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3479U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3479U
CN201673479U CN2010201671759U CN201020167175U CN201673479U CN 201673479 U CN201673479 U CN 201673479U CN 2010201671759 U CN2010201671759 U CN 2010201671759U CN 201020167175 U CN201020167175 U CN 201020167175U CN 201673479 U CN201673479 U CN 20167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touch
microswitch
control module
work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71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唯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1671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34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有一本体及一电路功能组件,本体包含一支撑件及一工作面,电路功能组件包含一电路板及设置于电路板两侧的触控模块及微动开关,电路板是借由支撑件悬置于本体内并可相对本体摆动,当电路板于本体内摆动时,一并带动微动开关压制于工作面,使微动开关产生作动。本实用新型由于触控模块与微动开关即设置于同一电路板上,相较于现有具有按压功能的触控输入装置而言,可大幅减少电路功能组件于输入装置中的占用空间,因此可缩减输入装置的体积,而可应用于如手持式或指戴式等具有小型化设计需求的装置中。此外,由于组成组件的数量简化,因此可降低输入装置的制造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被碰触产生轨迹信号,且可被按压而产生控制信号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触控模块的输入装置,例如一触控板,是可供使用者直接以手指接触并移动后,检测手指的移动轨迹,而发出一轨迹信号,用以传输至一计算机主机,作为指针操作、方向信号输入之用。相较于鼠标等指针输入装置,此种触控模块除了可制作为一独立的输入装置之外,由于操作时其是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不像鼠标等指针输入装置在操作时必须进行移动,因此可整合于一电子装置上,不需与电子装置分离。因此触控模块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等。
由于现有的触控模块只能检测移动轨迹,无法检测按压动作。因此,目前已有相关业者开发出具有按压功能的触控输入装置,其主要是在触控输入装置中设置二电路板,并且于二电路板上分别设置触控模块及按键。其中,设置有触控模块的电路板是位于具有按键的电路板上方,并且于触控模块及按键之间设置一弹性件。因此,当使用者在操作触控输入装置时,使用者可通过一对象(如使用者的手指)于触控模块上滑动,以借由触控模块检测并输出一轨迹信号,并可同时施力按压于触控模块上,借以压缩弹性件并压制于按键上,使按键输出一控制信号。
然而,在这种触控输入装置中,由于其触控模块及按键分别设置于二电路板上,然后再以电线将二电路板连接,并且于触控模块及按键之间必需设置一弹性机构,以设计出触控模块的下压行程。因此,在现有触控输入装置中必需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组成组件,导致目前已发展出的触控输入装置皆具有相当大的体积,而无法达到小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借以改进现有具有按压功能的触控输入装置中,必需将触控模块与具按压功能的按键分别设置于二电路板上,造成具有按压功能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组成结构过于复杂以及体积无法缩减,而无法设置为手持式或指戴式等具有小型化需求的输入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工作面及至少一支撑件;以及
一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电路功能组件包含有一电路板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电路板相对二侧面的一触控模块及一微动开关;
其中,该支撑件顶持于该电路板,令该电路功能组件悬置于该工作面上方,该电路功能组件能够相对该工作面摆动,并以该微动开关压制于该工作面。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面及一定位柱,且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穿孔,该定位柱穿设过该穿孔,该电路板抵靠于该支撑面。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穿孔的孔径大于该定位柱的直径。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工作面具有一抵顶部,该微动开关接触于该抵顶部。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触控模块及该微动开关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端。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本体还具有一容置槽,该工作面、该支撑件及该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容置槽内。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本体还具有一盖板,该盖板具有至少一开口,该盖板覆盖于该容置槽,该触控模块露出于该开口。
上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电路功能组件还包含至少一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与该触控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揭露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工作面及至少一支撑件;以及
一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电路功能组件包含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端的一上表面设有一触控模块,且一下表面设有一微动开关;其中,该支撑件顶持于该电路板的另一端;一使用者向下按压该触控模块,该触控模块、该电路板、该微动开关以该支撑件为支点并向下摆动,该微动开关抵触该工作面并触发一电子信号。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的操作上,可直接的按压于触控模块而带动电路板摆动,一并的使微动开关产生作动。同时,由于触控模块与微动开关即设置于同一电路板上,相较于现有具有按压功能的触控输入装置而言,可大幅减少电路功能组件于输入装置中的占用空间,因此可缩减输入装置的体积,而可应用于如手持式或指戴式等具有小型化设计需求的装置中。此外,由于组成组件的数量简化,因此可降低输入装置的制造及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功能组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本体
