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8892U - 空转锁 - Google Patents
空转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98892U CN201598892U CN2009202637983U CN200920263798U CN201598892U CN 201598892 U CN201598892 U CN 201598892U CN 2009202637983 U CN2009202637983 U CN 2009202637983U CN 200920263798 U CN200920263798 U CN 200920263798U CN 201598892 U CN201598892 U CN 2015988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core body
- blade
- locking ba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性能高的空转锁,包括外壳、锁芯体、锁合组件和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外套有锁套,该锁套外套有外壳且锁套尾部外露于外壳外;外壳由锁头体和外端盖构成,锁合组件可以由叶片、锁杆、锁销及叶片弹簧或者由顶珠、平珠、过渡珠和弹簧构成;闭锁状态时,锁芯体相对于锁套空转,所以具有防拨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空转锁。
背景技术
在1999年12月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351506Y中公开了“一种防盗锁的锁头”,它由锁体、锁芯、叶片、弹簧、控制插销等组成,在锁芯上沿轴向开有2条以上的叶片槽,叶片槽内设有叶片和叶片弹簧,叶片的另一侧开有缺口,与叶片缺口对应的的位置上安装有控制插销,控制插销两端装有回位弹簧,锁体在控制插销对应的位置上开有插销槽;这种锁头实际上是一种叶片(或叫薄片制栓)锁,与现有的弹珠锁相比,这种叶片锁中的叶片相当于弹珠锁中的顶珠,而插销则相当于弹珠锁中的平珠,所述的叶片、插销和弹簧构成叶片锁的锁合组件,而所述的顶珠、平珠和弹簧则构成弹珠锁的锁合组件。现有的这种锁容易被人破坏性开启,例如:只要用特制的工具插入钥匙孔内强行扭动,即可以将弹珠或叶片破坏,从而将锁打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锁具中存在的不能有效防止破坏性开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难以破坏性开启的空转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转锁,包括外壳、锁芯体、锁合组件和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外套有锁套,该锁套外套有外壳且锁套尾部外露于外壳外。
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由锁杆、锁销、若干叶片和弹簧构成,所述锁芯体内设置若干个径向的叶片孔,所述叶片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叶片孔内,在叶片与外壳之间设置叶片弹簧,所述锁销通过设置在锁芯体外柱面表面的锁销槽与各叶片的缺口相配;锁头体与外端盖相配构成所述外壳,外壳将所述锁芯体和锁套轴向定位;所述锁套的壁上开设与锁杆相配的锁杆孔,所述锁头体内壁开设锁杆槽,锁杆沿所述锁芯体的径向在所述锁杆槽、锁杆孔、锁销槽之间滑动;在所述锁头体的锁杆槽的底部设有弹簧孔,该弹簧孔内放置复位弹簧和钢球,其中钢球压住所述锁杆的外侧或锁套的外柱面。当插入钥匙后,钥匙使各叶片上的缺口正对锁销内侧,钢球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通过锁杆将锁销推向锁销槽底部,使锁杆外侧面与锁套外柱面持平且锁杆位于锁套的锁杆孔与锁芯体的锁销槽之间,此时旋转钥匙即可使锁芯体和锁套同时相对于锁头体转动,从而带动位于锁头体外的锁尺相对于锁头体转动而实现开锁;拔出钥匙后,叶片在叶片弹簧作用下运动而使锁销与叶片上的缺口分离,同时克服锁头体上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将锁销、锁杆向外顶,使锁销外侧面与锁芯体外柱面持平而锁杆位于锁头体的锁杆槽与锁套的锁杆孔之间,此时如果拨动锁芯体,则锁芯体相对于锁套旋转,此时锁套不能旋转,所以不能开锁,而只能使锁芯体处于空转状态。当插入钥匙后,钥匙使各叶片上的缺口正对锁销内侧,钢球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通过锁杆将锁销推向锁销槽底部,使锁杆外侧面与锁套外柱面持平且锁杆位于锁套的锁杆孔与锁芯体的锁销槽之间,此时旋转钥匙即可使锁芯体和锁套同时相对于锁头体转动,从而带动位于锁头体外的锁尺相对于锁头体转动而实现开锁;拔出钥匙后,叶片在叶片弹簧作用下运动而使锁销与叶片上的缺口分离,同时克服锁头体上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将锁销、锁杆向外顶,使锁销外侧面与锁芯体外柱面持平而锁杆位于锁头体的锁杆槽与锁套的锁杆孔之间,此时如果拨动锁芯体,则锁芯体相对于锁套旋转,此时锁套不能旋转,所以不能开锁,而只能使锁芯体处于空转状态。
