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0487U -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0487U
CN201690487U CN2010201983638U CN201020198363U CN201690487U CN 201690487 U CN201690487 U CN 201690487U CN 2010201983638 U CN2010201983638 U CN 2010201983638U CN 201020198363 U CN201020198363 U CN 201020198363U CN 201690487 U CN201690487 U CN 20169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iding
portable terminal
type portable
sli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983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成浩
金原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04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该终端具有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的第二壳体,并且还包括:引导部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关闭区域而始终被第二壳体遮蔽;滑动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的一面,受引导部件的引导而在第一壳体上做滑动移动;排线用开口,形成在滑动部件;以及滑动盖,可滑动移动地设置在滑动部件而对排线用开口进行开闭。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用于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露于外部,从而能够确保终端的外观美丽。

Description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该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将一对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并且将如电脑键盘形式的标准按键排布的键盘以横向布置而使得用户方便操作使用。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便携式终端是指使得用户携带的同时能够利用通信、日程管理、多媒体再生、游戏、电子辞典等各项功能的装置,作为这种便携式终端的一例可以例举移动通信终端。而移动通信终端从提供单纯的语音通话功能逐渐发展成为附带有如上所述日程管理、多媒体再生、游戏等各种功能的装置,到如今还可以提供如无线上网、视频文件传送、数字多媒体广播等即时服务或者大容量信息文件的收发等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只需通过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也可以充分实现便携式终端各种形式的功能以及由此所提供的服务。即,除了移动通信服务商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或多媒体服务之外,在能够进行无线上网的地区,即使不连接移动通信服务网,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来连接因特网,而这种通信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来下载所需要的主题(contents)。
在此,为了使用日程管理功能或通过无线因特网来收发电子邮件等,需要提供标准键盘等输入装置。当然,通过一般便携式电话的键盘也可以实现各种文字输入,但是需要撰写紧急文书或长篇的电子邮件时,使用标准键盘会更加便捷和正确。
然而,移动通信终端考虑到话筒与听筒之间的距离,通常沿长度方向设置显示屏和键盘,因此较难布置标准键盘等输入装置。即,用户实际操作终端时,将终端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状态下对键盘等进行操作,而这种结构的终端由于其横向宽度较窄,因此布置标准键盘较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人们提供了具有触摸屏的终端,该终端在前面设置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从而使得用户即可以方便利用多媒体功能,还可以在撰写长篇邮件时,将终端横向布置而在触摸屏上实现标准键盘来方便用户输入。这种利用了触摸屏的终端由于通过显示屏可以实现各种输入装置,因此也有利于实现标准键盘。
另外,人们还提供了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该终端在沿竖直方向较长的第一壳体设置键盘,使得第二壳体沿第一壳体的横向做滑动移动来开闭键盘,并在开放键盘的状态下,通过沿横向布置终端来使得键盘容易实现标准按键排布。如今,这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已被广泛商用化。
但是,这种横向滑动移动结构的终端,较难确保用于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电路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排线结构。
即,为了充分确保根据第二壳体滑动距离的长度,排布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以弯曲的形式布置,因此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导致的干涉很容易使柔性印刷电路板受破坏。
并且,为了确保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时用于标准按键排布的充分的空间,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较难确保能够相对遮蔽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空间。据此,当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时,柔性印刷电路板很容易露于外部而加大柔性印刷电路板受损的危险,而且还降低终端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具有标准按键排布的键盘,又可以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排线结构露于外部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排线结构露于外部来使得外观美丽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时间反复进行滑动开闭动作也可以缓解柔性印刷电路板破损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具有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的第二壳体,并且所述终端包括:引导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关闭区域而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受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而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做滑动移动;排线用开口,形成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滑动盖,可滑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而对所述排线用开口进行开闭;其中,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所述排线用开口的一部分形成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始终遮蔽的第二关闭区域,而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另一部分形成在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被所述第一壳体开闭的开闭区域,并且,所述开闭区域被开放时,所述滑动盖至少遮蔽形成在所述开闭区域的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剩余部分。
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排线用开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长的缝隙,所述引导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部,且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包住所述缝隙中一个的内侧壁和所述滑动部件的侧端而设置的引导肋。
所述终端还包括:链接部件,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引导肋中的一个;第一长孔,形成在所述链接部件的另一端,并沿着所述链接部件的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以及第一支撑凸起,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一长孔;其中,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凸起同所述第二壳体一起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滑动移动而使得所述链接部件旋转。
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长孔,在所述链接部件上与所述第一长孔相平行地延长;以及第二支撑凸起,固定在所述滑动盖,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长孔;其中,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述链接部件旋转时,所述第二支撑凸起在所述第二长孔的内部进行移动的同时使得所述滑动盖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做滑动移动。
