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2058U - 调水机 - Google Patents

调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2058U
CN201602058U CN2009202990462U CN200920299046U CN201602058U CN 201602058 U CN201602058 U CN 201602058U CN 2009202990462 U CN2009202990462 U CN 2009202990462U CN 200920299046 U CN200920299046 U CN 200920299046U CN 201602058 U CN201602058 U CN 201602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ive unit
regulating machine
delivery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990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德想
熊世希
李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990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2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2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20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调水机,包括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所述增氧系统包括驱动装置、输水增氧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输水增氧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所述输水增氧装置;所述调水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调水装置,所述减速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调水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减速传送到所述调水装置。这种调水机既能增加水中的氧气,解决水产养殖缺氧的问题,又能减少水中药物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防止养殖的水产品受到污染;且这种多功能的调水机利用合理的结构将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集成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耗电量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调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能增氧又能调水的调水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但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却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是:1、水产养殖缺氧的问题。2、水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的问题。3、塘底的腐败的问题。
为解决水产养殖缺氧的问题,出现了增氧机,其基本上解决了缺氧的问题,但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耗电量大;农户养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斤的虾,一块钱的电,一块钱的药”,这使农户的水产养殖成本有增无减,同时,增氧机的噪音大,对环境造成了噪音污染。而为了解决水产品中药物等有害物质残留、病菌滋生等问题,出现了多种水产设备,其利用涌升循环流的原理,把死水变为活水,有效的改善了水质,降低了水产品的发病率,减少了药物的投放;但很快水产养殖户们发现,这种水产设备虽好,但是增氧功能达不到,甚至养殖水产品到中晚期,一台水产设备都必须配两台增氧机同时使用,这样,一方面耗费能量,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多台机器,使得操作麻烦且占用面积大,同时机器成本也增加;此外,该种水产设备本身结构欠佳,存在不易平衡、耗能大、缺氧等诸多缺陷。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既能高效增氧,又能调水,并环保节能的调水机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市场现有设备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高效增氧,又能调水,并环保节能的调水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水机,用于改善水质,其包括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所述增氧系统包括驱动装置、输水增氧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输水增氧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所述输水增氧装置;所述调水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调水装置,所述减速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调水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减速传送到所述调水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增氧系统中,所述输水增氧装置包括输水泵、输水管和输水喷头,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入轴,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输入轴;所述输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水喷头。
优选地,所述输水喷头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输水管连接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部。
优选地,所述输水喷头的输出端设有多个喷孔,所述多个喷孔均为斜孔且各自具有适当的倾斜角度使得水呈放射状喷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凹口,所述传动装置输入轴的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口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装配到所述凹口内,以实现传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调水系统中,所述调水装置包括转动轴、浮力装置和搅动装置,所述浮力装置垂直于所述转动轴且随所述转动轴旋转,所述搅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浮力装置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轴,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也垂直向下并连接所述调水装置的转动轴,带动其旋转。
优选地,所述调水系统的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为一中空管,所述增氧系统的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或传动轴纵向穿过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
