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6208U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16208U CN201716208U CN2010202113694U CN201020211369U CN201716208U CN 201716208 U CN201716208 U CN 201716208U CN 2010202113694 U CN2010202113694 U CN 2010202113694U CN 201020211369 U CN201020211369 U CN 201020211369U CN 201716208 U CN201716208 U CN 2017162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rk
- limit
- scraper plate
- depth
- soil lay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结构中包括矩形取样框和可沿取样框滑动刮取土壤的矩形刮板,刮板两侧设置限深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能够精确控制土壤分层厚度,一次性可获得大量土壤样品,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属于土壤学、农学、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土壤取样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在土壤学、农学、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地位,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的土壤样品采集至关重要。为了同时进行多项目的测定和获取精细土壤剖面特征研究结果,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尽量准确的进行分层采样,并且在每个层次都获得较多的土壤样品,是十分有意义的。
目前,在土壤分层样品采集过程中,多采用土钻或者破坏性挖掘的采集方法。如用土钻采集,则分层深度一般只能控制在10cm左右,无法精确获取更细的分层样品,且每钻采集的样品数量少,难以完成多个项目的同时测试,另外由于多次往复的进入同一钻孔,受孔壁坍塌等影响,不同层位样品往往发生混杂,影响了样品的代表性;如采用破坏性的发掘,其只能在土壤采集点挖掘略深于最大采样深度的土坑,然后在坑壁的土壤剖面上采集样品,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虽然可以较准确的将分层深度控制在2-4cm的精度,但是由于手工操作的特点,各层位样品的采样面积和采样量往往难以精确控制。
中国专利200910067207.X和中国专利200520022170.6都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土壤采样器,但仍然存在上述技术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能够精确控制土壤分层厚度,一次性可获得大量土壤样品,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结构中包括矩形取样框和可沿取样框滑动刮取土壤的矩形刮板,刮板两侧设置限深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取样框包括呈矩形的水平框和沿此水平框内侧的四条矩形边垂直设置的竖直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直壁下端设置单面刃口,其斜切面朝向水平框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装置包括设置在刮板上的限深卡孔和设置有限深卡头的限深片I。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片I可以呈L形,L形的一条折边上设置两个限深卡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片I还可以呈长条形,其端部并列设置两个限深卡头,刮板上相应的设置双排限深卡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装置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是:其包括设置在刮板上的限深卡缝和与此限深卡缝相适应的U形限深片II。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装置还可以为带有螺孔的U形限深游标,此时,所述刮板上设置有刻度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深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于刮板上的两限深条形窗和可沿此限深条形窗上下移动的条形限深游标,此条形限深游标上设置两个与限深条形窗的位置相应的定位螺柱及配套蝶形螺母;所述刮板上设置有刻度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板下端设置双面刃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样框和带有限深装置的刮板的配合使用,能够精确控制土壤样品的分层厚度,且一次性可获得大量土壤样品,相对于传统土钻式土壤采样法,具有极大的技术进步;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水平框的下部设置竖直壁,借助橡胶锤等工具能够稳固的将水平框固定到地面上,以确定取样范围和作为刮板的滑动导轨;由于竖直壁下端设置斜切面朝外的单面刃口,在固定水平框的过程中此单面刃口既可切割土壤,又能避免向内挤压土壤,从而避免对土壤的扭曲和扰动,避免不同层位土壤的混杂,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限深装置,能够方便、精确的限定刮板滑动刮取土壤的深度,较传统土钻取样方式不仅分层精确,同时取样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取样过程操作十分简单,拆卸、组合灵活,外出携带也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取样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带有单排限深卡孔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L形限深片I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刮板与图5中L形限深片I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