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中的每个叶片孔内放置两只叶片,所述叶片弹簧位于相应两只叶片的一侧且该叶片弹簧的轴线大致与两只叶片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叶片弹簧的两端顶住分别从两只叶片上伸出的挡块。
所述两只叶片上的挡块弯向所述叶片弹簧的轴线。
所述锁销的截面内端为“V”形,该“V”形内端与各叶片侧边上的“V”形缺口相配。其好处是可以使叶片与锁销的滑动更为平稳。
所述锁芯体由本体和盖板构成,该本体开设有通槽与盖板围成所述的叶片孔,本体与盖板之间铆接固定或用螺丝固定或焊接固定。其好处是本体上的通槽可以用铜柱通过铣床加工成型。
所述叶片位于开设缺口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防拨口。
所述锁套外表面设有盲孔,在所述锁头体上相应位置处开设定位孔,该定位孔由内到外顺序放置定位球、弹簧,定位孔最外端固定封孔珠,当定位球正对该盲孔时,在该弹簧作用下锁套与锁头体之间的摩擦力被增大,从而使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感确定抽出钥匙的位置,以免下次插入钥匙后要旋转锁芯体到其锁销正对锁杆的位置,便于用户操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在锁闭状态下锁芯体具有空转功能,当盗贼用异物插入匙孔后强行扭转时,只有锁芯体单独空转,而锁套不会转动,从而不能开锁,只有将正确的钥匙插入后,使锁合组件动作而将锁芯体与锁套相联在一起才能开锁,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破坏性开锁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锁头体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构成锁芯体的本体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构成锁芯体的盖板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1中下叶片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3和图4装在一起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构成叶片组的上叶片、下叶片和叶片弹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锁芯体、叶片和锁销组装在一起后闭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加入了锁杆后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加入了锁套、锁尺和卡圈后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组装在一起后开锁状态时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3是图12闭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锁芯体沿匙孔方向的正向投影放大图。
图15是图13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中省略了叶片等部分零件)。
图中标记,72、锁尺,301、302、弹簧孔,811、821、钢球,812、822、复位弹簧,813、823、封孔珠,200、导向头,20、锁杆,211、导向口,21、锁杆孔,103、离合口,102、锁销槽,10、锁销,1、锁芯体,4、外端盖,401、侧孔,101、匙孔,104、叶片孔,6、叶片弹簧,4、上叶片,5、下叶片,22、锁芯孔,201、盲孔,2、锁套,202、尾部,31、锁套孔,304、销孔,3、锁头体,303、定位孔,831、定位球,832、弹簧,833、封孔珠,71、卡圈;311、锁杆槽,0、本体,01、通槽,9、盖板,41、51、挡块,50、通孔,52、缺口,53、防拨口,11、12、防拨头,100、截面内端,4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技术方案的立体分解图。从图中可见,所述空转锁,包括由锁头体3和外端盖1构成的外壳、带五个叶片孔104的锁芯体1、锁套2和钥匙(图中未画出),其中锁套的侧壁开有贯穿底部的锁杆孔21,该锁杆孔21的宽度、锁杆20的宽度、锁销10的宽度以及锁芯体上的锁销槽102的宽度相当,由上叶片4、下叶片5和叶片弹簧6构成一组叶片组,五组叶片组分别放入锁芯体中对应的叶片孔内,锁芯体1的外径与锁套的锁芯孔22滑动相配,锁套2的外径与锁头体的锁套孔31滑动相配,锁芯体上的锁销槽与锁芯体底部之间设有宽度与锁销宽度相当的离合口103;将各组叶片组装入对应的叶片孔后用钥匙插入匙孔101使各叶片上的缺口正对锁芯体上的锁销槽102,然后将锁销10放入锁销槽102内,再将锁芯体放入锁套的锁芯孔22内,将锁杆20放入锁套的锁杆孔21内,然后将锁头体的锁套孔31套住锁套,再将外端盖4盖住锁头体3外端并用销钉穿过外端盖上的侧孔401再插入锁头体上的销孔304即可将锁芯体、锁套等相关的零件固定在锁头体中,最后将锁尺72卡入伸出锁头体外的锁套尾部202再用卡圈71卡住即可。其中叶片组、锁销和锁杆构成所述锁合组件。如果采用弹珠组结构时,锁合组件由顶珠、平珠、过渡珠和弹簧构成,顶珠、平珠、过渡珠分别相当于图1实施例中的叶片、锁销、锁杆。
