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0772U -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10772U CN201610772U CN2010200469736U CN201020046973U CN201610772U CN 201610772 U CN201610772 U CN 201610772U CN 2010200469736 U CN2010200469736 U CN 2010200469736U CN 201020046973 U CN201020046973 U CN 201020046973U CN 201610772 U CN201610772 U CN 201610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iler
- refrigerator
- steam turbine
- water
- fluidized 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包括粉碎机、干燥机、料斗、流化床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给水泵、送风机、制冷机、尾气处理设备、引风机和烟囱,其中,粉碎机、干燥机、料斗和流化床锅炉依次连接,流化床锅炉还分别连接于蒸汽轮机、给水泵和尾气处理设备,蒸汽轮机还分别连接于发电机和制冷机,给水泵还连接于制冷机,尾气处理设备还通过引风机连接于烟囱,送风机连接于制冷机,制冷机还分别连接于干燥机、流化床锅炉和引风机。利用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水冷机组耗水严重的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解决常规空冷机组经济性差的问题,达到热能转换动力装置及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与节能高效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集成、设计与设备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热能工程应用的实践中,人们利用正循环原理设计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例如燃煤发电机组、生物质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等;利用逆循环原理设计制冷机排出低温空间热量维持低温环境,例如液体汽化制冷、热电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等。热能工程是能源消耗与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设备包括燃料输送、化学制水、锅炉、汽轮机、制冷及自动控制等等,因此掌握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合理利用能源及提高效率不仅关系到节约资源和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到目前为止,80%以上的电能还是利用热力发电技术进行能量转换而得到,但是在该项技术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更为严重资源与能源的高效利用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以煤、生物质、燃气等为燃料的火力发电机组的水资源利用与其提高热效率问题就更为突出。
目前,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普遍采用将燃料与吸入环境的空气在锅炉内燃烧加热热机的循环工质(水),燃烧后的烟气经清洁处理后再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图1所示)。
凝汽式机组主要有两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一种是直接水冷机组如图2,另一种是空冷机组如图3。无论是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还是空冷式汽轮发电机组,都不影响锅炉结构及系统设计与制造的原理及性能,除循环工质(水)以外,其它热力系统都是单独运行的。显然,图2A闭式直接水冷机组(有冷却水塔)、图2B开式直接水冷机组(无冷却水塔)两者都需要水资源,并且闭式直接水冷机组水耗高,开式直接水冷机组对环境水(如江、河、湖、海等)资源又有热污染;空冷式汽轮发电机组虽然能有效地解决节水的问题,但是由于空气冷却受环境温度的制约,导致的汽轮机背压的升高直接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甚至有些空冷机组在夏季不能满出力运行。同时火力发电机组与环境存在汽轮机排汽(凝汽器)、锅炉排烟的两处冷源损失,都直接影响机组发电的循环热效率的提高。例如:一般200MW水冷、空冷机组的用水单耗分别为4.43kg/(kW·h)和1.643k/(kW·h),并且空冷机组比水冷机组年平均煤耗高12~18g/(kW·h)。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系统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集成与设计技术,即一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流化床锅炉4、蒸汽轮机5、发电机6、给水泵7、送风机8、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引风机11和烟囱12,其中,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和流化床锅炉4依次连接,流化床锅炉4还分别连接于蒸汽轮机5、给水泵7和尾气处理设备10,蒸汽轮机5还分别连接于发电机6和制冷机9,给水泵7还连接于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还通过引风机11连接于烟囱12,送风机8连接于制冷机9,制冷机9还分别连接于干燥机2、流化床锅炉4和引风机11。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水冷机组耗水严重的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解决常规空冷机组经济性差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将总能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应用到火力发电机组的系统设计与改造过程中,能够降低能量转换的不可逆损失,实现较高的系统循环效率,从而达到热能转换动力装置及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与节能高效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以常规火力发电朗肯循环,即正循环,与汽轮机凝汽器冷却为负荷的制冷循环,即逆循环为基础,利用不同工质的热力特性构建正逆耦合循环的系统集成,并且采用能量梯级利用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与参数优化,充分利用汽轮机向环境排放的冷源损失,实现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辅设备及系统的高效集成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达到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节能减排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针对汽轮机排汽凝结热量为负荷进行制冷循环设计,采用能量梯级利用及热泵等技术,并且优先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和汽轮机匹配的抵压抽汽热量作为制冷循环的动力热源,同时利用锅炉送风机抽取环境空气,通过换热器吸收制冷循环系统排放的热量,再送入锅炉燃烧及燃料除湿干燥的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及利用,从而达到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结合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合理布置不同工质热量传递的换热器,完成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设备及系统有效集成及结构的一体化设计。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制冷循环是以氨-水或溴化锂-水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生物质秸秆锅炉的燃烧系统示意图;其中:
