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7873U -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7873U
CN201697873U CN 201020206858 CN201020206858U CN201697873U CN 201697873 U CN201697873 U CN 201697873U CN 201020206858 CN201020206858 CN 201020206858 CN 201020206858 U CN201020206858 U CN 201020206858U CN 201697873 U CN201697873 U CN 20169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s
resistance
assembly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2068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俞
潘刚
徐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to CN 2010202068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7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78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属于火灾探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源发射组件、光学检测组件、光纤传输组件和探测终端;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一光纤接口的一端,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二光纤接口的一端,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一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的第三聚焦透镜的输出端,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二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的第三聚焦透镜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光学检测组件安装在保护区域现场且没有任何电器连接,探测终端安装在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较好的设备间或控制室,保证装置不受恶劣的高湿、多尘环境影响,更加安全、稳定、灵敏。

Description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灾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背景技术
火灾是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特别是在石化场所中发生的火灾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使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开路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这些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优点是:对保护区域出现的可燃气体浓度变化能做出快速的响应,及早发现火灾隐患并预防火灾发生,同时对保护区内的人员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存在的缺点是:探测器的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域环境复杂,易燃易爆、高温、强电磁干扰且多尘,很多探测器在投入运行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失效现象,无法实现保护区域的早期可燃气体火灾隐患的可靠探测,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探测器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利用光学检测组件、主动发射红外光源的光源发射组件及光纤传输组件,实现更加快捷、灵敏地探测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并更加适应恶劣自然环境,提高探测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光源发射组件、光学检测组件、光纤传输组件和探测终端;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一光纤接口的一端,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二光纤接口的一端,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一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的第三聚焦透镜的输出端,光纤传输组件的第二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的第四聚焦透镜的输入端;
所述的光源发射组件由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第一聚焦透镜、第一光学滤波器、第一聚焦镜头、第一壳体组成;第一壳体内左侧安装有光源发射组件的第一聚焦透镜,中间安装有第一光学滤波器,右侧安装有第一聚焦镜头;光源发射组件的第一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壳体内左侧的光源发射组件的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的第一壳体呈半椭圆形;
所述的光学检测组件由第二聚焦镜头、第二光学滤波器、第二聚焦透镜、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第二壳体组成;第二壳体内左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镜头,中间安装有第二光学滤波器,右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透镜;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内右侧的第二聚焦镜头;所述的第二壳体呈半椭圆形;
所述的光纤传输组件由第一光纤接口和第二光纤接口组成,光纤接口包括光纤,所述光纤为带有护套的光缆;
所述的探测终端由第三聚焦透镜、第四聚焦透镜、红外发射器、发射信号驱动电路、信号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接收器、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第三聚焦透镜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射器的输出端,红外发射器的输入端连接发射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发射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第四聚焦透镜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红外接口器的输入端,第四聚焦透镜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红外接收器的输入端,第一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光学检测组件安装在保护区域现场且没有任何电器连接,探测终端安装在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较好的设备间或控制室,保证装置不受恶劣的高湿、多尘环境影响,更加安全、稳定、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光源发射组件、光学检测组件结构图;
图2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光纤传输组件、探测终端结构图;
图3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终端的发射信号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终端的信号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5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终端的信号输出电路原理图;
