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7416U -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67416U
CN201667416U CN2010201303780U CN201020130378U CN201667416U CN 201667416 U CN201667416 U CN 201667416U CN 2010201303780 U CN2010201303780 U CN 2010201303780U CN 201020130378 U CN201020130378 U CN 201020130378U CN 201667416 U CN201667416 U CN 201667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slot
bayonet connector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03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
王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03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67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67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674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该卡缘连接器组合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卡缘连接器、第二卡缘连接器以及一电路板。第一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插槽以收容第一电子卡。第二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二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插槽以收容第二电子卡。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焊接于该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以不同的插入方式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堆叠的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720003525.6号揭示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其包括堆叠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该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都分别设有狭长的插槽以收容电子卡模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分别安装在电路板的上下两面从而形成对称关系。当安装电子卡模组时,第一电子卡模组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插入上连接器的插槽内,而第二电子卡模组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插入下连接器的插槽内,也就是说第一、第二电子卡模组以不同的插入方式分别安装至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内。由于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分别焊接在电路板的上下两侧,在连接器安装时需要在电路板的两侧同时进行焊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520078041.9号揭示了另一种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其包括上下堆叠的并且前后错开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该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的同侧,并且下连接器的结构为沉板型,如此堆叠可以节省一定的高度空间。然而,在安装电子卡模组时必须先安装下电子卡模组然后再安装上电子卡模组,并且下电子卡模组安装时还会与上连接器发生干涉,这明显不便于消费者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以与另一卡缘连接器堆叠设置。该另一卡缘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的上、下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插槽,上、下端子分别设有凸伸入第一插槽内的接触部。所述卡缘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上、下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设有第二插槽,上、下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凸伸入第二插槽内的接触部。所述上端子的接触部相对下端子的接触部临近第一插槽的内侧,下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相对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临近第二插槽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的接触部设置使电子卡沿不同的方向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从而有利于电子卡的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缘连接器组合,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卡缘连接器、第二卡缘连接器以及一电路板。第一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插槽以收容第一电子卡。第二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二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插槽以收容第二电子卡。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焊接于该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以不同的插入方式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组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以不同的插入方式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可以避免电子卡模组安装时出现的干涉现象,从而有利于电子卡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组合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立体图并且展示了电子卡模组安装的初始状态。
图2是图1所示卡缘连接器组合在电子卡模组安装至最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卡缘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卡缘连接器组合的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卡缘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卡缘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创作卡缘连接器组合包括安装于电路板200的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其中第二卡缘连接器20位于第一卡缘连接器10的下方靠前位置,电子卡模组300分别以自上向下方式和自下向上方式安装至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内。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缘连接器10呈纵长状,其包括长方形状的绝缘本体11以及自绝缘本体11相对的两端径直向前延伸的支臂12。绝缘本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壁111和下壁112,上壁111和下壁112内分别设有端子槽道以收容导电端子13,并且上壁111和下壁112之间设有插槽113以收容电子卡模组300。插槽113在靠近其中一支臂12的竖直方向上形成一键扣114从而将插槽113分隔为长度不同的两部分,电子卡模组300前端形成的缺口(未图示)必须与键扣114对应才能插入插槽113内,所以键扣114可以起到防误插的作用。支臂12在临近下壁112处形成一水平的支撑台122以在电子卡模组300安装时提供支撑作用,另外,支臂12临近末端处还形成有倒L状的扣持部121以提供扣卡作用。其中,上壁111的前端面位于下壁112的前端面的后方,因此,位于上壁111与下壁112之间的插槽113形成倾斜向上的插入空间。
第二卡缘连接器20为沉板型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21及位于绝缘本体21两端的支臂22。绝缘本体21包括上壁211、下壁212、插槽213及位于插槽213内的键扣214。其中,上壁211的前端面位于下壁212的前端面的前方,因此插槽213形成倾斜向下的插入空间。绝缘本体21在临近下壁212处向后延伸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收容部215,收容在上壁211和下壁212内的导电端子23的焊接部固持在该收容部215内并且向上壁211方向延伸。支臂22外侧靠下位置分别设有定位部222以在第二卡缘连接器20安装至电路板200时提供固持力,此外,支臂22内侧临近末端处设有扣持部221以提供扣卡作用。第二绝缘本体21的键扣214与第一绝缘本体11的键扣114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卡缘连接器10内的导电端子13包括分别收容于上壁111和下壁112内的上端子132和下端子131。上、下端子132、131分别设有突伸入插槽113内的接触部1321、1311以及向下延伸的焊接部1322、1312。上端子132的接触部1321位于下端子131的接触部1311的后方,也就是说上端子132的接触部1321更靠近插槽113的内侧,因此电子卡模组300插入时先与下端子131的接触部1311接触,然后随着电子卡模组300向下移动而与上端子132的接触部1321接触。因此电子卡模组300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卡缘连接器10内。此外,焊接部1322、1312均为表面焊接型焊脚,并且焊接部1322、1312焊接于位于电路板200的上表面的第一焊接面130。
