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3709U -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3709U
CN201643709U CN201020178134XU CN201020178134U CN201643709U CN 201643709 U CN201643709 U CN 201643709U CN 201020178134X U CN201020178134X U CN 201020178134XU CN 201020178134 U CN201020178134 U CN 201020178134U CN 201643709 U CN201643709 U CN 201643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wing
elevator
rudder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81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781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3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3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37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飞机,即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斜支杆(3)、水平尾翼(4)、升降舵(5),垂直尾翼(6)、方向舵(7),在非组装状态下,上述部件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组合的组件,其特点是:所说的可组合的各个组件上均设有与该组件连为一体,且可完成与其它组件固定连接的接合部。其有益效果是:由于各个组件均采用与自身不可分离的连接件或结构进行组合,从而避免使用螺栓、螺钉等独体连接件,解决了零散连接件不便管理、容易丢失的问题,而且不用借助工具,就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手工安装或拆卸,尾翼安装时各个舵面的位置同时确定,不须重新调整,维修换件异常简便,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连接紧密,不易松动,性能可靠等特点,给航模飞行爱好者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和乐趣。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飞机,即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背景技术
模型飞机也称航模,其外型和运动原理均与飞机相似,也是由机身、机翼、尾翼、遥控操纵部件等构成,多作为科研、娱乐、玩具等用品,深受人们的关注和爱好,已经成为一类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新型商品。为了方便运输和收藏,模型飞机大多设计为可拆装式,即把整机制成几个部分进行包装,需要时再组装为一个整体。目前,比较常见的分解方式是把整机分成机身、机翼、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四个部分组件。机身机翼之间带有斜支杆的,其斜支杆也作为一个组件包装。在组装时,各部分组件之间常需要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现有模型飞机的连接件,特别是起到固定作用的连接件多是螺纹连接件,有的是螺栓和螺母的连接,有的是螺杆或螺钉和螺孔的连接。例如机翼和机身的连接,虽然左右机翼之间或机翼与机身之间也设有凸凹对接结构,可是,这些结构的接合都是可逆的,并不能限制组件所有的自由度,真正起到固定作用的是两个螺杆。另如两支斜支杆,其前端与机身、后端与机翼的连接也是靠螺钉来固定。后面的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与机身之间也是靠U形螺栓和螺母来固定。水平尾翼后面的升降舵,垂直尾翼后面的方向舵,与推拉杆以及操纵附件的连接也需要多个螺钉。由于连接件多为单独的零件,安装前或拆卸后均与组件脱离,因而容易散失,管理不便。而且安装或拆卸时还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有的组件安装时还要反复调整,比较繁琐。安装后还容易松动或脱落,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件不能丢失,且便于组装和拆卸的模型飞机。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便于装卸的模型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方向舵、升降舵,在非组装状态下,上述部件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组合的组件。其特点是:所说的可组合的组件上均设有与该组件连为一体,且可完成与其它组件相互固定连接的接合部。
