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8206U - 改良构造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改良构造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68206U
CN201668206U CN2010201404974U CN201020140497U CN201668206U CN 201668206 U CN201668206 U CN 201668206U CN 2010201404974 U CN2010201404974 U CN 2010201404974U CN 201020140497 U CN201020140497 U CN 201020140497U CN 201668206 U CN201668206 U CN 201668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establishing
stacker
spiral cov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04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子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404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68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68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682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一盖体,对应盖设于该开口上,且该盖体于朝向该本体容置空间的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一组设部;一承接座,容设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中,该承接座一端具有一可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的第二组设部,而该承接座另一端则具有一可供连结一待冲泡物的连接部,且该承接座以其第二组设部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时,该承接座可受力而以该第一组设部为摆动支点进行一摇晃动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有效缩短冲泡时间的功效,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容易的特点。

Description

改良构造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泡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用以冲泡茶叶或咖啡等需要过滤残渣的饮料容器,其主要是于容器的容置空间中更容设有一可供容置有茶叶或咖啡的滤杯,并借一盖体以盖合该容置空间,而使用时,是利用将热水倒入于该容置空间中,以达到浸泡位于该滤杯中茶叶或咖啡的功效。
但,上述现有的饮料容器于实际使用时,由于茶叶或咖啡是被限制在该滤杯中,而在空间有限的情形下,是需较长的等待时间方能使滤杯中的茶叶完全展开,或方能使咖啡香味完全释出,而造成其冲泡时间较为耗时;因此一般使用者常会借由摇晃该冲泡容器以缩短其冲泡时间,但往往需较大摇晃动作才能较快速的混合滤杯内外的汁液。
有鉴于此,故如何改进上述缺点,即为本实用新型的首要课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人乃凭借着从事相关产业的多年经验,并经不断苦思及试作后,才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其具有可有效缩短冲泡时间的功效,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容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一盖体,对应盖设于该开口上,且该盖体于朝向该本体容置空间的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一组设部;一承接座,容设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中,该承接座一端具有一可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的第二组设部,而该承接座另一端则具有一可供连结一待冲泡物的连接部,且该承接座以其第二组设部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时,该承接座可受力而以该第一组设部为摆动支点进行一摇晃动作。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第一组设部呈一朝向该本体容置空间凸设延伸的接杆结构,并于该第一组设部末端形成有一凸缘,而该第二组设部是由二相对称的勾臂构成,并于该二勾臂的两相对面上界定形成有一可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相对勾接的卡勾部。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卡勾部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朝该第一组设部方向逐渐扩张的凹弧面、一朝纵向延伸的颈部以及一供该第一组设部凸缘容置的限位槽,而该凹弧面所构成的顶部口径大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的外径,以供导引该第一组设部凸缘得由该凹弧面顶部置入,而该颈部所构成的口径小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的外径,以供该第一组设部的凸缘容置于该限位槽时,该第一组设部及其凸缘可受该颈部与该限位槽的圈束,而令该承接座以卡勾方式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盖体底端与该本体开口相对的内缘处更设有一密封环。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盖体上设有一出水口以及一透气孔,且该出水口上更套接有一具弹性的吸汲管,另于该盖体顶缘的一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可相对盖合该出水口的旋盖,且该旋盖内缘更设有一压板,并于该旋盖盖合该出水口时,该旋盖的压板推挤该吸汲管弯折并收叠压封于该透气孔上,而当解除该旋盖盖合于该出水口的状态时,可借该吸汲管本身的弹性复原作用,而顶推该旋盖自动掀起。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盖体上更设有一启闭开关,而该启闭开关由一弹性体以及一可受该弹性体弹抵的按钮所构成,且于该按钮上更凸设有一卡部,而于该旋盖内缘则设有一卡块,且于该旋盖盖合该出水口时,该旋盖的卡块与该启闭开关的卡部相互扣合,以令该旋盖可保持于盖合于该出水口的状态。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中承接座的连接部是呈凸点状,而该承接座的连接部是供与一具有装填空间的滤杯相接,该滤杯的装填空间是供容置有预定的待冲泡物,并于该滤杯顶部形成有与该承接座连接部相对应的缺口,借由旋转该滤杯而可令该连接部与该缺口相互卡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可有效缩短冲泡时间的功效,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容易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显示当旋盖盖合于出水口上时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显示卡勾部的凹弧面导引第一组设部的凸缘置入时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显示该第二组设部的二勾臂被第一组设部凸缘略为撑开时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显示第一组设部的凸缘卡设于卡勾部限位槽时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显示第一组设部的凸缘脱出卡勾部定位槽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其主要由一本体11、一盖体21以及一承接座41所组成,其中:
