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7091U - 漂浮物汇聚船 - Google Patents

漂浮物汇聚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7091U
CN201647091U CN201020048959XU CN201020048959U CN201647091U CN 201647091 U CN201647091 U CN 201647091U CN 201020048959X U CN201020048959X U CN 201020048959XU CN 201020048959 U CN201020048959 U CN 201020048959U CN 201647091 U CN201647091 U CN 201647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ll
ship
vertical
along
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0489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0489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7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7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70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漂浮物汇聚船,它包括船体、动力推进器以及由第一前伸臂和第二前伸臂为主构成的漂浮物收集装置。汇聚船船首在垂直于汇聚船前行的方向上保持平头形态。第一前伸臂的一端固定于汇聚船船首左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船首之外。第二前伸臂一端固定于汇聚船船首右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船首之外。该汇聚船用于收拢、汇聚大中型蓄水区水体表面的漂浮物。其结构简单、实用,利用效率高。

Description

漂浮物汇聚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对湖泊、水库、电站等蓄水区水体表面的漂浮物进行收拢、汇聚的漂浮物汇聚船,特备是用于收拢、汇聚漂浮于电站蓄水区水体表面的树木、浮草、动物尸体等。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建设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必须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才能缓解和消除这些危害。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一方面为人类获取清洁能源所必须,另一方面却也对电站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电站本身的安全也形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拦水坝关闸蓄水之后,电站上游沿岸位于设计蓄水线以下被伐倒而难于及时运走的树木、灌木、草丛等,将逐渐被上升的水体所浸没,进而形成漂浮物,随水流分散、缓慢、不规则地流向电站拦水坝。在雨季或暴雨降临形成山洪的极端情形,除了前述树木、灌木、草丛外,残留于地表的树根以及因意外情况形成的动物尸体受山洪冲刷,将会随着水流急速涌向电站拦水坝,在电站拦水坝前形成漂浮物聚集区或者不规则地分布于电站拦水坝前,其中部分被压沉于水体中的漂浮物甚至会被水流带入水轮机所在的水道以及泄洪洞,造成水道或者泄洪洞堵塞,或者撞击水轮机的叶轮,损毁电机,甚至危及整个水电站的安全。有效地清除这些漂浮物对拦水坝的威胁,是电站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湖泊、水库、电站蓄水区域存在的影响环境清洁甚至危及坝体安全的漂浮物,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收拢、汇聚蓄水区特别是大中型水电站水体表面漂浮物的漂浮物汇聚船。该汇聚船可将漂浮物归拢、汇聚至预定的水域,然后用打捞设备将其自水中捞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漂浮物汇聚船以达至上述目的。该漂浮物汇聚船包括船体和动力推进器以及漂浮物收集装置。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前伸臂和第二前伸臂。汇聚船船首在垂直于汇聚船前行的方向上保持平头形态。第一前伸臂的一端固定于汇聚船船首左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船首之外。第二前伸臂一端固定于汇聚船船首右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船首之外。
优化处理前述漂浮物汇聚船技术方案,即把第一前伸臂相对于船体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地连接到汇聚船船首横向中央附近。把第二前伸臂相对于船体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地连接到汇聚船船首横向中央附近。第一加强杆连接汇聚船船首的端头和第二加强杆连接汇聚船船首的端头在汇聚船船首水平横向上保持一段距离。
进一步优化前述漂浮物汇聚船技术方案,即在其第一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隔板。在铅垂方向上第一隔板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板。第一隔板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一加强板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板密封连接。第一隔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一底板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进而形成第一密封舱。在第二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隔板。在铅垂方向上第二隔板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板。第二隔板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二加强板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板密封连接。第二隔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二底板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进而形成第二密封舱。