优选地,所述浮力装置为以转动轴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多条浮板,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调水板,每条浮板在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底部均连接至少一片调水板。
优选地,每个所述调水板均成L形,且底部折弯部朝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浮板的顶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浮板的底面呈弧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衡球,所述平衡球设置在所述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调水机的顶端还设置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主体、头部和颈部,在所述颈部设置有散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调水机利用增氧系统部分将水喷洒向空中,加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把更多的氧带入水体中;通过调水系统部分将水从水底导上来,向周边推开,形成涌升循环流;这样一方面将从空气带入水中的氧气均匀地调和于水体,从而使整个水域氧分充足,符合生态水质;另一方面这种涌生循环流能加速水中有害物质的挥发、排放,且使水温均匀,利于水产品生长;再一方面,由于不断带动底泥部分物质运动,使其不易积沉发腐发臭,极大改善底泥质量,不仅利于水产品生长,还能对底泥再利用,同时这种调水机集增氧和调水两大功能于一身,相对于两台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更加方便操作,且节省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水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调水机的爆炸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水机的驱动装置和减速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水机的减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水机的浮板的正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水机的浮板的背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水机的防护帽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水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调水机1包括用于将水扬起喷向空中的增氧系统3和用于将水搅动的调水系统2。
增氧系统
如图1-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调水机1中增氧系统3包括驱动装置34、传动装置以及增氧输水装置;该传动装置为传动轴35,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根传动轴或者设为其它结构的传动装置;该增氧输水装置包括输水泵33、输水喷头31和输水管(图中未示出)。
其中,驱动装置34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与传动轴35的上端相连接,而该传动轴35的另一端与输水泵33的输入轴相连接,而输水管一端连接输水泵33的出水端,另一端连接输水喷头31。传动轴35将驱动装置34的输出能传送到输水泵33,带动输水泵33工作;在输水泵33的作用下,水经由吸水口32被吸入泵体,进而经由输水管和输水喷头31被喷出,撒向空中,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将更多的氧气带入水体中,起到增氧的作用。
优选地,为使结构更简单,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传动轴)35的上端设有凹口,相应地,在驱动装置34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于该凹口适配的凸台;该凸台装配入该凹口内,实现稳定的传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传统的轴连接方式,比如采用连轴器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增氧输水装置的输水喷头31的纵截面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当该输水喷头31的纵截面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时,输水管就连接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部;当该输水喷头31的纵截面整体呈等腰梯形时,输水管就连接在等腰梯形的较短的底边的中部。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使水喷洒得更开,扩大喷出水的面积,从而能使水更多地与空气接触,加强增氧效果。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输水喷头31还可以呈喇叭状等使水扩散喷出的其它形状。
而输水喷头31上设置有多个喷孔,其中每个喷孔都为斜孔,各个喷孔与输水喷头31的表面成不同的夹角,越远离喷头中心线处的喷孔,偏移于中心线的角度越大,使得所有喷孔看起来呈放射状。这种喷孔的设计可以使水从输水喷头31以放射状喷出,呈现更大的喷出角度,以形成更大的扩散面,从而使得水接触空气的面积更大,进而更好地吸收氧气,加强增氧效果。
调水系统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调水机1的调水系统包括驱动装置25、减速装置24和调水装置;其中,调水装置包括转动轴27、浮力装置和搅动装置。浮力装置垂直于转动轴27且随该转动轴27旋转,搅动装置设置在浮力装置的底部。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通过同步带轮26连接到减速装置24的输入轴241,然后经由第一变速齿轮组242和第二变速齿轮组243,将力传递给减速装置24的输出轴244,而该输出轴244与调水装置的转动轴27相连接,因而带动转动轴27旋转,进而使浮力装置和搅拌装置跟着一起旋转。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调水系统的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为一中空管,上述增氧系统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纵向穿过该中空管(如图4所示),两系统的输出轴在同一条直线上,两系统的驱动装置以及调水系统的减速装置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这样使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同时设置在一台调水机中,使其具有双重功能,同时整个设备的体积不大、结构紧凑且节省材料。调水系统中减速装置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27,进而带动浮力装置和搅拌装置旋转,进行调水;增氧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装置,进而带动增氧输出装置工作,实现增氧;两系统互不干涉,各零部件之间也不会有影响。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若增氧系统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较短,而调水系统的减速装置的输出轴相对较长时,也可以前者与其连接的传动轴一起穿过中空管形式的后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浮力装置为以转动轴27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三条浮板21,每条浮板间隔120度,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称地设置多条浮板。每条浮板均包括底面和顶面,底面与顶面中间形成空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不设置空腔的结构形式;浮板的形状最好是靠近转动轴的部位宽,向远离转动轴的一端慢慢变窄,这种形状既能起到很好的浮力作用,又能减小转动时的摩擦力。为了连接牢靠并使结构更加稳定,在转动轴27上固定连接有类似三角形的连接板23,三条浮板21分别连接在该连接板23的三个角上,当然,当选择设置其它数量的浮板时,连接板的形状也根据需要变化。更优选地,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条浮板21的顶面上均设置有两条相对于浮板纵向中心线对称的加强筋,增加浮板的强度;每条浮板21的底面均设置成弧形,减小转动时浮板所受到的阻力,从而减小噪音并最终减少耗电量。
