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6283U -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 Google Patents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6283U
CN201676283U CN2010201818999U CN201020181899U CN201676283U CN 201676283 U CN201676283 U CN 201676283U CN 2010201818999 U CN2010201818999 U CN 2010201818999U CN 201020181899 U CN201020181899 U CN 201020181899U CN 201676283 U CN201676283 U CN 201676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r
inner cap
roof
work
awa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18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o Little Heng Xun packag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xing Hengxun Packing Sci & Tech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xing Hengxun Packing Sci & Tech Co Ltd Beijing filed Critical Aoxing Hengxun Packing Sci & Tech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0201818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6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6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62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接口的撕裂盖包括:外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内盖,设于所述外盖的内部,所述内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在所述内盖的顶壁上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通过易断壁与所述内盖的顶壁相连接;连接部,连接所述外盖与所述撕离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用接口,包括相对接的组合盖和下管件,所述下管件包括对接端和与对接端相连通的管体,所述组合盖包括上述结构的撕裂盖和胶塞。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能有效解决在运输、仓储及灭菌等过程中因易断壁断裂而导致医用接口被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医用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背景技术
医用接口用于与输液软袋、输液瓶等医用容器相连接,实现向医用容器内注药和向患者输药。医用接口包括相对接的组合盖和下管件。下管件设有对接端和与对接端相连通的管体。组合盖和下管件的对接端之间可通过焊接、卡扣等任何方式密封连接。下管件可通过焊接方式与医用容器密封连接。下管件的管体的下端可一体成型连接体,使连接体焊接在医用容器上,另外也可使下管件的管体直接焊接在医用容器上。
通常类型的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持在二者之间的胶塞,由内盖固定胶塞;现在也出现了无内盖的组合盖,通过外盖的侧壁或下管件的对接端来固持胶塞,以降低材料成本。胶塞具有弹性,上端面设有针刺部位,在插针刺过针刺部位时胶塞能产生抱针效果,针刺孔被封闭,从而将药液与外界隔离。
为在针刺时暴露出胶塞的针刺部位,通常在外盖的顶壁上通过壁厚相对薄弱的易断壁连接一撕开元件。易断壁有连续密封的带状式和不具有密封效果的点断式。在针刺时,由外力作用在撕开元件上使易断壁断开,从而在外盖上形成针刺开口,暴露出胶塞的针刺部位,再进行消毒和针刺作业。
依动作性质的不同,撕开元件分为扳折型和拉环型两种类型。其中扳折型撕开元件的主要形式是扳折手柄,通过外力扳动扳折手柄以杠杆作用将外盖的顶壁撕出针刺开口。而拉环型撕开元件主要是通过拉动拉环,在外盖上逐渐撕裂出针刺开口。
不管是扳折型撕开元件,还是拉环型撕开元件,均是在外盖上设置易断壁,易断壁暴露在组合盖的最外部,因易断壁相对薄弱常有应力集中的情况,因此产品在运输、仓储以及灭菌等过程中,极易在易断壁处发生断裂现象,外部的细菌将会直接从断裂处进入到医用接口内部造成污染,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能有效解决在运输、仓储及灭菌等过程中因易断壁断裂而导致医用接口被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接口的撕裂盖,包括:外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内盖,设于所述外盖的内部,所述内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在所述内盖的顶壁上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通过易断壁与所述内盖的顶壁相连接;连接部,连接所述外盖与所述撕离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盖的顶壁内侧的柱体,所述撕离部为具有透孔的环形体,所述柱体穿过所述透孔而连接在所述撕离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柱体穿出所述透孔的自由端熔融成扩大的铆固端;或者,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形成弹性倒勾,所述弹性倒勾穿过所述透孔后勾持在所述撕离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柱体形成外螺纹,所述透孔形成内螺纹,所述柱体的外螺纹与所述透孔的内螺纹相螺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用接口,包括相对接的组合盖和下管件,所述下管件包括对接端和与所述对接端相连通的管体,所述组合盖包括:撕裂盖,所述撕裂盖包括:外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内盖,设于所述外盖的内部,所述内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在所述内盖的顶壁上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通过易断壁与所述内盖的顶壁相连接;连接部,连接所述外盖与所述撕离部;及胶塞,设于所述撕裂盖的内盖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盖的顶壁内侧的柱体,所述撕离部为具有透孔的环形体,所述柱体穿过所述透孔而连接在所述撕离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柱体穿出所述透孔的自由端熔融成扩大的铆固端;或者,