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271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2716U
CN201652716U CN2010201980926U CN201020198092U CN201652716U CN 201652716 U CN201652716 U CN 201652716U CN 2010201980926 U CN2010201980926 U CN 2010201980926U CN 201020198092 U CN201020198092 U CN 201020198092U CN 201652716 U CN201652716 U CN 201652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ler
conditioner
cold
produc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98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黄辉
韩鹏
叶敬昌
陈志强
宋德超
邓益明
王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020198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2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2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27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控制器,设置在室内机内部;制冷剂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或防止空调器室内机残留制冷剂、提高空调器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中,室内机与室外机需要通过连接管进行对接形成封闭回路,这类空调器在室外机上设置了用于接管的大小阀门或是快速接头。在空调不工作时,室外侧与室内侧一直连通,为了保持压力平衡,在室内侧会一直存积有制冷剂。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该方式为了切断室内外机在不工作时的连通状态,在空调室外机大小阀门(或快速接头)前各增加一个电磁阀,并且在空调器不工作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切断制冷剂的流动,使室外侧制冷剂封闭在室外换热器及管路中,但由于空调工作时还有20%-40%的制冷剂会在室内侧循环,空调停止工作电磁阀切断后这部分制冷剂会一直留在室内侧直至再次开机。
针对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室内机往往残留制冷剂,进而影响空调器安全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能够解决空调器的室内机往往残留制冷剂,进而影响空调器安全性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控制器,设置在室内机内部;制冷剂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气体管路中;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液体管路中;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连接,其中,在所述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时,所述控制器执行关机程序。
进一步地,制冷剂探测器设置于室内机内,检测室内机是否制冷剂浓度超标。
进一步地,制冷剂探测器设置于室内机的电器盒内,电器盒包括:控制器主板;其中,制冷剂探测器设置在控制器主板上,包括:探测头,用于检测室内机中的制冷剂浓度;处理器,用于处理探测头检测的信息,并在制冷剂浓度超标时发送信号;第一通讯接口,用于将处理器发出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主板。
进一步地,制冷剂探测器上还设置有第二通讯接口,设置于第一通讯接口的对面,用于预留控制器扩展功能。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告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该告警装置可以为蜂鸣器,其中,在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时,告警装置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包括:记忆芯片,在告警装置进行告警的情况下,保存告警的告警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定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第二电磁阀关闭之后开始计时,其中,在定时器计时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为截止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压力检测器,设置在第一电磁阀所在的管路位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第一电磁阀处的压力值,其中,当关闭第二电磁阀后,在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为截止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邻近室外机。
进一步地,制冷剂探测器包括丙烷探测器。
因为采用具有以下结构的空调器:室内机;室外机;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控制器,设置在室内机内部;制冷剂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空调运行时出现制冷剂泄露时,及时发现险情并告知用户,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同时,可以解决空调器的室内机往往残留制冷剂问题,进而达到了在空调机的运行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制冷剂泄漏并进行有效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器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剂探测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可以包括:室内机10;室外机40;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室内机10和室外机40,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10内部;制冷剂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制冷剂探测器在检测到制冷剂存在超标时,控制器执行预定的操作。该预定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告警装置进行告警并保存报警信息;显示故障代码;以及控制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
