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6691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16691U CN201616691U CN2010201185534U CN201020118553U CN201616691U CN 201616691 U CN201616691 U CN 201616691U CN 2010201185534 U CN2010201185534 U CN 2010201185534U CN 201020118553 U CN201020118553 U CN 201020118553U CN 201616691 U CN201616691 U CN 201616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controller
- supply circuits
- battery
- char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 nickel-cadmium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095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77 Ni—M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682 ON-OF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利用外接电源向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外接电源的输入的外接电源检测模块,并输出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的控制器,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小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均能够从所述电池获取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没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时,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断电。所述充电器能够在电池装入且没有外接电源输入时,节省所述电池的电能。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在电池接入充电器且没有市电输 时,节省电池电能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的种类日益繁多,且发展出了可充电电池,如镍镉电池、铅 酸电池和锂电池等等,分别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但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由于其经常需要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此时充电器的品质优劣对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产 生了巨大影响。
[0003] 现有的一些充电器具有许多功能,如判断电池电压、判断充电电压、判断充电电流 以及判断电池是否充满等等。但当电池接入该些充电器后,不论是否有市电输入,所述充电 器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均利用所述电池的电能开始工作,然而,如果接入到所述充电器的 电池已经过放电或者完全放电,则此时接入所述充电器后,仍旧会被充电器耗费大量电能, 如果所述充电器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接入市电,此时会严重损伤所述电池,极大的缩短了所 述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其能在电池接入充电器且没有市电输入时,节省电 池电能。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器,包括:利用外接电源向 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外接电源的输入的外接电源检测模块,并输出检测信 号;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的控制器,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 判断是否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所述 第二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小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 二供电电路均能够从所述电池获取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没有所述外 接电源输入时,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断电。
[0006] 优选的,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一个第三供电电路,当所述充电器存在所述外接电源 输入时,第三供电电路获取所述外接电源的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
[0007] 优选的,当所述充电器开始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第一供电回路断电,所述第二供 电回路获取所述外接电源的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具有一个稳压模块,能够将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电压 进行转换,并供应给所述控制器。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具有串联的电阻和稳压管。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具有一个与所述稳压管并联的电容,其用于在控制器 瞬时内用电需求增大时,向控制器供电。