优选地,搅动装置设置为调水板,每条浮板的远离转动轴27的一端底部均连接有一片调水板22,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该搅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该调水板优选地设置成L形,且L的折弯部均朝向相同,调水板的竖直面最好垂直于浮板,以达到最好的调水效果;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个浮板底部设置多根L形的调水板,为使机器稳定,最好每条浮板底部设置的调水板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样。该调水板22的设计,可以将池底的水向上搅动起来,增大水的回流力,形成从下往上翻涌的大水花,并使受搅动的水面积增大。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池底的底泥带动,防止底泥沉积腐坏,因而改善底泥质量,有利于水产品的生长并利于底泥的再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泛起的翻涌的大水花,更有利于水中有害物质的挥发和排放;再一方面,由于调水板的搅动,可以将上述增氧系统带入水中的氧分均匀化,并使水温均匀,形成有利于水产品生长的生态水环境。
此外,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为保证调水机的平衡,在上述的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的底部还设置有平衡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平衡装置为平衡球62,其中心线与调水系统中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以及增氧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更利于平衡。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架,该支架固定于减速装置的底部(当然也可以连接于其它部件,比如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时该支架起支撑作用,方便安装工作的进行。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为方便使用时该调水机的固定,该调水机还设置有固定杆,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杆4分成第一分段41和第二分段42,第一分段41和第二分段42分别固定连接于减速装置的两边且两分段成一条直线,在两个分段上设置有拉环,绳索穿过拉环固定在岸边物体上,或者直接锚在池塘底;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固定支架等其他固定装置。此外,在两分段与减速装置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装置,如加强块。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调水机还包括防护帽5,该防护帽盖在驱动装置34和驱动装置25的上方,并盖住调水系统的同步带轮26,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具体地,如图7所示,该防护帽5包括主体51、头部52和颈部53,头部52可以方便抓握,从而方便防护帽的盖上和拿掉,颈部53上设置有多个散气孔531,方便整机散热,同时由于散气孔531处于颈部,为横向的,相比朝上开设的散气孔,其更能防止其他物质的落入,保护防护帽5内部的零部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装置25和34均为改进过的大功率电机(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适合的驱动器),在该电机的顶端设置散热片,而且该电机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圈,以免进水,保持干燥的环境进行工作。该电机34经过改良设计后,用370W的功率,2650r/min的转速就可以实现喷水的扬程为10.5米,流量为270L/min。在以上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小喷水流线的截面而增大水的压力,配合上述喷头的合理设计(即输水喷头31呈整体扇形且其上面的喷孔为斜孔),使水喷出的横向扇形面积和纵向扇形面积都加大;而水在空中的滞留时间、水在空中的高度、落下来以后和水体溅起的水花及进入水体的深度都极大的提高了氧分压。经过测试比普通的1500W的增氧机的溶氧量要高很多。这样就高效的利用了电机,达到了增氧效果,也就是解决了溶解速率问题。再者,喷水把充足的氧带入水体,再通过调水板22将含氧充足的水体向周边推开,而水具有流动特性,调水板22把水向周边推开的同时,底部的水就立马涌升上来,这样就把底部缺氧的水体翻上来和空气中喷洒下来含有充足氧分的水继续融合,很好的实现了增氧与调水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调水机的工作过程,这样更利于对上述结构描述的理解。
首先,通过固定杆4将调水机固定在水中,机器通过浮板21浮在水面上。
然后,开启增氧系统的驱动装置34和调水系统的驱动装置25。其中,在驱动装置34带动下,输水泵33通过吸水口32进行吸水,最后水经朝向上方的输水喷头31呈放射状向上空喷出,极大地实现增氧效果(详见上面结构描述中的分析);与此同时,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转速在减速装置的作用下,最终输出给调水装置的转动轴一个较小的转速,使浮板和调水板在较小的转速下平稳旋转,同时通过调水板将池底的水搅起,并形成大面积的由水底到水面的翻涌水花,极大地实现调水效果(详见上面结构描述中的分析)。
本实用新型调水机能同时对水进行调理、搅动和对水进行增氧,且结构合理、紧凑且稳定,在实现多功能的同时,节省材料和空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水机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水机,用于改善水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所述增氧系统包括驱动装置、输水增氧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输水增氧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所述输水增氧装置;所述调水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调水装置,所述减速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调水装置之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减速传送到所述调水装置。