所说的固定连接的接合部是机身与机翼之间的接合部,包括连接在机翼上的卡板和连接在机身上的卡座。其中,卡板镶嵌在机翼中间,其前下部设有向下的挂钩,卡板后部固连一个上下开口的环形插套,插套内上部装有转轴,转轴上装有两侧可绕转轴摆动的压板,压板一侧下方由推顶弹簧支撑,另一侧下方固连有下伸的锁钩。卡座装在机身上部与卡板相对的位置,其前端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挂钩槽,后部设有与插套相配合的环形插槽,插槽内固装一个向上的锁板,锁板上部设有与锁钩相配合的锁口。使用时,随机翼的安装,卡板的挂钩进入卡座的挂钩槽,卡板的插套插在卡座的插槽里面,压板下面的锁钩触及锁板后克服推顶弹簧的支撑力矩使压板后端上摆,使锁钩划过锁板上边缘进入锁口,同时靠推顶弹簧的力矩压板自动回位,锁钩锁定。拆卸时,手压压板压缩弹簧,锁钩外摆而脱离锁口,同时机翼后退拉出挂钩即可。
所说的固定连接的接合部是机身与机翼之间的接合部,包括连接在机翼上的卡板和连接在机身上的卡座。其中,卡板镶嵌在机翼中间,其前下部设有向下的挂钩,卡板后部固连一个凹槽11,凹槽11的槽底开孔,卡座装在机身上部与卡板相对的位置,其前端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挂钩槽,后部设有插槽17,插槽17里面插槽底板24,插槽底板24上开有长孔27,另有一支立轴22,立轴22上端有一支扳柄21,下端有一支横拴23,呈“工”字形。立轴22穿过卡板凹槽11的槽底通孔,下端的横栓23通过卡板座9后段的插槽底板24上的长孔27进入到底板24的下面。再用手转动上端的扳柄21,带动下端的横拴23摆转90度角,即可把卡板8和卡板座9紧紧地连在一起。
所说的立轴22上面的扳柄21呈圆管状,立轴22固连在圆管的底下。卡板8后段的凹槽11是圆柱形,圆管状扳柄21可套装在凹槽11里,圆管状扳柄21的管口上有压板14和转轴15,压板14的一侧边缘上带有压盖限位爪26,压盖限位爪端有向外的卡钩。在圆管状扳柄21的内壁下部,设有与压盖限位爪26对应的限位卡座25,限位卡座25近三角形,上段有与压盖限位爪26的卡钩配合的钩槽。
所说的机身与机翼之间设有斜拉杆,斜拉杆前端与机身之间的接合部、包括固定在机身上的机身支座,机身支座上端设有插口,斜支杆前段设有与插口相配合的插榫;斜拉杆后端与机翼之间的接合部,包括固定在机翼上的机翼支座,斜支杆后段与机翼支座为一次性铰链连接;在斜支杆上还套装可沿斜支杆滑动的滑套,斜支杆上设有推顶滑套的滑套弹簧。使用时,斜支杆后端与机翼支座已经铰接并铆定,不再拆卸。再后推套筒并将插榫与机身支座的插口接合,再放开滑套封闭接合部即可。反之即可拆卸。
所说的固定连接的接合部是尾翼与机身之间的连接件及机构。包括固连在垂直尾翼下部并向下凸出的插板,插板下部开有锁孔,在水平尾翼中间开有可供插板通过的开口,在机身后段装有锁框,锁框内设有与插板的锁孔相配合的锁舌,锁框内侧有外推弹簧,外侧有向外伸出抵达机身表面的按钮。使用时,先将水平尾翼装在机身确定的位置,再将垂直尾翼下面的插板插过水平尾翼,同时手压按钮使锁框及锁舌内移插板通过,再放开按钮,锁框被弹簧推向外移,锁舌卡入锁孔即可。反之即可拆卸。
所说的固定连接的接合部是方向舵与方向舵推拉杆之间的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机身内后部的立轴,在立轴的下外侧固连一条侧伸的方向舵摆臂,方向舵摆臂与方向舵推拉杆的一端相铰接,方向舵推拉杆的另一端与舵机的摇臂相插接,立轴上段后折且与方向舵相插接,方向舵上部前边缘与垂直尾翼后边缘相铰连。
所说的固定连接的接合部是升降舵与升降舵推拉杆之间的连接件。有装在升降舵前边缘上的带动杆,带动杆中间有向下延伸的升降舵摆臂,在水平尾翼后段内部装有升降舵拉动架,升降舵拉动架装有两个相对的半轴,两个半轴之间装有向下延伸的摆杆,摆杆中间开有滑槽,升降舵摆臂的下端插于滑槽内,摆杆下端与升降舵推拉杆的后端相铰接,升降舵推拉杆前端与舵机的摇臂相插接。
所说的组件分为机身、机翼、斜支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方向舵、升降舵,其中,机身与机翼、斜支杆两端分别与机翼和机身、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与机身、方向舵与方向舵推拉杆、升降舵与升降舵推拉杆之间均由与各组件不可分离的接合部构件或结构相连接。
