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1019U - 一种活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81019U
CN201581019U CN2009202663600U CN200920266360U CN201581019U CN 201581019 U CN201581019 U CN 201581019U CN 2009202663600 U CN2009202663600 U CN 2009202663600U CN 200920266360 U CN200920266360 U CN 200920266360U CN 201581019 U CN201581019 U CN 201581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ffle
baffle plate
activating machine
oxygen incr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6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庆深
陈建酬
王荣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UNCH Electric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关庆深
陈建酬
王荣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关庆深, 陈建酬, 王荣春 filed Critical 关庆深
Priority to CN200920266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81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81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810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水机,包括风机(1),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机(1)连通的微孔增氧管(2),还包括以其底面安装有所述微孔增氧管(2)的推水架(3),所述推水架(3)以其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其余任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二挡板(42)连接,且与竖直平面具有适当夹角的第三挡板(43)。微孔增氧管(2)中排出的气泡和气流在水中快速上升,碰撞到上述三个挡板后改变流体方向并在上述三个挡板的作用下形成气流环流,进而推动水体形成环流,以实现水体内空间各方向上的大面积增氧作用,提高增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活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改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鱼虾等水产品在水中需要呼吸,这就需要池塘等养殖水域中有足够的氧气蓄积量。众所周知地,养殖水域中的水产品数量又较多,分布较为密集,而水下的氧气含量很少,根本无法满足较为密集的水生物的氧气需求,基于以上原因,一般池塘等水域中均需设有增氧装置。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用于池塘等水域中的增氧装置一般均为机械式增氧装置,该增氧装置的本体并无增氧作用,而是依靠叶轮等机械部件的转动,在一定的直径范围内(大约20~30米)形成浪花,以加速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而达到增氧效果。而该种机械式的增氧装置的增氧作用范围较小,且一般设置于水体的表面,对底层水的作用不明显。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一般以气流式增氧装置取代机械式增氧装置。
气流式增氧装置一般为表面具有多个微孔的增氧管,将连接有风机的微孔增氧管设置于水体中的适当位置,通过微孔中喷出的气泡和高压气流实现增氧的目的。
但是,微孔增氧管中喷出的气泡一般为由底层向上,且增氧量较小无法对水体进行空间上的大面积增氧作用,同时,气流无法横向流动,限制了增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提高增氧装置的增氧能力,同时,对水体进行空间各方位的大面积增氧,并改善水质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水机,其具有较强的增氧能力,且能够实现水体中空间各方位上的大面积增氧,并能够提高水体的水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水机,包括风机,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的微孔增氧管,还包括以其底面安装有所述微孔增氧管的推水架,所述推水架以其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余任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且与竖直平面具有适当夹角的第三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挡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优选地,所述推水架为四方体框架。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微孔增氧管安装于固定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具有若干骨架的盘状体,所述微孔增氧管缠绕于所述骨架上。
优选地,所述微孔增氧管的数目为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大体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推水架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水机,包括风机,至少一个与该风机固定连接的微孔增氧管,以及推水架,上述微孔增氧管安装于推水架的底面,推水架大体呈方形,且其任意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余任一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且与竖直平面具有适当夹角的第三挡板。
将活水机安放在水体中的适当位置,通过管道将风机的出风口与微孔增氧管连通,当风机启动后,风机向微孔增氧管中输入空气,空气流在微孔增氧管中流动,由于具有一定的气压,则会从微孔中喷出气泡以及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气泡和气流在水中快速上升,一部分气泡和气流会碰到倾斜的第三挡板而改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的平流流动,而平流流动中的一部分气泡和气流又会撞击到第一挡板或者第二挡板,从而在上述三挡板的作用下形成气流环流,进而推动水体形成环流,以实现空间各方向上的大面积增氧作用,提高增氧效果;同时由于增强了底层水和上层水的替换,以及水体环流将静水变为活水,提高了水体中的溶氧能力,并改善了水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三挡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为45度,这样,能够使得较多气泡和气流与该第三挡板发生撞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流的压力,进而提高了水体环流的能力,进一步改善了水质。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微孔增氧管可以安装大体呈方形的固定架上,以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方形的固定架与大体呈方形的推水架的形状相适应,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水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水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活水机,其具有较强的增氧能力,且能够实现水体中空间各方位上的大面积增氧,并能够提高水体的水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水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水机,包括风机1,至少一个与该风机1固定连接的微孔增氧管2,以及推水架3,上述微孔增氧管2安装于推水架3的底面,推水架3大体呈方形,且其任意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其余任一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连接,且与竖直平面具有适当夹角的第三挡板43。
