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4842U -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4842U
CN201634842U CN2009201953080U CN200920195308U CN201634842U CN 201634842 U CN201634842 U CN 201634842U CN 2009201953080 U CN2009201953080 U CN 2009201953080U CN 200920195308 U CN200920195308 U CN 200920195308U CN 201634842 U CN201634842 U CN 201634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yarn
double
plate
a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53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荣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ZN MACHINERY (FOSHAN GAOM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ZN MACHINERY (FOSHAN GAOM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ZN MACHINERY (FOSHAN GAOM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ZN MACHINERY (FOSHAN GAOM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953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4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4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48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化纱线装置中的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其包括滑槽座体以及可形成连动的选色脚片、驱动片、连动片、摆动片、推纱板,其中,所述选色脚片的一端通过枢轴活动安装于滑槽座体上;通过中间枢接的驱动片一端抵于选色脚片活动端的下缘,其另一端连接至连动片的上端;所述的连动片中间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轴枢接的摆动片成型有与推纱片上的凹槽配合的上定位凸部;所述的推纱片底端枢接送纱板,且推纱板的凹槽底缘成型有突部;所述的连动片相对摆动片的一侧成型有一凸点;所述摆动片的上定位凸部下方成型有下定位凸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连动片、摆动片省略了钩、槽配合的设计,令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中变换纱线装置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变化纱线装置中的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通过该机构完成针织机中纱线的变换及复位动作。
背景技术:
针织机(圆编机)在编织布料时,若是布料需编织有不同颜色的图案时,均会于针织机的喂纱口处加装一变换纱线的控制装置或者变色头。在针织机编织的过程中,该控制装置或者变色头会适时的将有色纱线带至喂纱口上,以织针钩纱,使有色纱线并与编织中,令编织后的布料具有多色的图案效果。
为达到上述效果,发明人曾提出过一种技术方案,见中国专利号为:ZL 200710143508.7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变换纱线的控制机构”。该变换纱线控制机构采用两边连动式设计,实现对纱线变色的控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方案中选色控制部的驱动片在运动中,较为吃力,且有时无法精确复位,从而产生错误的动作。针对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见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73629.9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变换纱线装置的选色控制部机构”。参见图1,该选色控制部1a设有一滑槽座体11a,以一枢轴12a将滑槽内的多个选色脚片13a固定于一端,选色脚片13a的下方设有一驱动片14a,该驱动片14a于中央位置处设有一定位轴141a,一端设有一突部142a与选色脚片13a相贴合,另端则设有一连接部142a可与连动片18a相结合,驱动片14a的下方设有弹性件15a使其可做复位动作,该连动片18a的上端设有一容置槽183a,可使一摆动片16a下定位凸部162a容置于内,摆动片16a的上定位凸部161a则容置于推纱片17a的凹槽171内a。
该技术方案在工作时,该选色脚片13a的下缘贴合驱动片14a一端的突部142a,而驱动片14a另一端的连接部143a则连结连动片18上端的连接槽181a,而摆动片16a的上定位凸部161a位于推纱片17a的凹槽171a内,而摆动片16a的下定位凸部162a则定位于连动片18a的容置槽183a开口处,但不会脱离容置槽183a。当接受外接选针器指令动作时,使该选色脚片13a下降迫使驱动片14a一端的突部142a随着下降,而驱动片14a另一端的连接部143a则会上升,并带动连动片18a跟着上升,此时摆动片16a的下定位凸部162a则进入于连动片18a的容置槽183a内。随着推纱片17a的上升,其摆动片16a的上定位凸部161a则顺着推纱片17a凹槽171a的斜度位移于凹槽171a下缘的突部172a,使能带动送纱片来完成变换纱线的动作。当须复位时,则借由驱动片14a下方的弹性件15a迫使驱动片14a一端的突部142a与选色脚片13a上升,而驱动片14a另一端的连接部143a则会下降,并带动连动片18a下降,此时摆动片16a的下定位凸部162a则会顺着连动片18a容置槽183a的内缘,再回复定位于容置槽183a的开口处,而摆动片16a的上定位凸部161a会随着推纱片17的下降顺着凹槽171a的斜度,再回复定位于凹槽171a内,此种精准对位的连动设计,可使机件于动作时减少磨擦力,使能提高选色脚片13a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较原有的产品,其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发明人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方案中连动片18a与摆动片16a的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连动片18a与摆动片16a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