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相比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更靠近所述链接部件的一端而布置。
所述终端还包括从所述引导肋中的一个延长而形成的第一支撑片,而所述链接部件的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
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支撑片,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引导部件;以及弹性部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并提供使得该弹性部件的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其中,使得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最接近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范围内。
所述滑动盖包括:排线孔,位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内部;以及倾斜部件,设置在所述排线孔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内部。
所述终端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壳体引出而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排线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以U字形弯曲而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被所述倾斜部件支撑,从而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倾斜地布置,并通过所述排线孔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在所述开闭区域被开放时,所述滑动盖在所述滑动部件做滑动移动而所述排线孔位于所述第二关闭区域内。
所述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盖体部件。
所述盖体部件具有相面对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虚设孔。
对于如上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而言,滑动盖通过排线用开口来防止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露于外部,而且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布置为弯曲形状,因此可以充分确保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时所需的距离,同时还可以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露于外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具有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的第二壳体,并且所述终端包括:引导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关闭区域而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而受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在所述第一壳体做滑动移动;一对缝隙,形成在所述滑动部件,并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地延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从所述第一壳体引出而通过所述缝隙中的一个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以U字形弯曲而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包住所述缝隙中至少一个的内侧壁而设置。
所述引导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部,且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包住所述缝隙中一个的内侧壁和所述滑动部件的某一侧端而设置的引导肋。
所述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缝隙之间的隔板,而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附着在所述隔板上。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分别设置在该引导部件两端的引导肋,而该引导肋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分别具有引导槽,并且所述引导肋分别位于所述缝隙的内部后,所述引导槽包住所述缝隙的内侧壁而设置。
所述缝隙分别邻接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而形成,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包住所述引导肋的形式通过所述缝隙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终端还包括从所述引导肋延长的支撑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附着在所述支撑片上。
所述终端还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片,而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并提供使得该弹性部件的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其中,使得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最接近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范围内。
所述缝隙分别形成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相间隔的位置,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包住与所述引导肋所包住的内侧壁相面对的所述缝隙的另一内侧壁的形式通过所述缝隙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位于一侧的所述缝隙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一侧端之间。
对于如上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而言,无需单独设置用于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排线用开口,而通过用于滑动结合的缝隙来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因此可对柔性印刷电路板以不露于外部的形式进行布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可以利用滑动盖来遮蔽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其排线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终端的外观受影响。而且,为了确保滑动动作所需的长度,在壳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弯曲而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但此时由于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布置到终端壳体的内部,因此能够缓解滑动开闭动作对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破坏。
另外,即便不设置滑动盖,只要利用壳体之间的滑动结合结构所形成的缝隙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则无需形成额外的排线用开口,因此可以提高终端的外观及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当通过所述缝隙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时,为了确保滑动动作所需的长度,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布置在终端的某一个壳体内部,因此可缓解柔性印刷电路板受到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2和图3为用于说明图1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开闭动作的图;
图4为图1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开放状态下的后面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A和图6B为用于说明图1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滑动盖的动作的部分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2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开放状态下的后面视图;
图15和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图;
图17为图15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开放状态下的后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当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功能或构成的详细说明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时,省略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滑动型便携式终端100具有第一壳体101和以相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一壳体101的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二壳体102沿相比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长度方向相对窄一些的横向做滑动移动。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图1示出了将所述终端101沿横向布置的状态,因此所述第二壳体102在图1中是以竖向做滑动移动。