[0011] 优选的,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具有纽扣电池的第四供电电路,所述第四供电电路将所述纽扣电池的电能供给所述控制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设置有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当 所述电池装入充电器,该二个供电电路均能够从所述电池获取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若 此时没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到所述充电器中,所述控制器会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断电, 而仅由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由于第二供电电路的电阻较大,供电电流较 小,致使耗费电池的电能非常少,从而避免使所述电池进一步过放电,有效防止所述充电器 给电池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框图; 图3是图1中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图1中充电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
[0020] 100 充电器 50. 转换模块 72. 第二供电电路[0021] 10. 外接电源 60. 控制器 73. 第三供电电路[0022] 20. 电池 61. 电池电压检测模块 74. 受控部[0023] 30. 开关组件 62. 充电电压检测模块 75. 稳压模块[0024] 31. 手动开关 63. 时钟电路 76. 连接点[0025] 32. 电子开关 64. 指示模块 77. 连接点[0026] 40. 外接电源检测模块 65.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 78. 电流输入线路[0027] 41. 发光部 70. 控制器供电模块 79. 连接点[0028] 42. 接收部 71. 第一供电电路 80. 主供电线路[0029] 200 充电器 278.电流输入线路 Q2、Q3.M0S 管 [0030] 210 外接电源 R1 、R2.电阻 D1、D2 .二极管[0031] 220 电池 R3、R4.电阻 D3、W .二极管[0032] 230 开关组件 R5、R6.电阻 D5、DS .二极管[0033] 240 外接电源检测模块 R7、R8.电阻 D6、D7 .发光二极管[0034] 250 转换模块 R9、R10.电阻 D8.发光二极管 [0035] 260 控制器 R1UR12.电阻 KM.线圈 [0036] 270 控制器供电模块 R13、R14.电阻 C1、C2 .电容[0037] 271 第一供电电路 R15、R16.电阻 C3.C4 •电容[0038] 272 第二供电电路 Q1 .三极管 Z1.牙 急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示意 图。充电器100可以利用外接电源10向电池20充电。[0040] 外接电源10可以为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其电能来源可以为市电或其他商用或 民用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接电源10为交流电源,电能来源为市电。
[0041] 电池20为可充电电池,如:镍镉电池、锂电池、铅酸电池以及镍氢电池等等,在本 实施方式中,其为铅酸电池。
[0042] 可以理解,电池20并不限于普通意义上的单节电池,其包括具有若干电池的电池包。
[0043] 请参阅图2,其为充电器100的充电电路的示意框图。充电器100的充电电路具有 一个与外接电源10和电池20连接的主供电线路80,在主供电线路80具有开关组件30、外 接电源检测模块40、转换模块50、控制器60和控制器供电模块70。开关组件30控制充电 器100与外接电源10连接的通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40与开关组件30连接,检测是否有 外接电源10输入,并能够向控制器60发送检测信号。转换模块50能够将外接电源10输 入的电压,转换成适宜充电器100作的电压。控制器60控制充电器100对电池20充电,并 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控制器供电模块70获取外接电源10或电池20的电能向控制 器60供电,并满足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不同的用电需求。
[0044] 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充电器100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开关组件30设置于靠近 主供电线路80与外接电源10连接的位置,其包括相并联的一个手动开关31和一个电子开 关32。
[0045] 手动开关31为一个非自锁机械开关,当手动开关31被按下,其连接的电路导通, 当施加的外力撤销时,手动开关31自动断开。
[0046] 电子开关32可以为继电器、三极管或其他可控制具备通断功能的电子元件,在本 实施方式中,其为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主要包括一个线圈KM、三极管Q1、电阻Rll、R12。 三极管Q1为一个NPN型三极管,其基极通过电阻R11与控制器60连接。电阻R12与三极 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相并联。线圈KM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电性连接,以及与控制器供 电模块70相电性连接。
[0047] 当控制器60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时,会向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从 而使三极管Q1导通,线圈KM产生磁力,进而使所述继电器吸合,实现其连接的电路导通。
[0048] 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用于检测是否有外接电源10的电能输入,其与开关组件30 以及控制器60连接,并能够向控制器60发送检测信号。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可以为一个 光耦电源检测电路或由多个电阻组成的检测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一个光耦电源检 测电路。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包括发光部41和接收部42,发光部41包括相互并联且反向 的发光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并通过一个电阻R13与开关组件30连接,当开关组件30导 通且外接电源10输入电能时,发光部41发出光线。接收部42为一个光敏三极管,其接收 所述光线而导通向控制器60发出检测信号。
