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2733Y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42733Y
CN201242733Y CNU2008200084897U CN200820008489U CN201242733Y CN 201242733 Y CN201242733 Y CN 201242733Y CN U2008200084897 U CNU2008200084897 U CN U2008200084897U CN 200820008489 U CN200820008489 U CN 200820008489U CN 201242733 Y CN201242733 Y CN 2012427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nel
base
pushed
input media
sen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8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宏
尹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08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427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427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427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一底座、一键盘结构、一触控面板、一按压感测件及一控制单元。键盘结构设置于底座之上。触控面板设置于底座之上,且此触控面板相对底座做上下运动。当触控面板被一物件接触时,触控面板发出一触控信号。按压感测件设置于底座与触控面板之间。当按压感测件感测触控面板被物件按压时,按压感测件发出一按压信号。控制单元接收按压信号的当时,控制单元依据已接收的触控信号的内容执行一第一动作或一第二动作。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装置都具有输入界面供给使用者执行操作。界面可能以键盘、鼠标、按键组或是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的形式存在,以供使用者操作电子装置内置的软体、撷取数据、输入数据或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讯息沟通或上网等。
目前,大部分使用者最常使用的输入方法是以键盘和鼠标搭配或以键盘和触控面板搭配。由于键盘与鼠标两者为不同独立个体,当使用者以键盘打字时,如果想要移动屏幕上的游标时,使用者的一手就要从键盘上移至鼠标。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往返的移动使得使用者觉得麻烦。虽然,现今的键盘上为方便使用者操作有些会具备一些功能键,除常见的window键、control键及功能键(如F1、F2)等,还会另为设置一些热键如网页热键、音量键。此外,输入界面为方便使用者操作也会设计许多键盘的快速键,以方便使用者操作。然而,上述常见的方法对使用者并没有想象中方便。以快速键为例,使用者便需要记忆许多的按键组合来操作,对于一般不擅常操作的使用者此方法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如何使输入装置更便于使用者操作及更加地人性化,而使操作上更加流畅为各厂商所致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是通过触控信号的内容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以使键盘可执行二种不同动作,以降低使用者操作上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出一种输入装置。此输入装置包括一底座、一键盘结构、一触控面板、一按压感测件及一控制单元。键盘结构设置于底座之上。触控面板设置于底座之上,且触控面板相对底座做上下运动。当触控面板被一物件接触时,触控面板发出一触控信号。按压感测件设置于底座与触控面板之间。当按压感测件感测键帽或触控面板被物件按压时,按压感测件发出一按压信号。控制单元接收按压信号的当时,控制单元依据已接收的触控信号的内容执行一第一动作或一第二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输入装置,包括底座、数个按键及一触控面板。数个按键设置于底座上。触控面板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此些按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输入装置,包括键盘及一触控面板。键盘包括一底座。触控面板设置于底座的一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输入装置的控制单元依据所接收的按压信号的内容自动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也就是说,使用者可在此输入装置上执行操作触控面板的动作或是如打字般直接按压按键输入的动作,如此一来,使用者便不需要一再地自键盘与鼠标之间移动,以降低使用者操作上的麻烦,提供使用者一更多功能的键盘。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中沿着剖面线1B-1B’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物件于触控面板驱动第一动作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对应第一动作的屏幕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物件于触控面板驱动第二动作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对应第二动作的屏幕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A是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7B是图7A中沿着剖面线7B-7B’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OB:物件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Sp:按压信号
St:触控信号
100、300、500、600、700:输入装置
110:电路板
120、220、320、520、720:键盘结构
122、240、322、620:按键
130、330、530、610、710:底座
150、350、450、550、650、750:触控面板
160、260、460:按压感测件
170:控制单元
180、380:枢纽
182:游标
184:屏幕
186:档案夹
280、480:连杆机构
320:按键