所述第二壳体102具有壳体部件102a、结合在所述壳体部件102a的后面的滑动部件102d。而所述滑动部件102d在所述壳体部件102a的后面可以遮蔽所述壳体部件102a的一部分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壳体101设有引导部件103,以用于引导所述滑动部件102d的滑动移动。
所述第一壳体101具有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被开闭的第一开闭区域111和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与否无关地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关闭区域。在此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设有标准按键排布的键盘,该键盘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被开闭。所述第二壳体102在前面设有显示装置121,所述显示装置121的两侧分别设有话筒和听筒,以用于终端100的语音通话功能。
所述引导部件103在所述第一关闭区域113设置为一对,各引导部件103的两侧端分别以相面对的形式形成有引导肋131。同时,所述引导部件103中的某一个具有从所述引导肋131中的某一个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撑片135,而各所述引导部件103分别具有第二支撑片133。各所述引导部件103分别相邻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两侧端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片135朝所述引导部件103之间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片133分别朝所述引导部件103的内侧延伸而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102d具有受所述引导部件103的引导而做滑动移动的移动部件102c和与所述移动部件102c相结合而用于支撑弹性部件106等的支撑部件102b。所述滑动部件102d构成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部分。
所述移动部件102c具有受所述引导部件103的引导而做滑动移动的平板129,而所述平板129遮蔽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后面,具体来讲遮蔽所述壳体部件102a的后面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103的引导肋131在其相互面对的面上形成有引导槽,而该引导槽分别包住所述平板129的两侧端。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后面,所述移动部件102c除了所述平板129之外的其他大部分区域为开放的状态。所述支撑部件102b结合在所述移动部件102c,从而遮蔽所述移动部件102c中开放的区域。只是,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中央部形成有排线用开口123,从而提供用于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109(如图2所示)的空间。
所述支撑部件102b支撑向所述第二壳体102提供滑动移动驱动力的弹性部件106,并提供能够设置用于开闭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滑动盖104的手段。如前所述,所述移动部件102c与支撑部件102b相结合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后面被遮蔽,此时通过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排线用开口123来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109。
在此,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后面被划分为第二关闭区域和第二开闭区域。即,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后面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壳体101开闭,所谓第二开闭区域是指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被所述第一壳体101开闭的区域,而所谓第二关闭区域是指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与否无关地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的区域。
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一部分处于所述第二关闭区域,而剩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闭区域。这样可以确保随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9的移动空间,对此将参照图2及图3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所述滑动盖104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排线用开口123,从而联动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来开闭所述排线用开口123。在此,所述滑动盖104形成为U字形,以包住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两面的形式而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排线用开口123上。
当所述滑动部件102d以移动部件102c与支撑部件102b相结合的状态结合到所述引导部件103时,所述支撑片135通过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回避孔(未图示)位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内侧,即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内部。同时,所述第二支撑片133位于所述移动部件102c与所述支撑部件102b之间,且所述支撑部件102b以包住所述引导肋131的外周面一部分的形式而布置。
为了使所述滑动盖104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相联动,所述终端100包括链接部件105。所述链接部件105的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片135。此时如前所述,所述第一支撑片135通过未图示的回避孔位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内侧。所述回避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用于当所述滑动部件102d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做滑动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撑片135不会干涉所述支撑部件102b。即,所述回避孔沿所述第二壳体102的移动方向形成,且其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移动范围。
所述链接部件105具有相互平行地延长而形成的第一长孔151及第二长孔153。在所述第一长孔151可滑动移动地结合有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第一支撑凸起155,在所述第二长孔153可滑动移动地结合有固定于所述滑动盖104的第二支撑凸起157。此时,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与所述链接部件105一端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与所述链接部件105一端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相比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更接近所述链接部件105的一端。
另外,所述滑动盖104形成有长孔141,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不直接干涉所述滑动盖104。而且所述滑动盖104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的连接孔143。
参照图6,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具体来讲所述滑动部件102d做滑动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也将与所述第二壳体102一同做滑动移动。由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结合在所述第一长孔151,因此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所述链接部件105会以其一端为中心做旋转运动。此时,根据所述链接部件105的旋转,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和滑动盖104也与所述第二壳体102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做滑动移动。只是,所述第一、二支撑凸起155、157分别受所述链接部件105旋转运动的限制,且由于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相比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更接近于所述链接部件105的一端,因此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的移动范围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的移动范围。