再次优化前述漂浮物汇聚船技术方案,即在其第一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栅栏。在铅垂方向上第一栅栏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栏。第一栅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一加强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栏固定连接。第一栅栏、第一加强栏和第一底栏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在第二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栅栏。在铅垂方向上第二栅栏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栏。第二栅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二加强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栏固定连接。第二栅栏、第二加强栏和第二底栏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其用于收拢、汇聚水面漂浮物的漂浮物收集装置采用固定连接的前伸臂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牢固的特点,其操控性十分灵便,应用于水面漂浮物的归拢、汇聚,具有作业效率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船侧水平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纵向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更多的改进或者调整。围绕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获取的优化方案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船舷一侧的水平透视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漂浮物汇聚船在铅垂方向上的俯视图。
参见图1、2,该漂浮物汇聚船a在结构上包括双体船构成的船体1。驾驶楼2布设于船体1的甲板大约中部。两部柴油发动机3对称于船体1的中轴线x~x布设于船体1的尾部。发动机3输出的动力通过设置于船体1尾部下方的推进叶轮4转化成推进船体1行进的推力。漂浮物汇聚船a的航向通过设置于船体1尾部下方的舵板5予以调节。在漂浮物汇聚船a甲板四周的围栏6上布设有若干个救生圈7,以备人员入水时提供帮扶或救助。
漂浮物汇聚船a的船首在垂直于汇聚船a前行的方向上保持平头形态,亦即在垂直于汇聚船a前行的方向上,漂浮物汇聚船a的船首基本呈平面形式。在漂浮物汇聚船a的船首附近,设置有漂浮物收集装置。该漂浮物收集装置的主体部分由第一前伸臂10和第二前伸臂20构成。第一前伸臂10和第二前伸臂20均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
第一前伸臂10的一端固定于汇聚船a的船首左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a的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a的船首之外。第一前伸臂10伸出于汇聚船a船首之外的端部同第一加强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杆1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地连接到汇聚船a船首的横向中央附近。在第一前伸臂10上,设置有沿船体1的铅垂方向朝船体1下方延伸的第一隔板12。在铅垂方向上,第一隔板12的下端部同船体1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一加强杆11上,设置有沿船体1的铅垂方向朝船体1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板13。第一隔板12沿船体1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一加强板13沿船体1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板密封连接。第一隔板12、第一加强板13和第一底板同船体1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第一加强杆11、第一隔板12、第一加强板13、第一底板四者均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第一前伸臂10、第一隔板12、第一加强杆11、第一加强板13、第一底板连同汇聚船a的船首共同构成汇聚船a船首的左舷密封舱,即第一密封舱。
第二前伸臂20同第一前伸臂10保持基本相同的结构方式,差别之处是其所处部位相对于船体1的中轴线x~x同第一前伸臂10保持对称状态。其具体结构方式为:第二前伸臂20的一端固定于汇聚船a的船首右舷,而其另一端沿汇聚船a的前行方向伸出至汇聚船a的船首之外。第二前伸臂20伸出于汇聚船a船首之外的端部同第二加强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杆2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地连接到汇聚船a船首的横向中央附近。第二加强杆21连接汇聚船a船首的端头同第一加强杆11连接汇聚船a船首的端头在汇聚船a船首的水平横向上保持一段距离h。在第二前伸臂20上,设置有沿船体1的铅垂方向朝船体1下方延伸的第二隔板22。在铅垂方向上,第二隔板22的下端部同船体1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二加强杆21上,设置有沿船体1的铅垂方向朝船体1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板23。第二隔板22沿船体1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二加强板23沿船体1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板密封连接。第二隔板22、第二加强板23和第二底板同船体1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第二加强杆21、第二隔板22、第二加强板23、第二底板四者均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第二前伸臂20、第二隔板22、第二加强杆21、第二加强板23、第二底板连同汇聚船a的船首共同构成汇聚船a船首的右舷密封舱,亦即第二密封舱。
附图1、2未示出船体1的底部,前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位于船体1的底部,因而处于不可见的状态。
在漂浮物汇聚船a进入作业的状态下,漂浮物汇聚船a在行进过程中即可将水面的漂浮物收拢在由第一前伸臂10、第二前伸臂20和漂浮物汇聚船a船首三者围成的区域中,并随着漂浮物汇聚船a的前行而将漂浮物推进至预定的水域,之后再采用适当的打捞设备将漂浮物自水中捞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前述汇聚船的漂浮物收集装置进行如下改造,以获得另外一种实施方式:
在其第一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栅栏。在铅垂方向上第一栅栏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栏。第一栅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一加强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栏固定连接。第一栅栏、第一加强栏和第一底栏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在第二前伸臂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栅栏。在铅垂方向上第二栅栏下端部同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在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沿船体的铅垂方向朝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栏。第二栅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二加强栏沿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栏固定连接。第二栅栏、第二加强栏和第二底栏同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第一栅栏、第一加强栏、第一底栏、第二栅栏、第二加强栏、第二底栏均采用格栅的形式,这样便于对漂浮物之间的水体进行过滤,以减小流体阻力。