容置槽183a、下定位凸部162a,这种卡扣配合的机构不仅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配合不到位,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为此,发明人亟待对此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上述选色控制部机构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本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中的连动片与摆动片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并且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过程中运行稳定,顺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包括滑槽座体以及可形成连动的选色脚片、驱动片、连动片、摆动片、推纱板,其中,所述选色脚片的一端通过枢轴活动安装于滑槽座体上;通过中间枢接的驱动片一端抵于选色脚片活动端的下缘,其另一端连接至连动片的上端;所述的连动片中间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轴枢接的摆动片成型有与推纱片上的凹槽配合的上定位凸部;所述的推纱片底端枢接送纱板,且推纱板的凹槽底缘成型有突部;所述的连动片相对摆动片的一侧成型有一凸点;所述摆动片的上定位凸部下方成型有下定位凸部。
所述驱动片抵于选色脚片下缘的一端成型有突部,其另一端设置有与连动片上一连接槽配合的连接部。
所述的摆动片相对凸点的侧边为一光滑面。由所述连动片侧边水平延伸所形成的凸点对光滑面形成限定。
所述连动片中间的定位孔内安装有限定连动片上下竖直位移的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连动片、摆动片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更加方便。
2、连动片、摆动片省略了钩、槽配合的设计,令选色脚片与推纱片作变换纱线动作复位时,能达到更精确复位、顺畅,且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变换纱线的控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A-3D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变换纱线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1a-选色控制部    12a-枢轴        13a-选色脚片    14a-驱动片
141a-定位轴      142a-突部       143a-连接部     16a-摆动件
161a-上定位凸部      162a下定位凸部       163a-定位轴
17a推纱片        171a-凹槽       172a-突部       18a-连动片
181a-连接槽      182a-定位孔     183a-凸点       19a-定位销
1-选色控制部     11-滑槽座体     111-固定座      112-滑槽
12-枢轴          13-选色脚片     14-驱动片       141-定位轴
142-突部         143-连接部      15-弹性件       16-摆动件
161-上定位凸部    162-下定位凸部    163-定位轴    160-光滑面
17-推纱片         171-凹槽          172-突部      18-连动片
181-连接槽        182-定位孔        183-凸点      19-定位销
2-连动部          21-压纱板         23-弹性组件   24-连动杆
241定位轴         242-枢接轴        143-凸部      25-脱纱板
251-横杆          3-装置部          31-固定销     33-卡钩件
4-夹切纱部        41-送纱板         42-夹切刀件   43-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3a,本实用新型的选色控制部1包括:滑槽座体11、选色脚片13、驱动片14、连动片18、摆动片16和推纱板17。其中,选色脚片13、驱动片14、连动片18、摆动片16安装在滑槽座体11上,且选色脚片13、驱动片14、连动片18、摆动片16和推纱板17形成一组连动机构。实际工作时选色控制部1中安装有多组连动机构。
具体而言,通过一枢轴12将多个选色脚片13枢接起来。该选色脚片13的下方设有一驱动片14。该驱动片14于中央位置处设有一定位轴141,且驱动片14的一端设有一与选色脚片13相贴合的突部142,另一端则设有可与连动片18相互结合的连接部142。驱动片14的下方设有弹性件15使其可做复位动作。连动片18相对摆动片16的一侧水平延伸成型有一凸点183,摆动片16相对凸点183的侧边为一光滑面160,通过凸点183对光滑面160形成限定。摆动片16通过定位轴163枢接,并且于摆动片16上成型有与推纱片17上的凹槽171配合的上定位凸部161。推纱片17底端枢接送纱板,且推纱板17的凹槽171底缘成型有突部172。
见图3a-3d,这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示意图。下面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见图3a,该选色脚片13的下缘贴合驱动片14一端的突部142,而驱动片14另一端的连接部143则连结连动片18上端的连接槽181,该连接部143与连接槽181形成一种类似轴孔配合的可转动连接。而摆动片16的上定位凸部161抵靠在推纱片17的凹槽171下方的突部172处。连动片18上的凸点183抵靠在摆动片16的光滑面160上,通过凸点183对光滑面160形成限定。
见图3b,当本实用新型接受外接选针器指令动作时,使该选色脚片13下降,迫使驱动片14突部142的一端随之下降,而驱动片14另一端的连接部143在杠杆作用下则会上升,并带动连动片18跟着上升。随着连动片18的上升,其侧面的凸点183将随之上升,运行到摆动片16光滑面160的上端,处于一种悬空位置。摆动片16此时脱离凸点183而失去定位。当推纱片17下降时,摆动片16的上定位凸部161则由突部172表面、顺着凹槽171的斜度逐步进入凹槽171内。
见图3c,当推纱片17下降到最低点时,此时摆动片16的上定位凸部161完全进入凹槽171内,而摆动片16的下定位凸部162则与推纱片17上的突部172形成干涉,突部172将对摆动片16的下定位凸部162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推动摆动片16复位。