[0049] 转换模块50设置于主供电线路80中,将外接电源10经过主供电线路80输入的电 压进行转换,以适合对电池20进行充电。转换模块50可以为一个AC/DC转换电路,也可以 为一个DC/DC转换电路,也可以兼具AC/DC转换电路和DC/DC转换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 其为一个AC/DC转换电路,将外接电源10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0050] 可以理解,转换模块50还可以设置具备对电池20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的功能,由 于限于篇幅,且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0051] 控制器供电模块70包括一个第一供电电路71、一个第二供电电路72以及一个第 三供电电路73。当没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第一供电电路71在控制器60的控制下能够获 取电池20的电能向控制器60供电,第二供电电路72直接获取电池20的电能向控制器60 供电,第三供电电路73不能向控制器60供电;当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控制器60电能来 源仅为外接电源10。
[0052] 第一供电电路71与第二供电电路72具有相同的电流输入线路78,并且电流输入 线路78与主供电线路80相电性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点79,且连接点79位于主供电线路80 靠近电池20的位置,在连接点79与转换模块50之间设置有一个二极管D1,防止电池20的 电流流入转换模块50。
[0053] 第一供电电路71主要包括一个受控模块74和一个稳压模块75。受控模块74用 于接受控制器60的控制,使第一供电电路71具有两个状态,即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进而 实现控制第一供电电路71是否向控制器60供电。
[0054] 受控模块74包括电阻R4、M0S管Q3、电容C1、电阻R2、电阻R1以及M0S管Q2。M0S 管Q3与电容C1相并联后与M0S管Q2的栅极连接,M0S管Q3的栅极经过电阻R4与控制器 60连接,电阻R1与M0S管的源极和栅极相并联。当电池20接入充电器100后的瞬间内,由 于电容C1充电相当于短路,因此电流能够流经电阻R1为M0S管Q2提供一个开启电压,使 M0S管Q2导通,使第一供电电路71处于通电状态,电流经过稳压模块75进入控制器60,此 时控制器60会向M0S管Q3的栅极提供一个电压,使其导通,从而维持第一供电电路71的通 电状态。当需要第一供电电路71进入断电状态时,控制器60停止向M0S管Q3提供电压, 则受控模块74不再形成通路,则M0S管Q2的栅极不再有电压输入,则电流无法通过M0S管 Q3,此时第一供电电路71为断电状态。
[0055] 可以理解,M0S管Q2、Q3还可以替换成其他具有电路通断控制的电子元件,如三极 管、继电器等,在此限于篇幅,不进行详细列举,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实用新型 相同或相近似,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0056] 稳压模块75为一个DC/DC转换电路,将第一供电电路71的电压转换成适合控制 器60的直流电压并供给控制器60。当没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此时第一供电电路71获取 电池20的电能向控制器60供电,稳压模块75会将电池20输入的电压进行降压以适合控 制器60,并能够持续稳定的保持输出该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电池20的电压为28V 并在不断下降,而控制器60的工作电压为5V,则稳压模块75会将电池20提供的电压降至 5V后,再提供给控制器60。当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由于经过转换模块50转换输出的直 流电的电压可能过高,如果直接向控制器60供电,则可能烧毁控制器60,此时,稳压模块75 会对转换模块50输出的电流进行降压,并且使其更加稳定,以适合向控制器60供电。
[0057] 第二供电电路72中仅设置有一个电阻R10,且第二供电电路72的带负载能力小于 第一供电电路71的带负载能力,即第一供电电路71能够驱动更多的电路元件。电阻R10 可以设置成1M、1.5M或2M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阻值为1M。第二供电电路72与第一 供电电路71具有一个连接点76,二者连接后共同接入控制器60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点 76位于稳压模块75与控制器60之间,且为了防止在第一供电电路71处于断电状态时,电 流会流向稳压模块75,在连接点76与稳压模块75之间设置一个二极管D5。
[0058] 当控制器60仅由第二供电电路72供电时,由于供电电流较小,且不够稳定,控制
6器60不会进行数据比较或判断之类的工作,能够进入并维持休眠状态,当其被唤醒时能够 控制受控模块74使第一供电电路71进入通电状态,进而能够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
[0059] 可以理解,为了使第二供电电路72向控制器60供电更加稳定,且防止第二电路中 瞬时电压过高烧毁控制器60,可以在连接点76处连接一个稳压管Z1,此时第二供电电路72 通过电阻R10和稳压管Z1串联向控制器60供电,由于电阻R10阻止大,且产生压降较大,致 使稳压管Z1的输出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压,从而实现流向控制器60的电流较小且稳定。另 外,第二供电电路72通过与稳压管Z 1并联设置一个电容C2,以满足控制器60从睡眠状态 被唤醒时,瞬时内对电能需求激增的需要,防止因供电不足,导致控制器60死机。
[0060] 第三供电电路73能够利用外接电源10的电能向控制器60供电,其直接与主供电 线路80连接,且连接点位于经转换模块50将外接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之后的部分。
[0061 ] 第三供电电路73上设置有稳压模块,即DC/DC转换电路,为了实现电路优化,第三 供电电路73和第一供电电路71可以共用一个稳压模块75,即第一供电电路71与第三供电 电路73连接后再与稳压模块75连接,从而形成一个连接点77,并且在第一供电电路71靠 近连接点77的位置设置二极管D3,以及在第三供电电路73靠近连接点77的位置设置二极 管D2,限定电流的方向,避免第三供电电路73的电流流入第一供电电路71,或者第一供电 电路71的电流流入第三供电电路73。为了防止电路接通瞬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毁稳压模 块75,可以在连接点77与稳压模块75之间设置电阻R9,以保护稳压模块75。
[0062] 可以理解,转换模块50可以具有两个正极输出端,且该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不 同,一个适用于用于给电池20充电,另一个适用于用于向控制器60供电,此时第三供电电 路73直接与转换模块50给控制器60供电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三供电电路73可以不连 接稳压模块75,直接向控制器60供电。
[0063] 第一供电电路71、第二供电电路72以及第三供电电路73向控制器60供电情况如 下表一。
[0064] 表一
[0065]
[0066] 如序号1当没有外接电源10和电池20接入充电器100时,充电器100不会进行 任何工作;如序号2和3当有外接电源10接入而无电池20时,控制器60不会控制接通电 子开关32,此时点动手动开关31,会通过第三供电电路73向控制器60供电,但控制器60 因没有发现电池20而不会进行工作。
