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3867U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53867U CN201653867U CN2010201818838U CN201020181883U CN201653867U CN 201653867 U CN201653867 U CN 201653867U CN 2010201818838 U CN2010201818838 U CN 2010201818838U CN 201020181883 U CN201020181883 U CN 201020181883U CN 201653867 U CN201653867 U CN 2016538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unit
- opening
- core holding
- type pipe
-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管线与中间容器的第一开口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分别通过管线与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U型管压力计还用于当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开关部处于关闭状态及自身的液面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岩心的启动压力;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管线与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测量在不同的第三开口压力下从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该系统可对低速非线性渗流条件下的压力、启动压力和流体体积精确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多孔材料的渗透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低速非线性渗流(low velocity non-linear fluid flow)是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Low Permeability Porous Media)中渗流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现象。此现象广泛存在于油气田开发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及工业催化等相关学科领域。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不再满足达西定律(Darcy’s Law)。低速非线性渗流的特征曲线形态与流体类型、岩石类型及流体饱和度等密切相关;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能力是压力的连续函数。图1为依据现有技术的方法绘制的低渗多孔介质典型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众多研究者是将“流速-压力梯度”曲线的直线段ed反向延长,得到拟启动压力梯度(如c点所示),并将此项作为附加渗流阻力来修正达西定律,但忽略了对低速非线性渗流的认识和研究,并且现有技术的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得启动压力梯度(如a点所示)。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测量低速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进,主要是由于实验压力太低、流体体积小。因此,实验数据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普通的压力和流量测量设备难以满足要求。若购置专业实验设备,一般价格昂贵、操作流程复杂、容易损坏,实际运用过程中,也难以显现此类专业设备的优越性。从国内外已公开专利文献CN200610069507.8来看,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方法已经较为完善,但更低压力范围内的“流速-压力梯度”关系(ad曲线)无法得到准确测量甚至无法测量,而且还没有形成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启动压力(a点)测量方法。因此,低渗透多孔介质中完整的低速非线性渗流曲线无法绘制,制约了低速非线性渗流理论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的测量系统,以测量不同液体介质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的压力和液体体积,得到低速非线性渗流的压力、流速和启动压力,并绘制完整的低速非线性渗流曲线,达到研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低速非线性渗流特征的目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包括:
中间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部中空以容纳驱替液;
岩心夹持器,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内设有岩心,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的管线上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
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一开口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所述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
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所述压力表的量程大于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用于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包括:
中间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部中空以容纳驱替液;
岩心夹持器,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内设有岩心,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的管线上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
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一开口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所述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
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第二U型管压力计,所述压力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用于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同量程的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的组合实现对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压力的实时监测,避免了在长时间测量过程中由于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因温度升高引起的零点漂移,使压力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提高了实验精度,也避免了单独采用压力表带来的测量结果不可靠问题。同时相对于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采用U型管压力计降低了测量成本,简化了测量结构,并且不易损坏,即使发生误操作或量程溢出也不会使U型管压力计损毁,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通过当动力输出装置输出最小压力时,关闭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开关部件,并当U型管压力计内液面达到稳定时,获取稳定后的液面高度差,并根据液面高度差获得岩心的启动压力,从而采用简洁方便的操作流程实现了对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启动压力的准确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低渗多孔介质典型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低速非线性渗流曲线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图4中密封元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低渗透多孔介质包括但不限定于:岩石、土壤、流化床岩心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驱替(displacement)液体介质包括但不限定于:蒸馏水、去离子水、地层水、注入水和活性水等水溶液,还包括煤油、白油、原油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以实现在低速非线性渗流条件下的压力和流体体积的测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系统主要应用于对低速非线性条件下的压力(包括启动压力)和流体体积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低渗多孔介质的“流速-压力梯度”曲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以下对该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测量系统包括:
