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4)可供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信号连接端子插入,所述开口(44)在所述第一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T3),所述第三厚度(T3)大于所述第一厚度(T1)且小于所述第二厚度(T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中所述开口(44)朝向所述外壳(42)外侧渐开。
7.一种低压断路器组件,包括一个低压断路器和一个信号连接端子,
所述低压断路器具有一个外壳(42),所述外壳(42)上设有一个开口(44),
所述信号连接端子(10)包括一个连接部(14)和一个可供信号线插入的配线部(12),
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端子(10)还包括一个连接所述配线部(12)和所述连接部(14)的中间部(16),所述连接部(14)具有第一厚度(T1),所述中间部(16)具有在所述连接部(14)的第一厚度方向上投影得到的第二厚度(T2),所述开口(44)在所述第一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T3),所述第三厚度(T3)大于所述第一厚度(T1)且小于所述第二厚度(T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断路器组件,其中所述中间部(16)具有一个可阻挡信号线行进的挡止面(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断路器组件,其中所述配线部(12)和所述中间部(16)上设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断路器组件,其中所述开口(44)朝向所述外壳(42)外侧渐开。
CN2010202488820U 2010-07-06 2010-07-06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88820U CN201741826U (zh) 2010-07-06 2010-07-06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88820U CN201741826U (zh) 2010-07-06 2010-07-06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1826U true CN201741826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7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888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1826U (zh) 2010-07-06 2010-07-06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1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6303B2 (ja) コネクタ
WO2007125463A1 (en) A snap-on-connector
CN202712607U (zh) 插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105703348B (zh) 一种模块化电涌保护器
KR101796031B1 (ko) 함체용 분리결합형 전원안전공급장치
CN201741826U (zh) 信号连接端子、低压断路器及其组件
CN103956619B (zh) 一种带有开关的安全插头
KR20130060391A (ko) 안전 콘센트
JP2011108397A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雄コネクタ
KR100931774B1 (ko) 차단기의 접속단자용 커넥터 결합체
CN205282819U (zh) 可分离式现场装线连接器和可分离式现场装线连接器组件
CN207038870U (zh) 一种汇流排
CN108511999B (zh) 一种英标插头
CN204230513U (zh) 微电机连接器和具有该微电机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CN205960301U (zh) 一种接线座的防护结构
CN203326299U (zh) 一种自带限流保护的usb数据线
US8749340B2 (en) Electric receptacle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protection module
CN101465491B (zh) 插头内架以及该插头内架与端子的组合构造
KR200419219Y1 (ko) 전기 플러그가 꽂히지 않은 경우에 콘센트의 내부와 외부가전기적으로 차단되는 콘센트를 구비하는 멀티탭
CN203013642U (zh) 断路器接线端子
CN101038806B (zh) 具有简化设计和增加的可靠性的过压保护装置
CN210443752U (zh) 安全电源插头
CN106797094B (zh) 插拔连接器
CN20174189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3787650U (zh) 电源线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