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9219U - 射出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出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19219U
CN201619219U CN2010201127454U CN201020112745U CN201619219U CN 201619219 U CN201619219 U CN 201619219U CN 2010201127454 U CN2010201127454 U CN 2010201127454U CN 201020112745 U CN201020112745 U CN 201020112745U CN 201619219 U CN201619219 U CN 201619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late
several
train wheel
wheel brid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27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27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19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19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192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射出加工装置,其包含一加工基座、一输送组件、数个取料单元、一定位座、数个夹具及数个模具。该输送组件、定位座、数个夹具及数个模具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上,且该定位座及各该模具依序环状排列于该加工基座的一传动单元的转动路径上。该数个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上。借助在各该夹具上设置一止挡块来确保该夹具不会任意受到外力影响而松开,同时利用该夹具与该定位座之间的结合来解除该夹具的夹持状态,进一步提升该夹具在定位上的夹持精确度,并提升加工品质。

Description

射出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射出加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对一加工件连续进行多色及多层射出包覆工艺的射出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射出成形加工工艺是广泛直接使用于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上,更可应用在金属工件的局部成形加工上,例如:成形剪具的把手部位或机车握把等。
一般而言,若要在一金属工件上额外进行射出成形工艺(以成形剪具把手的工艺为例),现有射出加工装置大都利用一输送单元(例如:机械手臂)或是直接以人工方式,将该局部金属工件预先置放于一模具的一模穴中;接着,闭模注入熔融状的塑料至该模具的模穴中,使原料包覆成形于该局部金属工件上;最后,待该塑料初步冷却定型之后,开启该模具并经由该输送单元将成形的料件从该模具的模穴内取出,即可获得剪具把手的加工成品或半成品。
另外,若欲在单一金属工件上成形双色或多色的握把时,则可将已完成单次加工程序的该剪具把手成品再次重复前述步骤,使另一颜色的塑料再次包覆成形于该局部金属工件上,以达到在该金属工件上成形多色握把的目的。
然而,前述现有射出加工装置于实际使用时的最大问题在于该输送单元大都以真空吸附或是弹簧式来定位该金属工件,其真空吸附力道及弹簧的弹力仅作用在该金属工件的单一侧面上,其仅提供单一方向的定位力道,且定位力道不足,以至于该金属工件在拔模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震动外力或塑料与该模具之间残留的粘附力的影响,而产生些许的偏位。如此,若该金属工件欲进行另一颜色的把手成形后续工艺时,该输送单元将无法精确的将该局部金属工件对应置入该模具的模穴中,造成容易产生定位精度的误差,使得射出成形在该金属工件的把手可能会成形在该金属工件的非预定位置上,而影响到成品品质。
有鉴于此,前述现有射出加工装置其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射出加工装置,其能够提供双向的夹持力道来稳固的定位加工件,具有极佳的夹持定位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射出加工装置,具有极佳的定位精度,有助于提升加工成品品质,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射出加工装置,能够确保夹持在加工件二侧的夹具不会任意受到外力而松开加工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助该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功效包含有:
一种射出加工装置,其包含一加工基座、一输送组件、一第一取料单元、一第二取料单元、一第三取料单元、一定位座、数个夹具及数个模具,该加工基座具有一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能够旋转且产生轴向升降作动,该传动单元设有数个连接臂。该输送组件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上。该第一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该第二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且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一例;该第三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且该第二取料单元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及第三取料单元之间。该定位座设置于该加工基座,该定位座设有一动力元件及一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设置于该动力元件的一端,且该升降平台设有数个立杆及数个抵推件。该数个夹具分别设置于该传动单元的各连接臂,各该夹具设有一下夹板、一上夹板及数个止挡块,该下夹板可活动的组装于该上夹板的数个连杆,并借助一弹性元件分别抵靠于该连杆的端部及下夹板的侧面,该下夹板设有至少一组限位件及数个穿孔,该限位件凸设于该下夹板朝向该上夹板的表面,该穿孔贯穿该下夹板,该上夹板设有至少一凹槽,该下夹板的限位件穿过该上夹板的凹槽且被限位于该凹槽内,而各该穿孔则分别与该凹槽内的一缺槽相对位,以供该立杆对位穿过。该数个模具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上,且该定位座及各该模具依序环状排列于该传动单元的转动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借助该止挡块的抵压来确保夹持在一加工件二侧的下夹板及上夹板不会任意受到外力影响而松开该加工件,借此提供双向的夹持力道,进一步提升该夹具在定位上的夹持精确度,并提升加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射出加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座及夹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座及夹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取料单元撷取加工件前的作动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取料单元撷取加工件的作动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取料单元将加工件置放于定位平台的作动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旋例的第二取料单元于定位平台撷取加工件的作动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旋例的第二取料单元于定位平台撷取加工件的侧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取料单元将加工件带离定位平台的侧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取料单元离开定位平台的作动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取料单元移动至夹具上方的作动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取料单元移动至与夹具齐高位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射出加工装置的局部上视图。
图1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座解除夹具的夹持状态及第二取料单元将加工件置入夹具的夹持间隙内的作动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具恢复夹持状态及第二取料单元放开加工件的作动示意图。
图17: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具从初始位置旋转移动至其中一模具上方的作动上视图。
图18: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加工件进入模穴射料工艺的侧视图。
图19: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加工件完成射料工艺进行拔模的侧视图。
图20: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取料单元移动至夹具上方的作动示图。
图2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动单元完成一次循环工艺回到初始位置的上视图。
图2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取料单元欲吸附加工件成品的侧视图。
图2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具解除夹持状态且第三取料单元取走加工件成品的侧视图。
1加工基座      11下底座      12上基座         13定位平台
131定位柱      14传动单元    141连接臂        15置放平台
16加工空间     2输送平台     21轨道           22输送座
3第一取料单元  31第一驱动缸  311第一衔接座    32第一取料座
321吸嘴        4第二取料单元 41第二驱动缸     411第二衔接座
