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6566U - 薄膜袋封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袋封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6566U
CN201626566U CN2009202846620U CN200920284662U CN201626566U CN 201626566 U CN201626566 U CN 201626566U CN 2009202846620 U CN2009202846620 U CN 2009202846620U CN 200920284662 U CN200920284662 U CN 200920284662U CN 201626566 U CN201626566 U CN 201626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te
contact feet
electrode
sea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846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846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6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6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65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薄膜袋封口装置,属于包装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一基座;一底盖板;一热封口机构;一盒盖,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封口机构包括一热绝缘基体、电热板、一对导电触脚和一压缩弹簧,热绝缘基体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座孔,两端各开设有一导电触脚插孔,压缩弹簧的下端置入于所述的压缩弹簧孔中,而上端位于压缩弹簧座孔中,电热板敷设在热绝缘基体的上表面,一对导电触脚分别插置在所述的导电触脚插孔中,各导电触脚的上端与所述的电热板电连接,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相对应。本技术方案有助于加工和组装,使用更趋方便。

Description

薄膜袋封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袋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袋封口装置可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较为典型的即属于迷你型(mini型)或称袖珍式范畴的如文献A).授权公告号CN2216964Y推荐的封口机和文献B).授权公告号CN2330497Y介绍的电热式封口机以及文献C).授权公告号CN1218860C披露的具有安全闸门的电热封口机。前述文献A)采用主从动齿轮或彼此对置的并且相互啮合的齿形加热片对薄膜袋的袋口封装,该专利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的长处,但是,当主从动齿轮或彼此对置的齿形加热片对薄膜袋封口时容易损及封边,造成封口不良,因为齿会使脆弱的薄膜刺穿。前述文献C)是对美国专利申请US5142123的改进,该专利的技术贡献在于通过增设安全阀门避免电热机构误触,也就是说防止在否封口情形下加热部与凸部相接触的不当加热情形出现(说明书第3页倒数第10行至第4页第9行),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前述文献B)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交直流两用和便于携带的长处。但是结构松散有失紧凑系其缺憾,例如盒盖机构由上盖、电池盒盖及后盖三个部件构成(说明书第3页第6-8行),于是造成用于加工盒盖机构的模具数量增加和装配环节增多。又如,热封口机构由热绝缘基部、电热线、一对侧边固定片、热绝缘覆盖片和压缩弹簧构成(说明书第2页第17行行及该专利的说明书图1),因而具有复杂化趋向,还如,从经济性和实用性以及安全性角度考虑,整体结构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等仍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热封口机构和盒盖而藉以体现整体结构简练、加工组装方便和使用安全的薄膜袋封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薄膜袋封口装置,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的长度方向的底侧具有一电池腔,基座的上侧的一端具有一电极板座和位于电极板座后部的彼此平行的并且与所述的电池腔相通的第一、第二电极板腔,第一电极板腔内插嵌第一电极板,而第二电极板腔内插嵌第二电极板,并且,第一、第二电极板的各自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电池腔,而各自的另一端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上,在电极板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孔,基座的上侧的另一端具有一插脚座和位于插脚座后部的与所述电池腔相通的第三电极板腔,第三电极板腔内插嵌第三电极板,该第三电极板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相对应;一底盖板,插嵌在基座的底侧,与电池腔相对应并且对电池腔封闭;一热封口机构,浮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相配合;一盒盖,与所述的基座固定,在该盒盖的一端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热封口机构探入的电热板孔,另一端设有一扭簧夹;一压臂,该压臂的一端并且朝向下的一侧具有一压块座腔,压块座腔上配置有一压块座,压块座上固设有一位置与所述的电热板孔相对应的热绝缘压块,压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盒盖铰接并且与所述的扭簧夹相接触,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封口机构包括一热绝缘基体、电热板、一对导电触脚和一压缩弹簧,热绝缘基体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座孔,两端各开设有一导电触脚插孔,压缩弹簧的下端置入于所述的压缩弹簧孔中,而上端位于压缩弹簧座孔中,电热板敷设在热绝缘基体的上表面,一对导电触脚分别插置在所述的导电触脚插孔中,各导电触脚的上端与所述的电热板电连接,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