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0372U -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 Google Patents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0372U
CN201730372U CN2010201831283U CN201020183128U CN201730372U CN 201730372 U CN201730372 U CN 201730372U CN 2010201831283 U CN2010201831283 U CN 2010201831283U CN 201020183128 U CN201020183128 U CN 201020183128U CN 201730372 U CN201730372 U CN 20173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lifting
room
combination according
lifting combination
shockproof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31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洪昌
邱忠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831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03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简易活动建筑技术领域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包括:立柱、扣件、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横档、铺板、墙板、屋顶板、无水生化座便器和避震装置,其中:四个避震装置置于地面,四个立柱分别与其对应的避震装置固定连接,四只扣件分别套接于四个立柱上,两根第一定位杆和两根第二定位杆依次由下而上相对套接于扣件上且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垂直,若干根横档水平置于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杆的凹槽内,铺板水平设置于横档上,墙板和屋顶板分别嵌接于立柱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杆上,无水生化座便器活动设置于铺板上。本实用新型拆卸、安装、运输方便,具有避震和升降的功能。

Description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简易活动建筑技术领域的房屋,具体是一种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背景技术
我国很多地区位于地震带上,近年来又是地震的多发期。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现有的抗震措施主要是刚性加固,不仅代价高,且易发生断裂、倒塌。
在地震灾后重建中,需要大量临时活动房作为过渡居所,但现有的活动房有以下不足之处:1、制作粗糙,外形难看,只有房屋的基本居住、生活、办公功能。2、需平整场地,在坑洼、斜坡、高低不平之处不能搭建。3、需施工人员浇铸地坪,施工复杂且破坏地貌。4、不便于拆卸、重复利用。严格地讲,现有的活动房还是这一领域的初级阶段,只是一种永久性的临时建筑,拆卸后再利用的机率很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房。5、现有活动房席地而建,阴冷潮湿的环境易使室内的物件霉变、腐烂,且在暴雨天易使房内进水甚至淹没。6、现有活动房因采用钢性连接施工,抗震性差,易使整体结构在地震中扭曲、变形、倒塌而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多层的活动房,让使用者缺乏安全感。7、现有活动房墙板均采用彩色夹芯板,中间泡沫塑料会造成环境二次污。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261920Y,公告日2009-6-24,记载了一种“避震房屋底盘”,该技术包括:一底盘主体,在该底盘主体下方均布设置数个弹性减震组件。在优选的方案中,各弹性减震组件包括:支撑板,与所述底盘主体的底部抵接;弹簧,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万向螺栓,穿置在弹簧中间,该万向螺栓的顶端螺固在支撑板上,下端设有球头;连接板,设在弹簧和万向螺栓的下方,所述连接板在对应万向螺栓的球头部位设有容纳腔,所述万向螺栓的球头容置在容纳腔内,万向螺栓的螺栓杆从容纳腔顶部伸出。但是该技术构建环节复杂且零部件均需要特殊定制,很难满足大批量大规模的临时建筑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克服了现有活动房的不足之处;所包含的避震装置中的常规磁悬浮结构设计、以卯榫链接安装的框架结构、不用拆卸工具便可调节上下高度的固定装置、轻质塑铝板墙体与屋顶,使之具有避震和升降功能,便于拆卸重复利用,安装、运输方便,外形美观,层次品味高,造价低,可工厂化生产制造,能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更可广泛用于无水、无化粪池区域的生活居住和办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扣件、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横档、铺板、墙板、屋顶板、无水生化座便器和避震装置,其中:四个避震装置置于地面,四个立柱分别与其对应的避震装置固定连接,四只扣件分别套接于四个立柱上,两根第一定位杆和两根第二定位杆依次由下而上相对套接于扣件上且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垂直,若干根横档水平置于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杆的凹槽内,铺板水平设置于横档上,墙板和屋顶板分别嵌接于立柱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杆上,无水生化座便器活动设置于铺板上。
所述的避震装置包括:外壳、电磁铁、垫圈、液压装置和密封盖,其中: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垫圈和液压装置依次由下而上设置于外壳内,电磁铁顶部、垫圈及液压装置的侧面分别与立柱的下端面和侧面相接触,密封盖活动设置于外壳顶部。
所述的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的尺寸不同,其中较大的一个电磁铁位于下方。
本实用新型种特别适用于灾后重建,也适用于抗震救灾、建筑施工、海滨浴场、风景旅游区、工矿企业、仓储、临时性商业用房、大型批发市场、野外科学考察、野战部队等,安装时间短,施工快捷方便,不需平整场地,不损坏土地原貌,造价低廉。而且组合屋内的座便器,可根据当地供、排水情况和实际需要,分别选择安装普通座便器、无水座便器或无水生化座便器,或不装座便器而使用公共厕所,以利于环境保护,方便居住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避震装置示意图;
其中:图2a为左视图,图2b为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扣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4a为左视图,图4b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立柱1、扣件2、第一定位杆3、第二定位杆4、横档5、铺板6、墙板7、屋顶板8,避震装置9和无水生化座便器10,其中:四个避震装置9置于地面,四个立柱1分别与其对应的避震装置9固定连接,四只扣件2分别套接于四个立柱1上,两根第一定位杆3和两根第二定位杆4依次由下而上相对套接于扣件2上且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垂直,若干根横档5水平置于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杆3的凹槽内,铺板6水平设置于横档5上,墙板7和屋顶板8分别嵌接于立柱1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杆4上,无水生化座便器10活动设置于铺板6上。
所述的立柱1的侧面设有齿条11。
所述的无水生化座便器10,可根据当地供、排水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分别选择安装普通座便器、无水座便器或无水生化座便器,或不装座便器而使用公共厕所,以利环境保护,方便居住生活。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的避震装置9,包括:外壳12、电磁铁13、垫圈14、液压装置15和密封盖16,其中: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13、垫圈14和液压装置15依次由下而上设置于外壳12内,电磁铁13顶部、垫圈14及液压装置15的侧面分别与立柱1的下端面和侧面相接触,密封盖16活动设置于外壳12顶部。
所述的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13的尺寸不同,其中较大的一个电磁铁13位于下方。
所述的避震装置9,在磁铁13物理现象“同性相斥”磁力作用下,呈磁悬浮状态,使两块磁铁12之间有间隙,可在地震冲击作用时相对移动。液压装置15可在两磁铁13相对移动时使产生的挤压力减弱,起到缓冲、吸收地震冲击能量的作用。整个框架结构又是卯榫嵌入式绞式连接,非刚性固定,允许有微小的相对移动,也可起到减弱地震冲击、剪切、挤压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铺板6边沿设有活动台阶17,屋顶板8的边沿安装有有机玻璃屋檐21;
所述的墙板7上分别设有活动门18、窗19和门锁20。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的扣件2上设置有拉杆22和转轴23,其中:拉杆22位于转轴23的前端,转轴23穿过扣件2外壳的两侧定位。
所述的转轴23上设有扭簧24和定位铁片25,其中:定位铁片25位于扣件2内中间,扭簧24位于定位铁片25外侧,两端分别与转轴23和定位铁片25固定链接。
由于扭簧24的作用,定位铁片25斜插入立柱1表面齿形槽中,把扣件2固定在立柱1上,从而确定了框架的水平度和高度。当转动拉杆22时,铁片25就滑出齿形槽,使扣件2可以在立柱1上垂直自由滑动,从而可调整框架的水平度或组合屋的层高,或实现整个组合屋的整体升降;放开拉杆22时,定位铁片25在扭簧24的作用下又斜插入立柱1的齿形槽内,将扣件2固定于立柱1上,使组合屋的层高、组合屋的高度也随之固定下来。