进而,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做滑动移动时,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57和滑动盖104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滑动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滑动部件102d或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5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滑动移动的距离。而这会引起所述滑动盖104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滑动移动。即,当所述第二壳体10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滑动移动时,所述滑动盖104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做滑动移动。
如前所述的弹性部件106提供使其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133上,而另一端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的第三支撑片125上。此时,使得所述弹性部件106的两端相互最接近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范围内。进而,所述第二壳体102根据所述弹性部件106的弹性力,在其移动范围内的一部分区间内朝关闭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的方向移动,而在剩余区间内朝开放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的方向移动。
图2和图3示出了所述滑动盖104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所进行的动作。在此,用于连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二壳体101、102中的电路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9,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第一关闭区域113的开口119从所述第一壳体101引出,并再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123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102。参照图5,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在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过程中,以包住所述滑动盖104的形式呈U字形。即,若没有滑动盖104等,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至少一部分会相互面对而布置。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弯曲布置为U字形状是为了防止当所述第二壳体102移动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由于受到张力而破损或者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器被脱离。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壳体102重叠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状态下,所述滑动盖104会开放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大部分。只是,由于第二壳体102重叠在所述第一壳体,因此所述排线用开口123不会露于外部。
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做滑动移动而开放所述第一壳体101的第一开闭区域111时,所述滑动盖104在所述支撑部件102b向下移动而关闭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一部分。此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的弯曲部分,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相比所述第二壳体102重叠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位置更加向上移动。另外参照图4,当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被开放时,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一部分会露于外部。这是因为将所述排线用开口123形成为足够大,从而即使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相重叠的状态下,也能够充分确保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容置的空间。
若所述排线用开口123露于外部,则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或所述第二壳体102内部的电路装置会被外露,从而影响所述终端100的美观,而且各种电子部件会受到异物的污染。然而,在此由于所述滑动盖104关闭所述排线用开口123,因此可以降低这些隐患。同时,在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被开放的状态下,形成于所述第二关闭区域113的所述排线用开口123的一部分不会被所述滑动盖104关闭,因此可以确保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9容置的空间。
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再次移动到使得所述第一开闭区域111关闭的方向时,所述链接部件105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而使得所述滑动盖104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102b做滑动移动,并以此开放所述排线用开口123。此时,所述排线用开口123虽然被所述滑动盖104开放,然而所述第一壳体101会再次关闭所述排线用开口123。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200。该终端200也设置了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盖204,然而在滑动盖204设有排线孔247和倾斜部件249,以此来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209受第一壳体201,尤其是键盘211的干涉,这一点是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所在。
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200的第一壳体201在第一开闭区域设有键盘211,在第一关闭区域213将分别设置一对引导部件203。所述第一关闭区域213在所设置的引导部件203之间形成有开口219,而该开口219提供用于引出柔性印刷电路板209的空间。
所述引导部件203具有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引导肋231。该引导肋231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形成有引导槽,在所述引导肋231中的一个设有第一支撑片235,相邻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两侧端的引导肋231上分别设有第二支撑片233。图7示出了所述引导部件203结合在滑动部件202c的状态。在此,有一对所述引导部件203分别在所述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关闭区域213内,相邻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两侧端而设置。
在前述实施例中,移动部件102c与支撑部件102b相结合而构成所述滑动部件102d。但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与支撑部件被制作为一体,且在未图示的第二壳体与所述滑动部件202c之间设有单独的盖体部件202b。所述滑动部件202c和盖体部件202b结合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面而遮蔽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面,这一点与前述实施例的移动部件和支撑部件的结构类似,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所述滑动部件202c在中央部形成有排线用开口223a,且在该排线用开口223a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缝隙229。该缝隙229分别沿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方向延长而形成。当所述滑动部件202c结合于所述引导部件203时,所述引导部件203的引导肋231中的一个包住所述缝隙229的内侧壁而结合,另一个引导肋231包住与之相邻的所述滑动部件202c的侧端而结合。从而,所述滑动部件202c受所述引导部件203的引导而可以沿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宽度方向做滑动移动。
另外,与如前所述的实施例类似,所述终端200具有用于提供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驱动力的弹性部件206。所述弹性部件206提供使得其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233,而另一端设置在设于所述滑动部件202c的凸出部(未图示)。
