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1530U -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1530U
CN201561530U CN2009202638878U CN200920263887U CN201561530U CN 201561530 U CN201561530 U CN 201561530U CN 2009202638878 U CN2009202638878 U CN 2009202638878U CN 200920263887 U CN200920263887 U CN 200920263887U CN 201561530 U CN201561530 U CN 20156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mmunication module
parallel
air compressor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38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裕平
方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 YVPING
Original Assignee
MA YV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 YVPING filed Critical MA YVPING
Priority to CN2009202638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15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它可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省电能,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延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现有的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等共同组成;主机利用卡诺循环原理使制冷剂在主机内压缩放热、蒸发吸热不断循环进行热量转移的过程;而冷冻水系统则通过主机蒸发器与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冻水的温度降低,温度下降后的水再用冷冻泵送到需要制冷的区域,再通过盘管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后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或送到需要降温的设备中与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而冷冻水则因吸收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或设备中产生的热量)而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后的冷冻水再回到主机中与主机产生的冷量进行热交换,使冷冻水的温度再次下降;冷却水系统则刚好相反,它是把主机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室外空气的去的。主机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水则吸收这些热量后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泵提供的动力送到冷却塔中,再通过冷却塔上的风扇产生的气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水中的热量转移到空气中使水温下降,温度下降后的水再回到主机中吸收主机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由此可见,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温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一般主机会根据设定温度与冷冻水实际出水温度而自动增加或减少负载;比如说,冷冻水出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减少负载,冷冻水出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增加负载。
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实际设计或运营中,现在的中央空调制冷机的最大负载能力是按照天气最热,负荷最大的条件来设计的冷冻泵及冷却泵和冷却塔,也按满足制冷机最大负载工作而设计的,很多还会以最大负载的1.2倍设计,但制冷系统是极少在这种极限条件下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央空调设备97%的运行时间在70%的设计负荷以下,所以系统普遍存在很大的余量,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制冷主机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未端冷量的要求加载或卸载,但与之配套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扇仍在定负载下运行;即要么不开,要么就全开(泵功率是按峰冷负载对应水流量1.2倍配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马拉小车”,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浪费的电能是很大的。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单台主机或其他外围设备出故障又不影响生产和生活需要,制冷系统通常配备2台或2台以上主机加外围设备并联运行,而且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通常也是采用并联设计,当只需开一台主机时其他主机的冷冻水、冷却水管路不能自动关闭,这样造成水流的无效循环,能量损失大,还会导致工作主机的能效比明显下降;根据我们分析可以知道:水泵制造的水压力平均分布在整个系统内,只要没有关断水流,其整个系统系统就会有水流,不工作的主机一定会分流一定的冷冻水和冷却水,而经过不工作主机的冷冻水会维持冷冻水回水的相对高温度状态,再和正在工作的主机出来的相对较低温度的冷冻水混合一起,使系统总冷冻水的温度升高后再被送到末端,温度升高后的冷冻水显然是无法满足末端的需求而导致回水温度再升高,工作主机在检测到出回水的温度升高后就会自动加载运行,以满足末端冷量的需求,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而被分流冷却水后的主机,会因为散热不好而容易发生跳机的危险,影响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由于用户所需的冷量是受季节、天气、温度和具体所需的变化而变化的(酒店是由于入住率的变化、设备用冷是由于工艺不同及生产量的变化),也就是说系统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人工的管理让整个系统(包含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和冷却塔)随实际所需的负载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只有人为加大系统负载,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其次,为了保护制冷主机,要求其外围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有严密的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冷冻泵、最后开制冷主机,关机时则刚好相反),人不是机器,这样的复杂的开关机程序有由人工去执行是不可靠的,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不保障的。
(二)现有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它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空气压缩机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或离心机或活塞)高速运动加压空气,使其达到一定压力,再经过集气罐收集,再送到干燥机进行干燥除水,除水后再送到所需设备中使用。而压缩空气产生大量的热,则是通过冷却泵将水送到空压机气缸外壁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后,再被送到冷却塔中再通过冷却塔上的风扇产生的气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水中的热量转移到空气中使冷却水水温下降,温度下降后的水再回到空气压缩机中吸收主机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上述现有的大型空气压缩机,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实际设计或运营中,空气压缩机是按照最大用气量来设计的,冷却泵和冷却塔也按满足空气压缩机的最大散热要求而设计的,但空压机系统是只有很少时间在这种极限条件下工作,有的空压机会在达到设定压力时卸载,卸载时间超过20分钟后在停止电机工作。但与之配套的冷却泵、冷却塔风扇仍在定负载下运行即要么不开,要么就全开,这时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马拉小车”,所以系统普遍存在很大的余量,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浪费的电能是很大的。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单台空压机或其他外围设备出故障又不影响生产和生活需要,空压机系统通常配备2台或2台以上主机加外围设备并联运行,而且冷却水系统通常也是采用并联设计,当只需开一台主机时其他空压机的冷却水管路不能自动关闭,这样造成水流的无效循环,能量损失大,因为我们分析可以知道:水泵制造的水压力平均分布在整个系统内,只要没有关断水流,其整个系统系统就会有水流。