该本体11,是呈筒状而具有一容置空间12,并于该本体11一端形成有一与该容置空间12相通的开口13,且于该开口13外周缘是形成有一第一螺纹部14。
该盖体21,其底端设有一与该本体11第一螺纹部14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22,以使该盖体21得锁固于该本体11上,而于该盖体21底端与该本体11开口13相对的内缘处更设有一密封环23,以提升该盖体21锁固于该本体11上时的止水效果,并于该盖体21底端凸设有一朝向该本体11容置空间12方向延伸的第一组设部24,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组设部24是呈一朝向该本体11容置空间12凸设延伸的接杆结构,且于该第一组设部24末端更形成有一凸缘241,该凸缘241为一环状且外径较该第一组设部24略大。而于该盖体21顶端设有一出水口25、一透气孔26以及一启闭开关27,于本实施例中,是于该出水口25上更套接有一具弹性的吸汲管28,而于该出水口25末端则接设有另一延长吸管29,而该启闭开关27是由一弹性体271以及一可受该弹性体271推抵的按钮272构成,且该按钮272上凸设有一卡部273,另于该盖体21顶缘的一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可相对盖合该出水口25的旋盖31,且该旋盖31内缘更设有一压板32以及一卡块33,并于该旋盖31盖合该出水口25时,如图4所示,该旋盖31的压板32恰可推挤该吸汲管28弯折并收叠压封于该透气孔26上,而此时该旋盖31的卡块33则与该启闭开关27的卡部273相互扣合,以令该旋盖31可保持于盖合该出水口25的状态,而当按压该启闭开关27的按钮272时,即可解除该按钮272卡部273与该旋盖31卡块33的卡扣状态,此时借该吸汲管28本身的弹性复原作用,而可顶推该旋盖31自动掀起。
该承接座41,容设于该本体11的容置空间12中,该承接座41顶端形成有一可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24上的第二组设部42,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组设部42是由二朝上延伸并相对称的勾臂构成,而该二勾臂的两相对面上界定形成有一可与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相对勾接的卡勾部43,并于该卡勾部43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朝该第一组设部24方向逐渐扩张的凹弧面431、一朝纵向延伸的颈部432以及一可供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容置的限位槽433,而该凹弧面431所构成的顶部口径大于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的外径,以供导引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得由该凹弧面431顶部置入,而该颈部432所构成的口径小于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的外径,以供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241容置于该限位槽433时,该第一组设部24及其凸缘241可受该颈部432与该限位槽433的圈束,而令该承接座41是以卡勾方式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24上,另于该承接座41底端则具有一可供连结一待冲泡物的连接部44,该连接部44呈凸点状,且该承接座41的连接部44是供与一具有装填空间45的滤杯46相接,该滤杯46的装填空间45是供容置预定的待冲泡物(图中未示),并于该滤杯46顶部形成有与该承接座41连接部44相对应的缺口47,借由旋转该滤杯46即可令该连接部44与该缺口47相互卡合而定位该滤杯46。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于组装该承接座41时,借由该卡勾部43的凹弧面431其顶部口径大于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的外径,因此当该承接座41以其卡勾部43而与该盖体21的第一组设部接24相接时,该卡勾部43的凹弧面431即可用以导引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431置入。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6,由于该凹弧面431底部呈逐渐收缩状,因此当使用者施力而令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继续朝该凹弧面431的底部移动时,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即会对该凹弧面431底部产生一推挤作用,而令该第二组设部42的二勾臂可被该凸缘241略为撑开,并借此使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241可顺利通过该凹弧面431与该颈部432,而卡设于该卡勾部43的限位槽433中以完成组装(如图7所示),并借由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241是受到该限位槽433与该颈部432的圈束,而使该承接座41可确实卡勾悬挂于呈接杆状的第一组设部24上且无法朝下方脱离第一组设部24,并借此使该承接座41可用以承载较重的待冲泡物而不会有轻易脱离掉落的问题。
反之,当欲将该承接座41由该第一组设部24上拆卸时,如图8所示,使用者仅需对该承接座41施以一侧向作用力,即可令该卡勾部43的定位槽433与该第一组设部24凸缘241相互推挤,借此即可迫使该第二组设部42的二勾臂受到挤压而略为弯折变形,而使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241得顺利脱出该定位槽433以完成拆卸动作。
而经由上述结构所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41以卡勾方式悬挂于第一组设部24上,因此可受力而以该第一组设部24为摆动支点进行一摇晃动作,如此一来,使用者仅需轻轻摇晃该本体11即可令卡勾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24上的承接座41进行较大幅度的摇晃动作,借此即可有效缩短冲泡时的等待时间,并进而改善因摇晃动作过大而导致热水溢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41不论于组装或拆卸作业上皆相当方便、快速。