在所述排线用开口223a上设有沿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方向做滑动移动的滑动盖204。所述滑动盖204为平板状,且具有单独的排线孔247和包围所述排线孔247的一部分的倾斜部件249。同时,所述终端200具有链接部件205,该链接部件205的一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片235上。所述链接部件205具有形成在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长孔251和第二长孔253,其中所述第一长孔251在相邻于所述链接部件205的另一端的位置沿所述链接部件205的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所述第二长孔253形成在所述第一长孔251与所述链接部件205的一端之间。在所述第一、二长孔251、253上分别可滑动移动地结合有第一、二支撑凸起255、257,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55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202c,而所述第二支撑凸起257固定在所述滑动盖204。
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做滑动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55同所述第二壳体一起做滑动移动而使得所述链接部件205转动,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长孔253的第二支撑凸起257同所述第二壳体一起做滑动移动。只是,所述第二支撑凸起257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55更小的范围内做滑动移动,从而所述滑动盖204联动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滑动部件202c做滑动移动。在此,链接部件205使得所述滑动盖204联动于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结构,通过如前所述的实施例可更加容易理解。
当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时,所述滑动盖204会开闭所述排线用开口223a,此时即使所述键盘211被开放,由于所述滑动盖204滑动移动时使得所述排线孔247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关闭区域213,因此所述排线孔247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即,在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动盖204在所述滑动部件202c上做滑动移动,因此可以使得所述排线孔247始终位于所述第一关闭区域213。
参照图8,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开口219引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9,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223a,具体来讲通过形成于所述滑动盖204的排线孔247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此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09以被支撑于所述倾斜部件249的形式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从而在所述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之间,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开口219远离所述键盘211的方向倾斜地延长而进入到所述排线孔247。
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9,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以U字形弯曲,且其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据此,即使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09的弯曲部分会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且在所述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之间维持倾斜的状态,从而可以防止受到其他构成部件,尤其所述键盘211的干涉。
所述盖体部件202b遮蔽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面,并防止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202c的链接部件205、弹性部件206等构成部件直接面对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装置。只是,所述盖体部件202b具有与所述排线用开口223a相面对的虚设孔(dummy hole)223b,由此提供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09进入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路径。
图9至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300。该终端300除了柔性印刷电路板309的排线结构外,其余的结构与如前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据此,对通过前述实施例能够容易理解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或进行省略,并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300的第一壳体301上形成有用于引出柔性印刷电路板309的开口319,该开口319相面对于形成在滑动部件302c的缝隙229,并且呈沿所述缝隙229的形成方向延长的长孔形状。所述滑动部件302c形成有与所述缝隙229相连接的组装孔397。所述缝隙229与所述组装孔397相连接而形成类似于P字的形状。
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所述缝隙229之间设有隔板(dummy plate)399。在排布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时,所述隔板399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附着而不被松动,但如果可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直接附着到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内侧面,则不必设置所述隔板399也无妨。所述隔板399邻接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边缘而固定在所述缝隙229的一侧端部。
在此,所述隔板399的两端部通过所述缝隙229后包住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外侧面而构成弯曲形状。基于所述隔板399的形状,为了使组装变容易,将所述组装孔397与所述缝隙229相连接而形成。即,将所述隔板399的两端部通过所述组装孔397布置到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外侧面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缝隙229移动到所述缝隙229的一侧端部,之后将所述隔板399固定到所述滑动部件302c。
所述滑动部件302c与第二壳体的壳体部件302a之间设置形成有排线用开口323b的盖体部件302b。在此,所述滑动部件302c和盖体部件302b结合到所述壳体部件302a而构成所述第二壳体。
用于连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309,通过所述第一壳体301的开口319引出后,通过所述缝隙229进入到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内侧而附着在所述隔板399。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从附着在所述隔板399的部位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后,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323b完全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弯曲为U字形而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图9或图10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已经在所述滑动部件302c被弯曲为U字形,但是应当注意,其相互面对部分的一侧位于所述盖体部件302b的内侧面。
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通过形成于所述滑动部件302c的缝隙229来布置,因此无需设置单独的滑动盖而终端300的结构变为简单。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01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309的一部分,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301的第一关闭区域内,因此可缓解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带来的受破损的危险。
图12至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300,通过在引导部件303之间形成滑动部件302c的缝隙229来布置柔性印刷电路板309,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400,其形成在滑动部件的缝隙429相邻于所述终端400的两端而布置,且柔性印刷电路板409通过引导部件403的一侧而一部分固定在引导部件403。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400具有设在第一壳体401的一面的引导部件403和设在第二壳体的一面的滑动部件,而所述滑动部件具有移动部件402c和支撑部件402b。在此,所述滑动部件受所述引导部件403的引导而进行滑动移动,从而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401的一面进行滑动移动。
