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2537U -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12537U
CN201612537U CN2010201095190U CN201020109519U CN201612537U CN 201612537 U CN201612537 U CN 201612537U CN 2010201095190 U CN2010201095190 U CN 2010201095190U CN 201020109519 U CN201020109519 U CN 201020109519U CN 201612537 U CN201612537 U CN 201612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t body
head
food processor
functional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09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镜波
咸学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G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G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G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G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09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12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12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125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相互独立的锅体单元、机头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机头单元连接的机头连接端和与所述锅体单元连接的锅体连接端,所述机头连接端与所述机头单元、所述锅体连接端与所述锅体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机头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上端,所述锅体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锅体插座,所述锅体插座与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底部的锅体插头配合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采用锅体单元与其它单元组合的形式分别组成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单元和食品蒸煮单元,扩大了锅体单元的食品加工机的加工范围,同时,其控制单元单独设置减少了发热源潮湿源对控制电路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例如可以用来加工豆浆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通常包括有机头和与所述机头配合使用的杯体,所述机头内通常安装有控制电路和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粉碎刀对物料进行粉碎来制作豆浆、米糊等供人们食用。但采用此类安装方式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由于控制电路安装在机头内,由于机头在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工作时其内部的温度会提高,这样容易对机头内的控制电路造成损害。
授权公告号为CN2912478Y,名称为“一种控制器外置的食品加工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外置的食品加工机,含有杯体、机头。机头安装在杯体上方,制浆装置、煮浆装置、测温装置和溢出装置安装在杯体内,其结构要点为:控制器分别通过强电插头和强电电线、弱点插头和弱点电线及两个插座与机头连接。为了避免对控制电路即控制器造成损害,其公开了控制器设置在机头外部的结构,使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强弱电分开与机头连接,避免了插座过热烧坏。但该实用新型申请的控制器还是只于机头相连接,且也只是起到了将强弱电分离的作用,而且其采用的是杯体来存放待加工的物料,由于杯体一般直径相对于锅体得直径小,所以其不适合作为锅类食品加工机来使用,所以其适用的范围较窄。
为了提高电饭煲使用的广泛性,授权公告号为CN2810424Y,名称为“电饭煲和豆浆两用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性能高的电饭煲和豆浆两用机,包括煲体、锅体、翻盖和机芯;所述机芯由电机箱、箱盖、电机、刀具和滤杯组成,电机密闭封在由电机箱和箱盖构成的内腔内,电机的输出轴伸出电机箱外与伸入滤杯内的刀具相联,电机箱上设有与电机电连接的插头,电机箱上设有定位筋,滤杯与电机可拆卸连接;翻盖上设有与电机箱上的插头相配和的插座,翻盖的中央开有与机芯相当的中孔,该中孔的边上开有与电机箱上的定位筋相当的缺口,机芯上的滤杯可通过该中孔伸入锅体内。虽然其在电饭煲上增加了豆浆机的功能,但是其控制电路只能安装在锅体上或者锅体的顶端,由于电饭煲的发热量相对豆浆机来说更大,所以其控制电路更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组合使用、不易损坏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相互独立的锅体单元、机头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锅体单元、所述机头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组合使用,构成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加工单元;或所述锅体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组合使用,构成食品蒸煮加工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单元相连接的机头连接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锅体单元相连接的锅体连接端,所述锅体单元搁置在所述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机头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上端,所述锅体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锅体插座,所述锅体插座与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底部的锅体插头配合使用。
所述机头连接端为通过电缆线与在所述控制箱连接的机头插头,所述机头插头与所述机头单元连接。
所述机头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的机头插座,所述机头单元上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机头插座对应的机头插头。
进一步包括有与所述机头插座配合使用的盖体,所述盖体适于扣装在所述机头插座上。
所述控制箱侧面上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盖体适于安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底座与所述控制箱为铰接方式连接。
所述控制箱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浮动支撑体。
所述机头单元内设置有电机,所述机头单元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刀轴,所述刀轴上设置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刀置于与所述机头单元连接的导流罩内。
所述导流罩底端开口,侧壁封闭,物料在所述导流罩内循环。
所述导流罩内壁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结构。
所述导流罩的底端成形有物料通道,所述导流罩的侧壁上成形有物料通孔,物料在所述导流罩的内外循环。
所述机头单元上安装有伸入锅体单元的防溢出电极。