上述风机1可以由电机驱动,也可以由其他常规的驱动部件驱动。当风机1以电机驱动时,需要注意将电机的外壳可靠接地,以避免由于漏电而造成危险。
上述风机1的外壳可以为常规使用的金属材料的外壳,也可以为塑料材料外壳。
上述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可以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与两挡板撞击后的气流变为水平方向流动的平流,能够在水面方向形成较大的水流,从而溅起较大的水浪,进而更好地推动水体环流,水面上较大的波浪加速了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进一步提高了水体的溶氧量,提高增氧效率。
显然地,上述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也不局限于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可以与竖直方向具有适当的夹角,但是,为了保证环流较好地形成,一般夹角度较小。
上述第三挡板43与竖直平面的夹角的度数可以为45度,在该度数时,既能够不限制气泡和气流的产生,又能够使得气流与第三挡板43之间具有较大的冲击,以利于增氧量的进一步增加。
显然地,上述第三挡板43与竖直平面的夹角的度数也不局限于45度,也可以为其他能够保证环流顺利形成的度数。
显然地,上述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以及第三挡板43的材料均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当然也可以为具有适当刚度和强度的其他材料,其具体材料不应受到本说明书的限制。
上述推水架3可以为四方形,这种结构加工简单方便,且能够较好地实现增氧。
显然地,上述推水架3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四方形,其主要作用是以其底面安装微孔增氧管2,并以其周围安装挡板,这样,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各形状的推水架3均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其具体形式不应受到本说明书的限制。
上述微孔增氧管2可以安装于固定架5上,这样,可以将长达数十米的微孔增氧管2集成于一个固定架5上,减小了其相对体积,且便于维护和调整。
上述固定架5可以为方形框架,上述微孔增氧管2可以安装大体呈方形的固定架5上,以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方形的固定架5与大体呈方形的推水架3的形状相适应,从而提高了活水机的整体美观度。
显然地,上述固定架5也不局限于方形,也可以为具有若干骨架的盘状体,微孔增压管缠绕于多圈骨架上,形成增氧盘,将增氧管集成于盘状物上,不仅便于安装和维护,且增氧盘更有利于形成水体环流。
上述骨架可以包括若干以同心圆形式布置的骨架,微孔增氧管2缠绕于同心圆式的骨架上,以形成更利于形成水体环流的形状和布置模式。
显然地,上述固定架5的形状也不局限于盘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一般地,可以根据活水机的规格以及推水架3的形状确定固定架5的具体形式,其结构尺寸不应受到本说明书的限制。
上述固定架5的材料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耐腐蚀的材料等。
上述微孔增氧管2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且大体对称地安装于上述推水架3的底面。这样,既基本满足了水体的增氧需求,又不会占用较大的面积。
显然地,当上述微孔增氧管2的数目为两个时,固定架5的数目也可以为两个,且两微孔增氧管2分别安装于两固定架5上,并通过固定架5安装于推水架3的底面。
显然地,上述微孔增氧管2的数目也不局限于两个,其具体数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作用的水域范围的大小确定,其具体数目不应受到本说明书的限制。
相应地,固定架5的数目可以与微孔增氧管2的数目保持一致,以分别通过固定座5以一定的间隔,将各个微孔增氧管2安装于推水架3的底部。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水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水体替换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活水机还可以包括第四挡板44;所述第四挡板44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推水架3的上端,其第二端固定于两所述微孔增氧管2之间。这样,在微孔增氧管2排出气泡时,气泡在第四挡板44的推动下,气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水效果。
上述第四挡板44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且两所述第四挡板44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推水架3的左上端和右上端。以进一步增大两侧微孔增压的效果。
将活水机安放在水体中的适当位置,当风机1启动后,风机1向微孔增氧管2中输入空气,空气流在微孔增氧管2中流动,由于具有一定的气压,则会从微孔中喷出气泡以及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气泡和气流在水中快速上升,一部分气泡和气流会碰到倾斜的第三挡板43而改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的平流流动,而平流流动中的一部分气泡和气流又会撞击到第一挡板41或者第二挡板42,从而在上述三挡板的作用下形成气流环流,进而推动水体形成环流,以实现空间各方向上的大面积增氧作用,提高增氧效果;同时由于增强了底层水和上层水的替换,以及水体环流将静水变为活水,提高了水体中的溶氧能力,并改善了水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水机还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其与机械式增氧机相比节电量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
且该种活水机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较小,达到了有效利用水体空间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活水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活水机,包括风机(1),以及至少一个通过管路与所述风机(1)连通的微孔增氧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水架(3),所述推水架(3)的底面安装有所述微孔增氧管(2),所述推水架(3)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其余任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二挡板(42)连接,且与竖直平面具有适当夹角的第三挡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二挡板(4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43)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水架(3)为四方体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5),所述微孔增氧管(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为大体呈方形的框架,所述微孔增氧管(2)固定于所述框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增氧管(2)的数目为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架(5)上,且大体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推水架(3)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挡板(44);所述第四挡板(44)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推水架(3)的上端,其第二端固定于两所述微孔增氧管(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挡板(44)的数目为两个,且两所述第四挡板(44)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推水架(3)左上端和右上端。
