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5872U -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5872U
CN201635872U CN2010201851465U CN201020185146U CN201635872U CN 201635872 U CN201635872 U CN 201635872U CN 2010201851465 U CN2010201851465 U CN 2010201851465U CN 201020185146 U CN201020185146 U CN 201020185146U CN 201635872 U CN201635872 U CN 201635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internal
automobile
water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51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ond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851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5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5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58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包括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进行雾化的雾化系统以及混合燃烧系统,所述雾化系统包含一储水罐、水泵和雾化筒,储水罐与水泵之间以及水泵与雾化筒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雾化筒内安装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可根据助燃设备不同进行选择;所述混合燃烧系统包含一臭氧发生器,其通过管道连接到雾化筒的空气入口,雾化筒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调整和控制进雾量的雾流量控制管,雾流量控制管另一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助燃装置,能够增加和提高燃烧效率,在优化燃烧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以及内燃机的动力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面临着工业和运输快速增长迅速扩大的现实,因此,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为节能和控制机动车废气排放,在燃油中添加助燃剂一般可达到改善燃油品质,使之更充分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效率,减少废气排放。目前添加助燃剂是直接混入燃油中,其仅可改善燃油品质,不能解决完全燃烧所需要的足够氧气。所以实际效果并不能达到完全燃烧。
当前,全世界都在研究发展不使用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车辆,但是直到今天,在技术方面都尚未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其他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又能用于现有的发动机,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能够增加和提高燃烧效率,在优化燃烧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包括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进行雾化的雾化系统以及混合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系统包含一储水罐、水泵和雾化筒,储水罐与水泵之间以及水泵与雾化筒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雾化筒内安装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可根据助燃设备不同进行选择;所述混合燃烧系统包含一臭氧发生器,其通过管道连接到雾化筒的空气入口,雾化筒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调整和控制进雾量的雾流量控制管,雾流量控制管另一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臭氧发生器,其一端通过管道与风力发生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雾化筒的空气入口。
优选地,所述臭氧发生器由电子定时系统控制其生产。
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生器是由过滤器和电风扇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水泵在电子定时系统控制下从储水罐里抽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输送到雾化筒。
优选地,所述储水罐内设有识别储水罐内是否有水的水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雾化筒包含入水孔和液位控制管,所述液位控制管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到储水罐,一电线孔,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二个空气口,一个是空气进口,另一个是空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雾流量控制管包含有三部分,分别是管帽、长接头以及翻边接头,管帽其底部开一个口,口的大小根据长接头的直径而确定,长接头的一端与管帽底部开口连接,并且有一段长度在管帽内,长接头与管帽内壁不接触,长接头的另一端则与翻边接头连接,所述雾流量控制管三部分的连接是螺纹连接或粘合连接,所述长接头为直型或弯型接头。
优选地,所述翻边接头为外螺纹六角接头、内外螺纹六角接头、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内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四种方式其中之一。
优选地,所述长接头,其根据助燃设备的不同,调整内径大小来控制雾流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储水罐通过进水口(可以使用过滤器)补给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水泵在电子定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管道从储水罐里抽水或含水液体配方,经过进水管道,通过雾化筒入水孔,向雾化筒输入水或含水液体配方。当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超出所需要的液位时,多余的液体,借用地心引力,通过液位控制管,经过回流管道流回储水罐。雾化筒中的超声波雾化器,采用超声波高频震荡作用,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从液体状态,转变成微米大小的超微粒子,形成雾。臭氧发生器在电子定时系统的控制下,产生臭氧气体,通过风力发生器产生的风力,使得臭氧气体能通过进气管道,被输送到雾化筒。在雾化筒内,雾和臭氧气体混合,通过风力发生器的动力作用,沿着雾化筒的空气出口通过出气管道,穿过雾流量控制管,该管可以控制输入含有臭氧气体的雾量的大小,进入到空气管,臭氧和雾的混合物在此与发动机空气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混合,形成臭氧,空气和雾的混合物。当该混合物通过发动机进气口被输送到燃烧室时,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该混合物分子之间和分子之内的链接,部分或者是全部被裂解,被离解,导致了丰富的游离状态的氧和氢,积极地参与了燃烧过程,从而增加和提高了燃烧效率,在优化燃烧的同时,减少了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该混合物是更有效的燃烧化合物,因为是超微粒的雾和臭氧的混合物,含有丰富的氧,是使燃料能更好燃烧的必须条件之一。
