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4655U -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4655U
CN201594655U CN2009201347377U CN200920134737U CN201594655U CN 201594655 U CN201594655 U CN 201594655U CN 2009201347377 U CN2009201347377 U CN 2009201347377U CN 200920134737 U CN200920134737 U CN 200920134737U CN 201594655 U CN201594655 U CN 201594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casing
connector construction
connector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47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贵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347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4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4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46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可套设于一本体而成一连接器;所述遮蔽壳体的一侧开口周缘至少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舌部,及所述遮蔽壳体的至少一侧面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二舌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所述连接器可避免产生火花、阻止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和大幅提升插拔力。

Description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对接插头接合强度的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光电等领域中,其中电源连接器具有两端子并分别充当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源连接器就是通过端子的正负极来为电子组件提供工作电压。通常,于线缆的两端组设连接器插座或插头形成用以连接相隔一段距离的电源及电子组件的电源连接器组合;或者,现有的电源连接器也可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可与一匹配的电源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一种已知的电连接器8,前述电连接器8主要包括一本体7,该本体7的两侧分别罩设有一遮蔽体71及一接地片711,且所述本体7内设一第一通道72及一第二通道73,而上述第一通道72内设有一负极端子74与一正极端子75,该负极端子74为一片体水平横向延伸有一主体部741后弯折凸伸一接触部742。
然而上文揭示的现有技术中,当使用者将对接所述电连接器8的一插头(图中未标出)由前述本体7所设的一插接口(未图示)嵌入时,该负极端子74的接触部742由于是弯折成型的,因此,所述插头进入本体7内,前述插头的内缘会先接触正极端子75,而该插头的外缘随后才接触所述负极端子74的接触部742,换言之,上述插头的内缘会将其所连接的外部正极电源传导至前述正极端子75,连带使接设有该电连接器8的电路或装置受到骤增的电压,容易在所述插头与正极端子75接触位置产生火花。
上述负极端子74仅是其接触部742单边接触前述插头而导致挟持力不足,长期使用亦可能由于该负极端子74的接触部742磨损而与所述插头接触不良;此外,也必须利用接地片711来使上述插头的外缘间接连结前述遮蔽体71,惟此将徒增物料管理及人工组装的成本;因此,有必要针对已知技术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变上述揭示的已知连接器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重新布置连接器端子或壳体的结构设计,可大幅增加连接器插座与对接插头的挟持力或电力传输的安全性的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了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其中遮蔽壳体,可套设于一本体而成一连接器;前述遮蔽壳体的一侧开口周缘至少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舌部,及该遮蔽壳体的至少一侧面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二舌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遮蔽壳体的另一侧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周缘至少局部设一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遮蔽壳体套设于一本体,且所述第一舌部延伸进入所述本体所设的至少一破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第二舌部延伸进入所述本体所设的一贯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本体,设有一通口贯穿所述本体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本体一侧的通口嵌入固设一正极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正极端子设有一接固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本体另一侧的通口嵌置有一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本体设有一第一容置口供一负极端子嵌入而固设于该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本体设有一第二容置口供一固接件置入来定位该正极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负极端子主要包含一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主体部的一侧设有一固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主体部的一侧设有一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主体部的另一侧朝通口的方向延伸有一接触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负极端子较正极端子接近该本体另一侧的通口所嵌接一插头的一外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负极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正极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插头之外导体长度大于所述插头所设的一内导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产生火花:负极端子先接触上述插头的外导体来避免前述插头由该通口嵌接的瞬间产生火花;阻止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改善现有技术中遮蔽体与接地片之间存在阻抗所造成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大幅提升插拔力:前述第一舌部可设有两个以上,当其延伸进入上述破口而挟持该插头时,更可大幅提升前述插头的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已知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图2至图7,图中:1连接器;10本体;110通口;120第一容置口;130第二容置口;140破口;150凸块;160贯孔;20正极端子;210接固部;30插头;310绝缘体;320透孔;330内导体;340外导体;350限位部;40负极端子;410主体部;420固接部;430接触部;440凸缘;50固接件;60遮蔽壳体;610第一舌部;620第二舌部;630止挡部
结合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蔽壳体60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1结构,其中连接器1结构,主要系包括一本体10,设有一通口110贯穿前述本体10的两侧,可供一正极端子20来嵌入其中本体10的一侧通口110而固设于该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另一侧通口110则可供一插头30来对接嵌置而接合上述正极端子20。
前述本体10尚可设有一第一容置口120、一第二容置口130、至少一破口140、至少一凸块150、一贯孔160,该第一容置口120可供一负极端子40嵌入而固设于该本体10,所述负极端子40大致包含一主体部410,前述主体部410的一侧设有一固接部420,该固接部420可与上述正极端子20所设的一接固部210分别电连接一缆线(未显示于图)或/及其所连接的装置(或电路,未显示于图)的阴极(或接地)、阳极,而前述主体部410的另一侧则由该第一容置口120朝所述插头30嵌入的一侧的通口110方向延伸有一接触部430(上述主体部410可向前述正极端子20倾斜延伸该接触部430亦为可行的模式,可藉此利用所述负极端子40的弹力施予前述插头30,使该接触部430与上述插头30产生良好接触作用);此外,前述第二容置口130可供一固接件50置入来定位该正极端子20,而所述凸块150可与上述装置设有的定位槽(未显示于图)匹配而使该本体10固设。