板的一端弯折有一第一电池接触脚,另一端弯折有一第一挂钩片,第一电池接触脚位于所述电池腔中,而第一挂钩片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极板的一端弯折有一第二电池接触脚,另一端弯折有一第二挂钩片,第二电池接触脚位于所述的电池腔中,而第二挂钩片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极板在朝向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一侧弯折有第三、第四电池接触脚,第三、第四电池接触脚位于电池腔中,其中,第三电池接触脚与所述第一电池接触脚相对应,而第四电池接触脚与所述第二电池接触脚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四电池接触脚的电极极性相同,而所述的第二、第三电池接触脚的电极极性相同,并且,第一、第四电池接触脚的电极极性与第二、第三电池接触脚的电极极性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底盖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前插榫,而另一端延设有一后插榫,并且在底盖板朝向所述的电池腔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突设有一电池分隔突条,所述的基座的底部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下方各凹设有前插榫槽,基座的底部的另一端凹设有一导向舌容置腔,所述的插脚座具有一后插榫腔,所述的前插榫与前插榫槽相插配,所述的后插榫插入于后插榫腔中,在后插榫上还延伸有一导向舌,该导向舌对应于所述导向舌容置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盖板的底表面上固设有一平板电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绝缘基体的纵截面形状呈凸字形,所述的电热板为采用电热丝编织的网板,所述的热绝缘压块的表面设有热绝缘覆盖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盖的上表面的一端凹设有一扭簧腔,扭簧腔的对应腔壁上各具有一扭簧夹枢座,所述的扭簧夹的中部与所述压臂接触,而扭簧夹的两端套置在相对应的扭簧脚枢座上,并且扭簧夹的一对定位脚抵挡在盒盖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盖与所述的压臂相铰接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开设有一销轴座,而所述的压臂的对应两内侧各延伸有一销轴头,销轴头与销轴座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盖上枢轴设置有一护夹,该护夹对应于所述的电热板孔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热封口机构及盒盖进行了合理设计,从而使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合理性得以改善,不仅有助于加工和组装,而且使用更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敬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材料优选为塑料并且通过模具所制取的形状优选为图示形状的基座1,该基座1的形状犹如文具用品中的订书机的基座。在基座1的底部构成电池腔11,电池腔11的大小以足以容纳两节标准的5号干电池7为宜,在基座1的上部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具有一电极板座12和具有与电池腔11相通的第一、第二电极板腔13、14,第一、第二电极板腔13、14伴随于电极板座12即与电极板座12毗邻,由图1所示,第一、第二电极板腔13、14位于电极板座12的后侧即位于图示的右侧,并且第一、第二电极板腔13、14彼此平行。在电极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孔121,在第一电极板腔13内插置第一电极板131,而在第二电极板腔14内插设第二电极板141。第一电极板131的一端弯折成一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另一端弯折成一第一挂钩片1312,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位于电池腔11中,而第一挂钩片1312挂置在电极板座12的一端;第二电极板腔141的一端弯折成一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另一端弯折成一第二挂钩片1412,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位于电池腔11中,而第二挂钩片1412挂置在电极板座12的另一端。在基座1的上部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构成有插脚座15和第三电极板腔16,在第三电极板腔16内插置第三电极板161,第三电极板161朝向前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的一侧弯折有彼此平行的第三、第四电池接触脚1611、1612,其中:第三电池接触脚1611与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相对应,而第四电池接触脚1612与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相对应。为了形成电源回路,第一、第三电池接触脚1311、1611分别与由图2示意的干电池7的正、负极相对应,也就是说,干电池7的正极与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相接触,而干电池7的负极与第三电池接触脚1611相接触。同时,两节干电池7中的另一节干电池7的负极与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相接触,而该节干电池7的正极与第四电池接触脚1612相接触,从而形成回路。上述正、负极的位置整体对调,则也是可行的。
