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3549U - 电子设备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3549U
CN201733549U CN2010201827930U CN201020182793U CN201733549U CN 201733549 U CN201733549 U CN 201733549U CN 2010201827930 U CN2010201827930 U CN 2010201827930U CN 201020182793 U CN201020182793 U CN 201020182793U CN 201733549 U CN201733549 U CN 201733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anel
supporting bracket
display device
holding tank
ov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2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利娟
兰德政
曾世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182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3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3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35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显示设备组合,其由电子显示设备和保护盖组成,保护盖包括保护面板、由保护面板两侧向内侧延伸的夹持部和由保护面板底部向内侧延伸的限位部,保护面板包括一个容纳槽,保护盖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支撑板,在第一状态下,支撑板嵌入容纳槽并与保护面板呈同一平面,保护盖扣在显示设备一侧;在第二状态下,支撑板底端与保护面板连接,支撑板另一端支撑在显示设备上。本实用新型携带、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电子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组合,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显示设备的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手持式电子显示设备而言,用户往往将该设备随身携带,并随时取出来进行使用。尽管这些显示设备便于携带,但由于其显示屏属于精密部件,常常因碰到尖锐物体而不慎划伤,因此手持式显示设备往往与保护盖配合携带使用。同时,用户在进行使用显示设备的时候,不得不用手握持该设备,当用户需要用双手做其它动作时,显示设备的使用会受到限制。有时,用户可以将显示设备平放在平台上,例如桌面,但用户的视线与水平面往往形成角度,影响观看效果。为便于观看,显示设备有时会放置在定制的支架上,但这种支架往往与手持设备分离放置,不便于携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显示设备组合,当对显示设备进行运输时,能够有保护盖扣在电子显示屏处对屏幕进行保护,而当用户开始使用阅读功能时,该保护盖又能当作设备支架使用以便于阅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显示设备组合,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携带和阅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电子显示设备和保护盖组成,保护盖包括保护面板、由保护面板两侧向内侧延伸的夹持部和由保护面板底部向内侧延伸的限位部,保护面板包括一个容纳槽,保护盖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支撑板,在第一状态下,支撑板嵌入容纳槽内并与保护面板呈同一平面,保护盖扣在显示设备一侧;在第二状态下,支撑板一端与保护面板连接,支撑板另一端支撑在显示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阅读方便,大大提高了电子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易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范性的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2是一个示范性的旋转枢纽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支撑板嵌入保护面板时的自内侧观察的示范性的平面图。
图4是支撑板嵌入保护面板时的自外侧观察的示范性的立体图。
图5是一个示范性的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一个示范性的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个示范性的多功能保护盖100的立体图。所述多功能保护盖100包括保护面板110和支撑板140,保护面板110还包括夹持部120和限位部130,支撑板140与保护面板110通过旋转枢纽16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面板110的两侧部位各有一个夹持部120,该夹持部120由保护面板110侧面向内延伸,通过夹持的方式扣在手持设备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20内侧设置有加强筋124。加强筋124呈长条状,大致与保护面板110平行,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加强筋124的设置,手持设备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夹持部120之间,同时,通过加强筋124的设置,夹持部120所承受的应力分散,因此强度得到增加,从而防止夹持部120因受到意外撞击而损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白,加强筋124还可以有其它设置方式,如沿着夹持部120垂直方向设置数条较短的加强筋(图未示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加强筋124可以是呈直线设置,也可以呈曲线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124可以是几个小圆环状物体,这几个圆环状物体沿着夹持部120设置,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保护面板110还设有一个容纳槽150,用于容纳支撑板140。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面板110的下侧设置有限位部130。限位部130由保护面板110底部与夹持部120同方向向内侧延伸。一般来说,限位部130向外延伸的程度应足以使手持设备稳定的放置在支架上,而同时不应过长以致影响携带。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面板110用于容纳支撑板140的容纳槽150的下方靠近限位部130的地方有一处凹槽154。当支撑板140与保护面板110闭合的时候,借助该凹槽154,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支撑板从保护面板110的容纳槽150中取出。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40中间呈镂空状,这样制造支撑板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减轻重量。当支撑板140的材料强度不是很理想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可以制成一个中间没有镂空的平板,以增加强度。
图2是一个示范性的旋转枢纽160放大后的立体图。在该实例中,支撑板140与一枢轴142制成一体,限位槽162与保护面板110制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枢轴142嵌入限位槽162中,枢轴142与限位槽162的形状配合使得枢轴142在旋转过程中始终受到限位槽162的约束,这就意味着支撑板140可以在很多角度自由固定而不需要外力来保持平衡。在本实施例中,枢轴142制成多边形,限位槽162的槽内空间呈长方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白,任何可以使枢轴142自由旋转并可在任意角度固定的方案都可以用来实现本技术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轴142在容纳槽150的一侧附近还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块(图未示出),限位凸块可以限制支撑板开合的角度,以避免支撑板140开合角度过大。支撑板140的最大开合角度可以根据用户的方便程度而设定,一般来说,最大开合角度设置在60度到90度之间。限位凸块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能达到限制开合角度的目的即可。限位凸块可以和保护面板110一体制成,也可以以粘贴的方式粘在保护面板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护面板110包括一个限位槽(图未示出),支撑板140可以直接从保护面板110处卸下来,随后插入限位槽中。在该方案中,支撑板140与限位槽以插接的方式固定,这样支撑板140与保护面板110的角度固定,其优点在于支撑板140的位置比较牢固。