所述第一壳体401设有未图示的键盘,该键盘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被开闭,所述第二壳体的壳体部件402a上设有显示装置421。所述滑动部件结合在所述壳体部件402a的后面而构成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引导部件403的两端设有引导肋431,所述引导肋431通过形成于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缝隙429,其上端部位于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内侧,且在各所述引导肋431上形成有支撑片433。在此,所述支撑片433中的一个可设置在从所述引导肋431所延伸的固定片435的端部。所述固定片435用于固定柔性印刷电路板409的一部分。
所述引导部件40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401的关闭区域,即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与否无关地始终处于遮蔽状态的区域,在所述关闭区域形成有与所述引导部件403的一侧相邻接的开口493。该开口493位于形成有所述固定片435的引导肋431与所述第一壳体401的一侧端之间。
所述滑动部件起到所述壳体部件402a的后面盖作用,同时将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到所述第一壳体401。作为所述滑动部件的一部分的所述移动部件402c直接结合到所述引导部件403而做滑动移动,所述支撑部件402b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件402c与壳体部件402a之间,从而在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内侧遮蔽所述缝隙429。而且,当设置弹性部件106等时,所述支撑部件402b可以防止所述弹性部件106直接相面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装置。
所述缝隙429与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两侧端相邻接而布置,所述引导部件403的引导肋431分别通过所述缝隙429使得将其端部位于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内侧。所述引导肋431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分别形成有引导槽,从而分别包住各缝隙429的内侧壁。据此,所述支撑片433和固定片435将位于所述移动部件402c的内部。
在所述第一壳体401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用于提供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驱动力的弹性部件106,其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片433中的一个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部件402c与支撑部件402b之间设置驱动片169,从而支撑所述弹性部件106的另一端。只是,如同前述实施例一样,用于支撑所述弹性部件106的另一端的结构物,可以通过在所述移动部件402c或支撑部件402b上形成凸出部来构成,这一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409通过所述缝隙429来布置。在此,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的一端部491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401的开口493来布置,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从所述第一壳体401引出而通过所述缝隙429延伸。在通过所述缝隙429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的一部分附着固定在所述引导肋431和固定片435,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弯曲布置为U字形状。
据此,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在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间里保持固定的状态,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也不与所述弹性部件106发生干涉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布置。并且在所述第一壳体401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间,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始终位于被遮蔽的区域内,因此不会被露于外部而能够保持终端的美观。
图15至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500。该终端500的结构与如前所述第四实施例的终端400相类似,但其缝隙的位置从第二壳体的两侧相间隔预定距离,且在一侧的缝隙与第二壳体的侧端之间布置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图15和图16中,为了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排线结构,示出了去除第二壳体的一部分的视图。
进而,在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中,对于和第四实施例相同或通过第四实施例能够容易理解的构成赋予了相同的符号或者进行了省略,同时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500中,滑动部件的缝隙529形成在与第二壳体502的两侧端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409在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之间,位于与所述第二壳体502的滑动移动与否无关地始终被遮蔽的区域内,并通过所述缝隙529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502的内部。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通过所述缝隙529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502的内部后,以可以延伸到所述缝隙529与第二壳体502的侧端之间的形式弯曲的状态下,附着到所述第二壳体502的内部,具体来讲附着到滑动部件的内侧面。在所述第二壳体502的内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沿着所述第二壳体502的滑动移动方向延伸以U字形弯曲后,其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
另外,与第四实施例相同,所述滑动部件可以具有移动部件和支撑部件,且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可以设置弹性部件106。此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09相比所述支撑部件更加位于所述第二壳体502的内侧,以此来避免与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弹性部件106发生干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例如,包住滑动部件或移动部件的两端或形成于其上的缝隙的内侧壁的引导肋,由于根据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而直接产生摩擦,因此为了防止产生噪音等,可以通过具有耐磨特性和润滑特性的聚氧化甲烯(POM:polyoxymethylene)等合成树脂制作。或者,所述引导肋即使不用合成树脂制作,也可在根据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产生摩擦的部位形成合成树脂涂层,以此来抑制发生噪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只说明了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做线性移动的结构,但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面对的面由曲面构成时,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显然会沿着曲面进行。而且,即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面对的面形成为平面,只要用于引导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的引导肋或缝隙的形状具有曲线轨迹时,第二壳体将会沿该曲线轨迹做滑动移动。即,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示出了进行线性移动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的滑动移动轨迹可以变更为各种形式。

Claims (22)

1.一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具有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包括:
引导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关闭区域而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
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受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而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做滑动移动;
排线用开口,形成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
滑动盖,可滑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而对所述排线用开口进行开闭;
其中,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所述排线用开口的一部分形成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始终遮蔽的第二关闭区域,而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另一部分形成在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被所述第一壳体开闭的开闭区域,
