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0431U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40431U CN201740431U CN201020507991XU CN201020507991U CN201740431U CN 201740431 U CN201740431 U CN 201740431U CN 201020507991X U CN201020507991X U CN 201020507991XU CN 201020507991 U CN201020507991 U CN 201020507991U CN 201740431 U CN201740431 U CN 2017404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runner
- shell body
- sewage
- medium ru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它涉及一种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换热技术为实现防堵塞而导致的工艺流程复杂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和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管壳总成最上端的两-四个介质流道通过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并联连通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组,且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临近介质出口,管壳总成最下端的两-四个介质流道通过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并联连通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临近介质进口,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用于将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一介质流道组以及其余的介质流道串联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属于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热泵技术提取污水中的低位热能为建筑物采暖空调,即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其节能幅度可达45%以上。按我国现有污水排放量测算,开发利用污水低位热能(按温降4-5℃),可为20%的城市建筑物供热空调,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
污水源是水源的一种,相比地下水其主要特点是悬浮物和其它杂质含量大,悬浮物易堵塞换热设备或热泵机组,其它杂质易在换热壁面形成污垢。
一般的过滤或污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例如机械格栅、沉淀等,被利用在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主要问题是初投资过大、运行成本过高,另外用户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这些设施。因此,污水源热泵的技术关键是防堵、防垢。
现有技术都采用特殊的过滤措施防堵,再对换热设备或热泵机组定期清洗除垢。按系统形式分为直接式系统和间接式系统,直接式系统是指污水经过滤措施后直接进入热泵机组,间接式系统采用中间换热方式,先将热量传递给干净水,干净水再进入热泵机组,这两种形式都需要定期清洗除垢。
由于污垢不可避免地要在换热壁面上形成,采用直接式系统形式后,定期对热泵机组除垢,易损伤机组,造成蒸发器或冷凝器换热管泄漏,风险太大。因此,多采用中间换热的方式,目前的工程应用也主要是间接式系统。
在采用间接式系统时,当前主要有两类技术:
一类是采用特殊的过滤措施防堵再利用现有的换热设备中间换热,例如:申请号为200410043654.9、公开号为CN1594112A、实用新型名称为设置有滚筒格栅的城市污水水力自清装置的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610010437.9、公开号为CN1920447A、实用新型名称为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无阻塞压力平衡防阻装置及其系统的专利申请。
二类是直接采用特殊的宽流道换热设备中间换热,例如:申请号为200710144522.9、公开号为CN101149233A、实用新型名称为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流道式换热系统的专利申请,专利号为ZL200720117309.4、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6463Y、实用新型名称为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第一类技术的缺点是增加了过滤设备,系统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故障点和维护点相对增加。第二类技术的缺点是加宽了换热设备的流道,换热设备的体积和占地相对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技术为实现防堵塞而导致的工艺流程复杂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包括外壳体、左封头、右封头、污水进口、污水出口、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多个封头隔板和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所述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形成管壳总成,方形管排或夹板层内为介质流道,相邻的两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之间、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与外壳体的上端板的内壁之间以及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与外壳体的下端板的内壁之间为污水流道,所述污水进口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上端板上,且与外壳体连通,所述污水出口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下端板上,且与外壳体连通,所述介质进口穿过外壳体的下端板与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连通,所述介质出口穿过外壳体的上端板与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连通,所述左封头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左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连通,右封头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右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连通,所述左封头和右封头内均水平设有多个封头隔板,封头隔板用于将污水流道串联在一起;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和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管壳总成最上端的两-四个介质流道通过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并联连通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组,且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临近介质出口设置,管壳总成最下端的二-四个介质流道通过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并联连通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临近介质进口设置,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用于将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一介质流道组以及其余的介质流道串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污水直接进入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前端不需设置过滤网或防阻装置,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因此称之为过流式;2、系统的工艺流程简化,占地小,换热装置的结构形式简单,造价低,系统投资低,也容易清洗维护;3、介质流道并联后再串联,不仅减少了设备的耗材,还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介质流道连接腔的数量减少50%以上,占地面积小,而且介质侧的局部阻力减少了一半,减少介质侧水泵的能耗2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图3是图1的C-C剖面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包括外壳体4、左封头5、右封头6、污水进口7、污水出口8、介质进口9、介质出口10、多个封头隔板11和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所述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内,形成管壳总成,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内为介质流道1,相邻的两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之间、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与外壳体4的上端板的内壁之间以及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与外壳体4的下端板的内壁之间为污水流道2,所述污水进口7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上端板上,且与外壳体4连通,所述污水出口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下端板上,且与外壳体4连通,所述介质进口9穿过外壳体4的下端板与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连通,所述介质出口穿过外壳体4的上端板与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连通,所述左封头5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左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2连通,右封头6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右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2连通,所述左封头5和右封头6内均水平设有多个封头隔板11,封头隔板11用于将污水流道2串联在一起;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和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14,管壳总成最上端的两-四个介质流道1通过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并联连通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组,且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临近介质出口10设置,管壳总成最下端的二-四个介质流道1通过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并联连通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临近介质进口9设置,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14用于将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一介质流道组以及其余的介质流道1串联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污水流道2的高度为30mm-60mm,介质流道1的高度为10mm-20mm。如此设置,介质流道的高度减少了50%-75%,过流式换热装置的高度或体积减少了25%-37.5%。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污水流道2的高度为40mm,介质流道1的高度为20mm。如此设置,介质流道的高度减少了75%,过流式换热装置的高度或体积减少了37.5%。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运行原理为:含悬浮物和其它杂质的污水从污水进口7进入,从入口的第一个污水流道串联地依次流过每一个污水流道,并从出口的污水流道的污水出口8流出,污水的流经路线参见图1中的空心箭头;介质从介质进口9进入,从入口的两或三或四个并联介质流道1串联地依次流过介质流道1,介质的流经路线参见图1中的实心箭头;污水与介质通过壁面交换热量。
