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0800U - 起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起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0U
CN201720800U CN2010201623774U CN201020162377U CN201720800U CN 201720800 U CN201720800 U CN 201720800U CN 2010201623774 U CN2010201623774 U CN 2010201623774U CN 201020162377 U CN201020162377 U CN 201020162377U CN 201720800 U CN201720800 U CN 201720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tructure according
stamen
screwdriver structure
too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23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荣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ssm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rossm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ssman Corp filed Critical Crossman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1623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0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0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08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子结构,其主要针对现有起子进行冲击作业时造成握持不适以及冲击力损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个工具杆上依序射出包覆成型有一个柄蕊、一个柄本体以及一个外层体所构成,由该柄蕊以及该柄本体之间相互卡抵咬合的凹凸结构,得以避免冲击所产生的震动直接传至握持的手部,造成手部握持的不适,以及使所施加的冲击力完全传导至工具杆的驱动部,降低冲击力的损失。

Description

起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是一种起子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目前常见起子的立体图。该起子主要由一个工具杆11以及一个握柄12所组成,其中该工具杆11一端为结合部,另一端为驱动部111,该驱动部111为十字型,亦可为一字型或其它常见的型态,该握柄12连接该工具杆11的结合部,且握柄12的直径较该工具杆11的直径大,同时该握柄12的径面上形成具有高低起伏之防滑部121,借此,当使用该起子进行锁卸作业时,先握持住该握柄12并使工具杆11的驱动部111与螺丝(图上未示)嵌接,随后转动该握柄12,即可驱动该螺丝完成锁卸作业的目的,然而,该起子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下述须立即改善的缺陷:
该起子除了作为锁卸作业之用之外,也可作为打孔或翘起固定物的冲击工具,而由于连接该工具杆11的握柄12为单层结构,因此,当取重物冲击该握柄12端面122时,其冲击所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至握持的手部,造成手部握持的不适,除此之外,冲击所产生的震动会由该握柄12而横向传导出,使得所施加的冲击力无法完全传导至工具杆11的驱动部111,造成冲击力的损失。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起子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即是本实用新型的研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子结构,其主要减缓该起子被重物冲击时手部握持的不适感以及降低冲击力的损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子结构,其包含有:一个工具杆,其一端驱动部,另一端为套合部,该套合部区分为第一段与第二段;一个柄蕊,其包含一个固设于该工具杆第一段的固定部、一个反向于该固定部且供冲击的冲击部、以及多个延径向环设在外表面的凸部,各该凸部之间形成一个凹部;一个柄本体,其包覆于该工具杆的第二段以及该柄蕊,该炳本体具有一个供该冲击部露出的开口、一个设于外部的凹槽、以及设于内部且对应各该凸部的卡凹与对应各该凹部的卡凸;一个外层体,其设于该柄本体的凹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柄蕊为尼龙(Nylon)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柄蕊的各该凸部与各该凹部位于该固定部与该冲击部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柄本体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外层体系为热塑性橡胶(TPR)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工具杆的套合部与驱动部之间具有一个挡部,该挡部挡止于该柄本体的端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工具杆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外周面分别具有一对称成型的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该柄蕊的固定部具有包覆该第一翼部的第一包覆部,该柄本体具有包覆该第二翼部的第二包覆部。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功效,现举一个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起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显示工具杆上射出成型有柄蕊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显示工具杆上射出成型有柄本体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显示柄本体上射出成型有外层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显示沿柄本体轴向剖面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显示沿柄本体径向剖面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显示工具杆成型有挡部的状态。
图中附图标记为:
现有技术:
工具杆11    驱动部111
握柄12      防滑部121
端面122
本实用新型:
工具杆20        驱动部21
套合部22        第一段221
第二段222       第一翼部223
第二翼部224     挡部23
柄蕊30          固定部31
第一包覆部311   冲击部32
凸部33          凹部34
柄本体40        开口41
凹槽42          卡凹43
卡凸44          第二包覆部45
外层体5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起子结构,其主要由一个工具杆20上依序射出包覆成型有一个柄蕊30、一个柄本体40以及一个外层体50,其中:
该工具杆20为一个金属杆体,该工具杆20一端为驱动部21,本实施例中,该驱动部21为一字型,该驱动部21也可为十字型、六角形或其它常见的型态,以对应各种不同型态的锁卸组件,由于该十字形、六角形等型态系属于工具业界常见的型态,故不再一一绘制显示,该工具杆20另一端为套合部22,该套合部22区分为第一段221与第二段222,该第一段221与第二段222外周面分别具有一个对称成型的第一翼部223与第二翼部224。
该柄蕊30为尼龙(Nylon)复合材料射出成型,该柄蕊30包含一个固设于该工具杆20第一段221的固定部31,且该固定部31具有包覆该第一翼部223的第一包覆部311、一个反向于该固定部31且供冲击的冲击部32、以及多个延径向环设在外表面且位于该固定部31与该冲击部32之间的凸部33,各该凸部33之间形成一个凹部34,且各该凸部33与各该凹部34形成有四个环状结构。