所说的机身和机翼之间通过固连于机翼上的卡板和固连于机身上的卡座相连接;斜支杆一端与机翼支座一次性铰接,斜支杆另一端与机身支座凸凹相接后有滑套固定;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及机身之间通过固连在垂直尾翼下面的插板和装配在机身内的锁框相连接;方向舵由装配在机身内的立轴带动;升降舵边缘装配带动杆,并通过带动杆下面的摆臂与机身内升降拉动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各个组件均采用与自身不可分离的连接件或结构进行组合,从而避免使用螺栓等独体连接件,既不会丢失,而且不用借助工具就可方便、快捷地安装或拆卸,尾翼安装时各个舵面的位置同时确定,不须重新调整,维修换件异常简便,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连接紧密,不易松动,性能可靠等特点,给航模飞行爱好者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和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解析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卡板的主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卡板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卡座的主视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卡座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卡板卡座的装配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放大透视图;
图10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放大透视图;
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机翼支座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机身支座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斜支杆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三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第三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第三种实施例的特殊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变异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19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图20是第五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解析图;
图21是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解析图;
图22是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解析图。
图中可见:机身1,机翼2,斜支杆3,水平尾翼4,升降舵5,垂直尾翼6,方向舵7,卡板8,卡座9,挂钩10,凹槽11,插套12,锁钩13,压板14,转轴15,推顶弹簧16,插槽17,锁板18,锁口19,挂钩槽20,扳柄21,立轴22,横栓23,插槽底板24,限位卡座25,压盖限位爪26,长孔27,板弹簧28,机翼支座29,机身支座30,插口31,插榫32,滑套33,滑套弹簧34,插杆35,插孔36,插板37,锁孔38,锁框39,锁舌40,按钮41,外推弹簧42,舵机43,方向舵推拉杆44,方向舵转轴45,方向舵摆臂46,升降舵拉动架47,升降舵推拉杆48,半轴49,摆杆50,滑槽51,升降舵带动杆52,升降舵摆臂53,安装架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在模型飞机的各个组件上,均设有和各组件不可分离的连接部件或连接机构,从而避免使用独立的连接件,即可消除连接件丢失的现象,并且使模型飞机的组装或拆卸更加简便。这里所说的不可分离是指同是一个整体或者是连接在一起,在非组装状态下不能脱落或不予拆分。围绕这一构思的实施方式很多,下面仅介绍五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图1、2、3、4、5、6表示了机身1和机翼2的组合方式。模型飞机在运输当中,一般都要把机身1和机翼2分开包装。