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0388U - 一种执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执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0388U
CN201730388U CN201020282292XU CN201020282292U CN201730388U CN 201730388 U CN201730388 U CN 201730388U CN 201020282292X U CN201020282292X U CN 201020282292XU CN 201020282292 U CN201020282292 U CN 201020282292U CN 201730388 U CN201730388 U CN 20173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ase
lid
clamp springs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22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822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03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执手,包括手柄、执手盖和底座,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手柄安装部,所述手柄安装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执手盖与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安装部上设有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夹持件与手柄夹持部连接;所述执手盖上设有执手盖夹紧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手柄、执手盖和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安装时,将手柄安装部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上,其中,所述手柄夹持部与手柄夹持件配合连接。当需要将手柄从底座中抽出时,从底座上取下执手盖,所述执手盖夹紧部不再夹紧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亦不再夹持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就可顺利的从底座上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执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执手。
背景技术
执手是一种常见的小五金件,广泛运用于各种门窗之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现有执手一般包括手柄、底座和执手盖,所述执手盖与底座连接,所述执手盖上开设有一圆孔,所述手柄穿过圆孔安装到底座上,上述手柄、底座和执手盖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将上述执手安装于门窗之上后,所述执手就可以带动门窗上的斜舌运动,从而实现门窗的开启和锁闭了。
现有执手均采用整体结构,虽然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的特点,但是其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所述采用整体结构,将其安装到门窗上时只能将整个执手全部安装到门窗上,安装较为不便;另外,在房屋装修工作没有全部完成时将整个执手全部安装到门窗上,工人在装修房屋时容易损坏门窗上执手,不利于执手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手,旨在解决现有执手安装较为不便以及在装修工作没有全部完成时将整个执手安装到门窗上不利于执手的保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执手,包括手柄、执手盖和底座,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手柄安装部,所述手柄安装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执手盖与底座连接,还包括用于夹持手柄安装部的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安装部上设有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夹持件与手柄夹持部连接;所述执手盖上设有用于使手柄夹持件夹紧手柄夹持部的执手盖夹紧部。
其中,所述手柄夹持件为夹持弹簧,所述夹持弹簧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夹持部为手柄凹槽,所述手柄凹槽开设于手柄安装部上,所述手柄凹槽的宽度与夹持弹簧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夹紧部为夹紧凸块,所述夹紧凸块设置于执手盖的内壁。
其中,所述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一手柄夹持弹簧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底座圆孔,所述底座圆孔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端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自由端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固定端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自由端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上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上部设有第二斜面。
其中,所述手柄安装部一侧开设有手柄定位部,所述执手盖上设有执手盖定位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底座定位部;所述手柄定位部与执手盖定位部相适配,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与底座定位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手柄定位部为手柄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槽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手柄安装部的端面上;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为执手盖凸台,所述执手盖凸台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执手盖的两侧;所述底座定位部为底座定位槽,所述底座定位槽有两个,分别开设于底座的两侧。
其中,所述两个底座定位槽相对设置,其连线偏离所述底座的垂直线和水平线。
其中,所述执手盖凸台上设有执手盖定位片,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一底座底面,所述底座底面的厚度与执手盖定位片的厚度相适配。
其中,所述手柄凹槽内设有四个手柄凹槽突起部,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均布于手柄凹槽内,所述第一夹持弹簧和第二夹持弹簧设有用于卡合手柄凹槽突起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与手柄凹槽突起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两两相对,相对的手柄凹槽突起部的连线与手柄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弹簧和第二夹持弹簧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大小与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适配、位置与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手柄、执手盖和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安装时,将手柄安装部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上,其中,所述手柄夹持部与手柄夹持件配合连接。当所述执手盖安装上底座后,所述执手盖夹紧部夹紧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夹持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只能在底座上转动而不能从底座中抽出。当需要将手柄从底座中抽出时,从底座上取下执手盖,所述执手盖夹紧部不再夹紧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亦不再夹持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就可顺利的从底座上取出。