该柄本体40系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复合材料射出成型,该柄本体40包覆于该工具杆20的第二段222以及该柄蕊30,该柄本体40具有一个供该冲击部32露出的开口41、一个设于外部的凹槽42、设于内部且对应各该凸部33的卡凹43与对应各该凹部34的卡凸44、以及一个包覆该第二翼部224的第二包覆部45。
该外层体50为热塑性橡胶(TPR)复合材料射出成型,该外层体设于该柄本体40的凹槽42。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成说明。
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效,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打孔或翘起固定物的冲击工具时,重物直接敲击该柄蕊30的冲击部32,此时,该柄蕊30会将纵向的冲击力量直接传导至该工具杆20的驱动部21以进行冲击作业,而横向冲击力的传导则会被径向环设在该柄蕊30外表面的各凸部33所消除,因此,得以避免冲击所产生的震动直接传至握持的手部,造成手部握持的不适,以及使所施加的冲击力完全传导至工具杆20的驱动部21,降低冲击力的损失,除此之外,该柄蕊30外部依序被该柄本体40以及外层体50所射出包覆,因此,由多层的结构型态更能减缓本实用新型被重物冲击时手部握持的不适感,以及降低冲击力的损失。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柄蕊30由尼龙(Nylon)复合材料射出成型,因此,更具有耐冲击特性、耐候变特性、高传导特性、以及高绝缘的安全特性;其次,该柄本体40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复合材料射出成型,而得以强化该柄本体40的包覆性及稳定性,该柄本体40亦可为聚丙烯(PP)、纤维(FIBER)和热塑性橡胶(TPR)构成的复合材料所射出成形;最后,该外层体50系为热塑性橡胶(TPR)复合材料射出成型,使该起子使用时,而具有耐油、止滑、吸震的功效,该外层体50也可为耐油热塑性橡胶(OIL RESISTANT TPR)复合材料所射出成形。
如图5、6所示,由于该柄蕊30的外表面具有径向环设成型的凸部33以及各该凸部33之间的凹部34,而射出包覆于该柄蕊30的柄本体40具有对应各该凸部33的卡凹43与对应各该凹部34的卡凸44,因此,由该柄本体40的各卡凹43与各卡凸44分别与该柄蕊30的各凸部33与各凹部34相互卡抵咬合,有而得以效的传输该起子的扭转力量,同时防止该起子在进行锁卸作业时,该柄蕊30与该柄本体40的相对位移以及产生扭动变形。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该柄本体40制作成后半部较前半部为大的结构型态,且该后半部较前半部更远离该工具杆20的驱动部21,另外,该柄本体40外部的凹槽42区分为对应手掌部位的旋动区、以及对应手指部位的握持区,使该外层体50射出成型于该凹槽42后,得以有效提升使用者在进行锁卸作业时,手掌与手指的舒适性,以及降低疲劳。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将该柄本体40射出成形成三角立体结构型态,由人工因学设计,便于使用者的握持及旋动。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该工具杆20的套合部与驱动部21之间设有一个挡部23,该挡部23挡止于该柄本体40的端面,以避免该起子进行冲击作业时,造成该柄本体40的位移。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个工具杆,其一端驱动部,另一端为套合部,该套合部区分为第一段与第二段;
一个柄蕊,其包含一个固设于该工具杆第一段的固定部、一个反向于该固定部且供冲击的冲击部、以及多个延径向环设在外表面的凸部,各该凸部之间形成一个凹部;
一个柄本体,其包覆于该工具杆的第二段以及该柄蕊,该炳本体具有一个供该冲击部露出的开口、一个设于外部的凹槽、以及设于内部且对应各该凸部的卡凹与对应各该凹部的卡凸;
一个外层体,其设于该柄本体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蕊系为尼龙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蕊的各该凸部与各该凹部位于该固定部与该冲击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本体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本体为聚丙烯、纤维和热塑性橡胶构成的复合材料所射出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层体为热塑性橡胶复合材料射出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层体为耐油热塑性橡胶复合材料所射出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工具杆的套合部与驱动部之间具有一个挡部,该挡部挡止于该柄本体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工具杆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外周面分别具有一个对称成型的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该柄蕊的固定部具有包覆该第一翼部的第一包覆部,该柄本体具有包覆该第二翼部的第二包覆部。
CN2010201623774U 2010-04-19 2010-04-19 起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0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23774U CN201720800U (zh) 2010-04-19 2010-04-19 起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23774U CN201720800U (zh) 2010-04-19 2010-04-19 起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0800U true CN201720800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8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237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0800U (zh) 2010-04-19 2010-04-19 起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0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4781A (en) Handle with marking
CN102424191B (zh) 具有泡沫材料嵌入件的工具箱
US20060026800A1 (en) Pry bar ergonomic handle
TW201532705A (zh) 衝頭銷,相關連的套管及使用該衝頭銷製造該套管的方法
DE502006009321D1 (de) Magazingriff für Werkzeug-Einsätze, insbesondere Schraubendreher-Einsätze
TW200724316A (en) Wrench with anti-slipping function
CN101992462A (zh) 工具手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321568A (ja)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CN201720800U (zh) 起子结构
US8261639B2 (en) Screwdriver
US20130306245A1 (en) Tire Bead Breaking Tool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201009225Y (zh) 多功能组合锤
CN201158025Y (zh) 多功能组合锤
US8516932B2 (en) Screwdriver bit
CN104275669A (zh) 批头
US1603771A (en) Tool handle
CN201279774Y (zh) 防滑握柄结构
CN204546462U (zh) 一种电锤的定位手柄总成
CN202176181U (zh) 鳄鱼钳自行车锁
CN218139054U (zh) 一种方便拆卸工程施工用耐磨刀具
CN211073380U (zh) 一种批嘴装夹套筒
CN202053141U (zh) 型腔抛光防止模口尖角被倒圆的治具
CN104209916B (zh) 具有防滑功能的驱动工具
CN210527324U (zh) 一种无磁圆棒运输用减震装置
CN201049471Y (zh) 一种防滑剪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