所述锅体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溢出电极。
所述锅体单元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锅体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采用锅体单元与其它单元组合的形式分别组成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单元和食品蒸煮单元,扩大了锅体单元的食品加工机的加工范围,同时,其控制单元单独设置减少了发热源潮湿源对控制电路损害;其次,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所述控制单元对锅体单元和机头单元分开控制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对锅体和机头分别进行组合使用;再次,所述控制单元采用插头与插座的方式与所述锅体单元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机头插座通过软电缆线与所述机头单元连接,控制单元、锅体单元、机头单元组合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机头插座通过软电缆线与所述机头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锅体单元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机头单元上形成有连接部,控制单元、锅体单元、机头单元组合的机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机头单元上形成有连接部,控制单元与锅体单元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相互独立的锅体单元100、机头单元200和控制单元300,所述锅体单元100为可以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的锅体,其可以配备锅盖800与其配合使用。所述机头单元200可以安放在所述锅体单元100上与所述锅体单元100配合使用,其具有粉碎的功能。相互独立的锅体单元100、机头单元200和控制单元300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但组合时都需要使用控制单元300。例如在第一种组合情况下,所述锅体单元100、所述机头单元200和所述控制单元300相互组合使用,由于机头单元300具有粉碎搅拌功能,所以这三个单元构成食品粉碎搅拌加工单元,而且所述食品粉碎搅拌加工单元具有粉碎、加热的功能,所述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加工单元适于加工豆浆、米糊等食品。或者所述锅体单元100与所述控制单元300组合使用,构成食品蒸煮加工单元,所述食品蒸煮单元适合制作蒸煮类的食品。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对控制单元300进行调整,以加工成使用需要的食品。采用锅体单元100与其它单元组合的形式分别组成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单元和食品蒸煮单元,扩大了具备锅体单元100的食品加工机的加工范围,同时,控制单元300单独设置减少了发热源潮湿源对控制电路损害。另外,所述控制单元对锅体单元和机头单元分别开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对锅体和机头分别进行组合。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的机头连接端和与所述锅体单元100连接的锅体连接端,所述机头连接端与所述机头单元200、所述锅体连接端与所述锅体单元100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底座330、与所述底座330连接的控制箱340,所述机头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40的上端,所述锅体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底座330上端面的锅体插座331,所述锅体插座331与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100底部的锅体插头121配合使用。所述控制单元采用锅体插座331与所述锅体插头121配合的方式使所述锅体单元100与控制单元300连接更加方便,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机头连接端为通过电缆线(400)与在所述控制箱(340)连接的机头插头(312),所述机头插头(312)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通过这种电缆线400的方式与所述机头单元100连接,机头插头312可以与设置在所述机头单元200上的插座电连接,这样在需要与机头单元200配合使用时,只需将控制单元300与机头单元200插接即可。而仅需使用蒸煮功能时仅将控制单元与所述锅体单元100连接即可。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参见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机头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40上的机头插座311,所述机头单元200上形成有连接部230,所述连接部230上设置有与所述机头插座311对应的机头插头221。所述连接部230为与所述机头单元200一体成型的机构,其长短刚好使所述机头插座311与所述机头插头221对应,这样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
参见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有与所述机头插座311配合使用的盖体500,所述盖体500适于扣装在所述机头插座311上。所述控制单元300不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的时候,可以将所述盖体500扣置在所述机头插座311防止有液体与所述机头插座311接触发生危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控制箱340侧面上设置有容纳空间510,所述盖体500适于安放在所述容纳空间510内。在不使用所述盖体500时,可以将盖体放入所述容纳空间510内,防止盖体500意外的丢失。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底连接板350与所述控制箱340为铰接方式连接。这样允许所述底连接板350与所述控制箱340之间可以有一定转动,以补偿机头单元的形状误差对机头组合的影响。更进一步地,为了补偿桌面不平的影响,可以在所述控制箱340底部设置有支脚345,在所述底连接板350上设置有浮动支撑体355。通过所述支脚345与所述浮动支撑体355的配合使所述锅体单元放置到位。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机头单元200内设置有电机201,所述机头单元200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201连接的刀轴202,所述刀轴202上设置有粉碎刀203,所述粉碎刀203置于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的导流罩204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机头单元200安放在所述锅体单元100后与控制单元组成了一个具有粉碎搅拌热煮功能的食品加工机,其可以用来加工豆浆米糊等食品,扩大了食品加工机的使用范围。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使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导流罩204底端开口,侧壁封闭,物料在所述导流罩204内循环。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204内壁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在制浆或制米糊时是导流罩204内形成物料的内循环,增加了物料的粉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导流罩204的底端成形有物料通道,所述导流罩204的侧壁上成形有物料通孔,物料在所述导流罩的内外循环。物料在所述导流罩204的内外循环是指物料在导流罩204内和锅体单元100间循环,这样使物料被粉碎的更加充分。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机头单元200上安装有伸入锅体单元100的防溢出电极700,用于防止待加工物料的溢出。