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6978U -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 Google Patents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46978U
CN201546978U CN2009203156463U CN200920315646U CN201546978U CN 201546978 U CN201546978 U CN 201546978U CN 2009203156463 U CN2009203156463 U CN 2009203156463U CN 200920315646 U CN200920315646 U CN 200920315646U CN 201546978 U CN201546978 U CN 201546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tage
level
cover
tw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56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REENC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REEN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REENC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REEN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156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46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46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469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它解决了现有气环泵通过串联两级泵组件来提高抽气速度,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且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包括轴向连接的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每级泵组件均包括泵体、泵盖和叶轮,泵体和泵盖相互连接,泵体和泵盖上各自具有呈开口的环状气体流道,两气体流道构成泵腔,泵腔在气体流道的环形开口处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叶轮安装于该泵腔内并由一动力件带动;一级泵腔与二级泵腔相通,一级泵组件上具有吸气口,二级泵组件上具有排气口,二级泵盖上的气体流道的凹入深度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渐浅。由于二级泵盖上的出气口的深度变浅,体积变小,因此气体排出时的压强大,抽气速度快。

Description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环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属于泵领域。
背景技术
气环泵是一种动量喷气式原理的设备,也有称之为侧风道风机、旋涡式气泵、再生泵、环形鼓风机或气环式压缩机等,它可以单独作为真空泵使用,也可以单独作为鼓风机使用,其广泛应用于气动运输系统、真空提升和夹持系统、包装机、污水厂通风、袋装/瓶装/灌装系统、土壤改良、泡沫成型系统等各个领域。
现有气环泵泵盖上的气体流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深度及宽度都是一样的,即气体流道上各处的截面积是相同的,这样造成排出时的气压小,真空度低。已有提高真空度的方法普遍是将气环泵设计成双级,如中国专利号ZL 03259724.X,所提供的是一种双级真空泵,其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前级大泵和后级小泵,每一级泵都包括相互连接的泵体和泵盖,泵体和泵盖所构成的泵腔内设有带叶片的转子,且前级泵体与后级泵体之间设有共用端盖,将前级大泵的排气口和后级小泵的吸气口均设置在共用端盖上直接连接相通,形成一种串联的双级结构,虽然抽气速度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并且该结构通过增设共用端盖来连接前级大泵和后级小泵,成本高,整机重量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使泵盖的气体流道各处具有不同的截面积来提高气体排出压力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包括轴向连接的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每级泵组件均包括独立的泵体、泵盖和叶轮,所述的泵体和泵盖均呈圆盘形且相互密封连接,泵体和泵盖的连接端面上各自具有呈开口的环状且向另一端凹入的气体流道,两气体流道构成环形的泵腔,且泵腔在气体流道的环形开口处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叶轮同心安装于该泵腔内并由一动力件带动作旋转;所述的一级泵腔与二级泵腔相通,且一级泵组件上具有与一级泵腔的进气口相通的吸气口,二级泵组件上具有与二级泵腔的出气口相通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泵盖上的气体流道的凹入深度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渐浅。
本实用新型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由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构成,每级泵组件分别由泵体、泵盖和叶轮构成,一级泵组件上的吸气口用于连通一级泵腔和所需抽排空气的容器,二级泵组件上的排气口用于排出二级泵腔内的气体,且一级泵腔与二级泵腔相通,二级泵盖上的气体流道的凹入深度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渐浅,根据玻义尔定律,P·V=常数(体积V,压强P),即在吸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出气口的深度变浅使得出气口处的气体体积变小,那么其排出气体的压强P将增大,适用于吸入压力低于-0.06MPa的工况条件,抽真空度高,一般可达-450mmHg以上,工作真空范围为0~0.05MPa。通过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旋转增压后,使得气体按照下列的方向流动:气体首先从吸气口通过一级泵腔的进气口进入一级泵腔内,经过一级叶轮旋转后,一级泵腔内的气压增高,而后进入二级泵腔内,通过二级叶轮再次旋转增压,最后使气体从与二级泵腔的出气口相通的排气口排出。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二级泵盖上进气口处的深度是对应出气口处的深度的1.4倍~2倍。可根据所需的抽气压力进行选择。