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809U - 一种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3809U
CN201623809U CN2010201231405U CN201020123140U CN201623809U CN 201623809 U CN201623809 U CN 201623809U CN 2010201231405 U CN2010201231405 U CN 2010201231405U CN 201020123140 U CN201020123140 U CN 201020123140U CN 201623809 U CN201623809 U CN 201623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sensor
interfa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31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231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3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3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38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此种防盗装置通过建立应答通话连接,造成家中有人的假象,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提高防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对防盗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今使用的防盗装置,一般是在房门及室内设置多个传感器,如接触传感器等,主要用于识别室内是否有人侵入,并在检测到有人侵入时启动报警,有的还装设摄像头,对室内情形进行影像的采集和存储,以供日后查询及取证。
尽管目前市面上的防盗装置多种多样,归根到底却都是一种简单的报警装置,是被动的预防,当报警信息发出时,盗窃行为往往已经结束,再去追查窃贼非常困难,因而不具有当场阻止窃贼实施盗窃行为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
现在的窃贼在盗窃时,通常是先敲门,待确认屋内没有人之后,再撬锁进入,现今的防盗装置虽然精度较高,却只能在判断窃贼进入室内后才进行报警,由于屋内没有人,窃贼有恃无恐,即使发出报警声,也并不能起到太大的震慑作用,而即使防盗装置会及时将信息发送给用户,也因为用户不能及时赶回而效果甚微。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目前防盗装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其通过建立应答通话连接,造成家中有人的假象,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提高防盗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上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门口、需由密码解锁的密码锁,用户界面模块则包括用于设定及输入密码的键盘。
上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和红外线探头,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探头感知室内的火情和煤气泄漏,并将感测结果送入中央处理器。
上述电源模块还包括UPS系统。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改进:
(1)在门口设置振动传感器,并增加通讯处理模块来实现通讯功能,当有人敲门或撬锁时,振动传感器将感测结果送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通讯处理模块将振动信息及摄像头截取的影像资料发送给用户,建立用户与防盗装置的通话连接,用户可发出应答并由防盗装置中的喇叭播放,造成有人在家的假象,避免窃贼入内,增强防盗效果;
(2)在门口设置密码锁,用户可自行设置密码,只有当密码完全正确时才可解锁,增加窃贼撬锁入室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室内设置烟气传感器和煤气传感器,可在第一时间发出火情或煤气泄漏的警报,方便用户进行相应处理,减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传感器模块2、通讯处理模块3、用户界面模块4和电源模块5,以下分别介绍。
传感器模块2设置在房门及室内,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含有振动传感器21、接触传感器22、红外线探头23、烟气传感器24、煤气传感器25和摄像头26,其中,振动传感器21设置在房门上,当感测到一定程度的振动时,即向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主要用于敲门以及对入侵意图的识别;接触传感器22可为多个,可以分设在房门及室内容易碰触的位置,当受到外界碰触时,即会向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主要识别未经许可企图无锁入室或已经入室的情况;红外线探头23可为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室内的各个角落,烟气传感器24和煤气传感器25通过红外线探头23识别室内的火情、煤气泄漏等信息,并将检测结果送入中央处理器1;摄像头26可以为多个,设于门口及室内,用于采集访客及室内的图像信息,并送入中央处理器1。
通讯处理模块3包含有GSM模块31、无线网络模块32和PSTN接口33,无线网络模块32可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与预设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建立通讯连接,以SMS、MMS等传输报警或图像信息,并利用GSM模块31、PSTN接口33进行音频传输。
用户界面模块4包含有喇叭41、麦克风42和报警器44,利用通讯处理模块3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其一方面将接收到的来自通讯处理模块3的音频信号利用喇叭41进行播放,另一方面将由麦克风42输入的音频信号送到通讯处理模块3进行传送,实现远程的即时通话;而报警器44可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发出鸣叫,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
电源模块5为前述中央处理器1、传感器模块2、通讯处理模块3、用户界面模块4提供电力供应,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在停电时仍能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可靠性,除了与普通市电连接外,还连接有UPS系统51,以提供停电时的电源支持。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用户外出时,可启动防盗装置,并设置接收报警信息的地址,如用户的手机号,当有人敲门或欲撬锁时,设于房门的振动传感器21感测到振动,向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中央处理器1判断为门口有人,则控制摄像头26截取门口的影像资料,由无线网络模块32将门口访客的影像资料以SMS、MMS等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用户接收到资料后,判断需要应答时,使用手机与家中的通讯处理模块3建立通话连接,通过手机上的麦克风向通讯处理模块3传送音频应答信号,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通讯处理模块3将应答信号送到用户界面模块4的喇叭41播放,令门口的访客以为家里有人,窃贼则不敢轻易入内;同时麦克风42还可将访客的声音通过通讯处理模块3传送到用户的手机,实现即时通话;这种方式可有效阻止盗窃行为的发生,改变了传统防盗装置报警滞后的不足,极大地降低失窃率;另外,即使窃贼成功进入房间,当碰触到接触传感器22时,接触传感器22向中央处理器1发送感测数据,中央处理器1判定室内有人,则控制摄像头26截取室内相应位置的图像资料,再由通讯处理模块3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说话,由喇叭41播放出来,起到震慑窃贼的作用,由于是实时通话,因此效果远比警报警示要好,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也设置有可发出警报声的报警器44。