上述的空调器还可以包括:第一电磁阀43,设置于气体管路中;第二电磁阀431,设置于液体管路中;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43和第二电磁阀431电连接;制冷剂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在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时,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二电磁阀431关闭,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43关闭。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空调器中设置制冷剂探测器,以及在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时,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二电磁阀431关闭,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43关闭,可以降低或防止空调器室内机残留制冷剂、进而提高空调器安全性。
上述的制冷剂探测器可以设置于室内机内以检测室内机是否制冷剂浓度超标。
此外,在图1中,空调器还可以包括:气管连接管20、液管连接管30、室外机40、大阀门41、小阀门42、第一电磁阀43、第二电磁阀431、辅助毛细管44、单向阀45、毛细管46、室外换热器47、压缩机48以及四通阀49。
在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中,室内机与室外机可以通过连接管进行对接形成封闭回路,也可以在室外机设置用于接管的大小阀门或是快速接头。在与气管连接管20相连的大阀门41前设置第一电磁阀43,与液管连接管30相连的小阀门42前设置第二电磁阀431。在空调器关机时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关闭顺序,先切断制冷剂从室外机往室内机的通路,同时保留室内制冷剂流向室外侧的通路,待室内的制冷剂流入室外侧后再关闭室内外连通的另一条通路,将制冷剂全部封闭在室外侧。
上述的制冷剂探测器可以采用丙烷探测器,以下以丙烷探测器为例进行描述。
丙烷探测器可以设置于室内机电器盒内,丙烷探测器与室内机控制器电连接。同时控制器还可以电连接有告警器,例如蜂鸣器。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器盒的示意图。
优选地,上述制冷剂探测器设置于室内机10内。
例如,制冷剂探测器设置于室内机10的电器盒11内,电器盒11包括:控制器主板12;其中,制冷剂探测器13设置在控制器主板12上,包括:探测头131,用于检测室内机10中的制冷剂浓度;处理器132,用于处理探测头131检测的信息,并在制冷剂浓度超标时发送信号;第一通讯接口133,可以是五芯排针,用于将处理器132发出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主板12。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剂探测器的示意图。
优选地,如图3所示,制冷剂探测器上还设置有第二传通讯接口134,可以是七芯排针,设置于第一通讯接口133的对面,用于预留控制器扩展功能。
可以采用以下的装配关系:探头13通过其上的五芯排针133与控制器主板12上对应的通讯接口插接,在探头13上还设置了七芯排针134,七芯排针134与控制器主板12上对应的通讯接口插接,可以保证探头13不会反插,固定牢靠。
通过使用上述的探头,开机后可以实时监测电器盒内冷媒浓度,当浓度超标时,探头可以向控制器主板发送报警信号,再通过控制器主板的处理实施报警及启动关机程序等一系列措施,防止冷媒泄露过多,在电器盒内扩散遇打火电气元件发生爆炸事故,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告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其中,在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时,告警装置进行告警。
丙烷探测器与室内机控制器之间通过第一通讯接口、例如5芯排针连接,信号分别为5V、GND(接地)、报警、状态、失效。为方便更换和可靠固定,在5芯排针的对面增加第二通讯接口,例如7芯排针,用于功能预留,并可以起到防反插、方便更换、固定牢固的作用。
如图1所示,室内机10与室外机40通过气管连接管20和液管连接管30连接形成封闭回路,室外机上设置了用于接管的大阀门41和小阀门42,其中大阀门41与气管连接管20一端连接,小阀门42与液管连接管30一端连接。在大阀门41前设置第一电磁阀43,与小阀门42前设置第二电磁阀431。在空调器关机时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关闭顺序,将制冷剂全部封闭在室外侧。
上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记忆芯片,在告警装置进行告警的情况下,保存告警的告警信息。
上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定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第二电磁阀431关闭之后开始计时,其中,在定时器计时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43为截止状态。
上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压力检测器,设置在第一电磁阀43所在的管路位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第一电磁阀43处的压力值,其中,当第二电磁阀431关闭后,在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43为截止状态。
通过在第一截止阀43上增加一个压力检测装置。
制冷状态下,空调器接收到关机信号,空调显示屏处显示收氟模式代码,控制第二电磁阀431关闭,待第一电磁阀43上的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压力为0,则控制第一截止阀43关闭。
制热状态下,空调器接收到关机信号,空调显示屏处显示收氟模式代码,控制空调转制冷运行,接着关闭第二电磁阀431,待第一电磁阀43上的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压力为0,则控制第一电磁阀43关闭,最后整机关机(转制冷运行后的控制方式同制冷状态)。
优选地,第一电磁阀43和第二电磁阀431均邻近室外机40。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制冷剂探测器检测空调器内的制冷剂浓度超标。例如,可以采用上述空调器实施例中的制冷剂探测器,例如丙烷探测器来进行检测。
步骤S404,控制器执行预定的操作。该预定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告警装置进行告警并保存报警信息;显示故障代码;以及控制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
例如,可以通过上述空调器实施例中的结构,利用控制液体管路和气体管路的顺序来减少或者防止制冷剂在室内机的残留。
优选的,在检测空调器内的制冷剂浓度超标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进行报警,从而使用户可以及时地了解空调器的异常状况,同时,可以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保存报警信号的报警信息。
以及优选地,在空调器再次开机时,控制器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控制器停止空调器的开机程序。通过该实施例,可以防止再次开机时由于制冷剂的泄漏而发生安全问题。