1废热回收装置 2粉碎机 3干燥器 4料斗 5流化床燃烧室 6送灰器 7流化床热交换器 8旋风分离器 9尾部受热面 10除尘器 11引风机 12烟囱 13汽轮机 14发电机 15生物质燃料 16烟气 17水 18一次风 19粗灰 20空气 21细灰 22空气 23给水 24蒸汽。
图2A和图2B是凝汽式直接水冷(间接空冷)汽轮机的闭式和开式循环水冷系统;其中:
1---锅炉;2---锅热器;3---汽轮机;4---表面式凝汽器;5---凝结水泵;6---低加疏水泵;7---抵压加热器;8---除氧器;9---给水泵;10---高压加热器;11---循环水泵;12---补给水泵;13---水塔填料;14---空冷塔;15---发电机。
图3是凝汽式直接空冷汽轮机的排汽冷却系统;其中:
1---锅炉;2---过热器;3---汽轮机;4---空冷凝汽器;5---凝结水泵;6---凝结水精处理装置;7---凝结水生压泵;8---低压加热器;9---除氧器;10---给水泵;11---高压加热器;12---汽轮机排气管道;13---轴流冷却风机;14---立式电动机;15---凝结水箱;16---发电机。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其中:
1--粉碎机 2--干燥器 3--料斗 4--锅炉 5--蒸汽轮机 6--发电机 7--给水泵 8--鼓风机 9--吸收式制冷机 10--尾气处理设备 11--引风机 12--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是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基于变工质制冷的逆循环拓展正循环做功的低温边界(汽轮机排汽温度),同时将汽轮机蒸汽凝结水的热量转换为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向冷源空气排放的热量,这部分空气携带热量再引入锅炉送风机回收至锅炉炉膛燃烧,并且合理利用低品位能量进行热交换器的设计与系统的集成,最终形成变工质、多循环、单一冷源排放的热能系统耦合的动力装置及系统,即以水为工质的热功转换闭式循环、以制冷剂为工质的制冷闭式循环以及在锅炉中燃烧放热与换热空气与燃料混合为工质的开式循环。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流化床锅炉4、蒸汽轮机5、发电机6、给水泵7、送风机8、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引风机11和烟囱12,其中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和流化床锅炉4依次连接,流化床锅炉4还分别连接于蒸汽轮机5、给水泵7和尾气处理设备10,蒸汽轮机5还分别连接于发电机6和制冷机9,给水泵7还连接于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还通过连接引风机11连接于烟囱12,送风机8连接于制冷机9,制冷机9还分别连接于干燥机2、流化床锅炉4和引风机11。
生物质燃料S1依次经过粉碎机1、干燥机2后进入料斗3,再进入流化床锅炉4,与空气混合后燃烧,释放热量,加热流化床锅炉4给水产生过热蒸汽S4进入蒸汽轮机5,锅炉排烟S14经过尾气处理设备10后由引风机11送入烟囱12排入大气。
过热蒸汽S4进入蒸汽轮机5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6发电,透平排汽S5不是进入常规的凝汽器,而是进入吸收式制冷机9,利用制冷机制得的冷量来冷凝透平乏汽,使其成为乏汽凝结水S6,或者吸收式制冷机9可以采用透平的低压抽汽S7为驱动热源,冷凝的水S8与乏汽凝结水S6混合后再通过给水泵7回到流化床锅炉4的水循环中;吸收式制冷机9也可以从流化床锅炉4的排烟S14中抽取一部分S9为驱动热源,在吸收式制冷机9里放热后的烟气S10由引风机11送入烟囱12排空。
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带走。制冷循环采用空气冷却,送风机8从大气中抽取空气S11进入吸收式制冷机9,利用空气将制冷循环所释放的热量全部回收,这部分携带着回收热量的空气S12被分为两股,即第一股S2和第二股S13,第一股S2被送入流化床锅炉4,第二股S13被送入燃料干燥器2,进行余热利用。
因此,正逆耦合循环通过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作为透平排汽的冷却介质,拓展了动力循环的低温边界,使排汽压力、温度得到降低,提高出功效率;同时,利用空气作为制冷循环的冷却介质,来回收制冷循环所排放的热量,并送入锅炉系统中进行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变工质正逆耦合循环的系统集成与能量梯级利用及热泵技术,充分利用汽轮机向环境排放的冷源损失,结合不同形式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实现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设备及系统有效集成及结构的一体化设计,达到热能转换动力装置及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与节能高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由于本技术实用新型适用于以煤、生物质、燃气等为燃料的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集成、设计与设备改造技术。因此,下面结合以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的系统集成来形成如下的技术方案。
1)、锅炉、汽轮机主辅设备及系统是以朗肯循环为基础,实现以水为工质的热功转换装置及系统的设计。
2)、根据汽轮机排汽凝结热量为负荷设计的以氨-水或溴化锂-水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同时利用锅炉送风机抽取环境空气,通过换热器回收制冷系统排放的热量后,再送入锅炉燃烧室或燃料干燥器中。
3)、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及热泵技术,结合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合理布置不同工质热量传递的换热器,完成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设备及系统有效集成及结构的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以下步骤进行:
1)、高过热度低背压凝汽式汽轮机的设计:根据发电功率选择汽轮机的进气压力及过热度与排汽压力及蒸汽湿度,并进行汽轮机的通流设计与结构设计。
2)、生物质锅炉的设计;根据生物制燃料特性与汽轮机耗汽量、锅炉过热器出口烟气温度与烟气露点温度等参数,完成锅炉燃烧与各受热面布置的结构及系统设计。
3)、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及系统的设计:以汽轮机排汽凝结热量为负荷,结合双相变换热器(水蒸汽凝结与制冷剂蒸发)的结构特点进行制冷循环设计(如以氨-水或溴化锂-水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同时利用锅炉送风机抽取环境空气,通过换热器回收制冷系统排放的热量后,再送入锅炉燃烧室或燃料干燥器中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从而达到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