并且,所述开闭区域被开放时,所述滑动盖至少遮蔽形成在所述开闭区域的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剩余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排线用开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长的缝隙,
所述引导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部,且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包住所述缝隙中一个的内侧壁和所述滑动部件的侧端而设置的引导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链接部件,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引导肋中的一个;
第一长孔,形成在所述链接部件的另一端,并沿着所述链接部件的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以及
第一支撑凸起,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一长孔;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凸起同所述第二壳体一起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滑动移动而使得所述链接部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长孔,在所述链接部件上与所述第一长孔相平行地延长;以及
第二支撑凸起,固定在所述滑动盖,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长孔;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移动所述链接部件旋转时,所述第二支撑凸起在所述第二长孔的内部进行移动的同时使得所述滑动盖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做滑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相比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更靠近所述链接部件的一端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引导肋中的一个延长而形成的第一支撑片,而所述链接部件的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撑片,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引导部件;以及
弹性部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片,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并提供使得该弹性部件的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
其中,使得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最接近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盖包括:
排线孔,位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内部;以及
倾斜部件,设置在所述排线孔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壳体引出而通过所述排线用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排线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以U字形弯曲而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被所述倾斜部件支撑,从而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倾斜地布置,并通过所述排线孔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区域被开放时,所述滑动盖在所述滑动部件做滑动移动而所述排线孔位于所述第二关闭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盖体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件具有相面对于所述排线用开口的虚设孔。
14.一种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具有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以相互面对的形式可滑动移动地相结合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包括:
引导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关闭区域而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
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而受所述引导部件的引导在所述第一壳体做滑动移动;
一对缝隙,形成在所述滑动部件,并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地延长;以及
柔性印刷电路板,从所述第一壳体引出而通过所述缝隙中的一个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以U字形弯曲而至少一部分相互面对而布置;
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包住所述缝隙中至少一个的内侧壁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部,且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包住所述缝隙中一个的内侧壁和所述滑动部件的某一侧端而设置的引导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缝隙之间的隔板,而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附着在所述隔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分别设置在该引导部件两端的引导肋,而该引导肋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分别具有引导槽,并且所述引导肋分别位于所述缝隙的内部后,所述引导槽包住所述缝隙的内侧壁而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分别邻接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而形成,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包住所述引导肋的形式通过所述缝隙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引导肋延长的支撑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附着在所述支撑片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片,而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并提供使得该弹性部件的两端相互远离的弹性力,
其中,使得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最接近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的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分别形成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相间隔的位置,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包住与所述引导肋所包住的内侧壁相面对的所述缝隙的另一内侧壁的形式通过所述缝隙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位于一侧的所述缝隙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一侧端之间。
CN2010201983638U 2009-12-11 2010-05-13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04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23202 2009-12-11
KR1020090123202A KR20110066516A (ko) 2009-12-11 2009-12-11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0487U true CN201690487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9836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0487U (zh) 2009-12-11 2010-05-13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8102B2 (zh)
KR (1) KR20110066516A (zh)
CN (1) CN201690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173A (zh) * 2016-07-05 2018-01-12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监控相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559B (zh) * 2008-06-26 2012-05-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装置
JP5545747B2 (ja) * 2010-11-10 2014-07-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D702204S1 (en) * 2012-03-06 2014-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TWI476569B (zh) * 2012-09-24 2015-03-11 Quanta Comp Inc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D720713S1 (en) 2012-10-19 2015-01-06 Zte Corporation Mobile phone