图6为一种开路式光线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终端的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中,1光源发射组件,2光学检测组件,3光纤传输组件,4探测终端,1-1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2第一聚焦透镜,1-3第一光学滤波器,1-4第一聚焦镜头,1-5第一壳体,2-1第二聚焦镜头,2-2第二光学滤波器,2-3第二聚焦透镜,2-4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5第二壳体,3-1第一光纤接口,3-2第二光纤接口,4-1第三聚焦透镜,4-2第四聚焦透镜,4-3红外发射器,4-4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5信号输入电路,4-6信号输出电路,4-7第一红外接收器,4-8第二红外接收器,4-9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10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包括光源发射组件(1)、光学检测组件(2)、光纤传输组件(3)和探测终端(4);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一光纤接口(3-1)的一端,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二光纤接口(3-2)的一端,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一光纤接口(3-1)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4)的第三聚焦透镜(4-1)的输出端,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二光纤接口(3-2)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4)的第四聚焦透镜(4-2)的输入端;
所述的光源发射组件(1)由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第一聚焦透镜(1-2)、第一光学滤波器(1-3)、第一聚焦镜头(1-4)、第一壳体(1-5)组成;第一壳体(1-5)内左侧安装有光源发射组件(1)的第一聚焦透镜(1-2),中间安装有第一光学波滤器(1-3),右侧安装有第一聚焦镜头(1-4);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壳体(1-5)内左侧的光源发射组件(1)的第一聚焦透镜(1-2);所述的第一壳体(1-5)呈半椭圆形;
所述的光学检测组件(2)由第二聚焦镜头(2-1)、第二光学滤波器(2-2)、第二聚焦透镜(2-3)、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第二壳体(2-5)组成;第二壳体(2-5)内左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镜头(2-1),中间安装有第二光学滤波器(2-2),右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透镜(2-3);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2-5)内右侧的第二聚焦镜头(2-3);所述的第二壳体(2-5)呈半椭圆形;
所述的光纤传输组件(3)由第一光纤接口(3-1)和第二光纤接口(3-2)组成,光纤接口包括光纤,所述光纤为带有护套的光缆;
所述的探测终端(4)由第三聚焦透镜(4-1)、第四聚焦透镜(4-2)、红外发射器(4-3)、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信号输入电路(4-5)、信号输出电路(4-6)、第一红外接收器(4-7)、第二红外接收器(4-8)、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信号处理电路(4-10)组成;
第三聚焦透镜(4-1)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射器(4-3)的输出端,红外发射器(4-3)的输入端连接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的输出端,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输入电路(4-5)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一输入端,信号输出电路(4-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二输出端,第四聚焦透镜(4-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红外接口器(4-7)的输入端,第四聚焦透镜(4-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红外接收器(4-8)的输入端,第一红外接收器(4-7)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红外接收器(4-8)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第二输入端,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二输入端。
信号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场效应管、变压器、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和发射光源LAMP2,所述的变压器由第一变压器T3和第二变压器T4组成,所述的二极管由第一二极管D14和第二二极管D13组成,所述的电阻由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38和第三电阻R48组成,所述的电容由第一电容C7、第二电容C20、第三电容C8和第四电容C28组成,所述的电感由第一电感L3和第二电感L4组成;
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第一变压器T3的一端,第一变压器T3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DRV1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接模拟地,第一变压器T3负载a端连接第一电容C7的一端,第一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4的正极、第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4的负极、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0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3的一端,第二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T3负载b端并接模拟地,第一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T4的一端,第二变压器T4的另一端连接发射能源LAMP2的一端,发射能源LAMP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4的一端,第二电感L4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二变压器T4的负载e端连接第二电阻R38的一端,第二电阻R3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28的一端,第四电容C28的另一端、第二变压器T4的负载f端相连并连接第三电阻R48的一端,第三电阻R48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8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13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变压器T1负载c端,第一变压器T1的负载d端连接第三电容C8的另一端。
信号输入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信号驱动器、二极管、电阻、电容,所述的信号驱动器由第一信号驱动器U1A、第二信号驱动器U1B、第三信号驱动器U1C、第四信号驱动器U1D、第五信号驱动器U1E、第六信号驱动器U1F、第七信号驱动器组成U2A组成;所述的二极管由第一二极管D15、第二二极管D16、第三二极管D17、第四二极管D18、第五二极管D19、第六二极管D20、第七二极管D21组成;所述的电阻由第一电阻R51、第二电阻R52、第三电阻R53、第四电阻R54、第五电阻R55、第六电阻R56、第七电阻R57、第八电阻R64、第九电阻R65、第十电阻R66、第十一电阻R67、第十二电阻R68、第十三电阻R69、第十四电阻R70,所述的电容由第一电容C30、第二电容C31、第三电容C32、第四电容C33、第五电容C34、第六电容C37、第七电容C38组成;