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形成弹性倒勾,所述弹性倒勾穿过所述透孔后勾持在所述撕离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柱体形成外螺纹,所述透孔形成内螺纹,所述柱体的外螺纹与所述透孔的内螺纹相螺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接端形成有对接管壁和位于所述对接管壁内环的卡持壁,在所述对接管壁和所述卡持壁之间设有主凹槽,所述胶塞设有轴向延伸的主凸缘,所述主凸缘插置在所述主凹槽内,而所述卡持壁卡持在所述主凸缘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撕裂盖的内盖的顶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凸缘,其侧壁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的对接凸环,所述对接管壁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对接管壁的内侧面形成径向向内的卡扣凸环,所述定位凸缘定位在所述定位止口上,而所述内盖的侧壁和所述胶塞的主凸缘共同插入至所述主凹槽内,且所述对接管壁的卡扣凸环卡持在所述内盖侧壁的对接凸环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盖的顶壁的内表面连通有排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管件的管体的下端一体形成有连接体,在所述管体的外壁面的对向两侧形成两个平行的夹持平面,所述两个夹持平面与所述连接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结构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设置了由连接部相连接的外盖和内盖,掀掉外盖就能由连接部带动撕离部沿易断壁从内盖的顶壁上撕裂下来,相对于现有组合盖的易断壁均设置在暴露在外部环境的外盖上而言,本实用新型将易断壁设置在内盖上,在内盖外部由外盖保护,因此暴露在外部环境的外盖上不存在应力相对集中的薄弱环节,可制成统一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壁厚,因此在运输、仓储特别是灭菌等过程中,外盖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外盖在起到撕裂元件作用的同时,还能对其内部的带有易断壁的内盖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整个接口和组合盖的密封性极佳。
即使内盖上的易断壁在灭菌、运输和仓储等过程中发生局部断裂,只要易断壁没有完全断裂,因有外盖保护,组合盖外部的细菌就能被有效的隔离,不会污染到医用接口内部,并且发生局部断裂的易断壁,也增强了内盖的可撕裂性能,开盖省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撕裂盖,内盖上的易断壁除了采用密封性良好的薄壁带状形式,也可采用不具密封作用的点断形式,开盖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医用接口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医用接口的组合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组合盖的外盖与内盖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组合盖内盖设有排气通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组合盖内盖设有排气通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下管件连接有连接体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连接有连接体的下管件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医用接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接口1及其撕裂盖21。该撕裂盖21是医用接口1的组成部分,包括于医用接口1的实施方式中,因此不再单独描述撕裂盖21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接口1,包括相对接的组合盖2和下管件3。组合盖2包括撕裂盖21和胶塞22,撕裂盖21包括外盖23和设置在外盖23内部的内盖24,胶塞22设置在内盖24的内部。
外盖23具有顶壁231和侧壁232,在顶壁231的内侧中部凸伸形成有连接部233,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33为一体成型于外盖23顶壁231内侧的柱体,该柱体可为实心柱体,也可为空心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3为空心柱体,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也便于铆焊。
内盖24具有顶壁241和侧壁242,顶壁241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定位凸缘246,侧壁242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的对接凸环247,在内盖24的顶壁241上设有撕离部243,撕离部243为具有透孔244的环形体,撕离部243通过易断壁245与内盖24的顶壁241相连接。外盖23的连接部233穿过透孔244而连接在撕离部243上。
以下介绍外盖23的连接部233与内盖24的撕离部243的连接方式:外盖23的连接部233的柱体穿过撕离部243的透孔244,可在穿出透孔244的端部例如通过熔融的方式形成扩大的铆固端234,该扩大的铆固端234挡抵在撕离部243的内侧上,从而将内盖24牢固地连接在外盖23的内部,工艺简单。如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3也可以是在穿出撕离部243的透孔244的自由端形成有弹性倒勾235的柱体,在弹性倒勾235弹性变形穿过透孔244以后回弹成正常状态,也能够将外盖23与内盖24的撕离部243相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3也可以是与外盖23的顶壁231一体成型的螺柱,即在连接部233柱体上形成外螺纹,在透孔244上形成内螺纹,连接部233的外螺纹与透孔244的内螺纹相螺接,同样也能将外盖23与内盖24的撕离部243相连接(不再提供附图)。可以想到的,撕离部243也可以不设置透孔,由螺钉从撕离部243面对胶塞22的一面穿过撕离部243后螺入到对应的柱体内部,也能够将外盖23和内盖24的撕离部243相连接。总之,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撕离部243与外盖23的连接形式,只要能将外盖23连接在内盖24的撕离部243上,由外盖23带动撕离部243将其从内盖24顶壁241上撕裂下来即可。
上述胶塞22的下端面的外缘设有轴向延伸的主凸缘22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胶塞22会直接接触到药液,因此需选用可接触药液的橡胶类型。
下管件3包括对接端31和与对接端31相连通的管体32,对接管壁311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止口314,对接管壁311的内侧面形成径向向内的卡扣凸环315,在对接端31上形成有对接管壁311和位于对接管壁311内环的卡持壁312,在对接管壁311和卡持壁312之间设有主凹槽313。
