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8736U -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8736U
CN201608736U CN2009202609216U CN200920260921U CN201608736U CN 201608736 U CN201608736 U CN 201608736U CN 2009202609216 U CN2009202609216 U CN 2009202609216U CN 200920260921 U CN200920260921 U CN 200920260921U CN 201608736 U CN201608736 U CN 201608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at
computer signaling
signaling seat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09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旗
韩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S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S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S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S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09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8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8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87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包括一终端信令单元及其外围单元、上层应用单元;所述终端信令单元通过与运营端交互,根据计算机信令座的三网融合号所关联的信息,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三网融合电话与传统电话终端以及与系统内的三网融合终端进行双向呼叫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背景技术
三网融合(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已经走过十年历程,世界各国都采用由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等提出的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方案进行。IMS方案的基础是互联网不可管理、不可控制、不可运营,所以必须要研发出大量的设备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而互联网本身又在不断发展的现实使得IMS的研究始终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同时,IMS还保留了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的物理网络,就必须增加大量的网关群,从而使得IMS变得异常复杂,难以实际运营使用。
以通信终端为例,传统的PSTN固网通信终端以及移动通信终端虽然有非常好的可信、可管理、可运营等优点,但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的冲击下,已显露出诸多不足,从用户的角度看,话费贵是最直接的感受,而从运营商的角度看,运营成本也太高。相对于而言,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通话成本更为低廉,但问题更多:不可信、不可管理、不互联互通、跨网采用中继网关使得跨网呼叫的覆盖率和接通率无法覆盖全网用户,并且传统的PSTN固网通信终端以及移动通信终端无法呼叫VOIP电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旨在可管理、可控制、可运营且与互联网本身无关的三网融合系统中与计算机终端相配合,实现与传统通信终端的双向呼叫。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通过内置的接口与计算机终端进行可插拔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包括一终端信令单元及其外围单元、上层应用单元;所述终端信令单元包括:
与所述外围单元连接、支撑所述终端信令单元与所述外围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外围单元支撑组件;
与所述上层应用单元连接、支撑所述上层应用单元的上层应用支撑组件;以及
通信支撑组件,其通过与运营端交互,根据与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连接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支撑组件包括:
关联模块,其在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通过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接入互联网之后,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将所述计算机信令座与一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相关联;
注册管理模块,其与所述关联模块连接,在所述关联模块将计算机信令座与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关联后,判断所述计算机信令座是否为首次关联,如果是首次关联则通过与运营端的交互对所述计算机信令座进行注册处理,并记录计算机信令座的关联信息、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信息;如果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非首次关联且相对于首次关联有变更,则记录并保存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关联信息;以及
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其根据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包括:
呼叫连接子模块,其与运营端交互在互联网建立一信令通道并通过所述信令通道向运营端发出呼叫,运营端根据存储的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的所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在所述呼叫连接子模块和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一内容通道所述呼叫连接子模块通过所述内容通道与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包括:
消息收发子模块,其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终端和其他三网融合终端之间进行可信的安全的信息发送和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内置的与计算机终端可插拔连接的接口为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计算机信令座与一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关联,使传统的电话号码融合到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中来,可以实现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不限内容形式的各种通信,还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电话终端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通话,并且使互联网运营商的管理、运营、收费都能有所依据,从而在可管理、可控制、可运营且与互联网本身无关的三网融合系统中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开辟了新的利益增长点,并且终端信令单元的工作原理与业务内容无关、与终端形式无关、与互联网本身无关,并且当电话网的业务全部搬移到互联网上时,无需再保留现在的电话的物理网络,整个三网融合架构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运营端、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信令座组建的三网融合系统的架构原理图;
图2A是图1所示计算机信令座中的终端信令单元的功能模块构成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运营设备信令单元的功能模块构成示意图;