组装时,左右两个机翼之间、机翼和机身之间虽有一些凸凹插接的构造,但这些构造都不具有最后的固定作用,强制的固定是靠两根螺栓贯穿机翼2和机身1。这两根螺栓使用前是独立的零件,很容易丢失,安装后螺栓又容易松动,影响航模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例采用了两个构件,一个是装配在机翼中部的卡板8,另一个是装在机身1上的卡座9。其中,卡板8如图2、3所示,是由两片与机翼断面形状相同的板条对成,分别镶嵌在两个机翼的内侧。板条的前下角设有一个挂钩10,后面设有一个长环形凹槽,凹槽向下延伸构成一个长环形的插套11,凹槽内上部设有转轴14,转轴14上面装有一片压板13,在转轴14前面,压板13下面装有一只竖立的推顶弹簧15,在转轴14后面,压板13下面装有一个锁钩12。如图4、5所示,卡座9固定在机身1的上中部,是与卡板8对接的偶件,其前上角开有一个挂钩槽19,后面有一个可与插套11外表面配合的插槽16,插槽16里面有一块竖立向上的锁板17,锁板17的上部开有锁口18。安装时,先将左右两个机翼对接后,安放在机身上确定的位置。此时,卡板8和卡座9恰好相对,卡板8前下方的挂钩10进入卡座9的挂钩槽19,同时,插套11插入插槽16,锁钩12下端触碰锁板18而向外摆,此时压板13后端抬起,前端下压,推顶弹簧15被压缩,当锁钩12下端划过锁板17上边缘,推顶弹簧15上推压板13,迫使锁钩12内摆而卡入锁口18。这样,插套11与插槽16的配合限制了机翼水平方向的自由度,挂钩10与挂钩槽19的挂接,锁构12与锁口18的挂接限制了机翼垂直方向的自由度,当然也同时限制了各向旋转的自由度,从而使机翼2和机身1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拆卸时,手压压板13前端,压缩弹簧15,锁钩12外摆而脱离锁口18,卡板后拉,挂钩10退出挂钩槽19,即可分离。当然,这里所用的连接件卡板8和卡座9在制造过程中也是单独的零件,可是,在包装前就分别固定在机翼2和机身1上了,不像螺栓那样容易脱落和散失。同时,组装或拆卸时不用其他工具,单靠手工即可进行,非常方便。
第二种实施例:图7表示了机身1和机翼2的另一种组合方式。由图可见,本例和第一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是采用卡板8和卡板座9相连接。不同的是:卡板8的凹槽11的槽底开孔,插入一支立轴22,立轴22上端有一支横杆状的扳柄21,下端有一支横拴23,形成一个“工”字形锁紧装置。下端的横栓23通过卡板座9后段的插槽底板24上面的长孔27进入到底板24的下面,再用手转动上端的扳柄21,带动下端的横拴23摆转90度角,即可把卡板8和卡板座9紧紧地连在一起。
图8、9、10中对上述结构进行了完善,其立轴22上端的扳柄21的形状发生了变异。由原来的一支横杆变为一个带底的圆管,立轴22固连在圆管的底下。当然,卡板8后段的凹槽11的形状也应是圆柱形。工作时,圆管状扳杆21插入凹槽11里面,下面的横栓23插过凹槽11的底板的开孔,再通过插槽底板24上面的长孔27下行到底板24的下面,然后用手转动管状扳柄21,就可通过立轴22带动下端的横拴23摆转而锁紧。图中还可看到,管状扳柄21的管口上也有压板14和转轴15,压板14的一侧边缘上带有内弯的压盖限位爪26,爪端有向外的卡钩。在管状扳柄21的内壁下部,设有与压盖限位爪26对应的限位卡座25,限位卡座25近三角形,上段有与压盖限位爪26的卡钩配合的钩槽。压盖14向限位爪26一侧下压时,压盖限位爪26脱离限位卡座25而略弯曲下摆,此时压板14打开,操作者即可手抓压板14和转轴15,转动管状扳柄21,进行锁紧过程。完成锁紧之后,压板14在压盖限位爪26恢复原形的内力作用下,以及操作者的适当引导之下,回位而关闭,与机翼表面相平,防止飞行当中进入气流而加大阻力。此外,为了加大锁紧的力度,在插槽底板24的下表面设置斜面,使压力随横栓23的转动而增加。为了限制横栓23的回位,在插槽底板24的下面设有外凸的板弹簧28,当横栓23达到锁紧位置时,恰好越过板弹簧28,板弹簧28迅速突出以阻挡横栓23的返回。当然,操作者用力拆卸时,横栓23还能克服板弹簧28的限制向相反方向旋转。
第三种实施例:图11、12、13、14、15表示了斜支杆3的连接方式。斜支杆3是在机身1和机翼2之间的支撑杆件,过去,斜支杆3前端铰链有与机身1相连的机身支座30,后端铰链有与机翼2相连接的机翼支座29,而这两个支座和机身或机翼之间都是靠螺钉紧固的,斜支杆两端与支座之间也是靠穿杆连接的。螺钉和穿杆都容易丢失或松动,而且拆装都需要专用工具,很不方便。针对这个问题,本例把机身支座30固定在机身1上,机翼支座29预制到机翼2里面,斜支杆3与机翼支座29之间虽然采用穿杆连接,但制成可摆动但不能拆卸的一次性铰链结构,在运输包装时连同机翼一起包装,也很方便。斜支杆3前端与机身支座30之间采用凸凹连接,如图中所示的斜支杆3前头有插榫32,机身支座30上有插口31,而且插榫32和插口31上都设有限制轴向自由度的凸凹造型,插榫32只能在一侧沿径向进出插口31。为了限制斜支杆3的径向自由度,在斜支杆3上装有一个滑套33,插榫32和插口31接合后,把滑套33推下将接合部封闭在里面,插榫32不能擅自脱出。