Claims (3)
1.一种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它包括外壳体(4)、左封头(5)、右封头(6)、污水进口(7)、污水出口(8)、介质进口(9)、介质出口(10)、多个封头隔板(11)和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所述多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自上而下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内,形成管壳总成,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内为介质流道(1),相邻的两个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之间、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与外壳体(4)的上端板的内壁之间以及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与外壳体(4)的下端板的内壁之间为污水流道(2),所述污水进口(7)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上端板上,且与外壳体(4)连通,所述污水出口(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下端板上,且与外壳体(4)连通,所述介质进口(9)穿过外壳体(4)的下端板与底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连通,所述介质出口穿过外壳体(4)的上端板与顶端的方形管排或夹板层(12)连通,所述左封头(5)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左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2)连通,右封头(6)固定安装在外壳体(4)的右端面上,且与污水流道(2)连通,所述左封头(5)和右封头(6)内均水平设有多个封头隔板(11),封头隔板(11)用于将污水流道(2)串联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和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14),管壳总成最上端的两-四个介质流道(1)通过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并联连通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组,且第一介质流道连接腔(3)临近介质出口(10)设置,管壳总成最下端的二-四个介质流道(1)通过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并联连通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二介质流道连接腔(13)临近介质进口(9)设置,多个第三介质流道连接腔(14)用于将第二介质流道组、第一介质流道组以及其余的介质流道(1)串联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流道(2)的高度为30mm-60mm,介质流道(1)的高度为10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流道(2)的高度为40mm,介质流道(1)的高度为2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07991XU CN201740431U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07991XU CN201740431U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40431U true CN201740431U (zh) | 2011-02-09 |
Family
ID=43555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0799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0431U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40431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3395A (zh) * | 2010-08-27 | 2010-11-24 | 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CN102692145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江苏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 |
CN103090708A (zh) * | 2013-03-04 | 2013-05-08 |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冲渣水换热器 |
CN105486130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天津贝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冷凝液压装置 |
CN105841525A (zh) * | 2016-05-27 | 2016-08-10 | 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
CN106852170A (zh) * | 2016-04-25 | 2017-06-13 | 谭波 | 空冷器、空冷岛及空冷岛的运行方法 |
CN108489308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污水专用板式换热器 |
CN108770283A (zh) * | 2018-05-04 | 2018-11-06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基于小尺寸冷凝器的大功率风冷环路热管散热器 |
CN112179184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清华大学 | 一种泵送中间介质强化传热的双通道式换热装置 |
-
2010
- 2010-08-27 CN CN201020507991XU patent/CN2017404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3395B (zh) * | 2010-08-27 | 2011-12-21 | 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WO2012025003A1 (zh) * | 2010-08-27 | 2012-03-01 | 哈尔滨工业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CN101893395A (zh) * | 2010-08-27 | 2010-11-24 | 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CN102692145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江苏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 |
CN103090708A (zh) * | 2013-03-04 | 2013-05-08 |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冲渣水换热器 |
CN105486130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天津贝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冷凝液压装置 |
CN106852170B (zh) * | 2016-04-25 | 2019-02-05 | 谭波 | 空冷器、空冷岛及空冷岛的运行方法 |
CN106852170A (zh) * | 2016-04-25 | 2017-06-13 | 谭波 | 空冷器、空冷岛及空冷岛的运行方法 |
CN105841525A (zh) * | 2016-05-27 | 2016-08-10 | 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
CN105841525B (zh) * | 2016-05-27 | 2018-12-28 | 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
CN108489308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污水专用板式换热器 |
CN108770283A (zh) * | 2018-05-04 | 2018-11-06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基于小尺寸冷凝器的大功率风冷环路热管散热器 |
CN112179184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清华大学 | 一种泵送中间介质强化传热的双通道式换热装置 |
CN112179184B (zh) * | 2020-09-29 | 2021-08-03 | 清华大学 | 一种泵送中间介质强化传热的双通道式换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3395B (zh)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
CN201740431U (zh) |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过流式换热装置 | |
CN201096463Y (zh) | 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 | |
CN208012429U (zh)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153104U (zh) | 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 | |
CN201731682U (zh) | 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 | |
CN100455970C (zh) | 污水或地表水热泵明渠式换热槽的换热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761991A (zh) | 污水源热泵系统 | |
CN201053836Y (zh) | 污水及地表水热泵明渠式换热槽换热装置 | |
CN100460797C (zh) |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流道式换热系统 | |
CN101915511B (zh) |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大管径换热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1943528A (zh) |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畅通型换热装置及其系统 | |
CN201909570U (zh) |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大管径换热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3017577B (zh) | 设置疏导结构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管式换热装置 | |
CN201463656U (zh) | 节能高效防腐蚀组合式换热器 | |
CN100533006C (zh) | 包含防堵防垢的明渠式换热槽的水源热泵机组 | |
CN201210022Y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CN102997725B (zh) |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 |
CN203011204U (zh) | 设置疏导结构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管式换热装置 | |
CN201731573U (zh) | 污水源热泵系统 | |
CN203011203U (zh) |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强制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 |
CN201909569U (zh) |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畅通型换热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2519276A (zh) | 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自清洁换热装置 | |
CN103063063B (zh) |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强制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 |
CN202470826U (zh) |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污水自清洁换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