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7975U -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7975U
CN201717975U CN2010202816986U CN201020281698U CN201717975U CN 201717975 U CN201717975 U CN 201717975U CN 2010202816986 U CN2010202816986 U CN 2010202816986U CN 201020281698 U CN201020281698 U CN 201020281698U CN 201717975 U CN201717975 U CN 201717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light
fore shell
indica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16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16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17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7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79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涉及灯光指示技术领域,为使指示灯具有较多的指示方案、而且更加美观产品档次高而设计。所述指示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中包括前壳,在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上设有导光板,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有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前壳相对的光线出射面,且所述前壳的与所述光线出射面相对的部位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电视机为上述指示灯装置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指示设备的状态。

Description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指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指示灯在电子电器设备中是一个特殊的部件,它可以为用户指示设备的各种状态,如运行状态、待机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等,起到了一定的功能性作用。目前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低耗节能、体积小寿命长、发光色彩鲜艳等优点,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指示灯装置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当将发光二极管用作指示灯时,可以使用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指示设备的一种工作状态。例如使用绿色来指示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使用黄色来指示设备的待机状态等。
但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使用一种颜色来指示设备的一种工作状态时,指示方案较少,而且美观程度不够,产品档次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灯装置,以使该指示灯装置的指示灯具有较多的指示方案,而且更加美观,产品档次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示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中包括前壳,在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上设有导光板,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有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前壳相对的光线出射面,且所述前壳的与所述光线出射面相对的部位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数目可以为一个,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一侧设有相互分隔的至少两个前导光部,且所述至少两个前导光部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一一对应;或者,所述导光板的数目可以为至少两个,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分隔,且该至少两个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一一对应。
其中,在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一个时,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前导光部之间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前导光部;或者,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前导光部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中填充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前导光部。
其中,所述缺口的内侧面上设有遮光材料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可以使最靠近所述前壳的所述导光板抵靠所述前壳设置,并使其余导光板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且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朝向偏离前一个导光板的方向弯曲,以便在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或者,可以使最靠近所述前壳的所述导光板抵靠所述前壳设置,并使其余导光板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且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与前一个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部,以便在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
进一步地,可以将与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一组光源设在一个发光板上,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上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设有卡槽,与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发光板设在各导光板上的卡槽中。
而且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其余导光板,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上与所述光线入射面相邻的两相对侧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中设有通孔。
为提高光线利用率,在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光线入射面相对的一侧设有光线反射面,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光线入射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由所述光线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光线出射面射出。