所述执手在安装时,只需先将底座安装门窗上即可,所述手柄和执手盖可后续安装,安装工作十分简单。另外,当装修工作没有全部完成时,只需在门窗上安装底座,无需安装手柄和执手盖,因此工人在装修的过程中不会损坏手柄和执手盖。当要使用执手时,工人很快可将手柄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上,不会影响执手的正常使用;当不用执手时,将手柄和执手盖从底座上取下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执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执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执手盖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执手盖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手柄夹持弹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手柄夹持弹簧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执手盖上的夹紧凸块未挤压手柄夹持弹簧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执手盖上的夹紧凸块挤压手柄夹持弹簧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执手盖上的夹紧凸块挤压手柄夹持弹簧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主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右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俯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左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上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手柄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时的示意图。
图20是手柄和执手盖压紧在底座后旋转手柄时的示意图。
图21是手柄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22是B-B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23是手柄和执手盖安装到底座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执手,包括手柄1、执手盖2、手柄夹持件和底座4,所述手柄1包括手柄主体11和手柄安装部12,所述手柄安装部12设置于手柄主体11的一端,所述手柄1通过手柄安装部12安装于底座4之上。
请参阅图1-9,所述手柄安装部12上设有手柄夹持部,所述执手盖2上设有执手盖夹紧部,所述手柄夹持件安装于底座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夹持部为手柄凹槽121,所述手柄凹槽12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执手盖夹紧部为夹紧凸块24、25,所述夹紧凸块24、25设置于执手盖2内壁的两侧,大致呈矩形,所述手柄夹持件为夹持弹簧3,所述夹持弹簧3包括第一夹持弹簧31和第二夹持弹簧32,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和第二夹持弹簧32分别安装于底座4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和第二夹持弹簧32的主要作用是夹持手柄凹槽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和第二夹持弹簧32横截面呈矩形,大小和厚度与手柄凹槽121相适配。
请参阅图1-7,所述底座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底座孔41和第二底座孔42,所述第一底座孔41和第二底座孔42可方便底座4的安装。具体来说,使用者在安装执手时,可用螺钉穿过第一底座孔41和第二底座孔42将底座4固定安装到门窗上。所述底座中间还开设有底座圆孔40,所述底座圆孔40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安装手柄安装部12,安装完成后,所述手柄安装部12可在底座圆孔40中旋转。
请参阅图6-12,所述底座4上还设有第一安装部43和第二安装部44,所述第一安装部43上设有第一安装槽433和第一安装孔431,所述第二安装部44上设有第二安装槽443和第二安装孔441;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311,另一端为第一自由端313,所述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321,另一端为第二自由端323。所述第一固定端311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33内,所述第一自由端313安装于第二安装孔441内;所述第二固定端321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槽443内,所述第二自由端323安装于第一安装孔431内。
请参阅图6-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上设有第三凹槽312,所述第二夹持弹簧32上设有第四凹槽322,所述底座4上设有第一定位柱48和第二定位柱49,所述第一定位柱48和第二定位柱49的大小与第三凹槽312、第四凹槽322相适配,位置与第三凹槽312、第四凹槽322的位置相对应。将第一定位柱48、第二定位柱49折弯到第三凹槽312、第四凹槽322中,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中的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二夹持弹簧32中的第二固定端321就牢牢的固定在底座4上了。
请参阅图1-13,所述执手安装到门窗上时,先用螺钉将底座4固定在门窗上,然后将手柄1上的手柄安装部12穿过执手盖2中间的执手盖圆孔21,将手柄安装部12放置到底座圆孔40之中,这时,所述手柄安装部12就处于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之间,所述手柄安装部12上的手柄凹槽121的位置处于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之间。请结合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手柄安装部12的直径D小于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之间的间距,因此,所述手柄安装部12可顺利穿过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
请结合参阅图22,所述手柄安装部12安装底座圆孔40后,将所述执手盖2按紧安装到底座4上。所述执手盖2上的夹紧凸块24、25分别向里挤压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请参阅图10-12,所述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受压向里收紧,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卡住手柄安装部12上的手柄凹槽121,此时,使用者只能握住手柄1在底座4做圆周运动,而不能沿垂直方向将手柄1从底座4上拔出。另外,由于夹紧凸块24、25与第一自由端313、第二自由端323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摩擦力,所述执手盖2不会从底座4上松脱。
当使用者要从底座4上拆卸下手柄1时,用力将执手盖2从底座4上取下,此时所述执手盖2上的夹紧凸块24、25不再向里挤压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所述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复位,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不再夹持手柄安装部12上的手柄凹槽121,因此,使用者可轻松的将手柄1和执手盖2从底座4上取下。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执手在安装时,只需先将底座4和夹持弹簧3安装门窗上即可,所述手柄1和执手盖2可后续安装,安装工作十分简单。另外,当装修工作没有全部完成时,只需在门窗上安装底座4和夹持弹簧3,无需安装手柄1和执手盖2,可有效避免工人在装修的过程中损坏手柄1和执手盖2。当要使用执手时,工人很快可将手柄1和执手盖2安装到底座4上,不会影响执手的正常使用;当不用执手时,将手柄1和执手盖2从底座4上取下即可,十分方便。
