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4370U -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84370U
CN201584370U CN2009202005470U CN200920200547U CN201584370U CN 201584370 U CN201584370 U CN 201584370U CN 2009202005470 U CN2009202005470 U CN 2009202005470U CN 200920200547 U CN200920200547 U CN 200920200547U CN 201584370 U CN201584370 U CN 201584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ontactor
negative electrode
normally closed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0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栋
朱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00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84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84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843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包括常闭辅助开关和电子节能模块,所述的常闭辅助开关设置在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外侧,且与衔铁连动;所述的电子节能模块包括变阻器、两个放电电阻、6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以及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通电时,常闭开关整流电压全压施加在线圈上,使铁芯和衔铁吸合,衔铁带动常闭开关打开,电压经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降压后使线圈维持通电状态,进而使衔铁保持吸合,通过阻容降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工作过程中线圈内部通的始终是整流桥整流过的直流电,所以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噪音。

Description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接触器,特别是涉及低压交流接触器的节能消噪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的能耗问题和噪音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各个接触器生产厂家也在积极寻求最好的接触器节能方式和消除噪音方式。目前行业中采用的节能消噪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纯电子组件板线路,例如专利号为01215718.X的电磁接触器、专利号为200510021642的低功耗数控接触器及其组成的控制系统都是单纯电子线路的节电控制模块。另一种是需要用双绕组形式的线圈转换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专利号为CN95227005.6的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专利号为95245570的双线圈接触器都是用此类方法制作的接触器电磁系统。第一种节能消噪方式由于节能模块相关元器件太多太复杂,而影响了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种结构需要用双绕组形式的线圈转换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不但增加线圈的成本,也使产品制作的工艺变得复杂;并且对于转换开关的使用,很多厂家都采用了牺牲接触器本体的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来做为电磁转换系统的转换开关,不但给顾客造成了不便,而且影响接触器产品本身的外型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可靠,性能稳定,不需要牺牲接触器本体的辅助触头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包括常闭辅助开关和电子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闭辅助开关设置在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外侧,且与衔铁连动;所述的电子节能模块包括变阻器RV1、电容C1、电容C2、放电电阻R1、放电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变阻器RV1一端接电源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变阻器RV1的另一端接电源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放电电阻R2的一端和常闭开关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常闭开关的另一端、放电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之间还串联一个二极管D7,所述的二极管D7的阳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在二极管D6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之间也串联一个二极管D8,所述的二极管D8的阳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这样,整流桥的两臂上的电压由二极管D1、D7和二极管D6、D8分压,使该电路同时适合380V电源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构成整流桥,放电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放电电阻R2和电容C2并联形成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接入电路。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接通时,常闭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电流只通过整流桥整流后全压施加到线圈上,使铁芯和衔铁吸合。在吸合的同时,衔铁带动常闭开关的动触头使其与静触头分离,从而使常闭开关打开。电源端的信号经过整流桥整成直流后,再通过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使电压降为约10%的额定电压,再将降压处理后的信号送给线圈,使线圈维持通电状态,进而使铁芯和衔铁保持吸合状态,通过阻容降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工作过程中线圈内部通的始终是整流桥整流过的直流电,所以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噪音。
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电磁转换系统,不占用接触器本体的常闭辅助触头,结构简单,灭弧性能优良,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且由于其保持电压很低,线圈几乎不产生温升,大大增强了接触器磁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包括常闭辅助开关组件1和电子节能模块3,所述的常闭辅助开关组件包括常闭辅助开关S1和一个支持件,常闭辅助开关S1通过支持件设置在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2的外侧,常闭开关S1和交流接触器的衔铁连动;所述的电子节能模块包括变阻器RV1、电容C1、电容C2、放电电阻R1、放电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变阻器RV1一端接电源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变阻器RV1的另一端接电源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放电电阻R2的一端和常闭开关S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常闭开关S1的另一端、放电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构成整流桥,放电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放电电阻R2和电容C2并联形成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接入电路。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接通时,常闭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电流通过整流桥整流后全压施加到线圈KM上,使铁芯和衔铁吸合。在吸合的同时,衔铁带动常闭开关的动触头使其与静触头分离,从而使常闭开关S1打开。此时,电源端的信号经过整流桥整成直流后,再通过两个并联的阻容降压模块,使电压降为约10%的额定电压,再将降压处理后的信号送给线圈KM,使线圈KM维持通电状态,进而使铁芯和衔铁保持吸合状态,通过阻容降压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工作过程中线圈KM内部通的始终是整流桥整流过的直流电,所以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噪音。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前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之间还串联一个二极管D7,所述的二极管D7的阳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在二极管D6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之间也串联一个二极管D8,所述的二极管D8的阳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其余结构与图2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更适合380V交流电源。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包括常闭辅助开关(S1)和电子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闭辅助开关(S1)设置在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外侧,且与衔铁连动;所述的电子节能模块包括变阻器RV1、电容C1、电容C2、放电电阻R1、放电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变阻器RV1一端接电源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变阻器RV1的另一端接电源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放电电阻R2的一端和常闭开关(S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常闭开关(S1)的另一端、放电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之间还串联一个二极管D7,所述的二极管D7的阳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极管D6的阴极和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之间还串联一个二极管D8,所述的二极管D8的阳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的一端。
CN2009202005470U 2009-11-19 2009-11-19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84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05470U CN201584370U (zh) 2009-11-19 2009-11-19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05470U CN201584370U (zh) 2009-11-19 2009-11-19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84370U true CN201584370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0547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84370U (zh) 2009-11-19 2009-11-19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843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234A (zh) * 2012-08-15 2014-01-1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路
CN106328440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合肥智博电气有限公司 电磁稳压节能装置用电磁转化机构
CN106688070A (zh) * 2014-09-03 2017-05-17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电磁接触器和功率调节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234A (zh) * 2012-08-15 2014-01-1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路
CN106688070A (zh) * 2014-09-03 2017-05-17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电磁接触器和功率调节器
CN106328440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合肥智博电气有限公司 电磁稳压节能装置用电磁转化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4370U (zh) 交流接触器电磁转换系统
CN108320930A (zh) 转换供电开关
CN201332060Y (zh) 节能环保型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CN204179019U (zh) 内置式交流接触器驱动控制电路
CN201608640U (zh) 电梯节能电源板及包含该电源板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1282090A (zh) 电容分压型直流稳压电源
CN2929948Y (zh) 一种触点大间隙低功耗电磁继电器
CN203322447U (zh) 一种节能电磁阀
CN101752143A (zh) 一种用于交流接触器的节能器
CN202503437U (zh) 一种工频电源变压器低功耗待机电路
CN201577219U (zh) 长寿命led铁路信号机光源点灯电路
CN201290009Y (zh) 补偿电容器放电电阻自动投切装置
CN201127073Y (zh) 电容分压隔离型低功耗待机电源
CN201302954Y (zh) 交流接触器节能装置
CN205335171U (zh) 接触器的线圈驱动电路
CN205142034U (zh) 双电源开关控制器的新型供电系统
CN102545576A (zh) 一种工频电源变压器低功耗待机电路
CN201600253U (zh) 一种高效电磁炉节能烧机装置
CN201725738U (zh) 交流接触器无声节电器
CN2911946Y (zh) 节能型交流接触器
CN201113888Y (zh) 遥控板压感电源
CN205911962U (zh) 高效率开关电源
CN217214587U (zh) 一种无弧分断的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
CN201270456Y (zh) 节能单相电动机电路
CN202019195U (zh) 一种低压电容柜功率因数补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