第一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51的一端、第二电阻R5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第一信号驱动器U1A的1端、第二电阻R5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30的一端,第一信号驱动器U1A的2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LEFT_IN端,第一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53的一端、第五电阻R55的一端、第七电阻R57的一端、第九电阻R65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67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69的一端、第七信号驱动器U2A的14端并接+5V电源,第三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5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四电阻R54的另一端、第二信号驱动器U1B的3端、第二电容C31的一端,第二信号驱动器U1B的4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RIGHT_IN端,第二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56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17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R56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2的一端、第三信号驱动器U1C的5端,第三信号驱动器U1C的6端接信号处理电路的UP_IN端,第三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18的正极、第八电阻R64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18的负极连接第八电阻R64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33的一端、第四信号驱动器U1D的9端,第四信号驱动器U1D的8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DOWN_IN端,第四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66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19的正极,第五二极管D19的负极连接第十电阻R66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34的一端、第五信号驱动器U1E的11端,第五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信号驱动器U1E的10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MENU_IN端,第十一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D20的正极、第十二电阻R68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20的负极连接第六信号驱动器U1F的13端、第十二电阻R6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37的一端,第六信号驱动器U1F的12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XIAOYIN_IN端,第六电容C37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信号驱动器U2A的7端并接地,第十三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70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21的正极,第十四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21的负极、第七电容C38的一端、第七信号驱动器U2A的1端,第七电容C38的一端接地,第七信号驱动器U2A的2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SELFTEST_IN端;
信号输出路如图5所示,包括LCD显示屏J6,LCD显示器J6的第一场效应管Q5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32的一端,第一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5V电源,第一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LCD-BL端,LCD显示器J6的LCD-BL脚、LCDRST脚、LCDCSB脚、LCDCSA脚、LDCRS/CSS脚、DB0~DB7脚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LCD-BL脚、LCDRST脚、LCDCSB脚、LCDCSA脚、LDCRS/CSS脚、DB0~DB7脚。
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包括场效应管、传感器、放大器、二极管、隧道二极管、电容、电解电容和电阻,所述的场效应管由第一场效应管Q6、第二场效应管Q8组成,所述的传感器由第一传感器S3、第二传感器S4组成,所述的放大器由第一放大器U4A、第二放大器U4B、第三放大器U4C、第四放大器U4D、第五放大器U8A、第六放大器U8B组成;所述的二极管由第一二极管D22、第二二极管D23、第三二极管D26、第四二极管D27组成;所述的隧道二极管由第一隧道二极管D24、第二隧道二极管D25组成;所述的电容由第一电容C42、第二电容C43、第三电容C44、第四电容C45、第五电容C46、第六电容C47、第七电容C48、第八电容C51、第九电容C52、第十电容C53、第十一电容C54、第十二电容C55、第十三电容C56、第十四电容C57、第十五电容C58、第十六电容C59、第十七电容C61,第十八电容C62组成,所述电解电容由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三电解电容E5、第四电解电容E8、第五电解电容E9、第六电解电容E26、第七电解电容E15、第八电解电容E20、第九电解电容E21、第十电解电容E22、第十一电解电容E23、第十二电解电容E24、第十三电解电容E25、第十四电解电容E28组成;所述的电阻由第一电阻R73、第二电阻R74、第三电阻R75、第四电阻R76、第五电阻R77、第六电阻R78、第七电阻R79、第八电阻R80、第九电阻R83、第十电阻R84、第十一电阻R85、第十二电阻R86、第十三电阻R87、第十四电阻R88、第十五电阻R89、第十六电阻R90、第十七电阻R91、第十八电阻R92、第十九电阻R93、第二十电阻R94、第二十一电阻R95、第二十二电阻R96、第二十三电阻R97、第二十四电阻R98、第二十五电阻R99、第二十六电阻R100、第二十七电阻R101、第二十八电阻R102、第二十九电阻R103、第三十电阻R104、第三十一电阻R105、第三十二电阻R106、第三十三电阻R107组成;第一电容C4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第一电阻R73的一端、第二电阻R74的一端、第三电容C44的一端、第四电容C45的一端和第一传感器S3的栅极,第一电容C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第二电阻R74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75的一端,第一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43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E2的一端、第一场效应管Q6的漏极并接电源VDD12V,第二电容C4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并接地,第三电容C4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6的源极、第一传感器S3的漏极和第五电容C46的一端,第四电容C4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6的栅极、第一传感器S3的源极、第五电容C46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75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5的正极和,第三电解电容E5的负极连接第四电阻R76的一端,第四电阻R7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2、第六电容C47的一端、第六电阻R78的一端,第六电容C47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78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1连接并连接第四电解电容E8的负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4A的同相输入端3连接第五电阻R77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4A的11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4A的4端接VDD12V,第五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0的一端,第八电阻R8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4B的同相输入端5,第四电解电容E8的正极连接第七电阻R79的一端,第七电阻R79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48的一端、第九电阻R83的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6,第七电容C4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83的另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