CN2009202663600U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活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1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63600U CN201581019U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活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63600U CN201581019U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活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81019U true CN201581019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63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1019U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活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81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4145A (zh) * 2015-12-07 2016-04-06 福建渔家傲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增氧、加热与水循环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其循环方法
CN108308095A (zh) * 2017-01-18 2018-07-24 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推流中层水的换水补氧设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4145A (zh) * 2015-12-07 2016-04-06 福建渔家傲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增氧、加热与水循环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其循环方法
CN105454145B (zh) * 2015-12-07 2018-02-27 福建渔家傲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增氧、加热与水循环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其循环方法
CN108308095A (zh) * 2017-01-18 2018-07-24 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推流中层水的换水补氧设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172B (zh) 一种循环水养虾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719270B (zh) 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3182007A1 (zh) 一种高效增氧装置和方法
CN106115951A (zh) 一种水气混合增氧装置及其应用
CN207665828U (zh) 渔业水循环养殖设施
CN108069524A (zh)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设备
CN201581019U (zh) 一种活水机
CN204746721U (zh) 一种用于水生态修复的推流富氧式景观喷泉系统
CN201809220U (zh) 一种造流曝气机
CN201842672U (zh) 多功能高效超声灭藻涌流增氧机
CN201598207U (zh) 水产养殖用分段组装式微孔软管增氧装置
CN107156017A (zh) 一种气升式推水增氧装置
CN106332831A (zh) 一种专用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
CN207891135U (zh)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设备
CN204198480U (zh) 一种增氧机用臭氧发生器
CN202941290U (zh) 自动化风光混合能增氧水处理机
CN106305581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摇摆式正压曝气装置
CN202504044U (zh) 一种水池增氧机
CN103583446A (zh) 一种循环微流水养鱼池塘
CN209333972U (zh) 一种新型智能浮选机
CN205124761U (zh) 一种低能耗自动导流水循环曝气增氧机
CN2590366Y (zh) 一种多功能池塘养殖增氧机
CN201581018U (zh) 一种水体替换器
CN204722056U (zh) 耕水式增氧机
CN202565997U (zh) 一种养殖池用旋流增氧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 QINGSH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JIANCHOU WANG RONGCHUN

Owner name: FOSHAN SUNCH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 QINGSHEN

Effective date: 201102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200 NO. 104, WENDE SOUTH LANE, LIANBIAO WEST VILLAGE, SONGGANG,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528200 ROOM ABCD, 15/F, TOWER A, JUNNING BUILDING, NO. 213, FUNING ROAD,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221

Address after: Room 15, building ABCD, No. 213 building, 528200 Guangdong province A Junning Funing Road in Foshan City

Co-patentee after: Guan Qingshen

Patentee after: Foshan SUNCH Electric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Guangdong Province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Shishan town Songgang Nishimura Ayanori Nan Xiang No. 104

Co-patentee before: Chen Jianchou

Patentee before: Guan Qingshen

Co-patentee before: Wang Rongchu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