图3是图2A中的终端信令单元和图2B中的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中的通信支撑组件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图1所示三网融合系统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无中心、无管理、不可信、不安全的互联网上叠加一电话网,将电信运营商的用户信息、号码资源、使用习惯、管理体系、业务体系等电信运营模式无缝地融合到三网运营单元上,实现互联网可以像电话网一样可管理、可运营、可计费,从而使三网直接以该互联网为基础,无需任何网络改造即可实现三网融合,计算机信令座通过该互联网与运营端进行交互,将计算机信令座的三网融合号与一PSTN固话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相关联,从而可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上实现与传统电话之间低话费成本的双向呼叫连接,还可在该计算机终端与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运营端、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信令座组建的三网融合系统的架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网融合系统包括计算机信令座1及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终端通信的运营端2,其中可在计算机信令座1上设一通信接口,如USB接口,与计算机终端上的USB接口进行可插拔连接。
运营端2一般由网络运营商实施运营,支持大量计算机信令座1的接入,并对计算机信令座1进行注册、鉴权、计费等管理,通过互联网与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实现通信,其中每一个计算机信令座1均具备一唯一的三网融合号,作为区别于其他计算机信令座的标识。
具体实现时,在计算机信令座1和运营端2中分别增加相应的信令单元,分别为终端信令单元和运营设备信令单元,计算机信令座1在使用前将其三网融合号与一PSTN电话号码或移动通信电话号码进行关联,与使用该PSTN电话号码或移动通信电话号码的通信终端形成并机结构。计算机信令座1还包括有终端信令单元的外围单元、各种上层应用单元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信令单元和运营设备信令单元的结构相同,但角色和通信性能上存在不同,终端信令单元实现终端信令单元的通信接入和对终端信令单元的通信管理,在性能上需要支持终端信令单元的通信。运营设备信令单元在性能上要达到运营级的要求,需要同时支持大数量级的终端信令单元的通信接入,并对终端信令单元进行管理,具体实现时可以多个运营设备信令单元级联,以增强其通信性能。
图2A示出了终端信令单元的功能模块构成,可以划分为外围单元支撑组件C、上层应用支撑组件C、通信支撑组件C三个功能模块,其中,外围单元支撑组件C与外围单元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终端信令单元与其外围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上层应用支撑组件C与上层应用单元连接,用于支撑以所述终端信令单元为核心的上层应用单元,通信支撑组件C则支撑所属的终端信令单元与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之间、终端信令单元与其他的终端信令单元之间的通信,具体通过与运营端交互,根据三网融合号所关联的信息,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其中三网融合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终端、计算机信令座、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等。
相应地,在图2B示出的运营设备信令单元可以划分为外围单元支撑组件S、上层应用支撑组件S、通信支撑组件S三个功能模块,与通信支撑组件C相对应,外围单元支撑组件S,支撑所述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与其外围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上层应用支撑组件S用于支撑以所述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为核心的上层应用单元,而通信支撑组件S支撑所属的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与终端信令单元之间的通信,具体通过与终端信令单元交互,根据计算机信令座1所关联的信息,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图3示出了终端信令单元和运营设备信令单元中通信支撑组件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3,通信支撑组件C包括关联模块131、注册管理模块132、三网业务融合模块133,通信支撑组件S包括关联模块231、注册管理模块232、三网业务融合模块233。当计算机信令座1通过计算机终端接入互联网后,包括首次接入和断开后的重新接入,关联模块131通过与关联模块231相交互,将计算机信令座1的三网融合号与一PSTN固话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相关联,关联模块131将关联后的信息输出至注册管理模块132,相应地在运营设备信令单元23中,关联模块231也将关联后的信息输出至注册管理模块2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方便对各个运营商业务的管理计费,该三网融合号所关联的信息不仅包含关联到计算机信令座1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信息,还包括该PSTN固话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隶属的运营商的信息、计算机信令座1的IP地址信息等。
注册管理模块132和注册管理模块232接收到三网融合号关联信息后,判断计算机信令座1是否为首次关联,如果是首次关联,注册管理模块132通过与注册管理模块232交互对计算机信令座1注册处理,记录计算机信令座的关联信息、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信息等,如果计算机信令座1不是首次关联,则进一步判断关联信息是否有变更,若有变更即记录、保存。最终注册管理模块232将注册、管理信息保存在运营端2的数据库中。
至此,通过计算机信令座1和运营端2这两端的关联模块、注册管理模块相互配合,将与计算机信令座1关联的PSTN通信终端或移动通信终端的电信运营商的用户信息、号码资源、使用习惯、管理体系、业务体系等电信运营模式无缝地融合到互联网,使互联网可以像电话网一样可管理、可运营、可计费,计算机信令座1完成接入三网融合系统内,可由三网业务融合模块133和三网业务融合模块233根据三网融合号关联信息,并通过二者的交互,控制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其他三网融合终端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还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各种电话终端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
如上文所述,计算机信令座1可以向3N网外的电话终端和所有3N终端发出呼叫,下面结合图3仅就被呼叫对象为3N终端的业务的运营原理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网融合终端信令单元和三网融合运营设备信令单元首先在互联网建立起一个互联网信令通道,该信令通道与互联网固有的内容通道相结合构成了可运营、可管理、可收费的基于互联网的三网系统的业务网。三网业务融合模块133和三网业务融合模块233分别包括呼叫连接子模块1331和呼叫连接子模块2331,若呼叫对象为本地或外地所有3N通信终端用户,呼叫连接子模块1331通过信令通道向呼叫连接子模块2331发出呼叫,呼叫连接子模块2331查询数据库中存储有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的号码关联信息后,在呼叫连接子模块1331和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一内容通道,使呼叫连接子模块1331和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得以通过该一内容通道进行通信,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3N网内通过互联网信令通道进行连接建立一内容通道全部是基于互联网的,因此3N网内的通信无附加成本。
进一步地,三网业务融合模块133和三网业务融合模块233还可分别包括消息收发子模块1332、消息收发子模块2332,消息收发子模块1332和消息收发子模块2332通过交互,在连接计算机信令座1的计算机终端和其他三网融合终端之间进行可信的安全的信息发送和接收,例如运营端发送的网内通告、通知,和/或运营单元之间进行可信的信息发送和接收。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网融合系统中计算机信令座与运营端之间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具体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通过内置的接口与计算机终端进行可插拔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包括一终端信令单元及其外围单元、上层应用单元;所述终端信令单元包括:
与所述外围单元连接、支撑所述终端信令单元与所述外围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外围单元支撑组件;
与所述上层应用单元连接、支撑所述上层应用单元的上层应用支撑组件;以及
通信支撑组件,其通过与运营端交互,根据与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连接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支撑组件包括:
关联模块,其在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通过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接入互联网之后,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将所述计算机信令座与一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相关联;
注册管理模块,其与所述关联模块连接,在所述关联模块将计算机信令座与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关联后,判断所述计算机信令座是否为首次关联,如果是首次关联则通过与运营端的交互对所述计算机信令座进行注册处理,并记录计算机信令座的关联信息、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信息;如果所述计算机信令座非首次关联且相对于首次关联有变更,则记录并保存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关联信息;以及
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其根据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外的PSTN固话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电话通信,或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机终端与三网融合系统内的其他所有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双向呼叫连接进行各种内容的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包括:
呼叫连接子模块,其与运营端交互在互联网建立一信令通道并通过所述信令通道向运营端发出呼叫,运营端根据存储的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的所关联的PSTN固话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在所述呼叫连接子模块和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之间建立一内容通道所述呼叫连接子模块通过所述内容通道与被呼叫三网融合终端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网业务融合模块包括:
消息收发子模块,其通过与运营端交互,在连接所述计算机信令座的计算终端和其他三网融合终端之间进行可信的安全的信息发送和接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信令座内置的与计算机终端可插拔连接的接口为USB接口。
CN2009202609216U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8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09216U CN201608736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09216U CN201608736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8736U true CN201608736U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5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092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8736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87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91A (zh) * 2010-10-19 2011-02-16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上基于issn基础信令的鉴权信令系统
CN102075650A (zh) * 2010-11-30 2011-05-25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91A (zh) * 2010-10-19 2011-02-16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上基于issn基础信令的鉴权信令系统
CN101977191B (zh) * 2010-10-19 2014-02-12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上基于issn基础信令的鉴权信令系统
CN102075650A (zh) * 2010-11-30 2011-05-25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CN102075650B (zh) * 2010-11-30 2013-07-31 深圳市阿尔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017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电话机终端
CN101668021B (zh) 终端信令平台、运营设备信令平台及三网融合系统
CN102014358B (zh) 使用基于VoIP技术的电话代理设备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CN104703156A (zh) 国际漫游语音业务呼叫方法及语音业务呼叫代理软终端
CN103327468A (zh) 为同一个手机号码提供主副sim卡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69526A (zh) 三网融合电视机顶盒
CN101820402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的用户终端网关系统
CN201608736U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CN105611516A (zh) 一种电话呼叫系统及电话呼叫方法
CN103475794A (zh) 一种基于VoIP/IM技术的通信系统及其漫游通信方法
CN101945186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通信终端信令盒
CN102006679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及电话网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双模手机
CN101719897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信令座
CN101719901A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计算机终端
CN201657090U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电话机终端信令盒
CN101179631A (zh) 呼叫中心远程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远端机
CN101282587A (zh) 具有扩展结构的融合型通信系统
CN105245490A (zh) 移动通信终端第二次分离的技术
CN102014359B (zh) 使用基于VoIP技术的电话代理装置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CN201758414U (zh) 一种电话机终端
CN101998002A (zh) 三网融合过渡时期语音通信方法和三网融合过渡信令系统
CN203788419U (zh) 程控电话交换机
CN102025830A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移动终端
CN102075650B (zh) 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CN203537566U (zh) 一种通过网络中转信息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504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60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