而且,所述前壳的内侧面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形成将所述导光板抵靠在所述前壳内侧面上的结构。
其中,在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指示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有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因此经过所述导光板传导后可以将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投射到所述前壳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上,而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前导光部或者至少两个导光板对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分别单独进行散射后,使得光线投射所形成的图案中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这种不同种类颜色的组合可以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不同状态,相比于使用一种颜色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状态而言,增加了所述指示灯装置中指示灯的指示方案,而且至少两种颜色的组合所形成的图案与单色图案相比更加美观,提升了产品档次。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视机,以使该电视机的指示灯具有较多的指示方案,而且更加美观,产品档次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为上述的指示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有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因此经过所述导光板传导后可以将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投射到所述前壳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上,而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前导光部或者至少两个导光板对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分别单独进行散射后,使得光线投射所形成的图案中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这种不同种类颜色的组合可以指示电视机的不同状态,相比于使用一种颜色指示电视机的状态而言,增加了电视机中指示灯的指示方案,而且至少两种颜色的组合所形成的图案与单色图案相比更加美观,提升了产品档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指示灯装置I部分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导光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投影视图;
图6为图2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导光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指示灯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指示灯装置沿A-A线剖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指示灯装置中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另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所示指示灯装置沿A-A线剖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指示灯装置中一种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另一种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3所示指示灯装置中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0和图13所示指示灯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壳,11-(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2-第一定位柱,13-第二定位柱,14-卡槽,2-导光板,21-光线入射面,22-光线出射面、23-光线反射面,24-前导光部,25-缺口,26-(缺口的)内侧面,27-分隔部,28-第二通孔,3-发光板,31-光源,4-支架,41-支架本体,42-凸缘,43-第一通孔,5-螺钉。
2A、2B-导光板,2A1-卡槽,2A2-凹槽,2A3-第一凸缘,2A4-通孔,2B1-定位通孔,31A、31B-光源,3A、3B、3C-发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线出射方法、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具体地该装置壳体中包括前壳1。参照图2所示,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有导光板2,正对导光板2的光线入射面21(参见图8)设有三组光源31,该三组光源31具有两种不同的发光颜色。其中该三组光源31均设在发光板3上,这里该光源3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具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是在发光板3上设置三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位于中间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可以为蓝色,位于两侧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可以为白色。导光板2上还设有与前壳1相对的光线出射面22(参见图8),且前壳1的与光线出射面22相对的部位11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光板2由扩散材料制成,能够起到扩散和传导光的作用。这样发光板3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可以经导光板2发生散射,形成均匀的光线。但是当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线从导光板2的光线入射面21(参见图8)进入到导光板2中时,由于导光板2的扩散作用可能导致两种颜色的光线发生混光,这样当这两种颜色的光线从导光板2的光线出射面22射出时,可能导致难以分辨这两种颜色。为此,可以在导光板2的光线入射面一侧设置相互分隔的三个前导光部24,并使一个前导光部24对应一种发光颜色的光源31,以对两种颜色的光进行分离。
为了在导光板2的光线入射面一侧形成相互分隔的前导光部24,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在每两个相邻的前导光部24之间设有缺口25,并利用缺口25分隔相邻的两个前导光部24。缺口25能够对与之相邻的前导光部24中的光线起到阻挡作用,可以将两种颜色的光较好地分离,减小混光现象,使投射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上的两种颜色的光具有较明显的分界。