3、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座41卡勾于该第一组设部24上时,借由该第一组设部24的凸缘241是受到其卡勾部43限位槽433与颈部432的圈束,而使该承接座41可确实卡勾于呈接杆状的第一组设部24上且无法朝下方脱离该第一组设部24,并借此使该承接座41可用以承载较重的待冲泡物而不会有轻易脱离掉落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于其旋盖31盖合出水口25时,该旋盖31的压板32可顺势推挤该吸汲管28弯折并收叠压封于该透气孔26上而可有效防止漏水,且于解除该旋盖31盖合该出水口25的状态时,更可借由该吸汲管28本身的弹性复原作用,而使该旋盖31产生自动掀盖的功效。

Claims (7)

1.一种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
一盖体,对应盖设于该开口上,且该盖体于朝向该本体容置空间的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一组设部;
一承接座,容设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中,该承接座一端具有一可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的第二组设部,而该承接座另一端则具有一可供连结一待冲泡物的连接部,且该承接座以其第二组设部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时,该承接座可受力而以该第一组设部为摆动支点进行一摇晃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设部呈一朝向该本体容置空间凸设延伸的接杆结构,并于该第一组设部末端形成有一凸缘,而该第二组设部是由二相对称的勾臂构成,并于该二勾臂的两相对面上界定形成有一可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相对勾接的卡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朝该第一组设部方向逐渐扩张的凹弧面、一朝纵向延伸的颈部以及一可供该第一组设部凸缘容置的限位槽,而该凹弧面所构成的顶部口径大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的外径,以供导引该第一组设部凸缘得由该凹弧面顶部置入,而该颈部所构成的口径小于该第一组设部凸缘的外径,以供该第一组设部的凸缘容置于该限位槽时,该第一组设部及其凸缘可受该颈部与该限位槽的圈束,而令该承接座以卡勾方式悬挂于该第一组设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底端与该本体开口相对的内缘处更设有一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出水口以及一透气孔,且该出水口上更套接有一具弹性的吸汲管,另于该盖体顶缘的一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可相对盖合该出水口的旋盖,且该旋盖内缘更设有一压板,并于该旋盖盖合该出水口时,该旋盖的压板推挤该吸汲管弯折并收叠压封于该透气孔上,而当解除该旋盖盖合于该出水口的状态时,可借该吸汲管本身的弹性复原作用,而顶推该旋盖自动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更设有一启闭开关,而该启闭开关由一弹性体以及一可受该弹性体弹抵的按钮所构成,且于该按钮上更凸设有一卡部,而于该旋盖内缘则设有一卡块,且于该旋盖盖合该出水口时,该旋盖的卡块与该启闭开关的卡部相互扣合,以令该旋盖可保持于盖合于该出水口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的连接部是呈凸点状,而该承接座的连接部是供与一具有装填空间的滤杯相接,该滤杯的装填空间是供容置有预定的待冲泡物,并于该滤杯顶部形成有与该承接座连接部相对应的缺口,借由旋转该滤杯而可令该连接部与该缺口相互卡合定位。
CN2010201404974U 2010-03-25 2010-03-25 改良构造的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68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04974U CN201668206U (zh) 2010-03-25 2010-03-25 改良构造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04974U CN201668206U (zh) 2010-03-25 2010-03-25 改良构造的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68206U true CN201668206U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2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049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68206U (zh) 2010-03-25 2010-03-25 改良构造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68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911A (zh) * 2015-01-19 2016-07-27 大卫茶业公司 手动起泡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911A (zh) * 2015-01-19 2016-07-27 大卫茶业公司 手动起泡设备
CN105795911B (zh) * 2015-01-19 2020-02-07 大卫茶业公司 手动起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9439U (zh) 将选择性可拆卸过滤器托架固定于酿造饮料制造机的机构
CN103494516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泡茶机
CN102197940B (zh) 改良构造的容器
CN201668206U (zh) 改良构造的容器
CN202375758U (zh) 茶杯
CN208491780U (zh) 茶水分离器及杯组
CN203914343U (zh) 便携式泡茶杯
CN203762776U (zh) 一种泡茶器
CN202604384U (zh) 水杯及其推开式杯盖
CN202375735U (zh) 多功能茶杯
CN206491616U (zh)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
CN204207593U (zh) 一种茶叶过滤器
CN210409690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渣水分离杯
CN201591400U (zh) 滤网茶杯
CN203106818U (zh) 一种咖啡机冲泡装置出口结构
CN218304401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茶杯
CN211469271U (zh) 一种防烫手一次性塑料杯
CN202843354U (zh) 茶叶浸泡控制装置
CN204318457U (zh) 一种胶囊咖啡机咖啡酿造结构及咖啡机
CN202312615U (zh) 新型杯子
JP3109260U (ja) ティーメーカー
CN203609135U (zh) 冲煮浸泡装置
CN21463166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浓缩咖啡机
CN208017312U (zh) 一种简易搅泡装置
CN203252351U (zh) 可收纳茶包的茶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