从图2中可见锁头体的内壁沿轴向设有延伸到锁套孔31底部的锁杆槽311,该锁杆槽311的宽度与图1中的锁杆20的宽度相当。
图1中的锁芯体1由图3所示的本体0和图4所示的盖板9构成,图3中的本体0一侧开有五条通槽01,图4中的盖板9盖住图3的本体一侧后得到图6所示的锁芯体,从图6中可见,五条叶片孔104是由本体上的五条通槽与盖板9围成的。
见图5,各叶片的外形结构如图5所示,它是通过冲压工艺将铁皮冲出外形后再将挡块51扎形,使挡块51折弯,其中间的通孔50可让钥匙穿过,叶片的一侧伸出挡块51、另一侧设有“V”形缺口52和防拨口53。
参见图7和8,每组叶片组中叶片弹簧6两端分别顶住上叶片的挡块41和下叶片的挡块51;从图8中可见,挡块41和51分别弯向两叶片的接触面所在的平面,且叶片弹簧6的轴线基本上位于两叶片的接触面上。而且叶片弹簧6的直径与两叶片叠放后的厚度相当。
本实用新型插入钥匙后各零件的状态见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见,此时各叶片上的“V”形缺口正对锁销10的内端100,且锁销10的载面内端100为“V”形,此时锁销10位于锁芯体的最内处,而锁杆20则跨在锁套2与锁芯体1之间且锁杆20外侧面与锁套2的外柱面持平(可参见图11),此时转动钥匙即可带动锁芯体1和锁套2相对于锁头体3旋转,从而通过图1中锁套的尾部202带动锁尺72旋转而实现开锁。
闭锁时,旋转钥匙带动图1中的锁套转到其盲孔201正对锁头体的定位孔303处,定位球831在弹簧832作用下落入锁套的盲孔201处,使用户有一定的手感而感觉到锁具已复位,此时锁销、锁杆、锁芯体和锁套的位置如图12所示,抽出钥匙后,在叶片弹簧6的作用下,上叶片4和下叶片5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各叶片上的缺口与锁销10的截面内端100分离,锁销10被向外推至图13所示位置,此时上叶片上的缺口42位于锁销10的上方,锁销10的外侧面与锁芯体1的外柱面持平(可参见图9),而锁杆20被顶到最外处而跨在锁头体的锁杆槽311与锁套的锁杆孔之间,从而将锁套2与锁头体3相互锁定,用外物伸入锁芯体的匙孔拨动时,锁芯体可以相对于锁套旋转--即所谓之空转,如果用外物挑动叶片则叶片的防拨口(见图5中的防拨口53)就有可能卡住锁销的截面内端而不能顺畅滑动,但因为防拨口与锁销不相配,所以锁销无法处于正常的开锁位置,所以不能开锁,从而具有防拨功能。
见图15,锁杆20尾部设有沿径向伸向锁套2方向的导向头200,锁套2底部设有与导向头200相配的导向口211(也可参见图1),导向头200前后端(即图15中的上下侧)分别被锁芯体1的底部外侧和锁头体3的底部内侧轴向定位。导向头可以使锁杆20的滑动平稳。
本实施例中锁销的截面内端也可以是圆弧形,相应地各叶片侧边上的缺口也可以是圆弧形。
图12和图14中,锁芯体1上的防拨头11和12用于增加盗贼用铁丝拨动叶片的难度。
Claims (8)
1.一种空转锁,包括外壳、锁芯体、锁合组件和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外套有锁套,该锁套外套有外壳且锁套尾部外露于外壳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由锁杆、锁销、若干叶片和弹簧构成,所述锁芯体内设置若干个径向的叶片孔,所述叶片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叶片孔内,在叶片与外壳之间设置叶片弹簧,所述锁销通过设置在锁芯体外柱面表面的锁销槽与各叶片的缺口相配;锁头体与外端盖相配构成所述外壳,外壳将所述锁芯体和锁套轴向定位;所述锁套的壁上开设与锁杆相配的锁杆孔,所述锁头体内壁开设锁杆槽,锁杆沿所述锁芯体的径向在所述锁杆槽、锁杆孔、锁销槽之间滑动;在所述锁头体的锁杆槽的底部设有弹簧孔,该弹簧孔内放置复位弹簧和钢球,其中钢球压住所述锁杆的外侧或锁套的外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中的每个叶片孔内放置两只叶片,所述叶片弹簧位于相应两只叶片的一侧且该叶片弹簧的轴线大致与两只叶片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叶片弹簧的两端顶住分别从两只叶片上伸出的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叶片上的挡块弯向所述叶片弹簧的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的截面内端为“V”形,该“V”形内端与各叶片侧边上的“V”形缺口相配。