42辅助驱动缸   43第二取料座  431夹臂          5第三取料单元
51第三驱动缸   511第三衔接座 52辅助驱动缸     53第三取料座
531吸嘴        6定位座       61座体           611立墙
62支撑架       621承载部     63动力元件       64升降平台
641立杆        6411导斜面    642抵推件        7夹具
71下夹板       711下夹持部   7111定位槽       712结合部
713限位件      714滑动空间   715挡墙          716穿孔
72上夹板       721连杆     7211卡掣头端  722上夹持部
7221定位凸块   723凹槽     7231缺槽      724肩部
73止挡块       731导斜面   8模具         81模穴
9加工件        91定位孔    a1弹性元件    a2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射出加工装置包含一加工基座1、一输送平台2、一第一取料单元3、一第二取料单元4、一第三取料单元5、一定位座6、数个夹具7及数个模具8。该输送平台2、定位座6、夹具7及模具8设置于该加工基座1上,该第一取料单元3、第二取料单元4及第三取料单元5则设置于该输送平台2上,该输送平台2用以带动该第一取料单元3、第二取料单元4及第三取料单元5相对该加工基座1移动。该第一取料单元3、第二取料单元4及第三取料单元5用以分别撷取一加工件9在不同的构件间移动。该夹具7能够对位结合于该定位座6上,借助该定位座6来控制是否夹持该加工件9,以便该加工件9能在顺利该模具8内进行射出成形加工工艺。
请参照图1、2及13所示,该加工基座1具有一下底座11、一上基座12、、一定位平台13、一传动单元14及一置放平台15,该上基座12固设于该下底座11上且该下底座11与该上基座12之间形成有一加工空间16。该定位平台13设置于该下底座11上,且与该输送平台2的一端相对位,该定位平台13顶面凸设有数个定位柱131;该置放平台15亦设置于该下底座11上,且与该输送平台2的另一端相对位。该传动单元14设置于该下底座11。其中,该传动单元14的一端设有数个连接臂141,而该传动单元14选择为一可升降机构,使得该传动单元14可带动该连接臂141相对该下底座11进行升降作动。同时,该传动单元14亦与一驱动元件(例如:马达)相连接,以便该驱动元件能够带动该传动单元14旋转。另外,该定位座6及各该模具8依序在该下底座11上环状排列于该传动单元14的转动路径上。
该输送平台2由一轨道21及一输送座22所构成,但该输送平台2亦可选择为其他型态的输送组件,例如:传动皮带及传动轮的组合。该轨道21对应设置于该下底座11上,且其一端邻近该传动单元14的各连接臂141的旋转路径。该输送座22为一滑块,其可滑动的设置于该轨道21,以便沿着该轨道21相对该下底座11平移。
该第一取料单元3设置于该输送座22,其具有一第一驱动缸31及一第一取料座32,该第一驱动缸31选自气压缸或液压缸,该第一驱动缸31固设于该输送座22。该第一驱动缸3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衔接座311,该第一取料座32结合于该第一衔接座311,以便该第一驱动缸31带动该第一取料座32相对该下底座11进行升降作动。该第一取料座32设有数个吸嘴321,以便各该吸嘴321经由真空吸引方式抓取该加工件9。
该第二取料单元4设置于该输送座22,且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3一侧,其具有一第二驱动缸41、一辅助驱动缸42及一第二取料座43。该第二驱动缸41及辅助驱动缸42均选自气压缸或液压缸,该第二驱动缸41固设于该输送座22,其一端设有一第二衔接座411,该辅助驱动缸42固设于该第二衔接座411,故该第二驱动缸41能够带动该辅助驱动缸42相对该下底座11进行升降作动。另外,该辅助驱动缸42能够朝该定位平台13产生伸缩作动,且其伸缩方向与该第二驱动缸41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二取料座43设置于该辅助驱动缸42的一端,且该第二取料座43设有数个夹臂431,以便各该夹臂431经由夹取方式抓取该定位平台13上的加工件9。
该第三取料单元5设置于该输送座22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取料单元4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3及第三取料单元5之间,其具有一第三驱动缸51、一辅助驱动缸52及一第三取料座53,该第三驱动缸51及辅助驱动缸52均选自气压缸或液压缸,该第三驱动缸51固设于该输送座22,其一端设有一第三衔接座511,该辅助驱动缸52固设于该第三衔接座511,故该第三驱动缸51能够带动该辅助驱动缸52相对该下底座11进行升降作动。另外,该辅助驱动缸52朝该定位座6产生伸缩作动,且其伸缩方向与该第三驱动缸51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三取料座53设置于该辅助驱动缸52的一端,且该第三取料座53设有数个吸嘴531,以便各该吸嘴531经由真空吸引方式抓取该加工件9。