530a: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图1A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绘示依照图1A中沿着剖面线1B-1B’的剖面示意图。输入装置100包括一底座130以及一键盘结构120、一触控面板150、一按压感测件160以及一控制单元170。此些键盘结构120设置于底座130之上。触控面板150设置于底座130之上。当触控面板150被一物件OB接触时,触控面板150发出一触控信号St。按压感测件160设置于底座130与触控面板150之间,当按压感测件160感测触控面板150被物件OB按压时,按压感测件160发出一按压信号Sp。控制单元170接收按压信号Sp的当时,控制单元170依据已接收的触控信号St的内容执行一第一动作或一第二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键盘结构120包括数个按键122,且触控面板150设置于此按键其中之一上。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50例如设置于键盘结构120中空白键上,也可以是输入键(Enter)或者是键盘结构120的任一按键122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键盘结构120较佳地更包括一电路板110数个枢纽180。电路板110设置于底座130上,且底座130用以支撑电路板110。数个枢纽180对应于数个按键122设置。每一枢纽180设置于底座130上且与对应的按键122的一端相连。如此一来,每一按键122可经由此枢纽180为轴心相对底座130上下摆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按键122上的触控面板150受到物件OB按压时,按键122及触控面板150以枢纽180做为轴心相对底座130上下摆动,以使按压感测件160感测到触控面板150被物件OB按压而发出按压信号Sp。本实施例的按压感测件160例如为一弹性体。当物件OB按压按键122及触控面板150时,弹性体受到外力挤压便触发电路板110而发出按压信号Sp。此外,按压感测元件160并不限定为一弹性体,也可例如为一分段开关、触键开关或微动开关等。
同样地,请参照图1B,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信号St的内容例如包括物件OB在一预定时间内在触控面板150上移动的距离,且控制单元170依据触控信号St的内容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此外,控制单元170依据触控信号St的内容判断物件OB在预定时间内在触控面板150上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一预定距离,若是则控制单元170执行第一动作,若否则控制单元170执行该第二动作。如此一来,控制单元170便能办别物件OB于触控面板150上执行第一动作或是第二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作例如为点选(click)的动作,此点选的动作便如同为按压触控面板的点选动作,以及第二动作例如为按键输入的动作,按键输入的动作便如同直接按压传统的键盘按键的动作。
接着,以下是以实际操作的例子更进一步说明此输入装置的操作。此外,物件OB以操作者的手指做为例子。请参照图2及图3。图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物件于触控面板驱动第一动作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图2中对应第一动作的屏幕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时间以1秒为例,且预定距离例如为0.5公分。若欲执行将图3中的以游标182点选档案夹186的动作,而使用者的手指是例如位于图2的第一位置P1。此时,使用者的手指会先在触控面板150上滑动来控制屏幕184的游标182,以移动游标182至档案夹186。接着,再按压触控面板150以进行点选的动作。如此一来,手指在预定时间1秒内移所移动的距离实质上大于预定距离0.5公分,并按压触控面板150而使按压感测件160发出一按压信号Sp至控制单元170。由于此手指在预定时间内在触控面板150上移动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控制单元170依据触控信号St的内容判断执行第一动作。
请参照图4及图5。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物件于触控面板驱动第二动作的示意图,图5绘示依照图4中对应第二动作的屏幕示意图。当使用者欲按压空白键输入一空格时,手指直接在触控面板150上按压,按压感测件160发出一按压信号Sp至控制单元170。如此一来,此手指不会在预定时间1秒内移动超过0.5公分,且控制单元170是依据此按压信号Sp的内容判断以执行第二动作。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70是通过按压信号Sp的内容判断所要执行按压信号Sp为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因此,使用者若欲如鼠标般操作游标,便可如传统的触控面板上移动按压来控制游标;若想要如键盘般键入,也是如传统打键盘的方式直接敲打触控面板,而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70会自动依据触控信号St的内容判断使用者所欲执行的动作。如此,使用者仅需在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50上移动或按压便可执行选取或按键输入的动作。使用电脑时便不需在键盘及鼠标间来回返复移动,便能降低使用者的麻烦,以提升键盘的操作便利度。此外,本实施例所举例的预定时间及预定距离是依据触控面板的灵敏度及使用习惯,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度的调整。比如说,灵敏度较高的触控面板,便可将预定距离提高,以避免过于灵敏而造成控制单元的误判。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键盘结构220通过连杆机构280而使按键240上下移动。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按键帽240受按压后上下移动的机构,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键盘结构220较佳地包括数个按键240及一连杆机构280。为清楚描述,而于图6仅绘示一按键240及一连杆机构280。连杆机构280设置于底座130及按键240之间。连杆机构280包括相互耦接的二直杆,每一直杆的一端耦接于底座130,而另一端设置于按键240的下表面。如此一来,每一按键240可经由此连杆机构280相对底座130上下来回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按键240上的触控面板150受到物件按压时,触控面板150通过连杆机构280相对底座130上下来回移动。如此,当物件按压时,按压感测件260向下移动触发电路板110,发出按压信号Sp。
第三实施例
请同时参照图7A及图7B,图7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7B绘示依照图7A中沿着剖面线7B-7B’的剖面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50设置于键盘结构320的数个按键322之间,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350的设置方法,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输入装置300包括一底座330以及一键盘结构320、一触控面板350、一按压感测件160以及一控制单元170。此些键盘结构320设置于底座330之上。触控面板350设置于底座330之上,且此触控面板350相对底座330做上下运动。当触控面板350被一物件OB接触时,触控面板350发出一触控信号St。按压感测件160设置于底座330与触控面板350之间,当按压感测件160感测触控面板350被物件OB按压时,按压感测件160发出一按压信号Sp。控制单元170接收按压信号Sp的当时,控制单元170依据已接收的触控信号St的内容执行一第一动作或一第二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键盘结构320包括数个按键322,且触控面板350设置于底座330上且位于此些按键3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50例如设置于键盘结构120的中间,且位于数个按键322之间,仍而并不限定于此,实际按键322与触控面板350的排列方法依照实际需求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300更包括一枢纽380。枢纽380设置于底座330上且与触控面板350的一端相连。如此一来,触控面板350可经由此枢纽380为轴心相对底座330上下摆动。因此,当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50受物件OB按压时,触控面板350以枢纽380做为轴心相对底座330上下摆动,以使按压感测件160感测到触控面板350被物件OB按压而发出按压信号Sp。