4)、系统集成的热力系统设计,结合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采用锅炉烟气携带热量或汽轮机低参数抽汽热量为吸收式制冷循环提供热量,并进行系统参数匹配的优化,合理布置不同工质热量传递的换热器,完成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设备及系统的有效集成及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基于变工质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是基于变工质构建新型耦合动力循环系统的思想,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利用变工质特性拓展热力循环的低温边界,同时有效地解决正/逆循环耦合与冷/热源匹配的问题,构建新型热力循环与制冷循环相耦合的变工质热力循环装置及系统。应用这项技术形成的变工质、多循环的热能系统耦合的热能转换动力装置及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汽轮机向环境排放的冷源损失,将汽轮机蒸汽凝结水的热量转换为冷却循环工质向冷源空气排放的热量,再将携带这部分热量的空气送入锅炉燃烧室或燃料干燥器进性余热回收利用,并且结合不同形式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合理利用低品位能量进行热交换器设计与系统集成,实现锅炉、汽轮机与制冷装置的主辅设备及系统的有效集成及结构的一体化设计。这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水冷机组耗水严重的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解决常规空冷机组经济性差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将总能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应用到火力发电机组的系统设计与改造过程中,能够降低能量转换的不可逆损失,实现较高的系统循环效率,从而达到热能转换动力装置及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与节能高效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流化床锅炉(4)、蒸汽轮机(5)、发电机(6)、给水泵(7)、送风机(8)、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引风机(11)和烟囱(12),其中,粉碎机(1)、干燥机(2)、料斗(3)和流化床锅炉(4)依次连接,流化床锅炉(4)还分别连接于蒸汽轮机(5)、给水泵(7)和尾气处理设备(10),蒸汽轮机(5)还分别连接于发电机(6)和制冷机(9),给水泵(7)还连接于制冷机(9),尾气处理设备(10)还通过引风机(11)连接于烟囱(12),送风机(8)连接于制冷机(9),制冷机(9)还分别连接于干燥机(2)、流化床锅炉(4)和引风机(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469736U CN201610772U (zh) | 2010-01-20 | 2010-01-20 |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469736U CN201610772U (zh) | 2010-01-20 | 2010-01-20 |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10772U true CN201610772U (zh) | 2010-10-20 |
Family
ID=4296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04697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10772U (zh) | 2010-01-20 | 2010-01-20 |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10772U (zh) |
-
2010
- 2010-01-20 CN CN2010200469736U patent/CN2016107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58231B (zh) | 一种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 | |
CN101761392B (zh) | 集成化的多功能高效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2506588B (zh) | 水泥窑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 |
CN107905897B (zh) | 燃气轮机循环烟气余热回收与进气冷却联合系统及方法 | |
CN206487517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系统 | |
CN202647717U (zh) | 火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 |
CN105605827A (zh) | 利用内燃机尾气集成热化学过程的互补型分布式能源系统 | |
CN104500158B (zh) | 一种低浓度煤层气或瓦斯发电系统 | |
CN201071741Y (zh) | 电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CN108005744A (zh) | 超临界co2循环的机炉冷能回收与发电供热一体化系统 | |
CN103574587A (zh) | 火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 |
CN111271702A (zh) | 汽轮机平行抽汽能级提升系统 | |
CN202673378U (zh) | 火电厂驱动汽轮机乏汽能量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 |
CN103089441A (zh) | 一种分布式气动-朗肯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装置 | |
CN101782002A (zh) | 基于变工质正逆耦合循环系统的凝汽式火力发电新技术 | |
CN113623038B (zh) | 一种空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方法 | |
CN201884079U (zh) | 利用煅烧车间导热油炉余热的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 | |
CN107131018A (zh) | 余热锅炉多余蒸汽驱动负载设备及发电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210662813U (zh) | 一种汽轮机平行抽汽能级提升系统 | |
CN207750114U (zh) | 一种利用垃圾填埋气内燃机排气的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 |
CN207539922U (zh) | 一种利用循环冷却水加热原煤的发电系统 | |
CN106091380A (zh) | 一种生物质燃烧热能驱动吸收式有机朗肯循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1610772U (zh) |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凝汽式火力发电系统 | |
CN215951440U (zh) |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设备余热利用系统 | |
CN115899716A (zh) | 一种火电厂烟气-污泥-太阳能综合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