中间容器13,具有第一开口13a和第二开口13b,内部中空以容纳驱替液16;可选地,还可以在中间容器13中设置活塞18以将中间容器13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活塞18上部空间容纳驱替液16,活塞18下部空间容纳动力液17。
岩心夹持器20,具有第三开口21和第四开口22,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通过管线(pipeline)19与所述中间容器13的第二开口13b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20内设有岩心23,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13的第二开口13b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的管线19上设置有开关部14,所述开关部14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3b;具体地,上述开关部14例如可以是阀门,其中阀门可以是三通阀或者六通阀。其中上述用于测试的岩心为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一种,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岩心23的外表面上设置与岩心23紧密接触的橡胶套24。进一步地,岩心夹持器20还可以通过管线32与围压泵31相连接,在围压泵31的输出端管线上设置有阀门33和压力表34。
动力输出装置11,通过管线12与所述中间容器13的第一开口13a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所述中间容器13中的驱替液16经由管线19传输至岩心夹持器20中的岩心23;具体地,动力输出装置11例如可以为动力泵,其中动力泵可以是恒速恒压泵、ISCO泵、Quizix泵或者配置有减压阀的氮气瓶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管线12上靠近中间容器13的第一开口13a的位置设置开关部15。
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26和U型管压力计28,所述压力表26的量程大于所述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26,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26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U型管压力计28,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连接,用于当所述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14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U型管压力计28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流量测量装置25,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四开口22连接,用于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23渗流出的驱替液16的体积。
以下对上述测量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及效果分别进一步详细说明。
通过在中间容器13中设置有用于分隔动力液17和驱替液16的活塞18,可以有效地缓冲动力输出装置11输出的压力,避免岩心夹持器20入口压力(即第三开口压力)在某一值附近波动,使入口压力保持稳定或平稳。
进一步地,动力泵上可设置显示当前的输出压力的显示装置,以利于控制降压的幅度,并利于估计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压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验过程中,围压泵31始终向岩心夹持器20内的橡胶套24提供压力,使橡胶套24与岩心23的柱面紧密接触,有利于防止驱替介质从岩心23与橡胶套24的接触面流过。
具体地,U型管压力计28内的工作液体可以包括水、水银或者煤油。压力表26可以是普通的压力表,此时,该压力测量装置形成为2级压力监测仪,第1级为普通压力表,第2级为U型管压力计。当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端压力在该压力表的量程范围内时,通过人工控制、外部控制或外部触发等手段启动该压力表进入工作状态,并关闭U型管压力计28;当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端压力在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范围内时,启动该U型管压力计28,并同时根据人工控制、外部控制或外部触发等手段关闭该压力表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基于以下原则来启动相应的压力监测仪:当岩心夹持器20入口压力同时满足相邻两级压力测量仪的测量范围时,优先选择启动量程范围较小且精度较高的压力测量仪。
可选地,可在进一步与U型管压力计配套设置刻度标记30,这个刻度标记30可以是U型管压力计本身固有的,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刻度标尺。可选地,U型管压力计28的两个管口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具有孔的薄膜,以有效地防止管内工作液体受到污染,并减少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薄膜的材料和孔的形状、尺寸及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对U型管压力计28设置与其形状、结构相匹配的固定支架,以使U型管压力计内液面保持水平,便于减小读数误差。
由于U型管管口敞开,大气压在岩心夹持器入口产生的压力与出口的大气压抵消,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力即为作用在岩心上的压力,也即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U型管压力计,而不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监测的主要原因在于:压力传感器的任何元器件参数的变化(包括电源电压的波动),都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漂移,而环境温度的变化是引起这种漂移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难克服的因素,这是由于半导体元件的导电性对温度非常敏感,而在长时间的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又很难维持恒定,从而将导致压力传感器中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发生微小而缓慢的变化,这种变化量会被后面的电路逐级放大,最终在输出端产生较大的电压漂移,因此,零点漂移也叫温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求实时监测压力,而长时间使用压差传感器,会使其温度提高,发生零点漂移,从而降低测量精度。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U型管压力计来实现实时压力监测。U型管压力计长时间测量时不存在零点漂移现象,故能保证实验精度,而且U型管压力计成本低廉,降低了检测成本,并且不易损坏,即使发生量程溢出也不会损坏U型管压力计,减轻了维护开销和负担,有利于大量开展此类实验。