将组合盖2组装在下管件3上时,是使内盖24的定位凸缘246定位在定位止口314上,对接管壁311的卡扣凸环315卡持在内盖24的侧壁242的对接凸环247的上方,外盖23密封地套置在下管件3的对接管壁311的外侧,而内盖24的侧壁242和胶塞22的主凸缘221共同插入至下管件3的主凹槽313内,从而卡持壁312将卡持在胶塞22的主凸缘221的内侧,胶塞22被牢固地定位在下管件3的对接端31上,当胶塞22受到向下的针刺作用力时,因卡持壁312卡持在主凸缘221的内侧,主凸缘221被卡持壁312牢固的卡持住,即使胶塞22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变形,也不会被推入至下管件3内。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接口1在使用时,用力掀离外盖23,从而形成于外盖23内侧的连接部233将带动内盖24的撕离部243沿易断壁245从内盖24的顶壁241上撕裂下来,暴露出针刺口。因易断壁245设置在内盖24上,内盖24的外部由外盖23保护,暴露在外部环境下的外盖23上不存在应力相对集中的薄弱环节,外盖23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能对其内的带有易断壁245的内盖24进行密封保护,整个医用接口1的组合盖2密封性极佳。
如图4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内盖24的顶壁241的内表面240连通有排气通道25,当胶塞22组装进内盖24时,内盖24的内表面240与胶塞22上端面之间的空气会由排气通道25从内盖24中排出,胶塞22的上端面与内盖24的顶壁241之间不会积存压缩空气,不会产生气囊现象,胶塞22不会反弹,容易组装到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25为凹槽,凹槽的截面可为半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等任意形状,从内盖24的内表面240开始起沿内盖24的侧壁242的内侧面轴向延伸形成,凹槽的轴向长度要大于胶塞22的厚度,从而在胶塞22组装到位后,排出的气体会流经排气通道25而从胶塞22下端面的一侧排出。排气通道25优选为双数个例如两个,设置在内盖24侧壁242的内表面任一直径两端的相对两侧,能使排气更加均衡,胶塞22组装时不会发生偏斜。如图5所示,排气通道2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具有内开口251和外开口252的通孔,内开口251位于内盖24顶壁241的内表面240上,外开口252优选开设在内盖24的侧壁242上而连通至内盖24的外部,外开口252设在内盖24的侧壁242上有利于使排出的气体进入到具有足够容纳空间的下管件3内,当然,该排气通道25也可以穿过内盖24的顶壁241连通至外部,不受限制,此时需考虑内盖24的顶壁241与外盖23的顶壁231的内表面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空间来容纳排出的气体。
如图6、7所示,下管件3的管体32的下端还可一体成型有连接体4,管体32的外壁面上形成夹持平面322,夹持平面322优选包括两个,形成在管体32的外壁面的对向两侧且相互平行,两个夹持平面322与连接体4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机械手臂夹持着下管件3将其运送至医用容器的对接开口内的运送对位过程中,以及由机械手臂夹持住下管件3保持焊接位置的焊接定位过程中,夹持平面322能确保机械手臂稳固地夹持住下管件3,使连接体4不会发生沿下管件3轴向方向的旋转,保证焊接质量。当然如果仅设置一个夹持平面32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管体的外壁面为圆柱形、机械手臂的夹持面与管体外壁面的两侧是线接触而言,有一个夹持平面322就能够增加机械手臂的夹持面积,增加夹持力,夹持相对稳固。显然在管体32的外壁面上设置两个对向的相互平行的夹持平面322最为理想。另外,两个夹持平面322与连接体4的长度方向垂直也不是必须的,如果为了避开医用接口1上的某些设计,可以使夹持平面322不与连接体4的长度方向垂直。
当然在医用接口1的下管件3不包括连接体4而将下管件3的管体32直接焊接在医用容器的对接口上时,管体32的外壁面设置上述夹持平面322,同样具有增加机械手臂的夹持面积、夹持力和夹持稳固度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如图8所示,该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结构、原理和效果基本相同,不再重述,不同之处是:胶塞22下端面在位于下管件3的卡持壁312内侧的部分进一步延伸有插入段222,插入段222插入至下管件3的管体32的通孔321内,插入段222和胶塞22的主凸缘221之间形成卡持槽口223,卡持槽口223卡持在下管件3的卡持壁312上。该插入段222可以进一步保证针刺时胶塞22不易被刺进下管件3的通孔321中,胶塞22卡扣更加牢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胶塞22的上端面进一步形成有副凸缘224,在内盖24的顶壁241内侧形成副凹槽248,具体是在内盖24的顶壁241内侧靠近连接部233的铆固端234的外环形成有凸部249,该凸部249与内盖24侧壁24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上述副凹槽248,胶塞22的副凸缘224插入至副凹槽248内。上述胶塞22上端面设置的副凸缘224能进一步保证在针刺时,由凸部249挡持住副凸缘224不脱离副凹槽248,进一步提升胶塞22的稳固度,保证胶塞22不易被推入下管件3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就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接口的撕裂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盖,具有顶壁和侧壁;
内盖,设于所述外盖的内部,所述内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在所述内盖的顶壁上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通过易断壁与所述内盖的顶壁相连接;
连接部,连接所述外盖与所述撕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接口的撕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盖的顶壁内侧的柱体,所述撕离部为具有透孔的环形体,所述柱体穿过所述透孔而连接在所述撕离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接口的撕裂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体穿出所述透孔的自由端熔融成扩大的铆固端;或者,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形成弹性倒勾,所述弹性倒勾穿过所述透孔后勾持在所述撕离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柱体形成外螺纹,所述透孔形成内螺纹,所述柱体的外螺纹与所述透孔的内螺纹相螺接。
4.一种医用接口,包括相对接的组合盖和下管件,所述下管件包括对接端和与所述对接端相连通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包括:
撕裂盖,所述撕裂盖包括:
外盖,具有顶壁和侧壁;
内盖,设于所述外盖的内部,所述内盖具有顶壁和侧壁,在所述内盖的顶壁上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通过易断壁与所述内盖的顶壁相连接;