不工作的空压机一定会分流一定的冷却水,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由于用户所需的用气量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及生产量的变化,也就是说系统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人工的管理让整个系统(包含主机、冷却泵和冷却塔)随实际所需的负载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只有人为加大系统负载,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其次,为了保护制冷主机,要求其外围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有严密的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最后开空压机主机及其他外围设备,关机时则刚好相反),人不是机器,这样的复杂的开关机程序有由人工去执行是不可靠的,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不保障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大型多台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多台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的用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它可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省电能,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延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构成;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冷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所述空气压缩机机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温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端,两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还包括有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且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连接。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通过在系统末端和主要管路增加温度和压力模块,感知系统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再通过微电脑通讯接口将信号传给微电脑,微电脑通过植入的程序进行信息处理,计算出系统所需要投入的设备工作量,通过主机通讯接口智能控制主机投放的工作数量,再通过开关量输出控制相应的水路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再通过变频器通讯接口控制水泵投入的工作台数和转速,再通过开关量输出控制冷却塔的工作台数,从而达到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生产工艺等,使所需冷量和用气量的不同系统,都能智能地投入相应的设备使用量,以配合其变化而变化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图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和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冷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所述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
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
此款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具有以下几点改造,
(1)对主机的改造:对主机采集运行信号和增加主机接口,根据冷量的要求自动增加或减少主机的工作台数。遥控启停主机和电动阀。根据主机的起停,自动地开启或关闭相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水路,以配合主机的工作;
(2)对冷冻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压力模块和温度、压力传感器将冷冻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压力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和压力差值,然后根据压力差保证末端设备的压力流量,通过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时,冷冻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
(3)对冷却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以进水和回水的温差作为控制依据,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通过温度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时,冷却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温差大,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转速,加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小,可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缓冷却泵的循环速度。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4)对冷却塔风扇进行起停控制: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冷却水温度过高,机组能效比会降低;冷却水温度过低,有些保护功能强的机组就会停机保护。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当温差小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超过,可以逐台停用风扇,当温差大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不够则自动逐台开启,这样可以节约电力,并且避免了机组保护性停机,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系统稳定运行得到保证;
(5)对系统的开停程序控制: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将系统的开机和关机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冷冻泵、再开制冷主机,关机则正好相反)固化在微电脑的程序中,有程序去执行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阅图2所示,一种并联空气压缩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空气压缩机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和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温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端,两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所述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
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
此款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具有以下几点改造:
(1)对主机的改造:对主机采集运行信号和增加主机接口,根据用气量量的要求自动增加或减少主机的工作台数。通过在主机电机处加装变频器,在主机产气量够而空载时调低主电机转速,省电效果明显。遥控启停主机冷却水的电动阀。根据主机的起停,自动地开启或关闭相应冷却水水路,以配合主机的工作;
(2)对冷却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以进水和回水的温差作为控制依据,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通过温度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时,冷却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温差大,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转速,加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小,可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缓冷却泵的循环速度。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3)对冷却塔风扇进行起停控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冷却水温度过高,机组能效比会降低;冷却水温度过低,有些保护功能强的机组就会停机保护;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当温差小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超过,可以逐台停用风扇,当温差大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不够则自动逐台开启,这样可以节约电力,并且避免了机组保护性停机,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系统稳定运行得到保证;