带有双排限深卡孔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长条形限深片I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刮板与图8中长条形限深片I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带有限深卡缝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U形限深片II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刮板与图11中U形限深片II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带有刻度格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U形限深游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刮板与图14中U形限深游标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16是限深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刮板与条形限深游标结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1、水平框 12、竖直壁 121、单面刃口 2、刮板 21、双面刃口 22、刻度格 31、限深卡孔 32、限深片I 321、限深卡头 33、限深卡缝 34、限深片II 35、U形限深游标 351、螺孔 352、螺栓 36、限深条形窗 37、条形限深游标 371、定位螺柱 372、蝶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6,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矩形取样框和可沿取样框滑动刮取土壤的矩形刮板2;取样框包括呈矩形的水平框11和沿此水平框11内侧的四条矩形边垂直设置的竖直壁12,由于此竖直壁12的存在,借助橡胶锤等工具能够稳固的将水平框11固定到地面上,以确定取样范围和作为刮板2的滑动导轨,竖直壁12下端设置单面刃口121,其斜切面朝向水平框11外侧,这样,在将取样框固定到地面上的时候,此单面刃口121既可切割土壤,又能避免向内挤压土壤,从而避免对土壤的扭曲和扰动,避免不同层位土壤的混杂,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分析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刮板2两侧设置限深装置,此限深装置包括设置在刮板2上的限深卡孔31和设置有限深卡头321的限深片I 32,此限深片I 32呈L形,L形的一条折边上设置两个限深卡头321,这样,通过限深卡头321将L形限深片I 32安装到刮板2上,即可限定刮板2刮去土壤的深度,刮板2下端还设置有双面刃口21,以便于土壤的刮取。
参看附图1、2、4、7-9,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其限深装置包括呈长条形的限深片I 32,此长条形的限深片I 32端部并列设置两个限深卡头321,同时,刮板2上相应的设置双排限深卡孔31。
参看附图1、2、4、10-12,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其限深装置包括设置在刮板2上的限深卡缝33和与此限深卡缝33相适应的U形限深片II 34。
参看附图1、2、4、13-15,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其限深装置为带有螺孔351的U形限深游标35,刮板2上设置有刻度格22,使用时,通过螺栓352与螺孔351,可以将U形限深游标35定位到刮板2上的任意位置。
参看附图1、2、4、16-17,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其限深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于刮板2上的两限深条形窗36和可沿此限深条形窗36上下移动的条形限深游标37,此条形限深游标37上设置两个与限深条形窗36的位置相应的定位螺柱371及配套蝶形螺母372;所述刮板2上设置有刻度格22;使用时,通过定位螺柱371及配套蝶形螺母372,可以将条形限深游标37定位到刮板2上的任意位置。
参看附图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①使用橡胶锤将水平框11打入地面,使其固定并与地面平行;
②根据土壤样品分层深度的需要,调整刮板2两侧的限深装置,将限深片I 32或限深片II 34或U形限深游标35或条形限深游标37固定到刮板2上所需的位置;
③手持卡有限深片I 32或限深片II 34或U形限深游标35或条形限深游标37的刮板2,沿水平框11往复刮取土壤,并随时使用小铲子等工具将刮起的土壤样品收集到样品袋中;
④当取样深度接近步骤②预设的单层样品取样深度时,卡在刮板2上的限深片I 32或限深片II 34或U形限深游标35或条形限深游标37即与水平框11边框接触,此时刮板2继续沿水平框11往复滑动刮取土壤,直至设定深度的土壤样品全部被刮起,将全部土壤样品收集到样品袋中,完成第一层土壤样品的采集;
⑤重复以上第②步至第④步,逐渐向下采集各层位土壤样品,直至完成整个研究剖面的土壤样品采集。
本实用新型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中的水平框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一系列不同尺寸大小,其中实验室取样所用水平框11的优选尺寸为长20-25cm,宽15-18cm。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Claims (10)
1.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包括矩形取样框和可沿取样框滑动刮取土壤的矩形刮板(2),刮板(2)两侧设置限深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框包括呈矩形的水平框(11)和沿此水平框(11)内侧的四条矩形边垂直设置的竖直壁(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壁(12)下端设置单面刃口(121),其斜切面朝向水平框(1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装置包括设置在刮板(2)上的限深卡孔(31)和设置有限深卡头(321)的限深片I(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片I(32)呈L形,L形的一条折边上设置两个限深卡头(3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片I(32)呈长条形,其端部并列设置两个限深卡头(321),刮板(2)上相应的设置双排限深卡孔(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装置包括设置在刮板(2)上的限深卡缝(33)和与此限深卡缝(33)相适应的U形限深片II(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装置为带有螺孔(351)的U形限深游标(35),所述刮板(2)上设置有刻度格(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于刮板(2)上的两限深条形窗(36)和可沿此限深条形窗(36)上下移动的条形限深游标(37),此条形限深游标(37)上设置两个与限深条形窗(36)的位置相应的定位螺柱(371)及配套蝶形螺母(372);所述刮板(2)上设置有刻度格(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下端设置双面刃口(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13694U