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高频率超声波,并不能使水或含水液体配方分离出氧气,而只是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从液态转变成雾气状态,而臭氧发生器则产生臭氧,臭氧极易分解出氧气,臭氧和雾,空气的混合物一旦进入燃烧室,由于燃烧室工作时的温度和压力,使得混合物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之内的链接,部分或者是全部被裂解,被离解,用这种方法,优化燃烧和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燃烧气体或氧化剂,通常是氧气,改善了燃烧过程,所以更全面,有效和安全,并减少污染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内燃机等等使用化石燃料的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势:
1、能够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污染物的排放量;
2、提高燃烧效率,增加了该进程所产生的热量;
3、部分的替代化石燃料的应用;
4、安装灵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雾流量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雾流量控制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燃装置,包括储水罐(1),其通过进水口(2)(可以使用过滤器)补给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其中,所述含水液体配方,为水中添加双氧水等等,或其他配方。水泵(9)在电子定时系统(8)的控制下,通过管道(5)从储水罐(1)里抽水或含水液体配方,经过进水管道(10),到达雾化筒(3)。储水罐(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当水位传感器识别储水罐(1)内无水,则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雾化筒(3)包含以下6个部分:
1、雾化筒的入水孔,可以输入水或含水液体配方;
2、液位控制管(7),当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超出所需要的液位时,多余的液体,借用地心引力,通过液位控制管(7),经过回流管道(6)流回储水罐(1);
3、空气进口;
4、空气出口;
5、电线孔,电线可穿过该孔,向超声波雾化器(4)供电;
6、超声波雾化器(4),采用超声波高频震荡作用,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从液体状态,转变成微米大小的超微粒子,形成雾,超声波雾化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可根据助燃设备不同进行选择。
风力发生器(11)是由空气过滤器以及电风扇组合而成,既可以过滤空气,又可以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电风扇产生风力作用。当风力发生器(11)向雾化筒(3)输入风力时,同时也输送了臭氧气体,该臭氧气体是由电子定时系统(13)控制下的臭氧发生器(14)所产生的,并通过风力发生器(11)向连接管道(12)输送风力,使得臭氧气体能通过进气管道(15)以及雾化筒(3)的空气进口,被输送到雾化筒(3)。在雾化筒(3)内,雾和臭氧气体混合,通过风力发生器(11)的动力作用,沿着雾化筒(3)的空气出口通过出气管道(16),穿过雾流量控制管(17),该管可以控制输入含有臭氧气体的雾的流量,当控制后的含有臭氧气体的雾进入到空气管(18),臭氧和雾的混合物在此与发动机空气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混合,形成臭氧,空气和雾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称为M。
当M通过发动机进气口(19)被输送到燃烧室(20)时,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该混合物M分子之间和分子之内的链接,部分或者是全部被裂解,被离解,导致了丰富的游离状态的氧和氢,积极地参与了燃烧过程,从而增加和提高了燃烧效率,在优化燃烧的同时,减少了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超声波雾化器(4)、电子定时系统(8)、水泵(9)、风力发生器(11)、电子定时系统(13)、臭氧发生器(14)等均通过外接电源(21)来提供电力。
图1中的雾流量控制管(17),是用来调节雾和臭氧气体进入发动机空气管(18)的流量,一共分3个部分:1、管帽(22),在管帽(22)帽底部开一个口,口的大小根据以下所述长接头(23)的直径而确定,管帽(22)的一端通过出气管道(16)与雾化筒(3)的空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下述的长接头相连;2、长接头(23),根据需要可分为两种形状:直型和弯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长接头(23)其一端与管帽底部开口连接,并且有一段长度在管帽内,长接头(23)与管帽内壁不接触,其另一端则与翻边接头(24)连接;3、翻边接头(24),翻边接头(24)由于有外螺纹,可以方便地固定于发动机的空气管(18)的管道上,该翻边接头的内径正好与长接头(23)另一端连接,所述翻边接头为外螺纹六角接头、内外螺纹六角接头、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内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四种方式其中之一。
以上的描述,只是为了方便理解,而真正的雾流量控制管产品,根据生产和安装需要与以上的描述可能会有差异,根据助燃设备不同,通过更改长接头的内径来实现对雾流量的控制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包括将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进行雾化的雾化系统以及混合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系统包含一储水罐、水泵和雾化筒,储水罐与水泵之间以及水泵与雾化筒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雾化筒内安装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可根据助燃设备不同进行选择;所述混合燃烧系统包含一臭氧发生器,其通过管道连接到雾化筒的空气入口,雾化筒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调整和控制进雾量的雾流量控制管,雾流量控制管另一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其一端通过管道与风力发生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雾化筒的空气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由电子定时系统控制其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生器是由过滤器和电风扇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在电子定时系统控制下从储水罐里抽水或含水液体配方,输送到雾化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内设有识别储水罐内是否有水的水位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筒包含入水孔和液位控制管,所述液位控制管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到储水罐,一电线孔,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二个空气口,一个是空气进口,另一个是空气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流量控制管包含有三部分,分别是管帽、长接头以及翻边接头,管帽其底部开一个口,口的大小根据长接头的直径而确定,长接头的一端与管帽底部开口连接,并且有一段长度在管帽内,长接头与管帽内壁不接触,长接头的另一端则与翻边接头连接,所述雾流量控制管三部分的连接是螺纹连接或粘合连接,所述长接头为直型或弯型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接头为外螺纹六角接头、内外螺纹六角接头、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内外螺纹带翻边接头四种方式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接头,其根据助燃设备的不同,调整内径大小来控制雾流量。