图16介绍了一种滑套装配的优化结构,即在滑套33的里面或后面设一滑套弹簧34,在与机身支座30装配时,将滑套33后推,压缩滑套弹簧34,当插榫32进入插口31以后,放开滑套33,在弹簧34的推动下,滑套33迅速前移覆盖接合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滑套33不易后退,接合部的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图17介绍了一种插榫及插口的变异形式,插榫是一个插杆26,插口是与插杆26相配合的插孔27,分别设在两个半圆柱上。其作用与前面的结构相同,应属于等同的技术方案。这种形式说明类似的方案还有多种,但都应属于本技术方案覆盖的范围。
第四种实施例:图18、19表示了水平尾翼4、垂直尾翼6与机身1的连接方式。由图可见,在垂直尾翼6的下面固连一个插板37,插板37的下部开有锁孔38,水平尾翼4上面开有通孔,机身1上也开有凹槽。在机身1的凹槽里还插装一个锁框39,锁框39里面设有锁舌40,锁框39的一侧设有按钮41,锁框30的另一侧设有外推弹簧42,按钮42露在机身外面。安装时,垂直尾翼6前面有凸台插入机身1的槽内,同时手推按钮41,使锁框39克服弹簧42的压力而内移,插板37插过水平尾翼4的通孔进入机身凹槽的锁框39内,随后放开按钮41,锁框39在外推弹簧42的压力下外移,锁舌40卡入插板37下部的锁孔38内,完成锁定。拆卸时,按压按钮41,使锁框39内移,锁舌40脱离插板37的锁孔38,即可向上拉出垂直尾翼6及插板37,再取下水平尾翼4即可。
第五种实施例:图20、21、22表示了方向舵7和升降舵5以及附件的安装方式。如图20所示,在机身内前部设有遥控的舵机43,上面装有两套控制装置,一套通过方向舵推拉杆44向后连接方向舵转轴45下面的摆臂46。方向舵7前边缘与垂直尾翼后边缘有立轴相铰链,其下边缘装在方向舵转轴45的弯折段上,随着推拉杆44的推拉,方向舵7即可绕垂直尾翼6后面的立轴左右摆动,发挥调整方向的作用。另一套控制装置通过升降舵推拉杆48向后连接升降舵拉动架47。升降舵拉动架47由两个半轴49装在机身内后部的支架上,在两半轴间装有两条竖立的板条构成的升降舵摆杆50,升降舵摆杆50下端连接升降舵推拉杆48。升降舵摆杆50的两个板条之间是一条滑槽51,升降舵摆臂52插装在滑槽51内。由图18可见,升降舵5前边缘装有升降舵带动杆52,升降舵带动杆52铰链在升降舵架54以及水平尾翼的后边缘上,升降舵带动杆52中间有向下延伸的升降舵摆臂53。推拉升降舵推拉杆48,即可通过升降舵摆杆50带动升降舵摆臂53摆动,升降舵摆臂53再通过升降舵带动杆52带动升降舵5上下摆动,发挥升降功能。
第六种实施例:模型飞机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最常见的分解方式是:把机体分为机身、机翼和斜支杆、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方向舵及附件、升降舵及附件六个部分。其机身1和机翼2按照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通过卡板8和卡座9连接。机身1和斜支杆3按照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连接。机身1和水平尾翼4及垂直尾翼6按照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连接。方向舵7和升降舵5及其控制部分的附件按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安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水平尾翼(4)、升降舵(5),垂直尾翼(6)、方向舵(7),在非组装状态下,上述部件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组合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组合的各个组件上均设有与该组件连为一体,且可完成与其它组件固定连接的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合部是机身(1)与机翼(2)之间的接合部,包括连接在机翼(2)上的卡板(8)和连接在机身(1)上的卡座(9),其中,卡板(8)镶嵌在机翼(2)中间,其前下部设有向下的挂钩(10),卡板(8)后部固连一个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向下延伸有插套(12),凹槽(11)内上部装有转轴(15),转轴(15)上装有两侧可绕转轴(15)摆动的压板(14),压板(14)一侧下方由推顶弹簧(16)支撑,另一侧下方固连有下伸的锁钩(13);卡座(9)装在机身(1)上部与卡板(8)相对的位置,