Claims (4)

1.漂浮物汇聚船,包括船体和动力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漂浮物收集装置,所述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前伸臂和第二前伸臂,所述汇聚船船首在垂直于所述汇聚船前行的方向上保持平头形态,所述第一前伸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汇聚船船首左舷而其另一端沿所述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所述汇聚船船首之外,所述第二前伸臂一端固定于所述汇聚船船首右舷而其另一端沿所述汇聚船前行方向伸出至所述汇聚船船首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漂浮物汇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伸臂相对于所述船体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地连接到所述汇聚船船首横向中央附近,所述第二前伸臂相对于所述船体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地连接到所述汇聚船船首横向中央附近,所述第一加强杆连接所述汇聚船船首的端头和所述第二加强杆连接所述汇聚船船首的端头在所述汇聚船船首水平横向上保持一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漂浮物汇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伸臂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隔板,在铅垂方向上所述第一隔板下端部同所述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所述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底板同所述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进而形成第一密封舱,所述第二前伸臂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隔板,在铅垂方向上所述第二隔板下端部同所述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所述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同所述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密封连接进而形成第二密封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漂浮物汇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伸臂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栅栏,在铅垂方向上所述第一栅栏下端部同所述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所述第一加强杆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一加强栏,所述第一栅栏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栏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一底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栅栏、所述第一加强栏和所述第一底栏同所述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前伸臂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栅栏,在铅垂方向上所述第二栅栏下端部同所述船体的底部保持齐平,所述第二加强杆上设置有沿所述船体的铅垂方向朝所述船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加强栏,所述第二栅栏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栏沿所述船体铅垂方向的下端部之间采用第二底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栅栏、所述第二加强栏和所述第二底栏同所述船体之间分别保持固定连接。
CN201020048959XU 2010-01-19 2010-01-19 漂浮物汇聚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7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48959XU CN201647091U (zh) 2010-01-19 2010-01-19 漂浮物汇聚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48959XU CN201647091U (zh) 2010-01-19 2010-01-19 漂浮物汇聚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7091U true CN201647091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0489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7091U (zh) 2010-01-19 2010-01-19 漂浮物汇聚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7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542A (zh) * 2010-01-19 2011-07-20 李世章 漂浮物汇聚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542A (zh) * 2010-01-19 2011-07-20 李世章 漂浮物汇聚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07133A1 (zh)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垃圾的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CN101248268B (zh) 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CN207519426U (zh) 一种养殖工船
CN102303690B (zh) 一种用于小河道收集作业的全自动清漂船
CN103125414B (zh) 可旋转自航式抗风浪深水网箱
CN105240220A (zh) 一种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船
CN101088856A (zh) 链网式割草、保洁作业机械装置
CN104806457A (zh) 一种下潜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105064303B (zh) 一种可控机械浮臂式水葫芦围拢装置
CN105667723A (zh) 一种海上自动清漂船
CN202828027U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
CN113460254B (zh) 一种能源自给式模块化拼接的深海渔业养殖工船
CN202482816U (zh) 一种浮式防波堤
JP5261804B1 (ja) 海洋資源採取システム
CN201647092U (zh) 漂浮物收集船
CN2536489Y (zh) 水面漂浮物打捞船
CN201647091U (zh) 漂浮物汇聚船
CN104443292A (zh) 一种组合型垃圾打捞船
CN201027319Y (zh) 可移动水上吸沙工作平台
CN102126542A (zh) 漂浮物汇聚船
CN203247624U (zh) 一种清淤船
CN209891153U (zh) 一种半潜式套管结构消浪装置
CN101037867A (zh) 可移动水上吸沙工作平台
CN102126543A (zh) 漂浮物收集船
CN204898626U (zh) 一种可控机械浮臂式水葫芦围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