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一级泵腔和二级泵腔的壁面上的各个转角均通过圆角过渡。使得一级泵腔和二级泵腔的壁面各处都很光滑,有利于减小压力损失,降低噪音。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一级泵盖与所述的二级泵体相邻接,且所述的一级泵腔的出气口与二级泵腔的进气口具有相对应的周向位置且两者直接连通。一级泵盖与二级泵体不通过中间件而直接相固定,结构紧凑,重量轻;一级泵腔的出气口与二级泵腔的进气口相通,可防止因气流冲击而造成压力损失,抽气效率高。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一级泵盖与二级泵体通过若干个设在其周部且按圆周分布的螺钉相连接固定。该结构不仅连接方便,还使两个连接端面紧密连接,有效防止松动。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一级泵盖与二级泵体的连接端面之间固设有密封胶。由于制造上的误差,极有可能使两连接端面不能完全贴合而造成漏气和进水氧化产品,通过涂胶后可避免出现间隙,从而加强密封效果,还能增加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二级泵盖的外端设有与其制成一体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支撑面位于二级泵盖的最外端。可利用支撑架的支撑面竖向放置于台面上,防止因二级泵盖的外端面不平整而造成摆放不平稳,还能够避免气体流道变形,保证气流顺畅,噪音小。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动力件是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由一级泵体穿入到二级泵盖内,其轴端轴向固定于二级泵盖上,所述的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均固定套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由一电机同时带动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旋转,结构简单、紧凑。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吸气口设于一级泵体的外端面上靠近一级泵腔的进气口处。吸气口位于一级泵体上,便于在一级泵体的外端面安装吸气筒。
在上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所述的排气口设于二级泵体的圆周侧壁上靠近二级泵腔的出气口处。排气口位于二级泵体上,便于在二级泵体的圆周侧壁上安装排气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级泵中二级泵盖上的气体流道的凹入深度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渐浅,使得在吸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当温度不变时,根据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因出气口的深度变浅,而使它的体积变小,那么其排出气体的压强将增大,可进一步提高真空度,扩大使用范围;另外,本双级泵中的两级泵组件直接固定相连,使得结构紧凑,体积小,整机重量轻,一级泵腔的出气口与二级泵腔的进气口相连通,形成串联连通方式,有效提高抽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级大流量气环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级大流量气环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泵体;1a一级泵腔;1b吸气口;1c一级泵腔的进气口;1d一级泵腔的出气口;1e一级泵体的气体流道;2一级泵盖;2e一级泵盖的气体流道;3一级叶轮;4二级泵体;4a二级泵腔;4b排气口;4c二级泵腔的进气口;4d二级泵腔的出气口;4e二级泵体的气体流道;5二级泵盖;5a支撑架;5e二级泵盖的气体流道;6二级叶轮;7电机;7a电机的输出轴;8吸气筒;9排气筒;10底座;11轴承;12、13螺钉;D二级泵盖上气体流道的凹入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双级大流量气环泵,由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组成,每级泵组件均包括呈圆盘形的泵体和泵盖,一级泵体1、一级泵盖2、二级泵体4和二级泵盖5依次轴向密封连接,各个泵体1、4和泵盖2、5的连接端面上各自具有一条呈开口的环状且向另一端凹入的气体流道1e、4e、2e、5e,一级泵体和一级泵盖上的两条气体流道1e、2e构成一级泵腔1a,二级泵体和二级泵盖的两条气体流道4e、5e构成二级泵腔4a,且两泵腔1a、4a在对应气体流道的环形开口处分别具有进气口1c、4c和出气口1d、4d,一级泵腔的出气口1d与二级泵腔的进气口4c具有相对应的周向位置且两者直接连通,二级泵盖5上的气体流道5e的凹入深度D由进气口4c向出气口4d方向渐浅(当然,一级泵盖2上的气体流道2e的凹入深度可由进气口1c向出气口1d方向保持一致,也可以与二级泵盖5一样,由进气口1c向出气口1d方向渐浅),为了适应不同的抽气压力,可取二级泵盖5上靠近其进气口4c的深度为对应出气口4d的深度的1.4倍~2倍,一级泵体1的外端面上具有与一级泵腔的进气口1c相通的吸气口1b,吸气口1b的外口部连接一吸气筒8,二级泵体4的圆周侧壁上具有与二级泵腔的出气口4d相通的排气口4b,排气口4b的外口部连接一排气筒9;一级泵体1的外侧还固接有一电机7,且电机的输出轴7a穿入二级泵组件内,其轴端通过轴承11轴向固定于二级泵盖5上,电机的输出轴7a上分别通过键连接一级叶轮3和二级叶轮6,一级叶轮3同心设于一级泵腔1a内,二级叶轮6同心设于二级泵腔4a内;一级泵体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底座10,通过底座10使整个气环泵卧式放置。
本双级大流量气环泵中的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构成串联型的连通方式,工作时,先启动电机7,使一级叶轮3和二级叶轮6同步旋转,从而产生气压,气压带动气体的流动方向如下:吸气筒8→一级泵体的吸气口1b→一级泵腔的进气口1c→一级泵腔的出气口1d→二级泵腔的进气口4c→二级泵腔的出气口4d→二级泵体的排气口4b→排气筒9。
为了降低气流噪声,减少压力损失,可将一级泵腔1a和二级泵腔4a的截面均制成方形,并将其各个转角采用圆角过渡。
在实际装配时,先将一级泵盖2与二级泵体4连接固定起来,具体是采用螺钉12穿过按圆周设于一级泵盖2上的定位孔与二级泵体4上的螺纹孔(螺纹孔与定位孔的位置一一相对)相连接;再将一级泵体1、一级叶轮3、一级泵盖2与二级泵体4的组件、二级叶轮6和二级泵盖5依次套接到电机轴7a上,并将电机轴端固定于二级泵盖5上;然后采用若干长度较长的螺钉13依次穿过二级泵盖5、二级泵体4、一级泵盖2,并与一级泵体1的螺纹孔相连接来轴向锁紧;最后在吸气口1b的外口部固定吸气筒8,并在排气口4b的外口部固定排气筒9。
为了便于快速确定两级泵组件的周向位置,还可在一级泵盖2和二级泵体4上设置对应的止口配合结构。
为了保证整个气环泵的密封性,可在一级泵盖2与二级泵体4的连接端面之间固设密封胶。
气环泵可横向放置,也可竖向放置,若竖向放置气环泵时,由于气环泵的一级泵体1的外端设有电机7,所以只能将气环泵的二级泵盖5的端面作为支撑面,但二级泵盖5的外端面不平整,故可在二级泵盖5的外端设置与其制成一体的支撑架5a,该支撑架5a的支撑面位于二级泵盖5的最外端。