其好处是可以使叶片与锁销的滑动更为平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由本体和盖板构成,该本体开设有通槽与盖板围成所述的叶片孔,本体与盖板之间铆接固定或用螺丝固定或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位于开设缺口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防拨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外表面设有盲孔,在所述锁头体上相应位置处开设定位孔,该定位孔由内到外顺序放置定位球、弹簧,定位孔最外端固定封孔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37983U CN201598892U (zh) | 2009-11-30 | 2009-11-30 | 空转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37983U CN201598892U (zh) | 2009-11-30 | 2009-11-30 | 空转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98892U true CN201598892U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0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6379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8892U (zh) | 2009-11-30 | 2009-11-30 | 空转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988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7874A (zh) * | 2012-05-21 | 2012-10-24 | 刘春成 | 一种叶片结构及锁芯 |
CN105840001A (zh) * | 2015-11-24 | 2016-08-10 | 安徽杰尔斯工贸有限公司 | 高科技空转锁芯 |
-
2009
- 2009-11-30 CN CN2009202637983U patent/CN2015988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7874A (zh) * | 2012-05-21 | 2012-10-24 | 刘春成 | 一种叶片结构及锁芯 |
CN105840001A (zh) * | 2015-11-24 | 2016-08-10 | 安徽杰尔斯工贸有限公司 | 高科技空转锁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60503U (zh) |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栓锁的装置 | |
CN201598892U (zh) | 空转锁 | |
US9920549B2 (en) | Combination padlock | |
US20110271724A1 (en) | Lock cylinder assembly | |
CN101153521B (zh) | 一种锁芯可以空转的防盗叶片锁 | |
CN108389990A (zh) | 电池包水平按钮解锁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电池包 | |
CN109209061B (zh) | 一种字轮组旋转驱动的锁具 | |
CN104847182B (zh) | 一种双锁芯的u型锁 | |
CN201598891U (zh) | 薄片制栓空转锁的锁定杆 | |
CN214195888U (zh) | 一种具有横栅结构的锁芯及其钥匙 | |
CN201258622Y (zh) | 一种改进的叶片锁具 | |
CN101270618A (zh) | 一种锁头 | |
CN101105090B (zh) | 一种间接开启式锁具及配套钥匙 | |
KR101250554B1 (ko) | 강화유리 도어의 락킹장치 | |
CN217841175U (zh) | 一种带锁芯的执手 | |
CN215803887U (zh) | 一种挂锁 | |
JP2002227466A (ja) | シリンダー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プラグ | |
CN103114766A (zh) | 分级联动隐蔽防撬锁 | |
CN101736945B (zh) | 弹珠锁 | |
CN218759282U (zh) | 锁心卡榫结构 | |
CN201513014U (zh) | 弹珠锁 | |
CN204418810U (zh) | 一种有三重防盗功能的机械锁 | |
CN114135161B (zh) | 一种双重保险弹子锁 | |
JP4181844B2 (ja) | 防犯サムターンの構造 | |
CN101122190B (zh) | 一种具有空转锁芯结构的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