同样的作用,另一实施例给出了所述锅体单元10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溢出电极700。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锅体单元100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900,所述传感器900通过锅体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300连接。这里所说的传感器900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防溢出传感器,或者是将多种传感器集中为一体的传感器90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锅体单元(100)、机头单元(200)和控制单元(300),所述锅体单元(100)、所述机头单元(200)和所述控制单元(300)组合使用,构成食品粉碎搅拌热煮加工单元;或所述锅体单元(100)与所述控制单元(300)组合使用,构成食品蒸煮加工单元,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底座(330)、与所述底座(330)连接的控制箱(340),所述控制箱(34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单元(200)相连接的机头连接端,所述底座(33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锅体单元(100)相连接的锅体连接端,所述锅体单元(100)搁置在所述底座(3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40)的上端,所述锅体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底座(330)上端面的锅体插座(331),所述锅体插座(331)与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100)底部的锅体插头(121)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连接端为通过电缆线(400)与在所述控制箱(340)连接的机头插头(312),所述机头插头(312)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连接端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40)上的机头插座(311),所述机头单元(200)上形成有连接部(230),所述连接部(230)上设置有与所述机头插座(311)对应的机头插头(22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与所述机头插座(311)配合使用的盖体(500),所述盖体(500)适于扣装在所述机头插座(3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40)侧面上设置有容纳空间(510),所述盖体(500)适于安放在所述容纳空间(5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30)与所述控制箱(340)为铰接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40)底部设置有支脚(345),所述底座(330)上设置有浮动支撑体(3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单元(200)内设置有电机(201),所述机头单元(200)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201)连接的刀轴(202),所述刀轴(202)上设置有粉碎刀(203),所述粉碎刀(203)置于与所述机头单元(200)连接的导流罩(20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04)底端开口,侧壁封闭,物料在所述导流罩内循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04)内壁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04)的底端成形有物料通道,所述导流罩(204)的侧壁上成形有物料通孔,物料在所述导流罩(204)的内外循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单元(200)上安装有伸入锅体单元(100)的防溢出电极(7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单元(10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溢出电极(70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单元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900),所述传感器(900)通过锅体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300)连接。
CN2010201095190U 2010-02-03 2010-02-03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12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095190U CN201612537U (zh) 2010-02-03 2010-02-03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095190U CN201612537U (zh) 2010-02-03 2010-02-03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12537U true CN201612537U (zh) 2010-10-27

Family

ID=42998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095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12537U (zh) 2010-02-03 2010-02-03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12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6826A (zh) 多功能真空加热破壁机
CN101744549A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641724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106361183A (zh) 多功能真空ptc加热破壁机
CN201798544U (zh) 豆浆机
CN102429595B (zh) 一种嵌入式多功能料理机
CN201146798Y (zh) 豆浆机
CN206659715U (zh) 一种加热式料理机
CN103815804A (zh) 一种嵌入式多功能料理机
CN201602662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612537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101715833A (zh) 易拆洗多功能的豆浆机
CN201602663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103190845B (zh) 食品料理机及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CN201595730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602665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602666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602664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2396385U (zh) 侧向加热豆浆机
CN204862682U (zh) 一种耦合器外置的豆浆机
CN201595731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123369Y (zh) 炖煮式豆浆机
KR200338580Y1 (ko) 가정용 두부 제조기의 증기 유입방지구조
CN200998163Y (zh) 一种分离式豆浆机
CN201855123U (zh) 一种早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