具体参见图5,其中图5为图4所示导光板2的投影视图,且为说明的方便在图5中增加了发光板3及光源31(如图5中虚线所示)。在图5中,一个光源3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对应一个前导光部24。从图5中可看出,投射到缺口25上的光线可以通过缺口25从导光部2中射出,或者被缺口25的内侧面上设置遮光材料层吸收(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从而使缺口25起到阻挡光线的作用,避免一个前导光部中的光线窜入到另一个前导光部中。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2上设置缺口25后,由光源31发出的光线直接(光线未经过反射)所引起的混光区域如图5中阴影部分所示,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混光区域具有明显的减小。具体而言,根据实际使用中对混光区域的要求,可以影响混光区域大小的缺口25的深度和宽度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缺口25的分离光线的效果,还可以在缺口25的内侧面26上设有遮光材料层,以吸收达到缺口内侧面的光线,进一步避免一个前导光部中的光线窜入到另一个前导光部中。
具体地,当发光板3上的中间光源为蓝色、两侧光源为白色时,投射到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上的图形的中间部分显示为蓝色、两侧部分显示为白色。
第二种结构,如图6所示,在每两个相邻的前导光部24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中填充有分隔部27,利用分隔部27来分隔相邻的两个前导光部24。其中,该分隔部27可以使用遮光材料制成,以吸收到达分隔部27的光线,避免一个前导光部中的光线窜入到另一个前导光部中。或者,该分隔部27可以使用发光材料制成,以将到达分隔部27的光线反射回去,同样可以避免一个前导光部中的光线窜入到另一个前导光部中。分隔部27能够对与之相邻的前导光部24中的光线起到阻挡作用,可以将两种颜色的光较好地分离,减小混光现象,使投射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上的两种颜色的光具有较明显的分界。同样,所述缝隙(或分隔部27)的深度和宽度也可以根据实际中需要达到的混光区域大小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的指示灯装置,由于导光板2的一侧具有相互分隔的三个前导光部24,这种分隔的结构使得两种颜色能够较好地分离,以便使投射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处的该两种颜色之间呈现较好的颜色分界,提高了美观程度,提升了产品档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是在导光板2的一侧设有三个相互分隔的前导光部24,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导光板2的一侧设置两个前导光部24,或者设置三个以上的前导光部24。同样地,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在发光板3上设有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发光板3上设置三种或三种以上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也不限于蓝色与白色两种。
由图4或图6可知(当然,也可以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光线从导光部2中出射时的出射率,在导光板2的与光线入射面21相对的一侧设有光线反射面23,光源31发出的光线由光线入射面21进入导光板2,并经由光线反射面23反射后,从所述光线出射面22射出。这样,进入导光板2的大部分光线都可以通过光线反射面23的反射后从光线出射面22射出,减小了光线从光导板2中逃逸的数量,提高了光线从导光板2中出射时的出射率。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前壳1的内侧面上还设有支架4,参见图8所示,支架4形成将导光板2和发光板3抵靠在前壳1内侧面上的结构。具体而言,支架4包括支架本体41,在支架本体41的两侧设有凸缘42,凸缘42上设有第一通孔43。相应地,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2,在该第一定位柱12中设有螺纹孔,这样可以使螺钉5穿过第一通孔43、并与第一定位柱12中的螺纹孔相配合,以此来完成对支架4的安装。
为了实现支架4将导光板2和发光板3抵靠在前壳1上的功能,具体而言,参见图2以及图8所示,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卡槽14,以便将发光板3卡设在卡槽14中。还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定位柱13,相应地,可以在导光板2上设置第二通孔28,第二定位柱13可以穿设在第二通孔28中以便实现导光板2的安装。具体安装时,可以首先将发光板3卡设在卡槽14内,然后通过第二通孔28将导光板2装入到第二定位柱13上,最后通过第一通孔43将支架4装入到第一定位柱12上,以压紧发光板3和导光板2,这样支架4就将发光板3和导光板2抵靠在了前壳1上。
在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支架4的主要作用是为导光板2挡光和将从导光板2中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2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光线从指示灯装置的后壳透射出去。而且为了提高支架4的挡光和反射光线的作用,可以在支架4的与导光板2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当然,除此之外,支架4还可以起到安装固定导光板2和发光板3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忽略对导光板2的挡光和反射光线的考虑,也可以不使用支架4,而是将导光板2和发光板3直接安装在前壳1上。例如,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发光板3卡设在卡槽14中,或者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将发光板3安装在前壳1上。另外,可以在第二定位柱13中设置螺纹孔,使用螺钉穿过导光板2上的第二通孔28,并使该螺钉与第二定位柱13中的螺纹孔配合以固定导光板2。或者可以采用卡槽的方式来将导光板2安装在前壳1上。
本实施例中的指示灯装置,由于正对导光板2的光线入射面21设有三组光源31,该三组光源31包括两种不同的发光颜色,因此经过导光板2传导后可以将这两种颜色的光线投射到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上,而且通过三个前导光部24对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分别单独进行散射后,使得光线投射所形成的图案中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这种不同种类颜色的组合可以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不同状态,相比于使用一种颜色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状态而言,增加了所述指示灯装置中指示灯的指示方案,而且至少两种颜色的组合所形成的图案与单色图案相比更加美观,提升了产品档次。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具体地该装置壳体中包括前壳1。参照图10所示,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导光板2A、2B,这两个导光板2A、2B沿垂直前壳1的方向相互堆叠,正对每个导光板2A、2B的光线入射面21均设有一组光源31A、31B,且这两组光源31A、31B的发光颜色不同,例如一组光源31A的发光颜色可以是蓝色,另一组光源31B的发光颜色可以是白色,各导光板2A、2B上还设有与前壳1相对的光线出射面22,前壳1的与光线出射面22相对的部位11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导光板2A对光源31A发出的蓝色光线进行扩散和传导,并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形成均匀的蓝色梦幻光效。另一方面,导光板2B对光源31B发出的白色光线进行扩散和传导,并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形成均匀的白色梦幻光效。