2.如权利要求1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氧系统中,所述输水增氧装置包括输水泵、输水管和输水喷头,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入轴,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输入轴;所述输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水喷头。
3.如权利要求2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喷头的输出端设有多个喷孔,所述多个喷孔均为斜孔且各自具有适当的倾斜角度使得水呈放射状喷出。
4.如权利要求2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凹口,所述传动装置输入轴的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口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装配到所述凹口内,以实现传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水系统中,所述调水装置包括转动轴、浮力装置和搅动装置,所述浮力装置垂直于所述转动轴且随所述转动轴旋转,所述搅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浮力装置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轴,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也垂直向下并连接所述调水装置的转动轴,带动其旋转。
6.如权利要求5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水系统的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为一中空管,所述增氧系统的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或传动轴纵向穿过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
7.如权利要求5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装置为以转动轴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多条浮板,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调水板,每条浮板在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底部均连接至少一片调水板;每个所述调水板均成L形,且底部折弯部朝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7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顶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浮板的底面呈弧形。
9.如权利要求1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球,所述平衡球设置在所述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水机的顶端还设置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主体、头部和颈部,在所述颈部设置有散气孔。
CN2009202990462U 2009-12-18 2009-12-18 调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2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90462U CN201602058U (zh) 2009-12-18 2009-12-18 调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90462U CN201602058U (zh) 2009-12-18 2009-12-18 调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2058U true CN201602058U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4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9904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2058U (zh) 2009-12-18 2009-12-18 调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20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875A (zh) * 2011-11-17 2012-06-13 熊世希 曝水式增氧调水机
CN102515375A (zh) * 2011-10-28 2012-06-27 珠海风光耕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耕水机
CN103563828A (zh) * 2012-08-11 2014-02-12 吴为国 一种涌浪式增氧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5375A (zh) * 2011-10-28 2012-06-27 珠海风光耕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耕水机
CN102487875A (zh) * 2011-11-17 2012-06-13 熊世希 曝水式增氧调水机
CN103563828A (zh) * 2012-08-11 2014-02-12 吴为国 一种涌浪式增氧机
CN103563828B (zh) * 2012-08-11 2015-12-09 浙江富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涌浪式增氧机
CN103563828B8 (zh) * 2012-08-11 2019-10-22 浙江富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涌浪式增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0715B (zh) 调水机
CN207655142U (zh) 一种升降式自清洁反应釜
CN102674574A (zh) 气动增氧装置
CN201602058U (zh) 调水机
CN201442884U (zh) 超旋磁充氧曝气机
CN102730854B (zh) 离心自吸混合式倒伞型曝气机
CN102487875A (zh) 曝水式增氧调水机
CN108192806B (zh) 一种果蔬酵素饮品制备用发酵罐
CN215380866U (zh) 一种虾苗养殖池增氧装置
CN214628725U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用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CN213755676U (zh) 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
CN202610041U (zh) 离心自吸混合式倒伞型曝气机
CN202406828U (zh) 曝水式增氧调水机
CN209665877U (zh) 一种秸秆砖加工混料装置
CN206858267U (zh) 射流搅拌式调节池
CN201442883U (zh) 一种多头充氧曝气一体机
CN205999379U (zh) 一种多点空气分布器以及应用其的发酵罐
CN2774119Y (zh) 食用菌料翻料搅拌混合机
CN2799088Y (zh) 自动充气喷雾车
CN112352765A (zh) 一种便于调节喷洒区域的农业用农药喷洒装置
CN219555877U (zh) 一种节水型的均匀灌溉装置
CN219850382U (zh) 一种园林节能水泥喷泉装置
CN217202757U (zh) 一种香菇酱制作微生物发酵罐
CN209052689U (zh) 一种节能型好氧发酵罐
CN211482600U (zh) 一种茶叶喷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