其前端设有与挂钩(10)相配合的挂钩槽(20),后部设有与插套(12)相配合的环形插槽(17),插槽(17)内固装一个向上的锁板(18),锁板(18)上部设有与锁钩(13)相配合的锁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合部是机身(1)与机翼(2)之间的接合部,包括连接在机翼(2)上的卡板(8)和连接在机身(1)上的卡座(9),其中,卡板(8)镶嵌在机翼(2)中间,其前下部设有向下的挂钩(10),卡板(8)后部固连一个凹槽(11),凹槽(11)的槽底开孔;卡座(9)装在机身(1)上部与卡板(8)相对的位置,其前端设有与挂钩(10)相配合的挂钩槽(20),后部设有插槽(17),插槽底板(24)上开有长孔(27),另有一支立轴(22),立轴(22)上端有一支扳柄(21),下端有一支横拴(23);立轴(22)穿过卡板凹槽(11)的槽底通孔,下端的横栓(23)通过卡板座(9)的插槽底板(24)上的长孔(27)进入到插槽底板(24)的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立轴(22)上面的扳柄(21)呈圆管状,立轴(22)固连在圆管的底下,卡板(8)后段的凹槽(11)是圆柱形,圆管状扳柄(21)可套装在凹槽(11)里,圆管状扳柄(21)的管口上有压板(14)和转轴(15),压板(14)的一侧边缘上带有压盖限位爪(26),压盖限位爪(26)的端部有向外的卡钩;在圆管状扳柄(21)的内壁下部,设有与压盖限位爪(26)对应的限位卡座(25),限位卡座(25)垂直于管壁的侧面呈三角形,上段有与压盖限位爪(26)的卡钩配合的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身(1)与机翼(2)之间设有斜拉杆(3),斜拉杆(3)前端与机身(1)之间的接合部:包括固定在机身(1)上的机身支座(30),机身支座(30)上端设有插口(31),斜支杆(3)前段设有与插口(31)相配合的插榫(32);斜拉杆(3)后端与机翼(2)之间的接合部:包括固定在机翼(2)上的机翼支座(29),斜支杆(3)后段与机翼支座(29)为一次性铰链连接;在斜支杆(3)上还套装可沿斜支杆(3)滑动的滑套(33),斜支杆(3)上设有推顶滑套(33)的滑套弹簧(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合部是垂直尾翼(6)、水平尾翼(4)与机身(1)之间的连接件及机构,包括固连在垂直尾翼(6)下部并向下凸出的插板(37),插板(37)下部开有锁孔(38),在水平尾翼(4)中间开有可供插板(37)通过的开口,在机身(1)后段装有锁框(39),锁框(39)内设有与插板的锁孔(38)相配合的锁舌(40),锁框(39)的外侧有向外伸出抵达机身(1)表面的按钮(41),另一侧有外推弹簧(42)。
7.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合部是方向舵(7)与方向舵推拉杆(44)之间的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机身内后部的立轴(45),在立轴(45)的下外侧固连一条侧伸的方向舵摆臂(46),方向舵摆臂(46)与方向舵推拉杆(44)的一端相铰接,方向舵推拉杆(44)的另一端与舵机(43)的摇臂相接,立轴(45)上段后折且与方向舵(7)相插接,方向舵(7)上部前边缘与垂直尾翼(6)后边缘相铰链。
8.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合部是升降舵(5)与升降舵推拉杆(48)之间的连接件,有装在升降舵(5)前边缘上的带动杆(52),带动杆(52)中间有向下延伸的升降舵摆臂(53),在水平尾翼(4)后段内部装有升降舵拉动架(47),升降舵拉动架(47)由两个相对的半轴(49)装在支架上,两个半轴(49)之间装有向下延伸的摆杆(50),摆杆(50)中间开有滑槽(51),升降舵摆臂(53)的下端插于滑槽(51)内,摆杆(50)下端与升降舵推拉杆(48)的后端相接,升降舵推拉杆(48)前端与舵机(43)的摇臂相接。
9.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组件分为机身、机翼、斜支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方向舵、升降舵,其中,机身(1)与机翼(2)、斜支杆(3)两端分别与机翼(2)和机身(1)、垂直尾翼(6)和水平尾翼(4)与机身(1)、方向舵(7)与方向舵推拉杆(44)、升降舵(5)与升降舵推拉杆(48)之间,均由与各组件不可分离的接合部构件或结构相连接。
10.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身(1)和机翼(2)之间通过固连于机翼(2)上的卡板(8)和固连于机身(1)上的卡座(9)相连接;斜支杆(3)一端与机翼支座(29)一次性铰接,斜支杆(3)另一端与机身支座(30)凸凹相接后由滑套(33)固定;垂直尾翼(6)和水平尾翼(4)及机身(1)之间通过固连在垂直尾翼(6)下面的插板(37)和装配在机身(1)内的锁框(39)相连接;方向舵(7)由装配在机身(1)内的立轴(45)带动;升降舵(5)的前边缘装配带动杆(52),并通过带动杆(52)下面的摆臂(53)与机身(1)内的升降舵拉动架(47)相配合。
