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6315U -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6315U
CN201726315U CN2010202595432U CN201020259543U CN201726315U CN 201726315 U CN201726315 U CN 201726315U CN 2010202595432 U CN2010202595432 U CN 2010202595432U CN 201020259543 U CN201020259543 U CN 201020259543U CN 201726315 U CN201726315 U CN 201726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current
triode
resistance
signal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95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一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595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6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6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63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工作性能不够稳定,适应电压范围窄,恒流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恒流电路和光电隔离单元,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能够与信号源相连接且能够将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恒流处理,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隔离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输入信号范围广泛,能够将不同强度的输入信号或者波动较大的输入信号进行恒流处理,保持输出信号的平稳性。2、抗干扰能力强,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恒流装置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为了提高恒流装置的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恒流供电系统的微处理器供电控制器[申请号:CN03237180.2],用于解决现有供电装置在上电或掉电情况下、因供电电压不正常而令微处理器数据丢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设有两条总线、一个恒流或限流器件和一个储能元件、以及由模拟开关电路、压控电路和模拟开关自保持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其中,压控电路为稳压器件,模拟开关自保持电路由稳压器件和电容并联组成,所述总线串接恒流器件后作为输出端,储能元件跨接于输出端之间,稳压器件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后者的输出给微处理器供电。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具有恒压恒流控制电路的高频充电器[申请号:CN200520044142.4],其包括:输入电路、开关电路、PWM电路、输出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和电流控制电路;该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流取样电阻从高频充电器输出端将取样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率,从而控制光耦二极管亮度的变化,通过光耦二极管亮度的变化达到将取样信号反馈至PWM电路,实现恒流控制。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恒流,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当信号源提供的输入信号变化幅度较大或稳定性不高时,难以实现恒流,输出信号存在较大波动。例如,适应5V的电路,如输入24V信号很快就会把接口电路烧毁;适应24V的电路,如输入5V信号则信号不能有效通过隔离电路。另一方面,隔离性较差,易于出现干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输入信号适应范围大,信号输出平稳,抗干扰能力强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恒流电路和光电隔离单元,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能够与信号源相连接且能够将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恒流处理,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隔离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恒流电路能够将不同强度的输入信号或者波动较大的输入信号进行恒流处理。适应的输入电压范围为5V-24V甚至可以适应更宽的输入信号。光电隔离单元能够能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消除干扰,同时响应速度较快。
在上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中,所述的恒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滤波单元,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在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与信号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和二极管正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二电阻与信号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分别连接在滤波单元上,该滤波单元与光电隔离单元相连接。
当输入电压适中时,流过第二电阻的电流一定,此时,流过第二三极管的电流一定,第一电阻的电流也一定。当电压升高时,流过第二电阻的电流相对较大,导致流过第二三极管的电流增加,第一电阻上的电压升高,第一三极管流过的电流增加,流过第二三极管的电流就减少,这样流过第一电阻的电流保持恒定。当电压降低时,第二电阻的电流相对较小,导致流过第二三极管的电流减少,第一电阻上的电压降低,第一三极管流过电流较少,此时第二三极管的电流就会增加,使的第二三极管和第一电阻的电流保持相对恒定。因此,无论电压高低流过光耦合器的电流都能保持一定。在没有输入电压时,所有的电路中都没有电流,光耦合器也不导通。
在上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中,所述的滤波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和电容,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两端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之间。
在上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中,所述的光电隔离单元包括光耦合器和连接在光耦合器输出端引脚上的第四电阻,所述的光耦合器输入端与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
在上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中,所述的光耦合器为线性光耦。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泛,能够将不同强度的输入信号或者波动较大的输入信号进行恒流处理,保持输出信号的平稳性。2、抗干扰能力强,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详图。