另外,由于现有执手为整体结构,如果使用者需要更换执手,需要先将原有执手整体从门窗上拆卸下,再换上新的执手,不仅更换工作量较大,而且更换成本高。与之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执手的手柄1和执手盖2可方便的从底座4上安装和拆卸;当使用者对手柄1和执手盖2的款式和颜色不满意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手柄1和执手盖2时,仅将手柄1和执手盖2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并换上新的即可,而不必将整个执手从门窗下拆卸下来,不仅可大幅减小的执手更换的工作量,而且也可大幅降低执手更换的成本。
请参阅图13-16,在实施例1中,所述手柄凹槽121内设有四个手柄凹槽突起部122,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122大致呈半圆形,均布于手柄凹槽121内。请结合参阅图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122两两相对,并且两个相对的凹槽突起部122的连线与手柄1的X1轴、Y1轴平行。与之相对应,所述第一夹持弹簧31和第二夹持弹簧3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22,所述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22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突起部122相适配。
采用以上结构后,所述手柄1在底座4上旋转的过程中,凹槽突起部122依次进入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22,给使用者一种定位感;当手柄1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22卡住凹槽突起部122,使手柄1处于水平或垂直的状态,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此外,请参阅图13和图23,所述手柄安装部12上开设有一手柄连接孔125,所述手柄连接孔125与锁具上的连接杆连接(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执手控制锁具的运行。由于所述手柄1、执手盖2与底座4可拆卸连接,当所述锁具更换,锁具上的连接杆与手柄连接孔125不再适配时,只需将手柄1拆下并换上与锁具连接杆相适配的手柄即可,不必拆换整个执手,方便快捷,更换成本低。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执手做进一步的改进。
请参阅图2-18,所述手柄安装部12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手柄定位部,所述执手盖2上设有执手盖定位部,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底座定位部;所述手柄定位部与执手盖定位部相适配,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与底座定位部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定位部为手柄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槽有两个,分别为手柄定位槽123和手柄定位槽124,所述手柄定位槽123和手柄定位槽124在手柄安装部的端面上相对开设;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为执手盖凸台,所述执手盖凸台有两个,分别为执手盖凸台22和执手盖凸台23,所述执手盖凸台22和执手盖凸台23设置于执手盖圆孔21的两侧;所述底座定位部为底座定位槽,所述底座定位槽有两个,分别为底座定位槽45和底座定位槽46,所述底座定位槽45和底座定位槽46分别开设于底座圆孔40的两侧。
请参阅图2-18,所述执手盖凸台22、23上设有执手盖定位片221、231,所述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形状与手柄定位槽123、124以及底座定位槽45、46一致。所述底座设有一底座底面47,所述底座底面47的厚度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厚度相适配,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底面47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厚度,所述底座定位槽45和底座定位槽46开设于底座底面47之上。
请参阅图19-23,安装执手时,先将手柄1上的手柄安装部12穿过执手盖2上的执手盖圆孔21,调整手柄1与执手盖2之间的位置,使执手盖2上的执手盖定位片221、231安装到手柄上的手柄定位槽123、124之中,再将执手盖2压紧安装到底座4上,安装时,旋转手柄1以调整执手盖定位片221、231与底座定位槽45、46之间的位置;调整好位置后,将执手盖2压紧安装到底座4上。此时,所述执手盖定位片221、231脱离手柄定位槽123、124,安装至底座定位槽45、46之中,所述手柄安装部12的端面处于底座底面47处。
当然,与实施例1一样,在执手盖2压紧安装到底座4过程中,所述执手盖2上的夹紧凸块24、25分别向里挤压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请参阅图10-12,所述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受压向里收紧,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31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32卡住手柄安装部12上的手柄凹槽121,因此,使用者只能手握手柄1在底座4做圆周运动,而不能沿垂直方向将手柄1从底座4上拔出。
请结合参阅图18,当旋转手柄1,手柄定位槽123、124的位置不再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不处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正上方),所述执手盖定位片221、231就被手柄安装部12的端面所述压紧,所述执手盖2不能从底座4上拔出。当要将执手盖2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时,旋转手柄1,使手柄定位槽123、124的位置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处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正上方),所述手柄安装部12的端面不再压紧执手盖定位片221、231,向上拨动执手盖2,执手盖定位片221、231进入手柄定位槽123、124中,所述执手盖2上的夹紧凸块24、25不再挤压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所述手柄1和执手盖2就可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手柄1和执手盖2安装到底座4上时,使用者不能轻易的将执手盖2从底座4上拔下,有效防止了使用者在使用执手的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将执手盖2和手柄1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
当使用者需要将执手盖2和手柄1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时,只需将手柄定位槽123、124的位置旋转到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正上方,十分方便。
请参阅图10-12、图22,所述两个底座定位槽45、46相对设置,其连线偏离所述底座4的垂直线(Y轴)和水平线(X轴)。由于所述手柄1在静止状态下一般处于水平或垂直的状态,此时所述手柄1上的手柄定位槽123、124的位置不处于底座定位槽45、46的上方,同样也不处于执手盖定位片221、231的上方,因此当所述手柄1在静止的状态下时,使用者不能将执手盖2从底座4上拔下,同样也不能将手柄1和执手盖2从底座4上拆卸下来,进一步防止了使用者的误操作。
请参阅图1和图7,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安装孔431的上部设有第一斜面432,所述第二安装孔441的上部设有第二斜面442;所述第一斜面432沿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面442亦沿前至后向下倾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所述执手盖2上的夹紧凸块24、25分别向里挤压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所述第一自由端313和第二自由端323不仅受压向里收紧,而且向下压紧手柄凹槽121,使手柄安装部12的端面贴紧底座底面47,保证手柄1与底座4之间的良好配合,从而有效避免手柄1在底座4上发生松动影响执手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执手,包括手柄、执手盖和底座,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手柄安装部,所述手柄安装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执手盖与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持手柄安装部的手柄夹持件,所述手柄夹持件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安装部上设有手柄夹持部,所述手柄夹持件与手柄夹持部连接;所述执手盖上设有用于使手柄