CN201020178134XU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3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8134XU CN201643709U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8134XU CN201643709U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3709U true CN201643709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0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813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3709U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37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6837A (zh) * 2010-05-04 2010-09-01 张立岩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CN112278240A (zh) * 2020-11-06 2021-01-29 湖南浩天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尾翼快速拆装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6837A (zh) * 2010-05-04 2010-09-01 张立岩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CN112278240A (zh) * 2020-11-06 2021-01-29 湖南浩天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尾翼快速拆装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78240B (zh) * 2020-11-06 2021-12-28 湖南浩天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尾翼快速拆装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6837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CN102459014B (zh) 可折叠盒子
CN2016437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型飞机
CN204782240U (zh) 一键开合的帐篷架杆结构
US20140326721A1 (en) Locking system applicable in large container
CN103917441B (zh) 集装箱固定装置
CN112360050A (zh) 一种吊顶结构
CN202923694U (zh) 婴童载具收折关节
CN205906206U (zh) 一种机翼连接装置、机翼和飞机
WO2010115323A1 (zh) 一种能自动加果料的面包机
CN204368408U (zh) 用于固定连接航模机身与机翼的安装结构
CN202506123U (zh) 一种拼装式遥控玩具直升机
CN203230222U (zh) 方便装拆的帐篷支架
CN206636002U (zh) 一种轻薄型板墙体内置的拼接器
CN107329357A (zh) 快速折叠幕布支架
CN202000795U (zh) 一种箱用铰链锁扣
CN207737514U (zh) 一种主翼胶接装配型架
CN204978123U (zh) 配料车连接装置前连接体
CN208755486U (zh) 一种餐板安装结构及儿童餐椅
CN203129570U (zh) 杆件连接机构
CN206968860U (zh) 一种自行车篮筐快速拆装结构
CN201597522U (zh) 一种可自由拆卸的汽车顶部行李架
CN112244665B (zh) 户外烧烤炉
CN204864966U (zh) 一种拼装玩具螺旋战斗机
CN212415268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