如前所述,控制单元170依据触控信号St的内容判断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作例如为点选(click)的动作,第二动作例如为按键输入(key in)的动作。故此触控面板350便能同时具备传统触控面板及按键输入的两者功能,而使用者可通过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50进行游标点选的动作以及按键输入的动作。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50例如位于键盘结构的中央位置,因此触控面板350也可做为传统键盘结构中央位置的任一按键,如按键H或按键G。然,此触控面板350的位置并不加以限定,也可依据使用者使用习惯,来调整所在位置及所替代的按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50通过连杆机构480而使触控面板450上下移动。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450受按压后上下移动的机构,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较佳地更包括一连杆机构480。为清楚描述,于图8仅绘示触控面板450及一连杆机构480。连杆机构480设置于底座330及触控面板450之间。连杆机构480包括相互耦接的二直杆,每一直杆的一端耦接于底座330,而另一端设置于触控面板450的下表面。如此一来,触控面板450可经由此连杆机构480相对底座330上下来回移动。因此,当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50受物件按压时,触控面板450通过连杆机构480相对底座330上下来回移动。如此,当物件按压时,按压感测件460向下移动触发电路板410,发出按压信号Sp。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装置500将触控面板550设置于键盘结构520的底座530的部分,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350的设置方法,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500包括一键盘结构520及一触控面板550。键盘结构520包括一底座530。触控面板550设置于底座530的部分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底座530例如包括一延伸部530a,且此触控面板550设置于延伸部530a上。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0,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第六实施例为一具有触控面板的输入装置600。输入装置600包括一键盘结构620及一触控面板650。键盘结构620包括一底座610,且触控面板650设置于底座610的一部分上。且此底座610包括一延伸部610a,且此触控面板650设置于延伸部610a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使用时便能直接在输入装置600上操作触控面板650,便不需要在输入装置与鼠标间重复的移动,以降低使用者使用上的麻烦,提升操作便利度。此外,由于触控面板650与按键620设置于同一底座610上,而触控面板650便不需再设置于另一底座上,有效降低输入装置的制造成本。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1,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第七实施例为一具有触控面板的输入装置700。输入装置700包括一底座710、数个按键720及一触控面板750。数个按键720设置于底座710上。触控面板750设置于底座710上且位于些按键720之间。如此一来,使用者使用时便能直接在输入装置700上操作触控面板750,而不需要在输入装置与鼠标间重复的移动,以降低使用者使用上的麻烦,提升操作便利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输入装置,控制单元依据所接收的按压信号的内容自动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也就是说,使用者可在此输入装置上执行操作触控面板的动作或是如打字般直接按压按键输入的动作。如此一来,使用者便不需要一再地自键盘与鼠标之间移动,以降低使用者操作上的麻烦,提供使用者一更多功能的键盘。

Claims (14)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键盘结构,设置于该底座之上;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之上,且该触控面板相对该底座做上下运动,当该触控面板被一物件接触时,该触控面板发出一触控信号;按压感测件,设置于该底座与该触控面板之间,当该按压感测件感测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时,该按压感测件发出一按压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接收该按压信号的当时,该控制单元依据已接收的该触控信号的内容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枢纽,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与该触控面板的一端相连,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触控面板以该枢纽为轴心相对该底座上下摆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连杆机构,设置于该底座及该触控面板之间,且该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耦接的二直杆,每该直杆的一端耦接于该底座,且另一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下表面,当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触控面板通过该连杆机构相对该底座上下来回移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结构包括:多个按键,且该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位于该些按键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结构包括:多个按键,且该触控面板设置于该些按键其中之一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结构更包括:多个枢纽,对应于该些按键设置,且各该枢纽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与对应的该按键及一端相连,其中当位于该按键上的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触控面板及该按键以该枢纽为轴心相对该底座上下摆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结构更包括:多个连杆机构,对应设置于该底座及各该按键之间,且该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耦接的二直杆,每该直杆的一端耦接于该底座,且另一端设置于该按键的下表面,当位于该按键上的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按键及该触控面板通过该连杆机构相对该底座上下来回移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8.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多个按键,设置于该底座上;以及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位于该些按键之间。