前述插头30主要包含一绝缘体310,该绝缘体310具有一透孔320,所述透孔320穿设一内导体330来接触上述正极端子20,且前述绝缘体310环设一外导体340而供该负极端子40触接,尤其所述负极端子40较接近前述外导体340(例如:该负极端子40的长度大于上述正极端子20或/及前述插头30的外导体340长度大于该内导体330,只要可藉以使所述负极端子40先接触上述外导体340来避免前述插头30由该通口110嵌接的瞬间产生火花皆为可行的模式)。
所述本体10可套设上述遮蔽壳体60,前述遮蔽壳体60的至少一侧具有一开口(未标示于图),且该开口周缘至少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舌部610延伸进入上述破口140,可使前述插头30的外导体340由该通口110嵌入时先(或同时)接触所述第一舌部610,藉以令上述插头30的外导体340、第一舌部610(及其遮蔽壳体60)、负极端子40接地,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避免前述插头30由该通口110嵌接的瞬间产生火花之外,更可避免上文所揭示的已知技术中遮蔽体71与接地片711之间存在阻抗所造成的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如图1所示)。
而前述遮蔽壳体60的另一侧具有另一开口(未标示于图),且该开口周缘至少局部设一止挡部630来阻止该负极端子40受上述插头30插拔力而由前述本体10脱出,或/及该主体部410所设有的固接部420的一侧系具有至少一凸缘440,可藉由前述凸缘440或/及负极端子40的弹性而强化对该止挡部630的抵制;此外,所述遮蔽壳体60的至少一侧面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二舌部620延伸进入上述贯孔160,可藉以卡合前述插头30的所设的一限位部350来阻止外力不经意地抽出该插头30。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避免产生火花:负极端子40先接触上述插头30的外导体340来避免前述插头30由该通口110嵌接的瞬间产生火花。
2.阻止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改善先前技术中遮蔽体与接地片之间存在阻抗所造成电流虚耗及温度上升。
3.大幅提升插拔力:前述第一舌部610可设有两个以上,当其延伸进入上述破口140而挟持该插头30时,更可大幅提升前述插头30的插拔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一侧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周缘至少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一舌部,及所述遮蔽壳体的至少一侧面局部撕裂而形成至少一第二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另一侧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周缘至少局部设一止挡部。
3.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遮蔽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中遮蔽壳体套设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舌部延伸进入所述本体所设的至少一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舌部延伸进入所述本体所设的一贯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本体,设有一通口贯穿所述本体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本体一侧的通口嵌入固设一正极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本体设有一第一容置口供一负极端子嵌入而固设于所述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负极端子主要包含一主体部的一侧设有一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主体部的另一侧朝通口的方向延伸有一接触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负极端子较正极端子接近该本体另一侧的通口所嵌接一插头的一外导体。
CN2009201347377U 2009-08-12 2009-08-12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4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7377U CN201594655U (zh) 2009-08-12 2009-08-12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7377U CN201594655U (zh) 2009-08-12 2009-08-12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4655U true CN201594655U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7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4737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4655U (zh) 2009-08-12 2009-08-12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46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832A (zh) * 2010-11-11 2012-05-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832A (zh) * 2010-11-11 2012-05-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模块
CN102468832B (zh) * 2010-11-11 2015-05-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34813U (zh) 直流电源连接器
CN201594655U (zh) 遮蔽壳体及包含该遮蔽壳体的连接器结构
CN1996680A (zh) 母线连接器
CN205752753U (zh) 带把手二次锁紧机构的大电流屏蔽连接器
CN104466482A (zh) 一种灯笼花式接触头
CN201750017U (zh) 电气接头组件及该组件的公、母接头
WO2012017320A3 (en) Power connector and system
CN201845908U (zh) 端子及包含该端子的连接器
CN20191053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5828523U (zh) 单极柱方形电芯结构
CN201887196U (zh) 连接器
CN202183483U (zh) 电连接器
CN105429021B (zh) 一种住宅照明配电箱
CN107004986A (zh) 连接器
CN205231372U (zh) 高效防电磁干扰可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CN108429026A (zh) 一种多功能接地线
CN204012066U (zh) 三位二扁圆插与三位五孔插开关插套全联体结构
CN201918532U (zh) 连接器
CN2056930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656002U (zh) 安全且使用方便的接线端子排
CN203503847U (zh) 一种灯笼花式接触头
CN202930607U (zh) 太阳能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4992018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CN203589269U (zh) 直流电气接头及具有其的电气设备
CN212304010U (zh) 一种防短路线束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XINYIN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XINYI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Wuzhong District Xu Kou Zhen Xu Jiang Industrial Park Xinfeng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after: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Wuzhong District Xu Kou Zhen Xu Jiang Industrial Park Xinfeng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before: Xinyi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