110容置槽
120盖板
121开口
130键帽
140工作面
141第一侧边
142第二侧边
143加强肋
144抵顶部
150支撑件
151定位柱
152支撑面
20电路功能组件
210电路板
211第一侧面
212第二侧面
213穿孔
220触控模块
221卡扣件
230按键开关
240微动开关
241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可应用于包括但不局限于如游戏杆、游戏控制器、鼠标、键盘、触控板等计算机输入装置或手持式(或指戴式)输入装置之上,或是任何可与一计算机系统相连接的家电产品上,或是笔记型计算机、PDA、手机…等各式可携式电子装置等等,以提供使用者操作而产生一指令信号。于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是以输入装置为手持式输入装置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触控模块,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类电阻式或是电容式的触控板(touch pad),触控面板(touch screen),或是各类光感式的追踪模块(opticaltracking module)、各类追踪板(optical tracking plate)…等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有一本体10及一电路功能组件20。本体10的顶面具有一容置槽110、一盖板120及多个键帽130。容置槽110内设置有一工作面140及二支撑件150。工作面14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边141及一第二侧边142,并且于第一侧边141及第二侧边142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肋143。二支撑件150分别设置于工作面140的二相对侧,且二支撑件150竖立于工作面140上相邻于第二侧边142的位置。每一支撑件150具有一定位柱151及一支撑面152,且定位柱151朝相反于工作面140的方向突出于支撑面152。
请配合图3,电路功能组件20包含有一电路板210、一触控模块220、多个按键开关230及一微动开关240。电路板2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211(例如为电路板210的上表面)及一第二侧面212(例如为电路板210的下表面)以及二穿孔213,二穿孔213贯穿第一侧面211及第二侧面212,且二穿孔213分别对应于二支撑件150的定位柱151。触控模块220、多个按键开关230及微动开关240分别耦接于电路板210。触控模块220及多个按键开关230设置于第一侧面211上,多个按键开关230是设置于相邻于二穿孔213的位置,并介于二穿孔213之间,触控模块220则借由一卡扣件221扣合于第一侧面211上相对于按键开关230的另一侧。
微动开关240设置于电路板210的第二侧面212,且微动开关240是位于第二侧面212上相对于二穿孔213的另一侧,并对应于触控模块220。并且,微动开关240具有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及一按钮241,弹性件设置于微动开关240内抵顶于按钮241,使按钮241常态地凸出于微动开关240相对电路板210的另一侧面上。弹性件并提供按钮241一移动行程,使按钮241可凸出于微动开关240的侧面或缩入于微动开关240内。此微动开关240的结构设置及作动方式为现有技术,且亦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在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输入装置的设置上,是将电路功能组件20设置于本体10的容置槽110内。之后,再以本体10的盖板120覆盖于容置槽110以及以多个键帽130分别盖合于电路功能组件20的多个按键开关230上,使键帽130及按键开关230于输入装置上形成用以供使用者按压的按键。其中,本体10的盖板120具有一开口121,盖板120是以开口121套设于电路功能组件20的触控模块220。因此于盖板120覆盖于容置槽110时,触控模块220是露出于本体10的顶面,用以供使用者触控操作。
请同时参阅图1、图4和图5,当电路功能组件20设置于容置槽110时,电路功能组件20是以电路板210的二穿孔213套设于支撑件150的定位柱151,并以电路板210的第二侧面212抵靠于支撑件150的支撑面152,使电路板210受到支撑面152的顶持而悬置于工作面140上方。并且,二支撑件150于第二侧面212上形成二支点,使电路板210的二穿孔213间形成一轴线,令电路板210可以此轴线做为转轴而相对于工作面140的第一侧边141及第二侧边142摆动。
其中,当电路板210的第二侧面212抵靠于支撑件150的支撑面152时,设置于第二侧面212上的微动开关240是以按钮241接触于工作面140上相邻于第一侧边141的加强肋143。此时,相邻于第一侧边141的加强肋143是于工作面140上形成凸出于工作面140的抵顶部144,借以将微动开关240支撑于工作面140上。因此,当电路板210摆动至工作面140的第一侧边141时,将一并的使微动开关240的按钮241受到抵顶部144的推抵而缩入于微动开关240内,进而触动微动开关240产生作动,而触发一电子信号。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因此,使用者在操作输入装置时,可施加一朝向工作面140的下压力按压于键帽130上,并借由键帽130压制于按键开关230而输出一指令信号至电路板210;或是借由一对象(如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等)于触控模块220上滑动,使触控模块220检测对象的移动轨迹并输出一轨迹信号至电路板210,而完成触控操作。
并且,在触控模块220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可直接的施加一朝向微动开关240的下压力于触控模块220上,使电路板210朝向工作面140的第一侧边141摆动,并使微动开关240的按钮241压制于工作面140的抵顶部144而缩入于微动开关240内(如图6所示),进而使微动开关240输出电子信号(例如为控制信号)至电路板210。之后,当使用者所施加的下压力于触控模块220上解除时,微动开关240的按钮241是受到弹性件(图中未示)的弹性回复力作用,而推抵微动开关240朝向相反于工作面140的方向移动,并使电路板210朝工作面140的第二侧边142摆动,而回复电路板210设置于容置槽110时的初始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中,触控模块220除了可以检测于其上方移动的对象的移动轨迹而产生轨迹信号外,同时触控模块220亦可被按压而产生控制信号。同时,由于触控模块220与用以产生控制信号的微动开关240是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10上,可缩小电路功能组件20的体积,以及电路功能组件20于容置槽110内所占有的空间。因此,可进一步缩减输入装置的体积,而可融入于具有小型化需求的输入装置中(如手持式或指戴式等),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及操作。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结构上大致相同,以下仅就两者间的差异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中,是于本体10的工作面140上设置一抵顶部144及一支撑件150,抵顶部144及支撑件150分别设置于工作面140上相邻于第一侧边141及第二侧边142的位置。抵顶部144是为凸出于工作面140的凸块或凸肋等组件所构成,用以供电路功能组件20设置于容置槽110时,将微动开关240支撑于工作面140上。支撑件150是设置于靠近第二侧边142的中间点的位置,并对应于抵顶部144。并且,于电路功能组件20的电路板210上设置与支撑件150相对应的穿孔213。