(4)对系统的开停程序控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将系统的开机和关机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空压机主机,关机则正好相反)固化在微电脑的程序中,有程序去执行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阅图3所示,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原理是上述图1和图2的结合,由同一微电脑信息处理器和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控制;即:中央空调机组和空气压缩机机组上的各模块,分别由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控制,再由微电脑信息处理器与外部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连接,以实现PC远程控制的作用。此方案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原理及其效果,与上述各两实施例相近似,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作用于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及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均具有以下共同点:
1.两者的工作方式一致;都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或活塞或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做功而产出用户所需的冷量和带有一定压力的空气;中央空调是利用“卡诺循环原理”使制冷剂在主机内压缩放热、蒸发吸热不断循环进行热量转移的过程;而空气压缩机是通过压缩空气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2.两者的能量转移方式一致;都是通过电机转移能量;中央空调的冷冻水是通过电机转移到用户所需的地方。而冷却水也是通过电机送到冷却塔进行散热;空气压缩机的冷却水也是通过电机送到冷却塔进行散热。
3.两者的散热方式一致;都是通过冷却塔进行散热。
4.两者工作状态一致;都是多台并联使用;为了满足用户的能耗需求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不影响生产生活,中央空调和空气压缩机通常都是两台以上并联使用。
5.本技术所取两者的工艺参数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要取其温度,压力,主机运行状态,泵的运行状态以及塔的运行状态;空气压缩机本技术要取其温度,压力,主机运行状态,泵的运行状态以及塔的运行状态。
6.本技术所要控制的方向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要控制其主机,泵及塔的运行;空气压缩机本技术要控制其主机,泵及塔的运行。
7.本技术所需部件基本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需要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集和通讯模块、压力采集和通讯模块、主机控制和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等;空气压缩机本技术需要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集和通讯模块、压力采集和通讯模块、主机控制和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等。
8.微电脑运行程序相近;对两者而言,所需参数和所控制目标及控制手段基本一致,所以其程序相近,只是中央空调的控制程序要比空气压缩机复杂些。
对大型多台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及多台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的用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可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省电能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延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

Claims (5)

1.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构成;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冷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压缩机机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
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温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
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端,两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
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且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
CN2009202638878U 2009-12-01 2009-12-01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38878U CN201561530U (zh) 2009-12-01 2009-12-01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38878U CN201561530U (zh) 2009-12-01 2009-12-01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1530U true CN201561530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38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1530U (zh) 2009-12-01 2009-12-01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1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5871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深圳市永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压缩空气系统
CN11523504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南京优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源需求侧响应的优化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5871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深圳市永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压缩空气系统
CN11523504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南京优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源需求侧响应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15235046B (zh) * 2022-07-22 2024-04-12 南京优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源需求侧响应的优化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3346C (zh) 节能型中央空调系统
CN201589376U (zh) 中央空调变水量变风量整体群控节能系统
CN101498494B (zh) 一种集中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方法
CN200975722Y (zh) 节能集成厨房设备
CN201193860Y (zh) 一种经济运行集中空调系统
CN203375584U (zh) 冷热量储存式太阳能空调装置
CN203837109U (zh) 一体化组合式机房空调机组
CN201335489Y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管理装置
CN103499137A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885354U (zh) 节能型中央空调系统
CN101929752A (zh) 一种制冷剂循环自然冷却基站空调机及其实施方法
CN203464410U (zh) 中央空调冷、热双温调控节能装置
CN101922773A (zh) 一种多变流量地源热泵单元系统和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07893919U (zh) 一种机械制冷与辅助冷源两路联合供冷系统
CN203396028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电系统
CN201561530U (zh) 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CN109764436B (zh) 一种平抑间歇能源短期波动的热泵储能系统
CN2706704Y (zh) 节能型中央空调装置
CN201731674U (zh) 一种制冷剂自然冷却基站空调机
CN201347875Y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的控制系统
CN201706759U (zh) 机房节能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71626U (zh) 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201003885Y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03501386U (zh) 一种中央空调变频驱动系统
CN203353466U (zh) 变频驱动的水温调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