7连接并连接第五电解电容E9的正极,第五电解电容E9的负极连接第十电阻R84的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C4的正相输入端10,第十电阻R8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电阻R94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95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94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92的一端、第一隧道二极管D24的负极,第十八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DD12V,第一隧道二极管D24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一电阻R9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隧道二极管D25的正极并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端9连接第十一电阻R85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86的一端、第八电容C51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86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51的另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4C的输出端8并接第一二极管D22的正极,第十一电阻R85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解电容E26的正极,第六电解电容E26的负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87的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87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88的一端、第九电容C52的一端、第七电解电容E15的正极相连并连接第二二极管D23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3的负极接电源VCC,第十四电阻R88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89的一端并接信号处理电路的SIN1端,第十五电阻R89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52的另一端、第七电解电容E15的负极并接地;第十电容C53的一端连接第八电解电容E20的正极、第十六电阻R90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91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55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56的一端、第二传感器S4的栅极,第十电容C53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解电容E20的负极、第十七电阻R91的另一端、第十九电阻R93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90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54的一端、第九电解电容E21的正极、第二场效应管Q8的漏极并接电源VDD12V,第十一电容C54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解电容E21的负极并接地,第十二电容C5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感器S4的漏极、第十四电容C57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5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感器S4的源极、第十四电容C57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8的栅极、第十九电阻R93的另一端、第十电解电容E22的正极,第十电解电容E22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96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96的另一端连接十五电容C58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98的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U4D的反相输入端13,第十五电容C58的另一端连接二十四电阻R98的另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U4D的输出端14、第十一电解电容E23的负极,第十一电解电容E23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99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99的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8A的反相输入端2、第十六电容C59的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101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59的另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101的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8A的输出端1并连接第十二电解电容E24的正极,第四运算放大器U4D的正相输入端12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97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9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100的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1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8A的正相输入端3,第十二电解电容E24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102的另一端、第六运算放大器U8B的正相输入端,第六运算放大器U8B的反相输出端6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103的一端、第三十电阻R104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61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10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解电容E25的正极,第十三电解电容E25的负极接地,第三十电阻R10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6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运算放大器U8B的输出端7并连接第三二极管D26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26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105的一端,第三十一电阻R10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106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27的正极、第十八电容C62的一端、第十四电解电容E28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27的负极接电源VCC,第三十二电阻R10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三电阻R107的一端并接信号处理电路的SIN2端,第三十三电阻R107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C62的另一端、第十四电解电容E28的负极并接地。

Claims (5)