请参照图3所示,该定位座6设置于该下底座11上,且位于该传动单元14旋转路径上的一个初始位置上,该初始位置为该传动单元14旋转路径最靠近该输送组件2的轨道21的位置,使得该定位座6与该输送组件2之间的距离小于该数个模具8与该输送组件2之间的距离。该定位座6具有一座体61、数个支撑架62、一动力元件63及一升降平台64。该座体61设有二立墙611,该支撑架62选择为一L形片体,其一端结合于该立墙611的一侧,另一端则形成一承载部621,用以承载该夹具7。该动力元件63为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该动力元件63固设于该二立墙611之间,该升降平台64连接于该动力元件63的一端,以便该动力元件63带动该升降平台64产生升降作动。该升降平台64顶面设有数个立杆641及数个抵推件642,本实施例的立杆641及抵推件642的数目选择为二个作为实施样态且该二立杆641及二抵推件642分别设置于该升降平台64的相对二端,其中各该立杆641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导斜面6411。
请参照图3及4所示,各该夹具7分别设置于该传动单元14的各连接臂141,各该夹具7具有一下夹板71、一上夹板72及数个止挡块73。该下夹板71一侧边形成有数个下夹持部711,各该下夹持部711分别在朝向该上夹板72的表面设有一定位槽7111;该下夹板71的另一侧边则形成有一结合部712,该下夹板71可经由该结合部712以螺固方式结合于该传动单元14的连接臂141上。另外,该下夹板71在朝向该上夹板72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组限位件713,且该二限位件713之间形成有一滑动空间714,该下夹板71在该滑动空间714的一侧开口设有一挡墙715,在该下夹板71在邻近该滑动空间714的另一侧开口开设有一穿孔716,该穿孔716纵向贯穿该下夹板71。由于本实施例的下夹板71具有二对限位件713,故该下夹板71的穿孔716数量亦对应为二个。
该上夹板72设有数个连杆721,各该连杆721的一端连接于该上夹板72,另一端设有一卡掣头端7211,该卡掣头端7211的外径大于该连杆721的杆径。该下夹板71穿设于该连杆721,且可相对该上夹板72滑动的被限位在该上夹板72及卡掣头端7211之间,使得该下夹板71与该上夹板72之间能够相对该连杆721形成有一夹持间隙,以便将该加工件9夹固于该夹持间隙内。该上夹板72一侧边形成有数个上夹持部722,各该上夹持部722分别在朝向该下夹板71的表面设有一定位凸块7221;该上夹板72的另一侧边则形成有一凹槽723,当该上夹板72对位结合于该下夹板71上时,该下夹板71的限位件713及挡墙715等构件恰可穿过该凹槽723,且被限位于该凹槽723内。另外,该凹槽723内壁面对应该穿孔716的位置设有一缺槽7231,该缺槽7231与该凹槽723相连通,且其形状及尺寸对应相同于该穿孔716,当该下夹板71被限位在该上夹板72的连杆721时,该穿孔716与该缺槽7231相互对位且连通。又,该上夹板72在该凹槽723内设有二肩部724,该二肩部724与该凹槽723内壁面相连结,且该缺槽7231位于该二肩部724之间。
各该止挡块73可滑动的容置于该滑动空间714内,该限位件713能够局限该止挡块73仅能在该滑动空间714内横向滑动,而无法纵向脱离该滑动空间714。该止挡块73与该挡墙715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a1(例如:弹簧),借助该弹性元件a1的弹性变形量来调整该止挡块73在该滑动空间714内的位移。该止挡块73朝向该缺槽7231的侧边设有一导斜面731,该止挡块73的导斜面731能够与该立杆641的导斜面6411相对接。
当该下夹板71被限位在该上夹板72的连杆721时,该连杆721设有一弹性元件a2于该下夹板71及卡掣头端7211之间,且该弹性元件a2一端抵靠于该下夹板72底面,该弹性元件a2的另一端则抵靠于该卡掣头端7211,以便利用该弹性元件a2的弹性偏压持续将该下夹板71朝该上夹板72方向抵压,借此维持其二者在夹持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夹持稳定性。此时,由于该弹性元件a1会抵推该止挡块73朝该缺槽7231滑动,使该止挡块73压掣于该二肩部724上方,且局部遮盖住该缺槽7231,以防止该上夹板72因外力而相对解除与该下夹板71之间的夹持状态,确保该下夹板71及上夹板72之间能够维持在紧密的夹持状态下,而不会任意松脱。
请参照图5至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欲对该加工件9进行射出加工工艺时,预先将该数个加工件9堆迭于一备料区(未标示)的治具内,该输送座22沿着该轨道21带动该第一取料单元3平移至该治具上方,此时该第一驱动缸31降下该取料座32,以便该取料座32的数个吸嘴321能够稳固的吸附该加工件9。接着,该第一取料单元3带着该加工件9沿着该轨道21移动至该定位平台13上方,并下降将该加工件9置放于该定位平台上13。借助该加工件9的数个定位孔91对位套设于该定位柱131上,以确保该加工件9的定位不会任意偏移,提高加工精确度。
又,请参照图8至13所示,该输送座22沿着该轨道21带动该第二取料单元4平移至该定位平台13上方,此时该第二驱动缸41降下该辅助驱动缸42,并利用该辅助驱动缸42将该第二取料座43的数个夹臂431延伸至靠近该加工件9的位置,以便该数个夹臂431能够稳固的夹持住该加工件9的一端。在该第二取料单元4稳固的夹持住该加工件9之后,该第二驱动缸41升起该第二取料座43,使该加工件9脱离该定位柱131,接着该第二取料单元4则将该加工件9移至与该其中一夹具7的夹持间隙相对位的位置。
此时,请参照图14至16所示,该传动单元14将该其中一夹具7定位在一初始位置上,当该夹具7位在该初始位置时,该夹具7恰置放于该定位座6的承载部621上,让该升降平台64的立杆641与该夹具7的穿孔716及缺槽7231相对位,且该升降平台64的抵推件642同时亦与该连杆721相互对位。接着,该定位座6的动力元件63带动该升降平台64纵向上升,使各该立杆641依序对位穿过该穿孔716及缺槽7231。当该立杆641对位穿过该穿孔716及缺槽7231时,该立杆641的导斜面6411会先与该止挡块73的导斜面731相接触,借助该二导斜面6411、731的导引及抵推,使得该立杆641在上升移动的过程中能带动该止挡块73朝该挡墙715方向移动,同时迫使该弹性元件a1压缩变形,让该止挡块73能完全内缩没入至该滑动空间714内。