夹持件夹紧手柄夹持部的执手盖夹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夹持件为夹持弹簧,所述夹持弹簧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夹持部为手柄凹槽,所述手柄凹槽开设于手柄安装部上,所述手柄凹槽的宽度与夹持弹簧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夹紧部为夹紧凸块,所述夹紧凸块设置于执手盖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一手柄夹持弹簧和第二手柄夹持弹簧,所述第一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手柄夹持弹簧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底座圆孔,所述底座圆孔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端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自由端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固定端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自由端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上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上部设有第二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安装部一侧开设有手柄定位部,所述执手盖上设有执手盖定位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底座定位部;所述手柄定位部与执手盖定位部相适配,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与底座定位部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定位部为手柄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槽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手柄安装部的端面上;所述执手盖定位部为执手盖凸台,所述执手盖凸台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执手盖的两侧;所述底座定位部为底座定位槽,所述底座定位槽有两个,分别开设于底座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底座定位槽相对设置,其连线偏离所述底座的垂直线和水平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盖凸台上设有执手盖定位片,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一底座底面,所述底座底面的厚度与执手盖定位片的厚度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凹槽内设有四个手柄凹槽突起部,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均布于手柄凹槽内,所述第一夹持弹簧和第二夹持弹簧设有用于卡合手柄凹槽突起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与手柄凹槽突起部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凹槽突起部两两相对,相对的手柄凹槽突起部的连线与手柄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平行。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弹簧和第二夹持弹簧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大小与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适配、位置与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CN201020282292XU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执手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3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2292XU CN201730388U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执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2292XU CN201730388U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执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0388U true CN201730388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229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30388U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执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03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013A (zh) * 2010-08-04 2010-12-15 傅海 一种执手
CN103233610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傅海 一种执手
WO2019000377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及机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013A (zh) * 2010-08-04 2010-12-15 傅海 一种执手
CN101915013B (zh) * 2010-08-04 2012-10-10 傅海 一种执手
CN103233610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傅海 一种执手
CN103233610B (zh) * 2013-04-18 2016-02-17 傅海 一种执手
WO2019000377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及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5487B2 (en) Easy-mount in-ceiling speaker mount
CN201730388U (zh) 一种执手
CN101915013B (zh) 一种执手
CN203506054U (zh) 抽屉滑轨的自锁及脱离装置
GB2404690A (en) Computer case fastener
CN113067306B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线缆定位装置
CN209743995U (zh) 一种监控设备箱的稳固机构
CN114345768B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优化方案演示装置
CN211212320U (zh) 一种新型监理用施工流程展示装置
CN210889687U (zh) 一种挂钩组件及设备
CN211635733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快速安装机构
CN110772778B (zh) 一种体育教学器材收纳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218866454U (zh) 一种收纳式鼠标盒模组
CN202100181U (zh) 一种通用防蚊虫卷帘纱窗装置
CN219473253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216388176U (zh) 无人车辆智能进出管理插拔卡系统
CN211422213U (zh) 定位机构以及撑档
CN213710903U (zh)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
CN220955055U (zh) 一种淋浴房拉手结构
CN202645143U (zh) 锁具
CN210948409U (zh) 一种新型挡水板
CN214623280U (zh) 一种用于电梯投影仪的散热结构
CN215686399U (zh) 一种新型文化艺术相框
CN215259037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
CN2724616Y (zh) 拖把悬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1010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Fu Ha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