1.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发射组件(1)、光学检测组件(2)、光纤传输组件(3)和探测终端(4);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一光纤接口(3-1)的一端,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的一端连接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二光纤接口(3-2)的一端,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一光纤接口(3-1)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4)的第三聚焦透镜(4-1)的输出端,光纤传输组件(3)的第二光纤接口(3-2)的另一端连接探测终端(4)的第四聚焦透镜(4-2)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发射组件(1)由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第一聚焦透镜(1-2)、第一光学滤波器(1-3)、第一聚焦镜头(1-4)、第一壳体(1-5)组成;第一壳体(1-5)内左侧安装有光源发射组件的第一聚焦透镜(1-2),中间安装有第一光学滤波器(1-3),右侧安装有第一聚焦镜头(1-4);光源发射组件的光纤接口(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壳体(1-5)内左侧的光源发射组件(1)的第一聚焦透镜(1-2);所述的第一壳体(1-5)呈半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检测组件(2)由第二聚焦镜头(2-1)、第二光学滤波器(2-2)、第二聚焦透镜(2-3)、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第二壳体(2-5)组成;第二壳体(2-5)内左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镜头(2-1),中间安装有第二光学滤波器(2-2),右侧安装有第二聚焦透镜(2-3);光学检测组件的光纤接口(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2-5)内右侧的第二聚焦镜头(2-3);所述的第二壳体(2-5)呈半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传输组件(3)由第一光纤接口(3-1)和第二光纤接口(3-2)组成,光纤接口包括光纤,所述光纤为带有护套的光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终端(4)由第三聚焦透镜(4-1)、第四聚焦透镜(4-2)、红外发射器(4-3)、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信号输入电路(4-5)、信号输出电路(4-6)、第一红外接收器(4-7)、第二红外接收器(4-8)、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信号处理电路(4-10)组成;第三聚焦透镜(4-1)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射器(4-3)的输出端,红外发射器(4-3)的输入端连接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的输出端,发射信号驱动电路(4-4)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输入电路(4-5)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一输入端,信号输出电路(4-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二输出端,第四聚焦透镜(4-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红外接口器(4-7)的输入端,第四聚焦透镜(4-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红外接收器(4-8)的输入端,第一红外接收器(4-7)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红外接收器(4-8)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第二输入端,信号提取及放大电路(4-9)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4-10)的第二输入端。
CN 201020206858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06858 CN201697873U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06858 CN201697873U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7873U true CN201697873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20685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7873U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78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8860A (zh) * 2010-05-28 2010-10-13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纤传导的开路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04220863A (zh) * 2012-04-14 2014-12-17 德雷格安全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检测器系统
CN106525737A (zh) * 2016-10-18 2017-03-22 北京理工大学 多气体并行痕量检测火灾预警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8860A (zh) * 2010-05-28 2010-10-13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纤传导的开路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04220863A (zh) * 2012-04-14 2014-12-17 德雷格安全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检测器系统
CN104220863B (zh) * 2012-04-14 2017-03-01 德雷格安全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检测器系统
CN106525737A (zh) * 2016-10-18 2017-03-22 北京理工大学 多气体并行痕量检测火灾预警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8060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泄露在线监测预警装置
CN101858860A (zh) 一种基于光纤传导的开路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04766432B (zh) 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CN201697873U (zh) 一种开路式光纤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CN102496235B (zh) 具有光学完整性的图像火灾探测器及方法
KR101662050B1 (ko) 누출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누출 감지 시스템
CN201867463U (zh) 智能电缆沟、井在线监测系统
CN205788636U (zh) 智能无线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CN104459438A (zh) 一种电力电缆金属护层的绝缘性检测系统
CN101807336A (zh) 基于光纤传导红外火焰探测器及控制方法
CN100549628C (zh) 全光纤宽域振动传感网络系统扰动检测光路装置
CN113554843A (zh) 热解粒子火灾探测方法及探测器
CN206386152U (zh) 一种用于煤矿瓦斯浓度检测的装置
CN203118155U (zh) 一种独立式光纤感烟感温火灾探测系统
CN201177513Y (zh) 双向干涉式光纤传感器
CN201191220Y (zh) 全光纤扰动传感系统扰动检测光路装置
CN104965476A (zh) 一种光电复合式隧道综合监控系统
CN202584335U (zh) 一种火灾报警装置
CN205405789U (zh) 无线联动报警烟雾探测器
CN209166675U (zh) 基于光纤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监测装置
CN201732452U (zh) 基于光纤传导红外火焰探测器
TWI620153B (zh) Optical fiber slope disaster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205845235U (zh) 一种感烟感温探测报警器
CN203274951U (zh) 一种平铺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
RU66834U1 (ru) Маскируемая система охраны подземных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от неса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ной врез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