第二卡缘连接器20内的导电端子23包括分别收容于上壁211和下壁212内的上导电端子232和下导电端子231。上、下导电端子232、231分别设有突伸入插槽213内的接触部2321、2311以及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322、2312。上导电端子232的接触部2321位于下导电端子231的接触部2311的前方,也就是说下导电端子231的接触部2311更靠近插槽213的内侧。因此电子卡模组300插入时先与上导电端子232的接触部2321接触,然后随着电子卡模组300向下移动而与下导电端子231的接触部2311接触。因此电子卡模组300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卡缘连接器20内,并且不会与第一卡缘连接器10发生干涉,这便于消费者的操作。此外,焊接部2322、2312均为针脚型焊脚并且自收容部215向上延伸,焊接部2322、2312连接于位于电路板200的上表面的第二焊接面230。也就是说,第一焊接面130和第二焊接面230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并且处于同一平面,在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向电路板200安装时,只需在电路板200的一侧进行焊接即可,这将简化安装过程。由于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结构不同并且呈前后排列,第一卡缘连接器10的上端子132的接触部1321与第二卡缘连接器20的上端子232的接触部23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卡缘连接器10的下端子131的接触部1311与第二卡缘连接器的下端子231的接触部2311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安装至电路板200后,第二卡缘连接器20的收容部215与下壁212位于电路板200的下方,而上壁211位于第一卡缘连接器10的前方,另外,支臂22两侧的定位部222固定于电路板200上。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堆叠卡缘连接器的整体高度,从而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发展。此外,第一卡缘连接器10和第二卡缘连接器20分别设有倾斜向上的插入空间和倾斜向下的插入空间(即两个插入空间的延伸方向不同),这样电子卡模组300就可以分别以不同的方向插入对应的插槽内,并且不会发生干涉现象。本创作也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本处将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以与另一卡缘连接器堆叠设置,该另一卡缘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的上、下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插槽,上、下端子分别设有凸伸入第一插槽内的接触部;所述卡缘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上、下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设有第二插槽,上、下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凸伸入第二插槽内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的接触部相对下端子的接触部临近第一插槽的内侧,下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相对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临近第二插槽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的接触部与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子的接触部与下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两端设有支臂,且临近支臂的下侧缘设有锁扣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设有倾斜向上的插入空间,而所述第二插槽设有倾斜向下的插入空间。
5.一种卡缘连接器组合,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卡缘连接器、第二卡缘连接器以及一电路板,第一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插槽以收容第一电子卡;第二卡缘连接器设有第二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上壁、下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插槽以收容第二电子卡;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焊接于该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以不同的插入方式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分别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的上壁和下壁内的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该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延伸入第二插槽内的接触部和向外突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自第二绝缘本体的下壁一侧向上壁一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收容部以固定所述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并且该收容部位于电路板的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绝缘本体的上壁和下壁内的上端子和下端子,该上端子和下端子分别设有突伸入第一插槽内的接触部,所述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也分别设有突伸入第二插槽内的接触部,上端子的接触部与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子的接触部与下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两侧均设有支臂,第二绝缘本体两侧的支臂外侧还分别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位于电路板的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分别设有第一键扣和第二键扣,该第一键扣和第二键扣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位置。
CN2010201303780U 2010-02-06 2010-02-06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67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03780U CN201667416U (zh) 2010-02-06 2010-02-06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03780U CN201667416U (zh) 2010-02-06 2010-02-06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67416U true CN201667416U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037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67416U (zh) 2010-02-06 2010-02-06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67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439A (zh) * 2010-02-06 2011-08-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439A (zh) * 2010-02-06 2011-08-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2148439B (zh) * 2010-02-06 2013-01-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8995U (zh) 连接器
CN20160830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696277U (zh) 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103108U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435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667416U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397913Y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02148439B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515054U (zh) 板端电连接器
CN20203456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38551Y (zh) 电池连接器
CN104659621B (zh)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204391455U (zh)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204497413U (zh) 卡连接器
CN209374709U (zh)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CN20293058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487837U (zh) 卡连接器
CN202172175U (zh) 电子卡连接器、耳扣、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03660118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243251U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CN204167545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279Y (zh) 电连接器
CN203056313U (zh) 电连接器
CN203660121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174444Y (zh) 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