优选地,在制冷剂探测器检测到空调器内的制冷剂浓度超标并通知控制器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到空调开机命令,检测制冷剂探测器是否有效,如有效,执行步骤S2,如失效,则显示故障代码和/或提醒更换制冷剂探测器和/或停止开机操作;
S2:启动开机程序,控制器检测制冷剂探测器的标志位是否有效,如有效,到步骤S3;如无效,则将制冷剂探测器初始化,再到步骤S3;
S3:制冷剂探测器检测空调器内的制冷剂浓度是否超标。
优选地,在接收到空调开机命令,检测制冷剂探测器是否有效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空调器的记忆芯片内是否有告警信息,如有,则执行关机操作,如没有,则检测制冷剂探测器是否有效。通过该方法,可以防止在导致制冷剂泄漏的故障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制冷剂再次运行。
优选地,上述的预定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告警装置进行告警并保存报警信息;显示故障代码;以及控制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其中,通过进行告警可以让用户及时地了解制冷剂泄漏问题。
优选地,控制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S41:判断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如是制冷运行,则执行步骤S42,如是制热运行,则转为制冷运行第一预定时间后执行步骤S42;
S42:控制器首先关闭空调器的室外机的液体管路,间隔第二预定时间后关闭室外机的气体管路,间隔第三预定时间后关闭压缩机。
通过控制上述关机的过程,可以使得在关机的过程中,制冷剂存储在室外机侧,从而防止了在室内机侧残留制冷剂,提高了安全性。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在接收到开机信号的情况下,判断控制器内是否存储有报警字节。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使告警装置进行报警,并使显示板显示故障代码。然后停止开机程序。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继续检测制冷剂探测器,即,探头是否有效。
如果探头失效,显示故障代码以提醒更换探头。然后停止开机程序。
如果探头有效,启动开机程序,并继续判断探头的状态标志位是否有效。
如果探头的状态标志位无效,则使探头初始化。
如果探头的状态标志位有效,则检测冷媒(制冷剂)的浓度,以及判断浓度是否超标。
在冷媒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制冷剂探测器的处理器发放报警信号给控制器IC。然后执行以下步骤之一或任意多个的组合:
蜂鸣器报警空调显示板显示故障代码;
报警字节写入控制器的记忆芯片;以及
启动关机程序。在执行关机程序时,可以采用上述提到的方法来执行关机或者按照以下图6所述的方法来关机。从而通过控制不同阀门的关机顺序,使得减少或者防止制冷剂在室内机的残留,或者尽可能的全部回收在室外机侧。
结束流程。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执行关机程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器接收到关机信号。
步骤2,控制器判断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步骤3,控制器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制冷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4,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5。
步骤4,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二电磁阀431关闭。然后执行步骤6。
步骤5,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将制热模式转为制冷模式来运行一段实践后,然后执行步骤4。
步骤6,在第二电磁阀431关闭之后延迟预定时间。
步骤7,控制第一电磁阀43关闭,延迟一段时间后到步骤8。在存在压力探测器的情况下,在第二电磁阀431关闭之后,也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磁阀43外的压力,可以使得在室外机的入口压力为零的情况下,再执行该步骤,从而使得制冷剂全部保留在室外机侧。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步骤8,关机结束。
无论是处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空调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第一电磁阀43和第二电磁阀431与室内机风机可以同时开启(例如,较压缩机早20s开启),然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制冷状态下,空调器接收到关机信号或者丙烷探测器检测到制冷剂浓度超标,空调启动关机程序,控制第二电磁阀431关闭,切断室外机制冷剂进入室内机的通道,同时室内制冷剂仍可经大阀门回收进室外机,经过t1时间(依机型制冷量不同具体定,例如,对1P机时间约10秒;1.5P空调约12s;2P及以上,约15s),几乎全部制冷剂都进入室外机,此时再关闭第一电磁阀43,经过t2时间后,空调器再控制压缩机停机,从而整机关机。
制热状态下,空调器接收到关机信号,空调显示屏处显示收氟模式代码,导风板呈水平送风位置,室内机风机停止运行,控制空调转制冷运行,接着关闭第二电磁阀431,经过一定时间关闭第一电磁阀43,最后整机关机(转制冷运行后的控制方式同制冷状态)。或者丙烷探测器检测制冷剂浓度超标,报警器报警,空调显示屏处显示故障代码,导风板呈水平送风位置,室内机继续运行(优选是高风档运行),控制空调转制冷运行t3时间后,接着关闭第二电磁阀431,经过t1时间关闭第一电磁阀43,在经过t2后,最后整机关机,停止压缩机和室内机风机(转制冷运行后的控制方式同制冷状态)。
当丙烷探测器检测到有制冷剂泄露时,空调室内机控制器增加该故障掉电记忆功能,该功能为不可恢复,可用遥控器组合键清除故障。
其中,在空调器处于收氟模式期间,遥控器不能执行开机操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减少或者进而防止室内机侧残留制冷剂,进而很好地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
通过采用上述的方案,空调器关机时,能够对室内侧冷媒进行回收,可将至少95%的制冷剂回收至室外侧,空调器不工作时室内侧残留的制冷剂微乎其微,从而达到期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10);
室外机(40);
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室内机(10)和所述室外机(40),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10)内部;
制冷剂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43),设置于所述气体管路中;
第二电磁阀(431),设置于所述液体管路中;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磁阀(43)和第二电磁阀(43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10)的电器盒(11)内,所述电器盒(11)包括:
控制器主板(12);
其中,所述制冷剂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板(12)上,包括:
探测头(131);
处理器(132),与所述探测头(131)相连接;
第一通讯接口(133),连接在所述探头IC(132)和所述控制器主板(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探测器上还设置有第二通讯接口(134),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讯接口(133)的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警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保存告警信息的记忆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器,设置在第一电磁阀(43)所在的管路位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43)和所述第二电磁阀(431)均邻近所述室外机(4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探测器包括丙烷探测器。
CN2010201980926U 2010-05-17 2010-05-17 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2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980926U CN201652716U (zh) 2010-05-17 2010-05-1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980926U CN201652716U (zh) 2010-05-17 2010-05-1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2716U true CN201652716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9809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2716U (zh) 2010-05-17 2010-05-1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271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6029A (zh) * 2014-07-11 2014-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TWI468628B (zh) * 2011-11-21 2015-01-11 Ind Tech Res Inst 簡易式配管裝置、具有其之空調設備及其冷媒洩漏檢測方法
CN104807247A (zh) * 2015-02-12 2015-07-29 陈志强 一种空调热水连供装置
CN104990173A (zh) * 2015-07-16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06895486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10540A (zh) * 2014-10-31 2017-08-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628B (zh) * 2011-11-21 2015-01-11 Ind Tech Res Inst 簡易式配管裝置、具有其之空調設備及其冷媒洩漏檢測方法
CN104236029A (zh) * 2014-07-11 2014-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7110540A (zh) * 2014-10-31 2017-08-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7110540B (zh) * 2014-10-31 2020-07-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4807247A (zh) * 2015-02-12 2015-07-29 陈志强 一种空调热水连供装置
CN104990173A (zh) * 2015-07-16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04990173B (zh) * 2015-07-16 2018-09-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06895486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240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52716U (zh) 空调器
CN107560112B (zh) 一种空调制冷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
EP3447406B1 (en) Heat pump device
JP3109500B2 (ja) 冷凍装置
CN104566864B (zh)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02147125A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剂的处理方法
JPH05118720A (ja) 冷凍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2269447A (zh) 一种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62560A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冷媒泄漏保护装置和方法
CN105805903A (zh) 空调器及其防泄漏控制方法
JPH109692A (ja) 空調機
CN110486885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2213463A (zh)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7158A (zh) 控制制冷机系统中制冷液泄漏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90173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3339883A (zh) 一种防止制冷剂泄漏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75420A (zh) 可燃制冷剂空调器防火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空调器
CN106369741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200206199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235722A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回收冷媒时的防爆控制方法
CN107477795A (zh) 可燃冷媒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21288U (zh)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
CN107246702B (zh) 一种空调防爆控制方法
JP2011075178A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