这样最终可以形成蓝色和白色上下相依的灯光特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是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导光板2A、2B,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光板,且使各个导光板沿垂直前壳1的方向相互堆叠。同样地,本实施例中正对两个导光板2A、2B的光线入射面21设有两组光源31A、31B,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光板时,可以正对每个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置两组以上的光源,但需要保证该两组以上的光源中存在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并且,所述光源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也不限于蓝色与白色两种。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光板2A、2B由扩散材料制成,能够起到扩散和传导光线的作用。这样两组光源31A、31B发出的光线可以经导光板2A、2B发生散射,形成均匀的光线。但是当一组光源如光源31A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2A的光线入射面21进入到导光板2A中时,由于导光板2A的扩散作用可能导致光源31A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2A中射出,此时由于导光板2A与导光板31A堆叠设置,因此从导光板2A射出的光线容易进入到导光板2B中。基于同样的原因,从导光板2B中射出的光线也容易进入到导光板2A中。这样两组光源31A、31B发出的光线容易在导光板2A和导光板2B之间发生窜光,最终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从导光板2A和导光板2B的光线出射面22射出时可能导致混光,因而难以分辨这两种颜色。为此,可以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导光板2A、2B之间设有间隔,以减少窜光现象,对两种颜色的光进行分离。
为了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导光板2A、2B之间设有间隔,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10所示,最靠近前壳1的导光板2B抵靠前壳1设置,其余的导光板即导光板2A抵靠前一个导光板即导光板2B设置,且导光板2A的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部分朝向偏离导光板2B的方向弯曲,即在图10所示状态下朝向后方弯曲。这样就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导光板2A、2B之间形成了间隔,该间隔能够避免在导光板2A、2B之间发生窜光。而且由于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发生窜光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上述间隔设置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间隔使相邻的两个导光板2A、2B全部分隔开。根据实际使用中的要求,可以对影响窜光现象的上述分隔的深度和宽度进行选择。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A的结构如图11所示,为弯曲状;导光板2B的结构如图12所示,为直立状。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以上相互堆叠的导光板时,可以使最靠近前壳1的导光板抵靠前壳1设置,其余导光板依次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并且使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部分朝向偏离前一个导光板的方向弯曲,以便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间隔。
第二种结构,如图13所示,最靠近前壳1的导光板2B抵靠前壳1设置,其余导光板即导光板2A抵靠前一个导光板即导光板2B设置,且导光板2A的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部分与导光板2B的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部27。这样就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导光板2A、2B之间形成了间隔,该间隔能够避免在导光板2A、2B之间发生窜光。而且由于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发生窜光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分隔部27设置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分隔部27使相邻的两个导光板2A、2B全部分隔开。根据实际使用中的要求,可以对影响窜光现象的分隔部27的深度和宽度进行选择。其中,该分隔部27可以使用遮光材料制成,以吸收到达分隔部27的光线。或者,该分隔部27可以使用发光材料制成,以将到达分隔部27的光线反射回去。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以上相互堆叠的导光板时,可以是最靠近前壳1的导光板抵靠前壳1设置,其余导光板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并且使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部分与前一个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部27,以便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间隔。
本实施例中的指示灯装置,由于在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导光板2A、2B之间设有间隔,减少了窜光现象,使得两种颜色能够较好地分离,以便使投射在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处的该两种颜色之间呈现较好的颜色分界,提高了美观程度,提升了产品档次。
由图11或图12可知(当然,也可以参见图10或图13),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光线从导光部2A、2B中出射时的出射率,在导光板2A、2B的与光线入射面21相对的一侧设有光线反射面23,光源31A(31B)发出的光线由光线入射面21进入导光板2A(2B),并经由光线反射面23反射后,从所述光线出射面22射出。这样,进入导光板2A、2B的大部分光线都可以通过光线反射面23的反射后从光线出射面22射出,减小了光线从光导板2A、2B中逃逸的数量,提高了光线从导光板2A、2B中出射时的出射率。而且,光线反射面23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笑脸型或月牙型等。
下面来详细说明对导光板2A、2B,以及光源31A、31B的安装固定。
当选用如上所述的第一种结构时,如图14所示,可以将一组光源31A设置在一个发光板3A上,从图14中可看出,在该发光板3A上设有两排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发光二极管。相应的,如图15所示,可以将另一组光源31B设置在另一个发光板3B上,从图15可看出,在该发光板3B上设有一排发光颜色为白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设置排数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导光板的厚度来确定。例如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A的厚度比导光板2B较大,因此可以在与导光板2A相对应的发光板3A上设置两排发光二极管,而在与导光板2B相对应的发光板3B上设置一排发光二极管。
再次参见图11所示,可以在导光板2A上靠近光线入射面21的位置处设有卡槽2A1,这样就可以将与导光板2A相对应的发光板3A设在卡槽2A1中,还可以在导光板2A的光线入射面21上设置凹槽2A2,以用来容纳发光板3A上的光源31A,完成对光源31A的安装固定。