由于在该升降平台64未上升前该抵推件642与该卡掣头端7211之间的距离恰等于该立杆641的导斜面6411的纵向高度,因此当该止挡块73被该立杆641完全推入该滑动空间714时,该抵推件642刚好亦抵靠于该卡掣头端7211底面。同时,由于该止挡块73已完全没入至该滑动空间714内,而并未压掣在该上夹板72的肩部724上方,因此随着该升降平台64持续上升移动,该抵推件642不但能迫使该弹性元件a2压缩变形,更可进一步连动该上夹板72上升移动,以扩大该下夹板71与该上夹板72之间的夹持间隙。
继之,该第二取料单元4的辅助驱动缸42朝该夹具7方向延伸该夹臂431,使各该夹臂431上的加工件9伸入该下夹板71及上夹板72之间的夹持间隙内,并使该加工件9的端部恰对位容置于该下夹持部711的定位槽7111内。接着,该动力元件63带动该升降平台64下降,当该连杆721失去该抵推件642的抵推支撑后,该弹性元件a2的弹性偏压即刻带动该上夹板72向下位移,稳固的将该加工件9夹持于该夹持间隙内,且该上夹持部722的定位凸块7221亦对应插设于该加工件9的定位孔91内,进一步提升该夹具7的夹持稳定性。此时,该止挡块73亦同时失去了该立杆641的抵推支撑,以致该弹性元件a1的弹性偏压即刻带动该止挡块73凸伸出该滑动空间714外,并抵压于该上夹板72的肩部724。
请参照图16至19所示完成上述该夹具7对该加工件9的夹持动作后,各该夹臂431则解除对该加工件9端部的夹持状态,该传动单元14将夹有该加工件9的夹具7旋转移动至该其中一模具8上,并透过升降位移将该夹具7上的加工件9置入该模具8的模穴81中。接着,合模并注入塑料,使该局部加工件9包覆着塑料,待初步冷却成形之后再行开模,并透过该传动单元14的升降位移将该加工件9带离该模穴81。
由于本实施例欲对该加工件9进行三次射出成形加工工艺,故该模具8的数量为三个,因此该传动单元14会带动该夹具7沿着转动路径依序前往该不同的模具8重复前述射出成形加工工艺,以便于该加工件9上成形一加工部(例如:剪具的把手部)。
待该加工件9完成前述该三个模具8的射出成形加工工艺之后,该传动单元14再次将夹有该加工件9成品的夹具7旋转移动至该初始位置,使该夹具7置放于该定位座6的承载部621上,让该升降平台64的立杆641与该夹具7的穿孔716及缺槽7231相对位,且该升降平台64的抵推件642同时亦与该连杆721相互对位。此时,该第三取料单元5经由该辅助驱动缸52移动该第三取料座53至该加工件9成品一侧,并利用该第三取料座53的数个吸嘴531吸附该加工件9成品。接着,利用该动力元件63带动该升降平台64纵向上升,并重复前述解除该夹具7的夹持状态的流程步骤,解除该夹具7对该加工件9成品的夹持状态,由于该步骤已详述于前面内容中,故于此不再赘述。
最后,该第三取料座53将该加工件9成品带离该夹具7的夹持间隙,并沿着该轨道21移动至该置放平台15,将该加工件成品9堆放于该置放平台15,即完成所有作业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借助该止挡块73的抵压来确保夹持在该加工件9二侧的下夹板71及上夹板72不会任意受到外力影响而松开该加工件9,借此提供双向的夹持力道,进一步提升该夹具7在定位上的夹持精确度,并提升加工品质。

Claims (10)

1.一种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加工基座,具有一个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能够旋转且产生轴向升降作动,该传动单元设有数个连接臂;
一个输送组件,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上;
一个第一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
一个第二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且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一侧;
一个第三取料单元,设置于该输送组件,该第二取料单元位于该第一取料单元及第三取料单元之间;
一个定位座,设置于该加工基座,该定位座设有一个动力元件及一个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设置于该动力元件的一端,且该升降平台设有数个立杆及数个抵推件;
数个夹具,分别设置于该传动单元的各连接臂,各该夹具设有一个下夹板、一个上夹板及数个止挡块,该下夹板可活动的组装于该上夹板的数个连杆,并借助一个弹性元件分别抵靠于该连杆的端部及下夹板的侧面,该下夹板设有至少一组限位件及数个穿孔,该限位件凸设于该下夹板朝向该上夹板的表面上,该穿孔贯穿该下夹板,该上夹板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该下夹板的限位件是穿过该上夹板的凹槽且被限位于该凹槽内,且各该穿孔分别与该凹槽内的一个缺槽相对位,以供该立杆对位穿过,该止挡块可滑动的容置于该限位件之间;及
数个模具,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上;