[0067] 如序号4、5、6、7和8所示,当没有外接电源10接入而电池20装入充电器100时, 第一供电电路71和第二供电电路72均向控制器60供电(如序号4),且第一供电电路71 的供电电流大于第二供电回路72的供电电流,控制器60判断电池20是否需要充电,当不 需要充电时,控制器60不会控制电子开关32接通,当电池20需要充电时(如序号5),则控 制器60控制电子开关32接通,并通过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检测是否存在外接电源10输 入,此时若没有发现外接电源10输入,则控制器60使第一供电电路71断电(如序号6),并 断开电子开关32,仅由第二供电电路72进行供电。控制器60每每间隔一段时间接通一次 第一供电电路71,并控制电子开关32接通一次(如序号7),判断是否有外接电源10输入。
[0068] 如序号8所示,当发现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则控制电子开关32接通,并控制充 电器100开始对电池20充电,此时第三供电回路73接通并向控制器60供电。由于线路长 度原因,导致在连接点77处第三供电电路73的电压高于第一供电电路71的电压,因此,第 一供电电路71在第三供电电路73导通后,便不再向控制器60供电。[0069] 如序号9所示,当电池20充满后,控制器60控制电子开关32断开,此时控制器60 仅由第二供电电路72供电,充电器100不会消耗外接电源10的电能,且因为第二供电电路 72供电电流较小,其消耗电池20的电能也非常少,从而实现整个充电器100非常节省电能。
[0070] 如序号10所示,当电池20充满后,每间隔一段时间控制器60控制第一供电电路 71接通一次,此时控制器60判断电池20是否需要充电,如果需要则重复前述功能,不需要 则控制第一供电电路71停止供电。
[0071] 如序号11所示,当外接电源10和电池20均接入充电器100,在控制器60尚未做 出相应进行对电池20充电的时间内,如果手动开关31被接通,此时充电器100立即开始对 电池20充电,并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从而实现了快速响应充电的功能。如果电池20装入 充电器100时,已经过放电甚至完全放电,其可能没有足够的电能完成前述序号7和8的功 能,即控制器60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使电子开关32接通,此时如果没有闭合手动开关31, 则充电器100无法开始对电池20进行充电,若闭合手动开关31,则外部电源10会通过第三 供电电路73向控制器60供电,从而控制器60能够控制接通电子开关32,即使此时断开手 动开关31,电能也会从电子开关32进入第三供电电路73,从而确保对控制器60进行供电, 进而能够实现整个充电器100对电池20进行充电。
[0072] 可以理解,充电器100还可以具有一个第四供电电路,所述第四供电电路具有一 个纽扣电池,其将所述纽扣电池的电能供应给控制器60,为控制器60提供休眠状态下的电 能,并可以使控制器60接通第一供电电路71。此时充电器100可以省去第二供电电路72, 也可以四个向控制器60供电的供电电路并存。
[0073] 控制器60用于控制充电器100向电池20充电,其连接有一个电池电压检测模块 61、充电电压检测模块62、时钟电路63、指示模块64以及充电电流检测模块65。控制器60 内部还集成有看门狗电路,用于在控制器60进入休眠状态时,唤醒控制器60。
[0074] 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1与控制器供电模块70连接,当电池20接入充电器100后, 检测电池20的电压,并向控制器60反馈其检测信息,由控制器60进行运算得出电池20的 电压值。
[0075] 充电电压检测模块62用于在充电器100为电池20充电过程中,检测充电电压,并 向控制器60反馈其检测信息,由控制器60进行运算得出充电电压。
[0076] 时钟电路63用于给控制器60提供时钟源,并能够从控制器60获取电能,以维持 该时钟电路63的工作。
[0077] 可以理解,时钟电路63为一个外接低频时钟电路,当控制器60进入休眠状态时, 会停止给时钟电路63电能供应,从而节省了电能。
[0078] 指示模块64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其在控制器60的控制下发光或者改变发光颜 色,发光颜色的变化,可以用来表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或者电池20是否已经被充满。在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二个发光二极管D6、D7,并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光线。LED 的状态,对应充电器的状态如下表二所示。
[0079]表二
[0080]
[0081] 控制器60从控制器供电模块70获取电能,能够接收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发出的 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有外接电源10的输入,能够向电子开关32以及控 制器供电模块70发出控制信号,并且能够向时钟电路63以及指示模块64提供电能。
[0082] 可以理解,在控制器60根据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发出的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有外 接电源10的输入时,会因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的具体组成不同,导致判断方式有所不同, 比如,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可以为采样电路,即其获取电池20的电能工作,并对外接电源 10的输入进行采样检测,当没有检测到外接电源10的输入时,其输出低电平给控制器60, 当检测到外接电源10的输入时,其输出高电平给控制器60,相对于控制器60,外接电源检 测模块40输出的低电平或高电平即为检测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 为光耦电源检测电路,当有外接电源10的输入时,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输出的检测信号为 电信号,当没有外接电源10的输入时,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输出的检测信号为空值,即其 不发出电信号,控制器60根据接收到电信号或空值,判断出是否有外接电源10的输入。当 然,控制器60通过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得出是否有外接电源10输入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 于此,因限于篇幅,再次不进行穷举,但只要其采用的技术以及实现的效果与本实用新型相 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0083] 请参阅图4,为控制器60控制充电器100对电池20充电的工作流程图。