具体地,图2所示的流量测量装置25,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出口端管线相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长度测量在不同的所述入口端压力下从所述岩心23渗流出的流体的体积。
可选地,该流量测量装置25还可以用于针对同一个入口端压力时,按照预设的多段时间长度,分别测量每段时间长度内从所述岩心23渗流出的流体的体积,通过将同一压力下的流体流量至少记录三次,然后将各次计算的流速取算术平均,可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流量测量装置25可采用毛细管流量计(capillary flowmeter)。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验过程中,由于从低渗多孔介质中渗流出的流体流量较小,若采用量筒计量液体体积,将导致较大测量误差,测量精度无法保证,而且量筒开口较大,暴露于空气中,量筒中液体与空气间具有较大接触面积,使流体易蒸发,影响流体体积的测量精度,因此不适宜采用量筒进行计量。与小量筒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毛细管流量计的优势还包括:首先,便于读取流体体积,微小液体体积即可在毛细管流量计内产生较明显的液柱长度;其次,内径较小,管内液体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不易挥发或挥发量较小,能在长时间的测量过程中保证计量准确度,可以有效地减小微流量条件下的流体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总之,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准确测量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体积的仪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不同规格(量程、精度)的毛管流量计,例如可制作如下规格的毛管流量计以满足不同压力下的流体体积测量的需求:量程0.1ml,精度0.0005ml、量程0.5ml,精度0.0025ml、量程1.0ml,精度0.005ml;量程5.0ml,精度0.0125ml等。当待测试的岩心渗透率较大时,可选择较大量程的毛管流量计,当待测试的岩心渗透率较小时,可选择较小量程的毛管流量计,其它情况依此类推,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利用上述测量系统获得的参数,在信息处理装置上进行数据处理,即可以绘制“流速-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具体地,在“流速-压力梯度”关系曲线中,压力梯度等于岩心夹持器20入口压力与岩心长度的比值,即gradP=P/L,gradP为压力梯度(单位:MPa/m);P为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单位:MPa);L为岩心长度(单位:m)。岩心夹持器20入口压力的测量数值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普通压力表读数和U型管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力。其中,对于普通压力表,可直接读取指针对应数值;而对于U型管而言,U型管液面高度差对应的压力为:ρgh,ρ为U型管内工作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g为实验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单位:m/s2),h为U型管液面高度差(单位:m)。液体流速的计算公式为:v=Q/(πr2·t),Q为t时间内的流体体积(单位:m3);t为每次测量液体体积的时间长度(单位:s);r为岩心截面的半径(单位:m)。ae段曲线的绘制可以通过常用软件将“流速~压力梯度”等多组散点连接。
利用外推法可得到de段的延长线与压力梯度坐标轴的交点即为拟启动压力梯度(c点)。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获得的“流速-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及启动压力,有利于建立低渗透多孔介质的低速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并且可用于研究低渗多孔介质中的流体的有效动用范围、压力分布特征和产能评价,特别适合于油气田开发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另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的测量系统与图2的测量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3中压力测量装置为基于压力表26、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第二U型管压力计35的3级压力监测装置。以下针对上述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而相同之处则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26、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第二U型管压力计35,所述压力表26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26,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26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21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14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三开口压力(即入口端压力)与所述压力表、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各自的量程的匹配结果,启动所述压力表26、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三者的其中之一,关闭上述三者中的另外两者。
具体地,当岩心夹持器20入口压力在水柱U型管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并且动力泵不足以提供更低的压力时,而且中间容器13的出口端附近的开关部14被关闭后,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压力不断下降,水柱U型管压力计内的水柱高度也随之变化,当水柱U型管压力计内的水柱高度连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时(即达到稳定时),该水柱产生的压力即为低渗岩心的启动压力。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压力表26、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还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开关部27、第二开关部29和第三开关部36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端管线相连接,并分别形成交点A、B、C,其中交点A、B、C可以通过六通阀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配置,操作人员可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端压力与所述压力表26、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28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35各自的量程的匹配结果,开启第一开关部26、第二开关部29和第三开关部36中的其中之一,并关闭第一开关部26、第二开关部29和第三开关部36中的另外两个,以启动与所述开启的开关部相关联的压力测量装置。
具体地,在图3所示的3级压力监测装置中,第1级采用普通压力表,第2级采用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第3级采用水柱U型管压力计或者煤油柱U型管压力计。可选地,第3级的U型管内的工作液体还可以采用密度与水或煤油相近的其它液体,或者采用相对于水银而言密度更轻的液体。上述3级测量仪器量程依次递减,并且在第2级和第3级的U型管压力计的两个管口上均可以进一步设置具有孔的薄膜。
以下进一步说明上述3级压力监测装置的配置。
在第1级设置普通压力表,发明人发现单独采用压力表监测数据时,当待监测压力介于压力表量程的大约1/3~2/3范围内时,所获取的压力数据是可靠的;但当监测压力大于或小于此范围时,所获取的数据误差较大。因此尽量使压力表工作在其可靠量程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岩心持器入口压力较大时,该压力表处于工作状态,进行准确地压力测量。
在第2级设置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根据ΔP=ρgh的关系式可知,由于水银的密度较大,可使在其压力测量范围内的液度高度差(在不影响读数精度的前提下)不至于太大,而液度高度差越大,就相应地要求U型管的长度等尺寸增大,故在第2级设置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可降低对采用过长的U型管的需求。