CN201716208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13694U CN201716208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16208U true CN201716208U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346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1136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6208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1620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2883A (zh) * | 2010-06-02 | 2010-09-15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CN102220238A (zh) * | 2011-05-24 | 2011-10-19 | 王华弟 | 油菜菌核病菌核培育器 |
CN102778553A (zh) * | 2012-08-01 | 2012-11-14 | 北京师范大学 | 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CN113390670A (zh) * | 2021-06-29 | 2021-09-14 | 中科泰检测(江苏)有限公司 | 核辐射土壤检测与评价用样品采集设备 |
-
2010
- 2010-06-02 CN CN2010202113694U patent/CN2017162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2883A (zh) * | 2010-06-02 | 2010-09-15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CN102220238A (zh) * | 2011-05-24 | 2011-10-19 | 王华弟 | 油菜菌核病菌核培育器 |
CN102220238B (zh) * | 2011-05-24 | 2013-06-05 | 王华弟 | 油菜菌核病菌核培育器 |
CN102778553A (zh) * | 2012-08-01 | 2012-11-14 | 北京师范大学 | 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CN102778553B (zh) * | 2012-08-01 | 2014-10-15 | 北京师范大学 | 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CN113390670A (zh) * | 2021-06-29 | 2021-09-14 | 中科泰检测(江苏)有限公司 | 核辐射土壤检测与评价用样品采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2883B (zh)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
CN201716208U (zh) | 一种土壤分层刮取采样器 | |
CN203101097U (zh) | 一种带刻度的直推式柱状土壤采样器 | |
CN101082277A (zh) | 石油钻井地质x射线荧光岩屑录井方法 | |
CN206601255U (zh) | 便携式绿化土壤分层测深取样器 | |
CN209992216U (zh) | 一种隧道施工地质勘探土样采集装置 | |
CN108152073A (zh) | 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层土样采集装置及方法 | |
CN112611850B (zh) | 一种表层岩溶裂隙带土壤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模拟装置 | |
CN102419248A (zh) | 测量土壤风蚀量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5333341U (zh) | 一种土壤样品采样器 | |
CN213740510U (zh) | 一种工程监理用沥青路面厚度测定设备 | |
CN205449083U (zh) | 土木工程专用测量尺 | |
CN209706704U (zh) |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监理的厚度检测装置 | |
CN115478780A (zh) | 一种地质勘察钻探装置 | |
CN214793886U (zh) | 一种地质勘察取土装置 | |
CN215115289U (zh) | 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 |
CN209102721U (zh) | 一种塌落度筒 | |
CN111397954A (zh) | 一种地质勘探用不同深度土壤取样装置 | |
CN216669321U (zh) |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测定装置 | |
CN109000961A (zh) | 一种精确分层取样的土壤取样器 | |
CN218629072U (zh) | 一种土壤调查用深层取样器 | |
CN213842006U (zh) | 一种岩土勘察用测量设备 | |
CN211904696U (zh) | 一种地质矿产勘察用取样设备 | |
CN213539120U (zh) | 土壤质地勘查装置 | |
CN216898686U (zh) | 一种地裂缝自动监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7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