继续见图1和图2,一底盖板2盖配在基座1的底部并且对应于电池腔11,由底盖板2对电池腔11封闭,在底盖板2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设有一对前插榫21,而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延伸有一犹如驼峰状的后插榫22,并且在后插榫22上延伸有一导向舌221。为了供底盖板2盖配于基座1上,因此在基座1的底端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二电极板131、141的下方提供有一对前插榫槽17,一对前插榫21插入于前插榫槽17中。又,由图2所示,前述的插脚座15具有后插榫腔151,前述的后插榫22插入于该后插榫腔151中,及,在基座1的右端的底部的居中部位凹陷有一导向舌容置腔18,前述的导向舌221置入于该导向舌容置腔18中。由图1示,在底盖板2朝向电池腔11的一侧的居中部位形成有一分隔突条23,由该分隔突条23将前述的两节干电池7分隔,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干扰。此外,在底盖板2的底表面固定有一平板电磁铁24,通过平板电磁铁24便可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吸附于)诸如冰箱或类似的金属材质的载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热封口机构3的结构如下:一纵截面形状呈凸字形的热绝缘基体31的中部的下方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座孔311,两端各开设有一导电触脚插孔312,在热绝缘基体31的上表面固设由电热丝编织成的网状的电热板32,在一对导电触脚插孔312中各插设置一导电触脚33,各导电触脚33的上端与电热板32电连接,下端与前述的第一、第二挂钩片1312、1412相对应,一压缩弹簧34的下端容入于前述的压缩弹簧孔121中,上端探入于压缩弹簧座孔311中。在压缩弹簧34的作用下,使热绝缘基体31处于浮动状态。
仍见图1和图2,一盒盖4与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预设有一对螺钉座19,各螺钉座19上旋配有螺钉191,在盒盖4上并且在对应于螺钉座19的部位预设有一对盒盖螺钉座45,由一对螺钉191将盒盖螺钉座45与螺钉座19固定。在盒盖4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开设有一电热板孔41,前述的热绝缘基体31的中部对应于电热板孔41,并且在盒盖4的左端对应壁体上各开设有护夹轴孔46,一对护夹轴孔46上枢轴设置有一护夹6,具体是:在护夹6的两端的对应内壁上各具有一护夹轴61,护夹轴61与护夹轴孔46相配合。护夹6的作用是阻断(阻挡)电热板孔41,在非使用状态下由护夹6封堵电热板孔41,纵使接押压臂5,也不会作用于热封口机构3的热绝缘基体31,避免非正常封口情形出现。在盒盖4的另一端即右端开设有一扭簧腔43,在扭簧腔43的对应壁体上各延伸有一扭簧脚枢座431,一扭簧夹42的中部与下面还要描述的压臂5接触,扭簧夹42的两端转动地套置在扭簧脚枢座431上,并且扭簧夹42的一对定位脚421抵挡在盒盖4的背面。盒盖4右端的对应两侧的销轴座44用于与压臂5的右端枢接,在压臂5的右端的对应两内侧各延设有一销轴头52,销轴头52与销轴座44相配合。压臂5的左端形成有一压块座腔51,压块座腔51上配设压块座511,压块座511上固设热绝缘压块5111,并且在热绝缘压块5111的表面覆盖热绝缘覆盖片5112。热绝缘压块5111对应于前述的电热板孔41,更具体地讲,与前述的热绝缘基体31的中部相对应。
当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对由图2所示意的薄膜袋8的袋口封口时,首先将前述的护夹6扳展到图2所示状态,用手指按下压臂5的左端时,热绝缘压块5111经电热板孔41压迫热绝缘基体31下行,使一对导电触脚33与一对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的第一、第二挂钩片1312、1412接触,此时电路导通,电热板32发热,使位于电热板32与热绝缘覆盖片5112之间的薄膜袋8的袋口熔合,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只要移动薄膜袋8或移动本实用新型薄膜袋封口装置,即可完成封口。当处于非使用状态下时,将护夹6扳展到对应于电热板孔41即可。

Claims (9)

1.一种薄膜袋封口装置,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1)的长度方向的底侧具有一电池腔(11),基座(1)的上侧的一端具有一电极板座(12)和位于电极板座(12)后部的彼此平行的并且与所述的电池腔(11)相通的第一、第二电极板腔(13、14),第一电极板腔(13)内插嵌第一电极板(131),而第二电极板腔(14)内插嵌第二电极板(141),并且,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的各自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电池腔(11),而各自的另一端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12)上,在电极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孔(121),基座(1)的上侧的另一端具有一插脚座(15)和位于插脚座(15)后部的与所述电池腔(11)相通的第三电极板腔(16),第三电极板腔(16)内插嵌第三电极板(161),该第三电极板(161)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相对应;一底盖板(2),插嵌在基座(1)的底侧,与电池腔(11)相对应并且对电池腔(11)封闭;一热封口机构(3),浮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12)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相配合;一盒盖(4),与所述的基座(1)固定,在该盒盖(4)的一端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热封口机构(3)探入的电热板孔(41),另一端设有一扭簧夹(42);一压臂(5),该压臂(5)的一端并且朝向下的一侧具有一压块座腔(51),压块座腔(51)上配置有一压块座(511),压块座(511)上固设有一位置与所述的电热板孔(41)相对应的热绝缘压块(5111),压臂(5)的另一端与所述盒盖(4)铰接并且与所述的扭簧夹(42)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封口机构(3)包括一热绝缘基体(31)、电热板(32)、一对导电触脚(33)和一压缩弹簧(34),热绝缘基体(31)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压缩弹簧座孔(311),两端各开设有一导电触脚插孔(312),压缩弹簧(34)的下端置入于所述的压缩弹簧孔(121)中,而上端位于压缩弹簧座孔(311)中,电热板(32)敷设在热绝缘基体(31)的上表面,一对导电触脚(33)分别插置在所述的导电触脚插孔(312)中,各导电触脚(33)的上端与所述的电热板(32)电连接,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板(13)的一端弯折有一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另一端弯折有一第一挂钩片(1312),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位于所述电池腔(11)中,而第一挂钩片(1312)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1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极板(14)的一端弯折有一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另