Claims (10)

1.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包括轴向连接的一级泵组件和二级泵组件,每级泵组件均包括独立的泵体、泵盖和叶轮,所述的泵体和泵盖均呈圆盘形且相互密封连接,泵体和泵盖的连接端面上各自具有呈开口的环状且向另一端凹入的气体流道,两气体流道构成环形的泵腔,且泵腔在气体流道的环形开口处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叶轮同心安装于该泵腔内并由一动力件带动作旋转;所述的一级泵腔(1a)与二级泵腔(4a)相通,且一级泵组件上具有与一级泵腔的进气口相通的吸气口(1b),二级泵组件上具有与二级泵腔的出气口相通的排气口(4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泵盖(5)上的气体流道(5a)的凹入深度(D)由进气口(4c)向出气口(4d)方向渐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泵盖(5)上进气口(4c)处的深度是对应出气口(4d)处的深度的1.4倍~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泵腔(1a)和二级泵腔(4a)的壁面上的各个转角均通过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泵盖(2)与所述的二级泵体(4)相邻接,且所述的一级泵腔(1a)的出气口与二级泵腔(4a)的进气口具有相对应的周向位置且两者直接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泵盖(2)与二级泵体(4)通过若干个设在其周部且按圆周分布的螺钉(12)相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泵盖(2)与二级泵体(4)的连接端面之间固设有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泵盖(5)的外端设有与其制成一体的支撑架(5a),该支撑架(5a)的支撑面位于二级泵盖(5)的最外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件是电机(7),该电机(7)的输出轴由一级泵体(1)穿入到二级泵盖(5)内,其轴端轴向固定于二级泵盖(5)上,所述的一级叶轮(3)和二级叶轮(6)均固定套接于电机(7)的输出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口(1b)设于一级泵体(1)的外端面上靠近一级泵腔(1a)的进气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级大流量气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4b)设于二级泵体(4)的圆周侧壁上靠近二级泵腔(4a)的出气口处。
CN2009203156463U 2009-11-24 2009-11-24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46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56463U CN201546978U (zh) 2009-11-24 2009-11-24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56463U CN201546978U (zh) 2009-11-24 2009-11-24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46978U true CN201546978U (zh) 2010-08-11

Family

ID=4260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564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46978U (zh) 2009-11-24 2009-11-24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469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0983A (zh) * 2017-04-22 2017-07-07 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气环式风机以及多级风力增压方法
CN109667767A (zh) * 2019-01-25 2019-04-23 浙江中杭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双级离心再生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0983A (zh) * 2017-04-22 2017-07-07 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气环式风机以及多级风力增压方法
CN106930983B (zh) * 2017-04-22 2018-11-02 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气环式风机以及多级风力增压方法
CN109667767A (zh) * 2019-01-25 2019-04-23 浙江中杭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双级离心再生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0317C (zh) 一种单级透平真空机及应用其抽取真空的方法
CN103267021A (zh) 一种卧式自吸泵
CN201546978U (zh) 双级大流量气环泵
CN104005954B (zh) 一种立式罗茨干式真空泵
CN207246016U (zh) 车用制动系统无传感无刷直流电动真空泵
CN201228659Y (zh) 一种卧式单级自吸离心泵
CN201546979U (zh) 通用型双级气环泵
CN116163968A (zh) 一种直驱式双吸离心压缩机
CN203321890U (zh) 多级离心压缩机组合式机壳
CN112177950B (zh) 一种循环离心气体压缩机
CN101701587B (zh) 大流量气环泵的泵盖
CN210484112U (zh) 一种可实现多真空度的真空泵
CN203892187U (zh) 一种立式罗茨干式真空泵
CN201953675U (zh) 无轴双筒两速轴流增压机
CN206017184U (zh) 一种齿轮式悬臂两级水蒸汽压缩机
CN206592308U (zh) 一种带能量回收透平的高速透平真空泵
CN201539442U (zh) 大流量气环泵的泵盖
CN205001220U (zh) 一种多级高压离心式压缩机
CN201068868Y (zh) 涡轮泵
CN2431421Y (zh) 单壳体双叶轮自压引水离心泵
CN220101478U (zh) 一种新型充气泵
CN204984892U (zh) 全封闭立式三级压缩回转式压缩机
CN204493241U (zh) 新型电动高压气泵
CN211038753U (zh) 一种减压塔抽真空节能辅助装置
CN210799360U (zh) 一种泵头和壳体一体化定向旋转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