图3和图4描述一个示范性的支撑板与保护面板110闭合后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借助卡固块152限制在保护面板110形成的容纳槽150中,并与保护面板110呈一个平面。卡固块152材料不限,可以与保护面板110一体制成,也可以将卡固块152以粘贴等方式固定在保护面板110上。可以理解地,任何可以将支撑板140限制在保护面板110的容纳槽150的小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卡固块152。保护面板110的另一侧(如图4所示)应制造得光滑并富有手感,以便于用户携带和握持。
保护盖和电子设备一般有两种组合状态,在一种状态下,支撑板140嵌入保护面板110并与保护面板110闭合成为一平面,保护盖100扣在显示设备一侧;在另一种状态下,支撑板140底端与保护面板110连接,支撑板140另一端与保护面板110脱离并与显示设备接触,从而支撑板140从容纳槽150中旋转出来并固定在与保护面板形成一个角度的位置上。
图5是一个示范性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板140和保护面板110闭合后,扣在手持式电子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上,起到了保护作用。用户可以方便地运输该设备而不太担心其显示屏被尖锐物体划伤。
图6是一个示范性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板140打开,这样手持设备可以方便的靠在支撑板140上,同时手持设备下端靠在限位板130处,以防止滑出。此时,用户可以方便地观看手持式电子设备所显示的内容,而免去不得不用手握持的麻烦。
可以理解地,上文已经阐述了一种用于手持式电子显示设备的多功能保护盖,以及一种使用该保护盖的显示设备组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应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同时,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同样包括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例如,卡固块152的数量可以是4个,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数量。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化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组合,包括电子显示设备和保护盖,保护盖包括保护面板、由保护面板两侧向内侧延伸的夹持部和由保护面板底部向内侧延伸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支撑板,保护面板还包括一个容纳槽,在第一状态下,支撑板嵌入容纳槽内并与保护面板呈同一平面,保护盖扣在显示设备一侧;在第二状态下,支撑板一端与保护面板连接,支撑板另一端支撑在显示设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与保护面板之间为旋转枢纽连接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枢轴在容纳槽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与保护面板之间为插接连接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保护面板具有至少一个围绕容纳槽设置的卡固块,所述卡固块固定支撑板于保护面板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呈长条状,与保护面板平行。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中间呈镂空状。
9.一种显示设备保护盖,包括保护面板、由保护面板两侧向内侧延伸的夹持部和由保护面板底部向内侧延伸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支撑板,保护面板还包括一个容纳槽,在第一状态下,支撑板嵌入容纳槽内并与保护面板呈同一平面;在第二状态下,支撑板一端与保护面板连接,另一端与保护面板脱离,从而支撑板与保护面板形成一个固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与保护面板之间为旋转枢纽连接方式,枢轴在容纳槽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块,保护面板具有至少一个围绕容纳槽设置的卡固块,所述卡固块固定支撑板于保护面板上。
CN2010201827930U 2010-04-29 2010-04-29 电子设备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3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27930U CN201733549U (zh) 2010-04-29 2010-04-29 电子设备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27930U CN201733549U (zh) 2010-04-29 2010-04-29 电子设备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3549U true CN201733549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27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3549U (zh) 2010-04-29 2010-04-29 电子设备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3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343A (zh) * 2016-12-30 2017-05-24 天津神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幼儿教育的感应式输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343A (zh) * 2016-12-30 2017-05-24 天津神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幼儿教育的感应式输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99488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1790153U (zh) 具有折叠支架功能的显示装置保护套
CN201733549U (zh) 电子设备组合
US8422208B2 (en) Stand fix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2677265U (zh) 平板电脑支架以及带有该支架平板电脑
CN204396036U (zh) 试管架
CN209631265U (zh) 一种急诊科的血液采样器的收纳装置
KR20160000276U (ko) 스마트폰 등을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의 차량용 거치대
CN104455993B (zh) 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的支架
CN205283644U (zh) 手机支架
CN209376942U (zh) 一种便携式英语教学用工具包
CN202005986U (zh) 可播放音乐的登山杖
CN201301066Y (zh) 便携视频电器盒
CN210487824U (zh) 一种spd综合测试仪
CN205506823U (zh) 一种固液两用方形重金属生物有效态采样外套
CN205071264U (zh) 一种耳机收纳装置
KR200468603Y1 (ko) 거치대 및 밴드 기능을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CN204859274U (zh) 手机保护套件
CN206865526U (zh) 手机支架装置
JP3161576U (ja) 携帯端末用スタンド
CN209436502U (zh) 一种环境艺术用便携式收纳箱
CN215450854U (zh) 一种用于数字媒体的设计展示装置
CN104528098B (zh) 音响包装盒
CN204858649U (zh) 一种新型的充电支架
CN207773907U (zh)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稳定型石油仪表储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