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9140U - 锁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9140U
CN201539140U CN2009202675684U CN200920267568U CN201539140U CN 201539140 U CN201539140 U CN 201539140U CN 2009202675684 U CN2009202675684 U CN 2009202675684U CN 200920267568 U CN200920267568 U CN 200920267568U CN 201539140 U CN201539140 U CN 201539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ole
slingshot
key
rad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75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伟权
杜青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H YUET HARDWARE COMPAN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WAN YUET HARDWARE CO Ltd
HUAAO HARDW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 YUET HARDWARE CO Ltd, HUAAO HARDWARE Ltd filed Critical WAN YUET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75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9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9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91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包括由锁体(10)的销孔(11)和圆柱形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分别对应形成的三个以上的锁销孔(110),在每个锁销孔内分别通过弹簧和封片封装有锁销,锁销包括下圆头弹子和工字弹子,其中,至少两个锁销孔内的锁销还分别包括设置在下圆头弹子和工字弹子之间的中间珠(115),圆柱形锁芯形成有与设置中间珠的锁销孔数量相同的径向沉孔(22),且每个径向沉孔的中心线和与设置中间珠的锁销孔对应的径向通孔的中心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内,径向沉孔的深度大于中间珠的高度,径向沉孔的直径大于中间珠的直径且小于工字弹子的直径。由此,可以使用不同齿形的钥匙开锁,并且通过使用后一钥匙可以使前一钥匙失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
背景技术
锁特别是门锁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锁,其中,在大致呈U形的锁体100的中间缺口中设置有拨套500,锁体100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纵向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销孔101,在锁体100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销孔101下方的位置分别沿横向容纳有圆柱形锁芯200,圆柱形锁芯200通过卡簧400固定。拨套500能够通过拨芯(未示出)分别与锁体100两侧的圆柱形锁芯200嵌合。圆柱形锁芯200形成有轴向的钥匙孔和与钥匙孔相通的多个径向通孔。圆柱形锁芯200的径向通孔与锁体100的销孔101分别对应以形成锁销孔110。在锁销孔110内分别通过弹簧103和封片104封装有包括下圆头弹子105和工字弹子102的锁销。如图1所示,当钥匙300插入圆柱形锁芯200的钥匙孔中时,下圆头弹子105均位于锁芯200的径向通孔内,锁销孔110中的锁销在弹簧13的作用下分别与钥匙300的齿形匹配使得工字弹子102和下圆头弹子105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0和圆柱形锁芯200的交界面平齐,由此,当转动钥匙300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0一起转动从而驱动通过拨芯与圆柱形锁芯200嵌合的拨套500转动以开锁。
然而,随着房屋装修装饰行业的发展,一套房屋有可能要经历不同装修装饰人员进行的多次装修装饰工程,上述现有的锁可能因装修装饰过程中装修装饰人员私自配置钥匙300而失去安全性。因此,为了确保安全,每次装修装饰之后通常都需要重新换锁(或更换锁芯),这将增加费用,而且还有可能损坏已装修装饰好的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包括由锁体的销孔和圆柱形锁芯的径向通孔分别对应形成的三个以上的锁销孔,在每个锁销孔内分别通过弹簧和封片封装有锁销,锁销包括下圆头弹子和工字弹子,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锁销孔内的锁销还分别包括设置在下圆头弹子和工字弹子之间的中间珠,圆柱形锁芯形成有与设置中间珠的锁销孔数量相同的径向沉孔,且每个径向沉孔的中心线和与设置中间珠的锁销孔对应的径向通孔的中心线分别相交于同一平面内,径向沉孔的深度大于中间珠的高度,径向沉孔的直径大于中间珠的直径且小于工字弹子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阶段使用彼此不同的钥匙来开启锁,并且通过使用后一钥匙可以使前一钥匙失效。因此,即使不换锁或锁芯也可以确保锁的安全性,而且可以降低换锁所需的费用。
优选地,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和径向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处于0至180度内且大于圆柱形锁芯开锁时转过的角度。
优选地,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和径向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地,在所有锁销孔内的下圆头弹子和工字弹子之间均设置有中间珠。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锁还包括具有不同齿形的至少两把钥匙,钥匙的齿形分别与锁销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锁的剖视图,其中钥匙插在锁芯的钥匙孔中;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的剖视图,其中钥匙插在锁芯的钥匙孔中;
图3是图2中的锁芯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锁的剖视图,其中钥匙插在锁芯的钥匙孔中;
图5是图4中的锁芯的立体图;