其中该定位座及各该模具依序环状排列于该传动单元的转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之间形成有一个滑动空间,该止挡块容置于该滑动空间内,该下夹板设有一个挡墙,该挡墙位在该滑动空间的一侧开口,该穿孔设置于邻近该滑动空间的另一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块与该挡墙之间设有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顶于该止挡块,另一端抵顶于该挡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的一端连接该上夹板,该连杆的另一端为一个卡掣头端,且该连杆设有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下夹板及卡掣头端之间,使该下夹板被限位在该上夹板及卡掣头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块朝向该缺槽的侧边设有一个导斜面,该立杆的端部亦设有一个导斜面,该止挡块的导斜面能够与该立杆的导斜面相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夹板在该凹槽内设有二个肩部,该二个肩部与该凹槽内壁面相连结,且该缺槽位于该二个肩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夹板一侧边形成有数个上夹持部,各该上夹持部分别在朝向该下夹板的表面设有一个定位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夹板一侧边形成有数个下夹持部,各该下夹持部分别在朝向该上夹板的表面设有一个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夹板的另一侧边则形成有一个结合部,该下夹板经由该结合部结合于该传动单元的连接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设置于该加工基座且对应位于该输送组件的输送路径一侧,该定位座与该输送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该数个模具与该输送组件之间的距离。
CN2010201127454U 2010-02-11 2010-02-11 射出加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19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27454U CN201619219U (zh) 2010-02-11 2010-02-11 射出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27454U CN201619219U (zh) 2010-02-11 2010-02-11 射出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19219U true CN201619219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27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19219U (zh) 2010-02-11 2010-02-11 射出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19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999A (zh) * 2014-11-21 2015-04-22 李长娟 一种通过水冷却的注塑模具装置合模开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999A (zh) * 2014-11-21 2015-04-22 李长娟 一种通过水冷却的注塑模具装置合模开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4329Y (zh) 带镶嵌件和倒扣的塑料模具
CN107756714B (zh) 金属模具旋转式注塑成形装置
JP5493154B2 (ja) 複数の加工部品を別個の金型で、単一のプレス機を用いて同時に成形するためのゴム射出成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1619219U (zh) 射出加工装置
CN103826777B (zh) 蜡模射出成型机用夹具装置
CN107020727A (zh) 注塑模具保险杠牢前模脱模机构
CN216782449U (zh) 一种注塑件出料及模腔同步维护的组合机构
EP2019744B1 (en) System for integrating insert with molded article
CN213997294U (zh) 一种用于大型板料一次折弯多棱角的自动成型模具
CN216068377U (zh) 一种横向机械手自动抓取夹治具
CN107297423A (zh) 一种机械加工模具及加工工艺
CN103568203A (zh) 一种多色注塑机
CN206030381U (zh) 成形机
CN107030258B (zh) 一种防止产品顶出变形的模具
CN111923317A (zh) 一种汽车组件的精密无痕成型流水线
CN220331821U (zh) 一种高速成型模具
TWI759979B (zh) 複動化成形裝置
CN215467939U (zh) 一种冷芯盒射芯机的压平装置
CN113263144B (zh) 一种冷芯盒射芯机
CN204712389U (zh) 注塑成型模具的分穴装置
CN215467893U (zh) 一种冷芯盒射芯机的组合模具
CN21699272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CN109014143A (zh) 一种液态模锻连续快速成型装置
CN215467892U (zh) 一种冷芯盒射芯机的开模装置
CN219191072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加工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