CN2010201851465U 2010-02-25 2010-04-20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5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51465U CN201635872U (zh) 2010-02-25 2010-04-20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8962 2010-02-25
CN201010114186 2010-02-25
CN201020118962.4 2010-02-25
CN201010114186.5 2010-02-25
CN2010201851465U CN201635872U (zh) 2010-02-25 2010-04-20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5872U true CN201635872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514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5872U (zh) 2010-02-25 2010-04-20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5872U (zh)
HK (1) HK1148899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044A (zh) * 2010-02-25 2010-09-08 李军华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CN105649823A (zh) * 2016-04-13 2016-06-08 陈国才 水雾喷射装置
CN109312704A (zh) * 2016-04-06 2019-02-05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将补充液体喷射到活塞发动机气缸中的喷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044A (zh) * 2010-02-25 2010-09-08 李军华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WO2011103772A1 (zh) * 2010-02-25 2011-09-01 上海奇昌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CN109312704A (zh) * 2016-04-06 2019-02-05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将补充液体喷射到活塞发动机气缸中的喷射系统和方法
CN109312704B (zh) * 2016-04-06 2021-02-05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补充液体喷射系统和方法以及多缸活塞发动机
CN105649823A (zh) * 2016-04-13 2016-06-08 陈国才 水雾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48899A2 (en) 201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5044B (zh)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CN102269081B (zh) 发动机进气管喷水系统
US6912977B2 (en) Hydrogen assisted combustion
AU2002223294A1 (en) Hydrogen assisted combustion
CN20163587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CN204646492U (zh) 微量柴油引燃缸内高压直喷喷射器热负荷控制系统
CN103306782A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352775B (zh) 发动机尾气治理节能减排方法及其系统
CN201866764U (zh) 新能源节能燃烧器及安装有该燃烧器的燃烧系统
CN106246416B (zh) 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醇-氢动力系统
CN103470351A (zh) 一种柴油机尾气选择催化还原剂添加装置及方法
CN203404000U (zh) 双燃料柴油机燃气供气系统
CN203879651U (zh) 用于内燃机全自动控制的节油装置
CN103277173A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993988B (zh) 用于内燃机全自动控制的节油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3758664B (zh) 一种前置减排系统
CN203685417U (zh) 一种前置减排系统
CN203098083U (zh) 内燃机节油器
CN203476457U (zh) 一种柴油机尾气选择催化还原剂添加装置
CN104832337B (zh) 微量柴油引燃缸内高压直喷喷射器热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248231U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控制系统
CN103867344A (zh) 一种高加湿效率的柴油机进气加湿系统
CN210317502U (zh)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
CN203285522U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控制装置
CN102644526B (zh) 燃气发动机燃气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QICHANG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JUNHUA

Effective date: 201101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052 ROOM 201, NO. 6, LANE 370, XINHUA ROAD, SHANGHAI TO: 201315 ROOM 5301, TOWER A, BUILDING 2, NO. 499, KANGYI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21

Address after: 201315, room 5301, building 2, building 499, Cambridge Italy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Zhenkang, 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onde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52 room 6, No. 370, Lane 201, Shanghai, Xinhua Road

Patentee before: Li Junhua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2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