连接部,连接所述外盖与所述撕离部;及
胶塞,设于所述撕裂盖的内盖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盖的顶壁内侧的柱体,所述撕离部为具有透孔的环形体,所述柱体穿过所述透孔而连接在所述撕离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体穿出所述透孔的自由端熔融成扩大的铆固端;或者,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形成弹性倒勾,所述弹性倒勾穿过所述透孔后勾持在所述撕离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柱体形成外螺纹,所述透孔形成内螺纹,所述柱体的外螺纹与所述透孔的内螺纹相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形成有对接管壁和位于所述对接管壁内环的卡持壁,在所述对接管壁和所述卡持壁之间设有主凹槽,所述胶塞设有轴向延伸的主凸缘,所述主凸缘插置在所述主凹槽内,而所述卡持壁卡持在所述主凸缘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盖的内盖的顶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凸缘,其侧壁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的对接凸环,所述对接管壁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对接管壁的内侧面形成径向向内的卡扣凸环,所述定位凸缘定位在所述定位止口上,而所述内盖的侧壁和所述胶塞的主凸缘共同插入至所述主凹槽内,且所述对接管壁的卡扣凸环卡持在所述内盖侧壁的对接凸环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顶壁的内表面连通有排气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件的管体的下端一体形成有连接体,在所述管体的外壁面的对向两侧形成两个平行的夹持平面,所述两个夹持平面与所述连接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CN2010201818999U 2010-04-30 2010-04-30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6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18999U CN201676283U (zh) 2010-04-30 2010-04-30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18999U CN201676283U (zh) 2010-04-30 2010-04-30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6283U true CN201676283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189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6283U (zh) 2010-04-30 2010-04-30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6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15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Installation unit of analyte detection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15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Installation unit of analyte detection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6116B2 (ja) 液状物等移送用コネクタ−のソケット
AU2015366189B2 (en) Connector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withdrawal ports
CN201676283U (zh) 医用接口及其撕裂盖
CN201676284U (zh) 医用接口及其胶塞、下管件
CN201676282U (zh) 医用接口及其下管件
RU2524637C2 (ru)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коннектор и его сгибаема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крышка
CN201676278U (zh) 医用接口及其盖体
CN201158498Y (zh) 易拉式密封盖及具有该密封盖的塑料包装容器
CN201591813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CN204337290U (zh) 一种高安全性医用输液袋
JP5055040B2 (ja) スパウト
CN201419846Y (zh) 液体拉盖瓶
CN220360193U (zh) 护肤品包装瓶
JP2007008517A (ja) バイアル用キャップ
CN201591826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CN201591829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CN219538906U (zh) 一种兽药输液瓶用的组合盖
CN201591828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双胶塞组合盖
CN214421021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药剂瓶
CN211272375U (zh) 一种易折式接口及冲洗容器、与之配合的上盖
CN201591801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CN201353297Y (zh) 口服液的包装瓶
CN201625152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CN201591827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双胶塞组合盖
CN201625145U (zh) 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单胶塞组合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exi Road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3

Patentee after: Reno Little Heng Xun packag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exi Road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3

Patentee before: Aoxing Hengxun Packing Sci. & Tech. Co., Ltd., Beiji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