见图3d,当摆动片16复位后,作用于选色脚片13上的力消失,驱动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复位,并同时带动连动件18下降,完成复位,此时连动片18上的凸点183抵靠在摆动片16的光滑面160上,再次对光滑面160形成限定。至此,本实用新型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部件简化部分零件的结构设计,并且可以实现整个连动工作精准对位,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见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在变换纱线装置中的示意图,该变换纱线装置包括:选色控制部1、连动部2、装置部3以及夹切纱部4。连动部2升降板21的上端穿套于滑槽座体11固定座111旁的滑槽112内,升降板21的下端设有一凹槽211,底端则以一枢接轴212连结压纱板22,并与一弹性组件23结合后,使升降板21呈可上、下活动状,该连动杆24中央位置设有一定位轴241使其定位,其一端的凸部243容置于升降板21的凹槽211内,另端则以一枢接轴242连结脱纱板25,脱纱板25的下方设有一横杆251使其能做脱纱动作。
工作时,升降板21下端设有一凹槽211,可使连动杆24一端的凸部243容置于内,而升降板21的底端则以一枢接轴212连接压纱板22,当升降板21下降时能带动压纱板22下降进行夹切纱动作,而当弹性组件23将升降板21拉起时,可带动连动杆24另端的脱纱板25下降以进行脱纱动作,该连动部2的结构将连动杆24一端的凸部243容置于升降板21的凹槽211内,利用双边连动原理,可使升降板21在做交换夹切纱动作时更顺畅,不会因时间性的磨损,而导致动作偏摆,造成夹切纱的错误。
装置部3设于变换纱线装置的上方,一端设有一固定梢31,可固定于机台一端的固定座,另端则设有一卡勾件,与一弹力件配合可勾接固定于机台另端的固定座上。工作时,装置部3设有一卡勾件并结合一弹力件,其利用弹力外张原理,可快速的卡固于机台的固定座上,当需要拆卸本装置时,只须利用工具扳动卡勾件,即可将本装置脱离,可使本装置的拆、装更为快速、容易。
夹切纱部4位于连动部2的下方,包含有送纱板41及多组的夹切刀件42,且使送纱板41连接一弹性组件43,使其可做回复动作。
以上所述,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包括:滑槽座体(11)以及可形成连动的选色脚片(13)、驱动片(14)、连动片(18)、摆动片(16)、推纱板(17),其中,
所述选色脚片(13)的一端通过枢轴活动安装于所述的滑槽座体(11)上;
通过中间枢接的驱动片(14)一端抵于选色脚片(13)活动端的下缘,其另一端连接至连动片(18)的上端;
所述的连动片(18)中间设置有定位孔(182);
通过定位轴(163)枢接的摆动片(16)成型有与推纱片(17)上的凹槽(171)配合的上定位凸部(161);
所述的推纱片(17)底端枢接送纱板,且推纱板(17)的凹槽(171)底缘成型有突部(17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片(18)相对摆动片(16)的一侧成型有一凸点(183);所述摆动片(16)的上定位凸部(161)下方成型有下定位凸部(1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片(14)抵于选色脚片(13)下缘的一端成型有突部(142),其另一端设置有与连动片(18)上一连接槽(181)配合的连接部(14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片(16)相对凸点(183)的侧边为一光滑面(160);由所述连动片(16)侧边水平延伸所形成的凸点(183)对光滑面(160)形成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片(18)中间的定位孔(182)内安装有限定连动片(18)上下竖直位移的定位销(19)。
CN2009201953080U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4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3080U CN201634842U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3080U CN201634842U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4842U true CN201634842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7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53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4842U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4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937A (zh) * 2014-07-01 2014-10-22 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 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937A (zh) * 2014-07-01 2014-10-22 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 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7834A (zh) 变换纱线装置的夹切纱刀机构
CN201634842U (zh) 一种改进型选色控制部机构
CN201172729Y (zh) 变换纱线装置的选色控制部机构
CN101597833A (zh) 变换纱线装置夹切纱的连动机构
CN102061559B (zh) 选色控制部机构
CN103469461A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给纱装置
CN201660747U (zh) 一种卧式圆型针织机的换色装置
CN201439562U (zh) 换色器的限位开关
CN101481847B (zh) 变换纱线装置的选色控制部机构
CN106637649B (zh) 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CN202144554U (zh) 直筒型缝纫机自动切线装置的传动机构
CN203238416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01695167U (zh) 圆型针织机夹切刀组装置
CN101363163B (zh) 变换纱线的控制机构
CN202369751U (zh) 针织横机的纱嘴装置
CN201634843U (zh) 针织机用于控制变化纱线的机构
CN105386225B (zh) 调线器
CN101643968A (zh) 针织机的选纱控制装置
CN202347263U (zh) 圆头锁眼机的剪线机构
CN204000162U (zh) 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
CN201232109Y (zh) 变换纱线装置夹切纱的连动机构
CN200985402Y (zh) 一种复动式提花机竖针
CN208414774U (zh) 一种提花机用的选针结构
CN201180208Y (zh) 一种缝纫机的跳针装置
CN201103031Y (zh) 变换纱线的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