一端弯折有一第二挂钩片(1312),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位于所述的电池腔(11)中,而第二挂钩片(1312)挂置在所述的电极板座(12)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极板(161)在朝向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的一侧弯折有第三、第四电池接触脚(1611、1612),第三、第四电池接触脚(1611、1612)位于电池腔(11)中,其中,第三电池接触脚(1611)与所述第一电池接触脚(1311)相对应,而第四电池接触脚(1612)与所述第二电池接触脚(1411)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四电池接触脚(1311、1612)的电极极性相同,而所述的第二、第三电池接触脚(1411、1611)的电极极性相同,并且,第一、第四电池接触脚(1311、1612)的电极极性与第二、第三电池接触脚(1411、1611)的电极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盖板(2)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前插榫(21),而另一端延设有一后插榫(22),并且在底盖板(2)朝向所述的电池腔(11)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突设有一电池分隔突条(23),所述的基座(1)的底部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131、141)的下方各凹设有前插榫槽(17),基座(1)的底部的另一端凹设有一导向舌容置腔(18),所述的插脚座(15)具有一后插榫腔(151),所述的前插榫(21)与前插榫槽(17)相插配,所述的后插榫(22)插入于后插榫腔(151)中,在后插榫(22)上还延伸有一导向舌(221),该导向舌(221)对应于所述导向舌容置腔(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板(2)的底表面上固设有一平板电磁铁(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绝缘基体(31)的纵截面形状呈凸字形,所述的电热板(33)为采用电热丝编织的网板,所述的热绝缘压块(5111)的表面设有热绝缘覆盖片(5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4)的上表面的一端凹设有一扭簧腔(43),扭簧腔(43)的对应腔壁上各具有一扭簧夹枢座(431),所述的扭簧夹(42)的中部与所述压臂(5)接触,而扭簧夹(42)的两端套置在相对应的扭簧脚枢座(431)上,并且扭簧夹(42)的一对定位脚(421)抵挡在盒盖(4)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4)与所述的压臂(5)相铰接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开设有一销轴座(44),而所述的压臂(5)的对应两内侧各延伸有一销轴头(52),销轴头(52)与销轴座(44)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袋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4)上枢轴设置有一护夹(6),该护夹(6)对应于所述的电热板孔(41)的上部。
CN2009202846620U 2009-12-09 2009-12-09 薄膜袋封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6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846620U CN201626566U (zh) 2009-12-09 2009-12-09 薄膜袋封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846620U CN201626566U (zh) 2009-12-09 2009-12-09 薄膜袋封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6566U true CN201626566U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846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6566U (zh) 2009-12-09 2009-12-09 薄膜袋封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6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902A (zh) * 2018-07-12 2018-11-02 宋海英 简易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封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902A (zh) * 2018-07-12 2018-11-02 宋海英 简易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封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9668U (zh) 便携式封口机
US7759611B2 (en) Portable heat sealing apparatus
CN201626566U (zh) 薄膜袋封口装置
CN106742359A (zh) 小型密封装置
CN101797984A (zh) 薄膜袋封口装置
CN201822140U (zh) 真空保鲜自动加热饭盒
CN2279712Y (zh) 电源衔接插头
CN208979220U (zh) 手持式封口器
CN210040790U (zh) 一种模块化滑动拼接插座
CN207868572U (zh) 一种多规格插头转换器
CN202636597U (zh) 一种具有烟熏功能的电压力锅
CN207321158U (zh) 一种户外休闲用品插拔式供电装置
CN207938868U (zh) 一种usb拨档插座
CN20713431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试验按压装置
CN206374391U (zh) 一种按压式液油印泥盒
CN201181585Y (zh) 具有散发香精功能的便携式通用串行总线快闪存储器
CN201910516U (zh) 电源插座
CN214522990U (zh) 塑料证卡盒
KR100992194B1 (ko) 비닐봉투용 실링장치
CN219192748U (zh) 真空封口机的发热模块安装结构
CN202395272U (zh) 转接插座
CN206391077U (zh) 一种新型的电热水袋用防爆夹
CN206453266U (zh) 智能内衣的主机
CN201499000U (zh) 太阳能电源箱
CN209506192U (zh) 电动真空包装密封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