在第3级设置水柱U型管压力计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小,在测量微小压力时能够在管内显示明显的液面高度差,从而能够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避免液面高度差太小使测量不够准确,以及对测量带来不便的问题。采用煤油柱U型管压力计也有类似效果。
总之,通过在第2级采用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及在第3级采用水柱U型管压力计,可以使对应压力范围内的液面高度差异较大或较明显,便于读取压力数值。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监测装置的级别并不限制于为3级,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教导可对级数进行扩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实验采用的最大压力要求小于1.6MPa,最小压力要求约为0.01MPa,针对该实验要求,上述3级压力监测仪器的规格可选地设计为:普通压力表:量程0~1.6MPa,精度:0.01MPa;水银柱U型管:量程0~0.2MPa,刻度分辨率0.005m;水柱U型管:量程0~0.02MPa,刻度分辨率0.005m。在其它实施例中,要求动力输出装置输出的最小驱动压力为0.005MPa。
实施例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又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4所示的测量系统与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相比,不同之外在于,图4中流量测量装置是基于多个毛细管流量计的多级流量监测装置。以下针对上述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而相同之处则不再赘述。
图4中的多级流量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在连接每个毛细管流量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四开口22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部。
从而可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端压力,使所述至少两个开关部的其中之一被打开以启动相应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例如图4中示意性地绘示了三个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38、39、40,并绘示了在连接每个毛细管流量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20的第四开口22的管线上分别设置的开关部,如图4中标号41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毛细管流量计的入口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元件42。所述的密封元件42用于使毛细管流量计和管线保持良好接触,可选地,上述密封元件42可以采用毛细管流量计接箍。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图4中密封元件的剖面图。如图4A所示,密封元件包括:压冒1、金属二通2、塑料或橡胶卡箍3及橡胶垫片4。以下结合图4A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毛细管流量计与密封元件之间进行连接的装配流程。首先,使毛细管流量计(图中未绘示)依次穿过压冒1和橡胶卡箍3,然后,顺时针旋转压冒1,并挤压橡胶卡箍3,使橡胶卡箍3与毛细管流量计紧密接触,同时使毛细管流量计与橡胶垫片4紧密接触,避免毛细管流量计直接与金属二通2接触,防止液体漏失,其中管线5焊接在金属二通2上。
图4中的多级流量监测装置包含的多个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可从如下规格中选择:量程0.1ml,精度0.0005ml;量程0.5ml,精度0.0025ml;量程1.0ml,精度0.005ml;或者,量程5.0ml,精度0.0125ml。此外,毛细管流量计的长度可设计为23cm,其管径可设计为1mm、2mm、2.5mm或者6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毛细管流量计可采用带有刻度的毛细玻璃管,通过读取管内采集的液柱长度对应的体积刻度,即可得到从岩心渗流出的流体体积。在测量过程中,可采用多级毛细管流量计组合测量,根据需要,可选择性的使用2级或3级毛细管流量计测量流体体积。
在测量过程中,当使用某一级毛细管流量计测量时,关闭与其它两级毛细管流量计的阀门;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块岩心,当压力较高时,采用大量程的毛细管流量计;当压力较低时,采用小量程的毛细管流量计。
可选地,也可以采用其它依据来控制切换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的工作状态,例如可根据毛细管流量计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内收集到的流体体积与多个具有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的量程的比较结果,选择开启与所述流体体积相匹配的毛细管流量计,并关闭与所述流体体积不匹配的毛细管流量计。进一步地,当上述收集到的流体体积同时与至少两个毛细管流量计的量程相匹配时,优先选择采用量程较小的毛细管流量计进行计量。
通过上述配置及对应的工作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低速非线性渗流在微流量条件下的流体体积的计量精度,减少误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3级或多级压力测量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简捷方便、准确测量液体在岩心夹持器入口的压力(包括启动压力)、检测成本低廉的优点。而采用基于多个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的多级流量测量装置,使流量测试更加灵活、高效、精确。
实施例4: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图4所示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501、通过动力输出装置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
S502、通过以管线与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相连接的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其中,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所述压力表的量程大于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
S503、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与所述压力表和所述U型管压力计各自的量程的匹配结果,启动所述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的其中之一;
S504、通过以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的流量测量装置,按照预设时间长度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S505、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时,关闭靠近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的开关部,获取所述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的液面高度差,并根据所述液面高度差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可选地,还可以将两个U型管压力计分别通过管线连接至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第二U型管压力计进行区分,其中,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小于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对应于这种情况,图5中相应步骤S502、S503和S505的具体过程如下:
S502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以管线与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的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S503的具体过程包括: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与所述压力表、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各自的量程的匹配结果,启动所述压力表、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三者的其中之一,关闭上述三者中的另外两者;
S505的具体过程包括:当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输出的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时,关闭靠近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开关部,并获取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的液面高度差,以根据所述液面高度差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包括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包括水柱U型管压力计或者煤油柱U型管压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流量计,并当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毛细管流量计时,在连接每个毛细管流量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部。可选地,所述毛细管流量计的入口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元件。
相应地,图5中S504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通过所述毛细管流量计针对同一个入口端压力,按照预设的多段时间长度,分别测量每段时间长度内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进一步地,当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并且分别通过至少两个开关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管线相连接时,图5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入口压力),通过开启所述至少两个开关部的其中之一以启动相应规格的毛细管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流量计的入口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元件。
具体地,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输出的驱动压力的最小值为0.01MPa。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动力输出装置输出的驱动压力的最小值设定为0.005MPa。
实施例5:
以下以低渗透油藏岩心为例,并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对图5所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601、利用动力泵提供驱动能量,驱替中间容器的驱替液,使驱替液流经岩心。
S602、当岩心入口压力稳定时,记录岩心入口压力,并记录岩心出口的流体体积。
具体地,同一压力下的流体流量至少记录三次,然后将各次计算的流速算术平均,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S603、降低动力泵提供的压力,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动力泵不足以提供更小的压力为止。
在此过程中,当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介于某一级压力测量仪器范围内时,关闭其它两级压力测量仪器的阀门。每个压力测量仪均通过独立的阀门与岩心夹持器入口管线连接。根据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的变化顺序,依次选用各压力测量仪。只有当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在某一级压力测量仪的量程范围内时,才将与该压力测量仪连接的阀门打开,并关闭其它2个压力测量仪的阀门。并且当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同时满足相邻两级压力测量仪的测量范围时,优先选择量程范围较小且精度较高的压力测量仪。
S604、当动力泵提供的压力达到其所能提供的最小值时,关闭中间容器的出口阀门,并观察液面水柱U型管的液面缓慢下降的情况,当液面连续几天或更长时间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液面达到稳定(岩心渗透率越低,稳定时间越长)时,通过读取水柱U型管内最终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水柱液面高度差,以便于计算岩心的启动压力。其中,观察液面是否达到稳定的时间范围可能为几天至几周。
S605、于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过程,将每一组压力和流量数据分别处理成压力梯度和流速,并根据水柱U型管内液面稳定时的水柱液面高度差和压力转换公式,计算岩心的启动压力,然后将启动压力转换成启动压力梯度,最后绘制“流速-压力梯度”关系曲线。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方法,可以确保准确测量低速非线性渗流的压力,并测量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启动压力,并可以准确测量微流量条件下的流体体积,有利于绘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完整的低速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促进了低速非线性渗流理论的发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
中间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部中空以容纳驱替液;
岩心夹持器,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内设有岩心,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的管线上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
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一开口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所述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
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和U型管压力计,所述压力表的量程大于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用于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毛细管流量计时,在连接每个毛细管流量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流量计的入口处还设置有密封元件。
5.一种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
中间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部中空以容纳驱替液;
岩心夹持器,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内设有岩心,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的管线上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
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一开口连接,用于输出不同的驱动压力以驱替所述中间容器中的驱替液经由管线传输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
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表、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第二U型管压力计,所述压力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
所述压力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