[0084] 当电池20装入充电器100,第一供电电路71和第二供电电路72均从电池20获取 电能向控制器60供电,控制器60开始工作,其维持第一供电电路71处于通电状态,并通过 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1提供的检测数据运算得出电池电压值,并通过与控制器60内部一个 预设电压值比较判断电池是否需要充电,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为假设所述预设电压值为 26V,当控制器60发现电池20的电压大于26V,则认为电池20不需要充电,当控制器60发 现电池电压值小于或等于26V,则认为电池20需要充电。
[0085] 当电池20不需要充电时,控制器60控制第一供电电路71进入断电状态,其仅由 第二供电电路72供电,充电过程结束,控制器进入休眠状态;当检测到电池20需要充电时, 控制器60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并通过外接电源检测模块40检测是否有外接电源10输 入,当没有发现外接电源10,控制器60控制第一供电电路71进入断电状态,其仅由第二供 电电路72供电,此时控制器60进入休眠状态,并且每间隔一段时间由其内部的看门狗电路 唤醒一次,被唤醒后,其接通第一供电电路71,并随即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一次,由外接电 源检测电路40检测是否有外接电源10输入,当没有外接电源10输入时,再次进入休眠,并 重复被唤醒检测外接电源10的步骤;当发现外接电源10输入,则开始对电池20充电。
[0086] 可以理解,控制器60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休眠模式被唤醒,该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延 长,如最初5分钟内每3秒控制器60被唤醒一次,并控制电子开关32闭合,检测是否有外接电源10,如果没有外接电源10,则在第6分钟至第10分钟改为30秒被唤醒一次,10分 钟后改为每10分钟唤醒一次。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唤醒控制 器60的规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改变,但只要其技术精髓与本实用新型相同 或相近似,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0087] 在充电过程中,控制器60通过获取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1、充电电压检测模块62以 及充电电流检测模块65检测到的数据,判断电池20是否已经充满,当然也可以仅仅根据电 池电压、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中的一项数据,判断电池20是否已经充满。在本实施方式中, 举例为仅仅根据充电电流判断电池20是否充满,在控制器60内设置一个预设电流值,比如为300mA,当控制器60对通过充电电流检测模块65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后,得出的充电 电流值如果大于300mA,则认为电池20没有充满,需要继续充电;当得出的充电电流值小于 等于300mA,控制器60会认为电池20已经充满,则控制电子开关32断开,结束充电过程。
[0088] 可以理解,当电池20充满后,如果没有脱离充电器100,则充电器100会进入休眠 状态,仅由第二供电电路72供电,此后控制器60每间隔一段时间被唤醒一次,接通第一供 电电路71并检测电池电压,如果控制器60发现电池20需要充电,则其控制充电器100对 电池20充电,如果电池20不需要充电,则其控制第一供电电路71断电,然后再次进入休眠 状态。
[0089] 与现有充电器相比较,充电器100采用了两个从电池20获取电能向控制器60供 电的供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71通过稳压模块75向控制器60提供的电能,使控制器60能 够控制电子开关32以及进行检测电压或电流等工作,第二供电电路72设置有大电阻R10, 从而电流较小,且仅仅通过一个稳压管Zl进行稳压,可以使控制器60维持在休眠状态,并 能够使其被唤醒,以及接通第一供电电路71。由于当控制器60进入休眠状态时,仅由第二 供电电路72供电,避免了第一供电电路71中多个电子元件的静态耗电,特别是避免了稳压 模块75的耗电,节省了电池20的电能,也避免了电池20进一步过放电的风险。
[0090]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器200的电路图。充电器 200能够利用外接电源210向电池220充电,其具有一个与外接电源210连接的主供电线路 280,在主供电线路280上连接有开关组件230、外接电源检测模块240、转换模块250、控制 器260和控制器供电模块270。
[0091] 充电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器100的功能及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 处在于:控制器供电模块270仅包括第一供电电路271和第二供电电路272。
[0092] 当需要对电池220充电,且外接电源检测模块240发现外接电源210输入时,电流 会沿着主供电线路280进入电流输入线路278,随即流经第一供电电路271和第二供电电路 272向控制器260供电。在对电池220充电的过程中,控制器260会维持第一供电电路271 处于通电状态,以保持控制器260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
[009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设置有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当 电池装入所述充电器,该二个供电电路均能够从所述电池获取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若 此时没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到所述充电器中,所述控制器会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断电, 而仅由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由于第二供电电路的电阻较大,供电电流较 小,致使耗费电池的电能非常少,从而避免使所述电池进一步过放电,有效防止所述充电器 给电池造成损伤。[009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但只要其 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作出的变化和替换 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 一种充电器,包括:利用外接电源向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外接电源的输入的外接电源检测模块,并输出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的控制器,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向所述控制器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小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供电电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均能够从所述电池获取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没有所述外接电源输入时,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断电。