9.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盘结构,包括一底座;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底座的一部分上。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延伸部,该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延伸部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按压感测件,设置于该底座与该触控面板之间,当该按压感测件感测该触控面板被一物件按压时,该按压感测件发出一按压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接收该按压信号的当时,该控制单元依据已接收的该触控信号的内容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枢纽,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与该触控面板的一端相连,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触控面板以该枢纽为轴心相对该底座上下摆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连杆机构,设置于该底座及该触控面板之间,且该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耦接的二直杆,每该直杆的一端耦接于该底座,且另一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下表面,当该触控面板受该物件按压时,该触控面板通过该连杆机构相对该底座上下来回移动,以使该按压感测件感测到该触控面板被该物件按压而发出该按压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结构包括多个按键,该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上且位于该些按键之间。
CNU2008200084897U 2008-03-24 2008-03-24 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27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84897U CN201242733Y (zh) 2008-03-24 2008-03-24 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84897U CN201242733Y (zh) 2008-03-24 2008-03-24 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42733Y true CN201242733Y (zh) 2009-05-20

Family

ID=4071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848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2733Y (zh) 2008-03-24 2008-03-24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4273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388B (zh) * 2009-06-09 2012-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设备及包含该输入设备的计算机
CN112585568A (zh) * 2018-08-13 2021-03-30 金钟吉 筷子式鼠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388B (zh) * 2009-06-09 2012-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设备及包含该输入设备的计算机
CN112585568A (zh) * 2018-08-13 2021-03-30 金钟吉 筷子式鼠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7233B (zh)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CN102053720B (zh) 指点设备及其输入方法
US20130076635A1 (en) Membrane touch keyboard structure for notebook computers
US20090225052A1 (en) Input device
US20070298849A1 (en) Keypad touch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N101675410A (zh) 使用数字装置中的指点设备的虚拟键盘输入系统
CN101498979A (zh) 利用电容式触摸屏实现虚拟键盘的方法
CN103176645A (zh) 触摸按键模块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CN103066982B (zh) 键盘
CN103123543A (zh) 多点触控鼠标
US20070040812A1 (en) Internet phone integrated with touchpad functions
US20220398001A1 (en) Keyboard
CN105955544A (zh) 一种触摸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498984B (zh) 电脑光标控制系统及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
CN103854905A (zh) 键盘
CN105988593B (zh) 可挠性键盘覆盖膜及其控制流程
TWI401585B (zh) 具指標器之電子裝置及指標器操作方法
CN201242733Y (zh) 输入装置
CN104898852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键盘装置
CN101192122B (zh) 电子装置的触控板功能扩充系统、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1699381A (zh) 结合了按键和手写功能的电容式触控板
CN103365436A (zh) 触摸式鼠标及其操作方法
CN201004218Y (zh) 一种单指光电鼠标
JP3171486U (ja) ノートパソコンの薄膜タッチキーボード構造
KR102395632B1 (ko) 영역분할 및 이원구동의 터치 입력모듈을 구비한 무선 인터페이스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