USD734285S1 (en) * 2013-01-30 2015-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0246S1 (en) * 2013-02-12 2015-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38841S1 (en) * 2013-02-12 2015-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39841S1 (en) * 2013-02-12 2015-09-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38840S1 (en) * 2013-02-12 2015-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6245S1 (en) * 2013-02-12 2015-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2847S1 (en) * 2013-02-12 2015-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3366S1 (en) * 2013-02-12 2015-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4447S1 (en) * 2013-02-12 2015-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2347S1 (en) * 2013-02-12 2015-11-0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40777S1 (en) * 2013-08-21 2015-10-1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36734S1 (en) * 2013-09-06 2015-08-18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USD737239S1 (en) * 2013-09-12 2015-08-25 Lg Electronics Inc. Cellular phone
USD736737S1 (en) * 2013-09-12 2015-08-18 Lg Electronics Inc. Cellular phone
USD736736S1 (en) * 2013-09-12 2015-08-18 Lg Electronics Inc. Cellular phone
USD761749S1 (en) * 2013-10-07 2016-07-1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67523S1 (en) * 2014-10-03 2016-09-27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Mobile phone
USD786819S1 (en) * 2015-04-08 2017-05-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86213S1 (en) * 2015-04-08 2017-05-0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98259S1 (en) * 2015-04-15 2017-09-2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99444S1 (en) * 2015-04-15 2017-10-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9743554B2 (en) * 2015-11-18 2017-08-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eat dissipation in electronics with a heat spreader
US9843657B1 (en) * 2016-10-27 2017-12-12 W. Jason Guzek Mobile computing/communicating attachment device
CN108600454B (zh) * 2018-04-27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
US10952323B2 (en) * 2019-06-27 2021-03-16 Dus Operating Inc. Cable assembly for in-molded electronics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6197B1 (ko) * 2004-08-24 2006-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중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슬라이딩 장치
KR100689511B1 (ko) * 2005-01-11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 모듈
US8352001B2 (en) * 2007-05-30 2013-01-08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855945B1 (ko) 2007-11-05 2008-09-02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힌지 장치
JP5085343B2 (ja) * 2008-01-11 2012-11-28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のスライド機構及び携帯機器
KR100966577B1 (ko) * 2008-10-09 2010-06-29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슬라이드 힌지 장치
KR100905318B1 (ko) 2008-12-04 2009-07-02 (주) 프렉코 휴대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식 힌지장치
US8265721B2 (en) * 2008-12-15 2012-09-11 Nokia Corporation Biasing apparatus
US20110136554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Joshua Kwan Ho Wo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f-capable flex cab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173A (zh) * 2016-07-05 2018-01-12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监控相机系统
CN107580173B (zh) * 2016-07-05 2021-09-07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监控相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43825A1 (en) 2011-06-16
US8738102B2 (en) 2014-05-27
KR20110066516A (ko) 201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0487U (zh)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US836339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EP1988691B1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KR100856238B1 (ko)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JP4302708B2 (ja) スライド型携帯端末機
CN101631441A (zh) 便携式终端
KR100626970B1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01781516U (zh) 便携式终端
CN201708836U (zh)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CN103391338B (zh) 移动终端
KR2008001774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790109B1 (ko) 푸쉬 로드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EP1879362B1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KR100683535B1 (ko) 경사각을 갖는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용 단말기
US850516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a hinge apparatus
CN101981815A (zh) 个人数字助理
EP1887764B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display unit using panel-type waveguide
EP1432215B1 (en) Cov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20040336A (ko)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0785368B1 (ko) 휴대폰용 다단 슬라이드 힌지 모듈
US20120224307A1 (en) Damping device for transverse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EP2410720A1 (en) Tilt slide modul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KR100860678B1 (ko)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0891459B1 (ko) 슬라이드형 개인휴대단말기
KR20080078187A (ko) 슬라이딩형 휴대용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