图6A-6J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的一系列剖视图,用以对锁的工作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在大致呈U形的锁体10的中间缺口中设置有拨套50,锁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纵向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销孔11,在锁体10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销孔11下方的位置分别沿横向容纳有圆柱形锁芯20,圆柱形锁芯20通过卡簧40固定。拨套50能够通过拨芯(未示出)分别与锁体10两侧的圆柱形锁芯20嵌合。圆柱形锁芯20形成有轴向的钥匙孔23和与钥匙孔23相通的多个径向通孔21。圆柱形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与锁体10的销孔11分别对应以形成锁销孔110。在锁销孔110内分别通过弹簧113和封片114封装有包括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的锁销。在图2中,在锁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闭锁机构。然而即使仅在锁体10一侧设置开闭锁机构也是可以的。为了便于描述,在此根据图2仅对锁体10其中一侧的开闭锁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锁1包括由锁体10的销孔11和圆柱形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分别对应形成的三个以上(图中为5个)的锁销孔110,在每个锁销孔110内分别通过弹簧113和封片114封装有锁销,锁销包括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而且至少两个(图2中以2个作为示例)锁销孔110内的锁销还分别包括设置在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之间的中间珠115。结合图3所示,圆柱形锁芯20形成有与设置中间珠115的锁销孔110数量相同的径向沉孔22,径向沉孔22的中心线和与设置有中间珠115的锁销孔110对应的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分别相交于同一平面内,径向沉孔22的深度大于中间珠115的高度,径向沉孔22的直径大于中间珠115的直径且小于工字弹子112的直径。由此,当使用与锁销匹配的钥匙30插入钥匙孔23中,并带着锁芯20转动一定角度以使锁体10的销孔11与径向沉孔22对准时,中间珠115在弹簧113的作用下被推入径向沉孔22中。图2示出了钥匙30的一种示例性齿形使得一个中间珠115位于锁体10的销孔11中,另一个中间珠115位于圆柱形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中。当销孔11与径向沉孔22对准时,位于销孔11中的中间珠115被推入径向沉孔22中。此后,需要使用另一种齿形的钥匙与锁销匹配才能开锁。
尽管图2中所示的是最内侧的相邻两个锁销孔110中设置有中间珠115,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在任意的两个锁销孔110中设置中间珠115,并据此形成相对应的径向沉孔22以便容纳中间珠115。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径向沉孔22能够容纳中间柱115那么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22和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可以是0至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但是必须大于圆柱形锁芯20开锁时转过的角度以避免影响锁销孔110中的锁销正常工作。
为了避免在形成径向沉孔22时可能对径向通孔21的孔壁产生影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22和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所有(图中为5个)锁销孔110内的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之间均设置有中间珠115。与此相对应,图5所示的圆柱形锁芯20形成有相同数量(同样为5个)的径向沉孔22,而且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22和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此实施方式中,当使用与锁销匹配的钥匙使圆柱形锁芯20转动90度时,与该钥匙对应的某个中间珠115被推入相应的径向沉孔22中。
另外,与具有上述结构的锁体相对应,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具有不同齿形的至少两把钥匙,钥匙的齿形分别与锁销匹配。使用其中的任一把钥匙均可以开锁,但是当使用与锁销匹配的某把钥匙使圆柱形锁芯20转动适当的角度,使得与该钥匙对应的某个中间珠115被推入相应的径向沉孔22中之后,由于该把钥匙的齿形不再与锁销匹配,因而如果再使用该把钥匙则不能开锁。
接下来,以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参照图6A-6J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的工作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使用第一钥匙30-1的状态下,如图6A所示,第一钥匙30-1的齿形与锁销匹配使得所有的中间珠115均分别位于径向通孔21内,并且工字弹子112和中间珠115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和圆柱形锁芯20的交界面平齐,由此,当转动第一钥匙30-1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一起转动从而驱动通过拨芯与圆柱形锁芯20嵌合的拨套50转动以开锁。在使用第一钥匙30-1的状态下,由于中间珠115均位于径向通孔21内,因而无论圆柱形锁芯转过多少度,中间珠115均不会被推入径向沉孔22中。
在使用第二钥匙30-2的状态下,如图6B所示,第二钥匙30-2的齿形与锁销匹配使得第一中间珠115-1位于锁体10的第一销孔11-1内、其余的中间珠115分别位于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内,并且由此构成的锁销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和圆柱形锁芯20的交界面平齐。在此状态下,当转动第二钥匙30-2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一起转动从而开锁。
当第二钥匙30-2转动90度时,第一销孔11-1对准第一径向沉孔22-1,第一中间珠115-1被推入第一径向沉孔22-1中,如图6C所示。在上锁以后,当插入第一钥匙30-1时,如图6D所示,第一销孔11-1中的第一工字弹子112-1进入到锁芯20的第一径向通孔中,第一钥匙30-1的齿形已经不能与锁销匹配,因而使用第一钥匙30-1不能开锁。
以此类推,当使用第五钥匙30-5时,如图6E所示,第五钥匙30-5的齿形与锁销匹配使得第四中间珠115-4位于锁体10的第四销孔11-4内、第五中间珠115-5位于锁芯20的第五径向通孔内,并且由此构成的锁销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和圆柱形锁芯20的交界面平齐。在此状态下,当转动第五钥匙30-5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一起转动从而开锁。