当电路功能组件20设置于本体10的容置槽110时,是以电路板210的穿孔213套设于支撑件150的定位柱151,使电路板210抵靠于支撑件150的支撑面152上。因此,电路板210是受到支撑件150的抵顶而悬置于工作面140上方。同时,电路板210可借由支撑件150于电路板210上所形成的支点,而相对于工作面140的第一侧边141及第二侧边142摆动。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的操作上,使用者可借由按压键帽130,而带动按键开关230输出一指令信号至电路板210;或是借由一对象(如使用者的手指)于触控模块220上滑动,使触控模块220检测对象的移动轨迹并输出一轨迹信号至电路板210,而完成触控操作。同样地,在触控模块220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亦可直接的施加一外力按压于触控模块220上,使电路板210朝向工作面140的第一侧边141摆动,而使微动开关240按压于工作面140的抵顶部144以输出控制信号至电路板210。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可利用电路功能组件的触控模块产生轨迹信号外,亦可直接按压于触控模块上而产生控制信号。并且,由于触控模块及微动开关是整合于单一电路板上,相对于现有触控装置而言,可简化触控模块的结构设置,并可缩小电路功能组件的体积,进而使输入装置的体积尽可能的达到最小化的需求。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工作面及至少一支撑件;以及
一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电路功能组件包含有一电路板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电路板相对二侧面的一触控模块及一微动开关;
其中,该支撑件顶持于该电路板,令该电路功能组件悬置于该工作面上方,该电路功能组件能够相对该工作面摆动,并以该微动开关压制于该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面及一定位柱,且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穿孔,该定位柱穿设过该穿孔,该电路板抵靠于该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的孔径大于该定位柱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作面具有一抵顶部,该微动开关接触于该抵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模块及该微动开关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具有一容置槽,该工作面、该支撑件及该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具有一盖板,该盖板具有至少一开口,该盖板覆盖于该容置槽,该触控模块露出于该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功能组件还包含至少一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与该触控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的同一侧面。
9.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工作面及至少一支撑件;以及
一电路功能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内,该电路功能组件包含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端的一上表面设有一触控模块,且一下表面设有一微动开关;其中,该支撑件顶持于该电路板的另一端;一使用者向下按压该触控模块,该触控模块、该电路板、该微动开关以该支撑件为支点并向下摆动,该微动开关抵触该工作面并触发一电子信号。
CN2010201671759U 2010-04-20 2010-04-20 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71759U CN201673479U (zh) 2010-04-20 2010-04-20 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71759U CN201673479U (zh) 2010-04-20 2010-04-20 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3479U true CN201673479U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30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71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3479U (zh) 2010-04-20 2010-04-20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3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9650B2 (en) Multi-directional activation button
CN103809684A (zh) 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10254786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286302A1 (en) Touch pad input device
CN102623224B (zh) 按键
US9411475B2 (en) Keyboard
CN102298451B (zh) 可改变按键触压力的鼠标装置
CN103066982B (zh) 键盘
CN203689477U (zh) 电子设备及其触控输入装置
JP2013020604A (ja) 操作受付装置
CN104299818A (zh) 一种键盘按键
KR20110115512A (ko) 가동 터치 모듈 및 이것을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20306785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811216A (zh) 具有按键收纳功能的键盘
CN202261224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1673479U (zh) 输入装置
CN203444415U (zh) 具有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装置
CN101482763B (zh)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组件
CN201278136Y (zh) 轨迹球输入装置
CN101202174B (zh) 弹性臂按键结构
CN201072530Y (zh) 一种键盘输入装置
CN201528483U (zh) 具有隐藏按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7305816A (zh) 按键结构
CN203038829U (zh) 薄型键盘
CN201242733Y (zh) 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