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一个第三供电电路, 当所述充电器存在所述外接电源输入时,第三供电电路获取所述外接电源的电能向所述控 制器供电。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器开始对所述电池充电,所 述第一供电回路断电,所述第二供电回路获取所述外接电源的电能向所述控制器供电。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具有一个稳压模块, 能够将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电压进行转换,并供应给所述控制器。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具有 串联的电阻和稳压管。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具有一个与所述稳 压管并联的电容,其用于在控制器瞬时内用电需求增大时,向控制器供电。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具有电池的第 四供电电路,所述第四供电电路将所述电池的电能供给所述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85534U CN201616691U (zh) | 2010-02-05 | 2010-02-05 | 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85534U CN201616691U (zh) | 2010-02-05 | 2010-02-05 | 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16691U true CN201616691U (zh) | 2010-10-27 |
Family
ID=4300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1855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16691U (zh) | 2010-02-05 | 2010-02-05 | 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166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8512A (zh) * | 2010-02-05 | 2011-08-10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
WO2011095132A1 (zh) * | 2010-02-05 | 2011-08-1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充电器 |
-
2010
- 2010-02-05 CN CN2010201185534U patent/CN2016166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8512A (zh) * | 2010-02-05 | 2011-08-10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
WO2011095132A1 (zh) * | 2010-02-05 | 2011-08-1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充电器 |
CN102148512B (zh) * | 2010-02-05 | 2013-10-16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8512B (zh) | 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2113194B (zh) | 使可再生能量的使用最大化的储存系统 | |
CN201985605U (zh) | 一种光伏电源系统 | |
CN102810901A (zh) | 基于燃料电池的通信电源系统 | |
CN203261105U (zh) | Rru通信基站电源系统 | |
CN102593936B (zh) | 一种太阳能与市电互补式制冷供电系统 | |
CN102148526B (zh) | 充电器 | |
CN101699749A (zh) | 离网式小型太阳能电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616699U (zh) | 充电器 | |
CN102148524B (zh) | 充电器 | |
CN201616691U (zh) | 充电器 | |
CN204190690U (zh) | 多功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电路 | |
CN202872443U (zh) | 基于燃料电池的通信电源 | |
CN202798110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1562980U (zh) | 离网式小型太阳能电站系统 | |
CN202949236U (zh) | 一种分布式供电控制系统 | |
CN104270086A (zh) | 一种多功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电路 | |
CN202042930U (zh) | 一种太阳能空调用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3339788U (zh) | 直流不间断电源 | |
CN208209539U (zh) | 多种二次电池并联储能装置 | |
CN203984087U (zh) | 基于plc的移动式不间断稳压电源系统 | |
CN103208825A (zh) | 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 | |
CN202405836U (zh) | 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 | |
CN201113501Y (zh) | 电池充电电路 | |
CN201893587U (zh) | 一种用于镍氢充电电池或锂电池的太阳能充电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0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016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