同时,烟气传感器24、煤气传感器25还可通过红外线探头23探知室内的火情、煤气泄漏等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1,当判定发生火情或煤气泄漏时通过通讯处理模块3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方便用户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降低损失。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阻止窃贼撬锁入室,本实用新型还在门口设置电子锁27及键盘43,该电子锁27具有密码处理器,用户可预先通过键盘43设定解锁密码,只有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才可触发解锁,从而进一步增加窃贼撬锁的难度,阻止窃贼进入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装置,重点在于在房门设置振动传感器21,并在有陌生人敲门时截取访客的影像资料发送给用户,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模块4实现即时通话,令访客误以为屋内有人,而不敢贸然进入,有效阻止窃贼的盗窃行为,提高防盗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传感器模块包含有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摄像头,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将感测数据送入中央处理器,摄像头将截取的影像资料送入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包括GSM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PSTN接口,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与预设对象进行通讯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包括喇叭和麦克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模块与前述中央处理器、通讯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门口、需由密码解锁的密码锁,用户界面模块则包括用于设定及输入密码的键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和红外线探头,烟气传感器、煤气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探头感知室内的火情和煤气泄漏,并将感测结果送入中央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UPS系统。
CN2010201231405U 2010-01-26 2010-01-26 一种防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31405U CN201623809U (zh) 2010-01-26 2010-01-26 一种防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31405U CN201623809U (zh) 2010-01-26 2010-01-26 一种防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3809U true CN201623809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314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809U (zh) 2010-01-26 2010-01-26 一种防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38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635A (zh) * 2012-06-02 2012-10-03 毛振刚 智能gsm彩信报警器
TWI456530B (zh) * 2012-09-24 2014-10-11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可攜式防入侵警示系統及其方法
CN104809834A (zh) * 2015-05-15 2015-07-29 深圳市领航卫士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5261158A (zh) * 2015-11-02 2016-01-20 黄�俊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天然气检露仪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635A (zh) * 2012-06-02 2012-10-03 毛振刚 智能gsm彩信报警器
TWI456530B (zh) * 2012-09-24 2014-10-11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可攜式防入侵警示系統及其方法
CN104809834A (zh) * 2015-05-15 2015-07-29 深圳市领航卫士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5261158A (zh) * 2015-11-02 2016-01-20 黄�俊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天然气检露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6173A (zh) 一种防盗装置
US11475745B2 (en) Self-contained security system including voice and video calls via the internet
CN103348074B (zh) 门锁装置
CN202167123U (zh) 一种安防系统
US20080092610A1 (en) Protective lock structure
CN104902225A (zh) 智能家居监控及防盗系统及该系统的监控方法
US20200342746A1 (en) Portable alarm system
CN203057292U (zh) 一种警铃声控检测装置以及警铃声控报警系统
CN201623809U (zh) 一种防盗装置
CN101059903A (zh) 基于短信息报警的保险箱防盗装置
JP4612594B2 (ja) 端末装置、火災報知方法および火災報知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272492B1 (ko) 방문자를 인식하여 상황에 따라 조치할 수 있도록 휴대전화로 연결되는 인터폰
RU2554549C2 (ru) Интерактивный домофон
CN104574731A (zh) 一种防盗装置
JP5869449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及び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201174731Y (zh) 一种电话防盗报警装置
CN201540618U (zh) 防盗报警装置
RU72560U1 (ru) Домофон "мобифон"
CN101354814A (zh) 多路防误报控制方案
KR100685651B1 (ko) 공동 경비 비상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06652278A (zh) 报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2132316B1 (ko) 비명감지기를 이용한 돌발침입범죄 대응 방범시스템과 오경보를 방지하는 방법
CN201984587U (zh) 一种远程防盗报警器
CN106600871B (zh) 一种超声波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255553Y1 (ko) 홈 관제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