此外,在导光板2A上与光线入射面21相邻的两相对侧设有第一凸缘2A3,具体在图11所示状态下是在导光板2A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凸缘2A 3,第一凸缘2A3上设有通孔2A4,相应地,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定位柱(未图示),并在第一定位柱中设置螺纹孔,这样可以通过穿设在通孔2A4和螺纹孔中的螺钉将导光板2A安装在前壳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其余导光板的数目为两个或多于两个时,除最靠近前壳1的导光板之外,可以将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一组光源设在一个发光板上,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上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设有卡槽,并将与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发光板设在各导光板上的所述卡槽中。而且,还可以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的与光线入射面21相邻的两侧设置凸缘,并在凸缘上设置通孔,以便通过螺钉将所述各导光板安装在前壳1上。
再次参见图12所示,可以在导光板2B上设置定位通孔2B1,相应地,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定位柱(未图示),以便通孔2B1可以套设在该第二定位柱上。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支架4。参见图17所示,支架4形成将导光板2A、2B抵靠在前壳1内表面上的结构。具体而言,支架4包括支架本体41,在支架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架凸缘42,支架凸缘42上设有第一通孔43。
参见图10所示,安装时,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卡槽(未图示),首先将发光板3B卡设在卡槽中(或者,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方式将发光板3B安装在前壳1上),然后将导光板2B上的定位通孔2B1套设在第二定位柱上,接着将导光板2A的第一凸缘2A3上的通孔2A4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最后再将支架4的支架凸缘42上的第一通孔43也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并通过螺钉5固定支架4,这样支架4可以使导光板2A、2B抵靠在前壳1上。
在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支架4的主要作用是为导光板2A挡光和将从导光板2A中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2A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光线从指示灯装置的后壳透射出去。而且为了提高支架4的挡光和反射光线的作用,可以在支架4的与导光板2A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当然,除此之外,支架4还可以起到安装固定导光板2A、2B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忽略对导光板2A、2B的挡光和反射光线的考虑,也可以不使用支架4,而是将导光板2A、2B和发光板3B直接安装在前壳1上。例如,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发光板3B卡设在前壳上的卡槽中,或者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将发光板3B安装在前壳1上。另外,还可以通过螺钉将导光板2A直接安装在第一定位柱上。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常用的方式来固定所述导光板和发光板。
当选用如上所述的第二种结构时,如图16所示,可以将两组光源31A、31B设在同一个发光板3C上,其中可以在该发光板3C上与导光板2A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两排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发光二极管以作为一组光源31A,并在与导光板2B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两排发光颜色为白色的发光二极管以作为另一组光源31B。
此时,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卡槽(未图示),发光板3C可以容纳在该卡槽中。另外,还可以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定位柱(未图示),并相应地在导光板2A、2B上均设置定位通孔,导光板2A、2B可以通过该定位通孔套设在第二定位住上。而且,还可以使用支架4,该支架4包括支架本体41,在支架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架凸缘42,支架凸缘42上设有第一通孔43,并相应地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定位柱(未图示),且在第一定位柱上设置螺纹孔,通过穿设在第一通孔43和螺纹孔中的螺钉来固定该支架4。
参见图13所示,安装时,首先将发光板3B卡设在卡槽中(或者,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方式将发光板3B安装在前壳1上),然后将导光板2A、2B上的定位通孔套设在第二定位柱上,最后将支架4的支架凸缘42上的第一通孔43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并通过螺钉5固定支架4,这样支架4可以使导光板2A、2B抵靠在前壳1上。
同样地,也可以不使用支架4,而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将发光板3B以及导光板2A、2B直接安装在前壳1上。
本实施例中的指示灯装置,由于在前壳1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导光板2A、2B,并且该两个导光板2A、2B沿垂直前壳1的方向相互堆叠,正对每个导光板2A、2B的光线入射面均设有一组光源31A、31B,且两组光源31A、31B的发光颜色不同,因此经过各导光板2A、2B传导后可以将两种颜色的光线投射到前壳1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位11上,而且通过两个导光板2A、2B对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分别单独进行散射后,使得光线投射所形成的图案中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这种不同种类颜色的组合可以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不同状态,相比于使用一种颜色指示所述指示灯装置的状态而言,增加了所述指示灯装置中指示灯的指示方案,而且至少两种颜色的组合所形成的图案与单色图案相比更加美观,提升了产品档次。
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装置可以包括所有具有指示灯的装置,如电视机、冰箱、空调器等。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视机采用与上述两个指示灯装置实施例中相同的技术方案,因而能够解决相同的结束问题,达到相同的预期效。在此对电视机的结构和功能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指示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中包括前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上设有导光板,正对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设有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所述导光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前壳相对的光线出射面,且所述前壳的与所述光线出射面相对的部位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其中,