Claims (9)

1.一种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扣件、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横档、铺板、墙板、屋顶板、无水生化座便器和避震装置,其中:四个避震装置置于地面,四个立柱分别与其对应的避震装置固定连接,四只扣件分别套接于四个立柱上,两根第一定位杆和两根第二定位杆依次由下而上相对套接于扣件上且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垂直,若干根横档水平置于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杆的凹槽内,铺板水平设置于横档上,墙板和屋顶板分别嵌接于立柱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杆上,无水生化座便器活动设置于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震装置包括:外壳、电磁铁、垫圈、液压装置和密封盖,其中: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垫圈和液压装置依次由下而上设置于外壳内,电磁铁顶部、垫圈及液压装置的侧面分别与立柱的下端面和侧面相接触,密封盖活动设置于外壳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近端相斥的电磁铁的尺寸不同,其中较大的一个电磁铁位于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铺板边沿设有活动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屋顶板的边沿设有有机玻璃屋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墙板上分别设有活动门、窗和门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的侧面设有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扣件上设置有拉杆和转轴,其中:拉杆位于转轴的前端,转轴穿过扣件外壳的两侧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震式升降组合屋,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上设有扭簧和定位铁片,其中:定位铁片位于扣件内中间,扭簧位于定位铁片外侧,两端分别与转轴和定位铁片固定链接。
CN2010201831283U 2010-05-07 2010-05-07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31283U CN201730372U (zh) 2010-05-07 2010-05-07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31283U CN201730372U (zh) 2010-05-07 2010-05-07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0372U true CN201730372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312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0372U (zh) 2010-05-07 2010-05-07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03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2696A (zh) * 2018-11-08 2019-01-22 傲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住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2696A (zh) * 2018-11-08 2019-01-22 傲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住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1352B (zh) 模块化集成房屋
CN202249014U (zh) 地下车库防洪板
CN201896461U (zh) 一种对老旧楼体进行改造的结构
GB2102468A (en) Elevated building swimming pool
CN111962683A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201217845Y (zh) 可升降的组装式活动房屋
KR101909136B1 (ko) 조립식 전원주택 시공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시공된 조립식 전원주택
CN201730372U (zh) 避震式升降组合屋
CN202866343U (zh) 无梁体系地下车库
CN208184283U (zh) 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CN202031346U (zh) 全预制式grc帷幕房屋系统
CN202000687U (zh) 一种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木柱木梁加固装置
CN101205767A (zh) 组合式空中生态别墅
CN204266373U (zh) 一种用于震区的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房
CN109183978B (zh) 一种模块组装节能环保建筑
CN208105946U (zh) 管状装配式房屋
CN101984203A (zh) 老城区旧楼翻新改造技术
CN205476597U (zh) 快速简便环保移动别墅
CN204609353U (zh) 悬空房屋结构
CN200961307Y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建筑体系
CN2837443Y (zh) 一种候鸟式住宅楼
CN201687081U (zh) 一种木屋
Singh Sustainable Design for Developing Affordable Housing
CN219196847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活动板房结构
CN203782916U (zh) 绿色环保型抗震节能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