图中,恒流电路1、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滤波单元10、第三电阻R3、电容C、光电隔离单元2、第四电阻R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包括恒流电路1和光电隔离单元2。恒流电路1的输入端能够与信号源相连接且能够将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恒流处理,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与光电隔离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光电隔离单元2为光耦合器,且光耦合器为线性光耦。光耦合器的输出端引脚上连接有第四电阻R4,且光耦合器的接地引脚接地。光耦合器输入端与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接。由于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此外,由于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恒流电路1包括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滤波单元10。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在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与信号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二极管D正极之间。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二电阻R2与信号源的正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分别连接在滤波单元10上,该滤波单元10与光电隔离单元2相连接。滤波单元10包括第三电阻R3和电容C。第三电阻R3的两端和电容C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之间。
当输入电压适中时,流过第二电阻R2的电流一定,此时,流过第二三极管T2的电流一定,第一电阻R1的电流也一定。当电压升高时,流过第二电阻R2的电流相对较大,导致流过第二三极管T2的电流增加,第一电阻R1上的电压升高,第一三极管T1流过的电流增加,流过第二三极管T2的电流就减少,这样流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保持恒定。当电压降低时,第二电阻R2的电流相对较小,导致流过第二三极管T2的电流减少,第一电阻R1上的电压降低,第一三极管T1流过电流较少,此时第二三极管T2的电流就会增加,使的第二三极管T2和第一电阻R1的电流保持相对恒定。因此,无论电压高低流过光耦合器的电流都能保持一定。在没有输入电压时,所有的电路中都没有电流,光耦合器也不导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恒流电路1、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滤波单元10、第三电阻R3、电容C、光电隔离单元2、第四电阻R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恒流电路(1)和光电隔离单元(2),所述的恒流电路(1)的输入端能够与信号源相连接且能够将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恒流处理,所述的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与光电隔离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电路(1)包括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滤波单元(10),所述的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在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与信号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二极管(D)正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第二电阻(R2)与信号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分别连接在滤波单元(10)上,该滤波单元(10)与光电隔离单元(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单元(10)包括第三电阻(R3)和电容(C),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两端和电容(C)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信号源正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隔离单元(2)包括光耦合器和连接在光耦合器输出端引脚上的第四电阻(R4),所述的光耦合器输入端与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耦合器为线性光耦。
CN2010202595432U 2010-07-15 2010-07-15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6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5432U CN201726315U (zh) 2010-07-15 2010-07-15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5432U CN201726315U (zh) 2010-07-15 2010-07-15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6315U true CN201726315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9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954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6315U (zh) 2010-07-15 2010-07-15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63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235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采集隔离电路
CN106685383A (zh) * 2016-12-30 2017-05-17 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入电压控制电路
CN108668410A (zh) * 2018-05-31 2018-10-16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恒压调光电源及调光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235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采集隔离电路
CN102739235B (zh) * 2012-07-11 2015-04-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采集隔离电路
CN106685383A (zh) * 2016-12-30 2017-05-17 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入电压控制电路
CN108668410A (zh) * 2018-05-31 2018-10-16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恒压调光电源及调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3721B (zh) 脉冲式电流led驱动电路
CN201726315U (zh) 新型恒流光藕接口装置
CN201113788Y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
CN204556715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104185345B (zh) 一种用于led恒流驱动电路的控制装置
CN208589986U (zh) 一种智能家居无线网络信号调节电路
CN205232038U (zh) 变频电源电路和电视机
CN204836107U (zh) 一种机载事件信号采集电路
CN205880091U (zh) 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和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的电路
CN202083932U (zh) 基于达林顿管阵列的多路数字量输入电路
CN109471025B (zh) 双电压实现电磁继电器线路检测和反馈信号检测的方法
CN105519270B (zh) 一种脉宽信号放大电路
CN204631669U (zh) 一种速度信号调理电路
CN208836000U (zh) 一种可调直流输出电路
CN209283208U (zh) 一种主显板的隔离通讯电路
CN203706004U (zh) 压控恒流源电路
CN204210325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电机控制器踏板自适应电路
CN209545550U (zh) 一种高速大电流热切换开关电路
CN216901648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电能表的高速rs-485通信电路
CN209545415U (zh) 一种宽电压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
CN217956948U (zh) 一种pfc脉宽调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
CN204716583U (zh) 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
CN103414520A (zh) 光信号收发装置
CN209175095U (zh) 一种应用于氩弧焊机中的抗干扰电路
CN207926444U (zh) 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