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一个,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一侧设有相互分隔的至少两个前导光部,且所述至少两个前导光部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一一对应;或,
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至少两个,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分隔,且该至少两个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光源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一个时,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前导光部之间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前导光部;或,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前导光部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中填充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前导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内侧面上设有遮光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
最靠近所述前壳的所述导光板抵靠所述前壳设置,其余导光板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且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朝向偏离前一个导光板的方向弯曲,以便在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或,
最靠近所述前壳的所述导光板抵靠所述前壳设置,其余导光板抵靠前一个导光板设置,且所述其余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与前一个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部,以便在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一组光源设在一个发光板上,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上靠近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位置处设有卡槽,与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相对应的发光板设在各导光板上的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其余导光板中的各导光板上与所述光线入射面相邻的两相对侧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中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光线入射面相对的一侧设有光线反射面,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光线入射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由所述光线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光线出射面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内侧面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形成将所述导光板抵靠在所述前壳内侧面上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示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指示灯装置。
CN2010202816986U 2010-08-02 2010-08-02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7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16986U CN2017179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16986U CN2017179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7975U true CN201717975U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63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169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79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17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1122A (zh) * 2014-02-13 2016-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1122A (zh) * 2014-02-13 2016-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0423B2 (en) Integrated ope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5914075A (zh) 光电键盘开关及机械键盘
US20060265919A1 (en) Transparent light-conducting module
KR101704046B1 (ko) 차량의 변속단 표시장치
CN202995071U (zh) 导光板、显示装置、道路标识
US20150158423A1 (en) Display element, display instrument, display method, use of an optical waveguide and vehicle
CN103748435A (zh) 指针式显示装置
EP2187374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3839491A (zh)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条形指示器的方法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201717975U (zh) 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JP4313327B2 (ja) 遊技台毎情報表示装置
CN105911631A (zh) 导光体及发光装置
CN210740290U (zh) 一种组合信号灯
JP4785021B2 (ja) 7セグメントled数字表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A113640C2 (xx) Світна панель і стіна будівлі, що її містить
CN101915397A (zh) 光线出射方法、指示灯装置及电视机
KR200434173Y1 (ko) 슬라이딩되어 증설결합되는 조명타일장치
CN201570410U (zh) 发光键盘
CN210266745U (zh) 背光结构
CN214948788U (zh) 一种车用发光结构
US8235548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2847019Y (zh) 车灯结构
CN217803744U (zh) 一种吸塑型复合亚克力板
CN213237160U (zh) 一种均匀扩散发光的车载通讯设备指示灯
CN219160193U (zh) 多层导光介质组合的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