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的量程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相匹配时,根据外部触发而启动,以测量在不同的驱动压力下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压力;并当所述驱动压力降低至最小值、所述开关部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达到稳定时,显示液面高度差以获得所述岩心的启动压力;
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连接,用于测量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开口压力下从所述岩心渗流出的驱替液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包括水银柱U型管压力计;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包括水柱U型管压力计或者煤油柱U型管压力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表、所述第一U型管压力计和所述第二U型管压力计分别通过第一开关部、第二开关部和第三开关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三开口管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毛细管流量计时,在连接每个毛细管流量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四开口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流量计的入口处还设置有密封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818838U CN201653867U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818838U CN201653867U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53867U true CN201653867U (zh) | 2010-11-24 |
Family
ID=4311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8188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3867U (zh) | 2010-04-30 | 2010-04-30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53867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2714A (zh) * | 2010-04-30 | 2010-10-0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
CN105136643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成都理工大学 | 有效上覆压力下的单向流动压汞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467153A (zh) * | 2015-12-31 | 2016-04-06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坝体渗流速度的测量方法及所用量杯 |
CN106324212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岩心气体启动压力的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 |
CN113791015A (zh) * | 2021-09-13 | 2021-12-14 | 重庆科技学院 | 聚合物溶液驱替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7110172A (zh) * | 2023-10-24 | 2023-11-24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气体渗流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应用方法 |
-
2010
- 2010-04-30 CN CN2010201818838U patent/CN2016538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2714A (zh) * | 2010-04-30 | 2010-10-0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
CN106324212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岩心气体启动压力的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 |
CN105136643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成都理工大学 | 有效上覆压力下的单向流动压汞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136643B (zh) * | 2015-08-25 | 2018-07-17 | 成都理工大学 | 有效上覆压力下的单向流动压汞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05467153A (zh) * | 2015-12-31 | 2016-04-06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坝体渗流速度的测量方法及所用量杯 |
CN113791015A (zh) * | 2021-09-13 | 2021-12-14 | 重庆科技学院 | 聚合物溶液驱替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3791015B (zh) * | 2021-09-13 | 2023-08-22 | 重庆科技学院 | 聚合物溶液驱替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7110172A (zh) * | 2023-10-24 | 2023-11-24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气体渗流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应用方法 |
CN117110172B (zh) * | 2023-10-24 | 2024-01-1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气体渗流启动压力梯度测试装置及应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52714B (zh)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 |
CN201653867U (zh) | 低速非线性渗流参数的测量系统 | |
CN101162165A (zh) | 基于电容传感器与标准文丘里管的低含气率气液两相流测量装置 | |
CN107167161A (zh) | 一种基于竖式标尺测量的静力水准仪校准装置 | |
CN102980637A (zh) | 一种液位传感器液位标定检测装置及方法 | |
US4563892A (en) | Total dissolved gas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 |
CN100383497C (zh) | 多功能发气量测定仪 | |
CN208858340U (zh) | 一种油井产液量的测量装置 | |
CN204594519U (zh) | 流体微流量自动计量装置 | |
CN205192681U (zh) | 一种水压和气压转换调压筒 | |
CN203011880U (zh) | 一种电容式污泥比阻自动测定仪 | |
CN206648643U (zh) | 基于压阻式传感器dcm‑bd沉降监测物位计 | |
CN2767970Y (zh) | 一种双向流浮子流量测试仪 | |
CN209927230U (zh) | 一种检测液面高度的装置 | |
CN102587885A (zh) | 一种井口原油产出计量装置及计量方法 | |
CN202066552U (zh) | 一种液位显示装置 | |
CN203148477U (zh) | 油水混合液量计 | |
CN2572376Y (zh) | 高灵敏度压力差计 | |
CN201923571U (zh) | 一种垃圾车用的液压油的油箱 | |
CN206223347U (zh) | 高压非稳定微压差计 | |
CN2913606Y (zh) | 测量油井持水率的持水传感器 | |
CN2219491Y (zh) | 吊杆式液位传感器 | |
CN204984402U (zh) | 一种升降式井下无线压力计 | |
CN202483551U (zh) | 一种井口原油产出计量装置 | |
CN105806545B (zh) | 壁挂式微压差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