当第五钥匙30-5转动90度时,如图6F所示,第一中间珠至第四中间珠分别掉入第一径向沉孔至第四径向沉孔中。在上锁以后,如图6G所示,当插入第四钥匙30-4时,第四钥匙30-4的齿形已经不能与锁销匹配,因而使用第四钥匙30-4不能开锁。
最后,当使用用户钥匙30-6时,如图6H所示,用户钥匙30-6的齿形与锁销匹配使得第五(也是最后一个)中间珠115-5位于锁体10的第五销孔11-5内,并且由此构成的锁销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和圆柱形锁芯20的交界面平齐。在此状态下,当转动用户钥匙30-6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一起转动从而开锁。
当用户钥匙30-6转动90度时,如图6I所示,所有中间珠均分别掉入径向沉孔中。在上锁以后,如图6J所示,当插入用户钥匙30-6时,用户钥匙30-6的齿形仍然能够与没有中间珠的锁销匹配,使得工字弹子112和下圆头弹子111的交界面正好与锁体10和圆柱形锁芯20的交界面平齐,由此,当转动用户钥匙30-6时可以带着圆柱形锁芯20一起转动从而开锁。至此,用户钥匙30-6成为最终能够开锁的唯一钥匙。
以上参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型,这些修改和变型同样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锁(1),包括由锁体(10)的销孔(11)和圆柱形锁芯(20)的径向通孔(21)分别对应形成的三个以上的锁销孔(110),在每个锁销孔(110)内分别通过弹簧(113)和封片(114)封装有锁销,锁销包括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锁销孔(110)内的锁销还分别包括设置在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之间的中间珠(115),圆柱形锁芯(20)形成有与设置中间珠(115)的锁销孔(110)数量相同的径向沉孔(22),且每个径向沉孔(22)的中心线和与设置中间珠(115)的锁销孔(110)对应的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内,径向沉孔(22)的深度大于中间珠(115)的高度,径向沉孔(22)的直径大于中间珠(115)的直径且小于工字弹子(11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22)和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处于0至180度内且大于圆柱形锁芯(20)开锁时转过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径向沉孔(22)和径向通孔(2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所有锁销孔(110)内的下圆头弹子(111)和工字弹子(112)之间均设置有中间珠(1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不同齿形的至少两把钥匙,钥匙的齿形分别与锁销匹配。
CN2009202675684U 2009-11-09 2009-11-09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9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75684U CN201539140U (zh) 2009-11-09 2009-11-0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75684U CN201539140U (zh) 2009-11-09 2009-1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9140U true CN201539140U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9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756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9140U (zh) 2009-11-09 2009-11-09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9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0441B (zh) 防盗锁具
CN101418652A (zh) 锁眼保护装置
CN202324849U (zh) 弹子锁具
CN201539140U (zh)
CN107060512B (zh) 弹子联动防盗锁
CN106836976B (zh) 双重联动弹子防盗锁
CN204715908U (zh) 一种可实现紧急开锁功能的锁芯
CN102644414A (zh) 三险空转锁
CN102518340B (zh) 页片锁芯实现ab钥匙功能的实施方法
CN206801240U (zh) 防盗多排牙花钥匙的锁具系统
CN201330527Y (zh) 带叶片锁头的密码锁
CN104675205A (zh) 隐藏同步弹子锁开锁方法和钥匙与锁芯
CN102359312A (zh) 无簧弹子锁
CN101033664B (zh) 采用圆弧片状钥匙的机械锁芯及高安全性机械锁
CN202850636U (zh) 一种防钻锁
CN207110704U (zh) 一种钥匙
CN201447960U (zh) 锁具
CN207211975U (zh) 一种防盗锁
CN102235111A (zh) 多芯锁头的制造方法
CN201193424Y (zh) 一种叶片蛇形锁头
CN201121443Y (zh) 一种磁性锁
CN205422196U (zh) 三面弹珠锁芯
CN103628741B (zh) 无弹簧弹子的安全锁芯
CN103850535A (zh) 新型锁头
CN205063562U (zh) 一种防技术开启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WANHUI HARDWAR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UAAO HARDWARE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9, building second, 3907, Xindu Plaza, 223 Hing Fong Road, Kwai Fong, Kwai Chung, New Territories, Hongkong, PRC

Patentee after: WAH YUET HARDWARE COMPANY LIMITED

Patentee after: Wan Yuet Hard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9, building second, 3907, Xindu Plaza, 223 Hing Fong Road, Kwai Fong, Kwai Chung, New Territories, Hongkong, PRC

Patentee before: Huaao Hardware Ltd.

Patentee before: Wan Yuet Hardware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