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5094U - 一种锁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5094U
CN201535094U CN2009200424751U CN200920042475U CN201535094U CN 201535094 U CN201535094 U CN 201535094U CN 2009200424751 U CN2009200424751 U CN 2009200424751U CN 200920042475 U CN200920042475 U CN 200920042475U CN 201535094 U CN201535094 U CN 201535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ngshot
chip
lock core
lock
pellet s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424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 Ling
Ma Rui
Ma Xuewen
Pan Lingzhen
Wu Lim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424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5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5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50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头,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次密钥锁头,包括锁体、锁芯、设有缺口的内弹子、辨码片、锁芯销或离合栓。本实用新型对于这种锁头的改进是:将辨码片改进为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并在锁头中分别设置用来带动辨码片的驱动装置和受控于辨码片的锁头开启控制件;所述辨码片的辨码动作由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弹簧间接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是扭动驱动装置或包括线齿钥匙的插匙驱动装置;所述锁头开启控制件是刚性锁芯销或/和离合栓。本实用新型对于这种锁头的进一步改进是:将内弹子设定为一排径向排列或不止一排径向排列。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匙驱动装置结合离合栓及定位钢珠制成的锁头,可以用在需要精确定位的锁具中。

Description

一种锁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头,更准确地说设及一种二次密钥锁头(关于“二次密钥”将在下面的背景技术中阐明)。
背景技术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普通弹子锁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锁体中设有可以转动的锁芯,和一排贯通锁芯与锁体的弹子孔,在每个弹子孔中,都设有一个内弹子(指锁芯被转动后留在锁芯内的弹子)和一个外弹子(指锁芯被转动后留在锁体内的弹子)以及能给弹子一个向内(向锁芯中的钥匙孔的)的压力的弹子弹簧。平时锁芯在锁体中被弹子孔中的弹子销住,锁芯不能转动。如果将内、外弹子看做是插在弹子孔中的圆柱状的锁芯销的话,那么内、外弹子的接触处就可以看做是这个锁芯销的断点,为了便于叙述,下面将其称为弹子断点。也就是说每个弹子孔中的弹子都有一个弹子断点。在锁头处于锁定状态时,通常弹子断点都不会在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既配合面)上,这样锁芯与锁体也就处于被弹子销住的状态。在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中,钥匙上的各个钥匙齿分别顶起与之相对应的各个内弹子,从而使各个弹子断点的位置得到调整。如果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钥匙,那么所有弹子断点就正好全部处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此时扭动钥匙,锁芯就可以随钥匙转动(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此时钥匙齿上分别与各个内弹子接触的点都称为弹子定位点),锁也就开启了。如果插入的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被顶起的弹子断点就不会全部处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这样锁芯与锁体还是会被某些或某个内弹子或外弹子销住,因而锁芯就不能转动,锁也就不会被开启。这样的锁头由于自身结构的关系,在给锁芯施加一定的扭力的同时,通过工具拨动内弹子,也同样能够使各个弹子断点全部处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也就是说在不使用本锁钥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锁头实施非破坏性开启。通常称这种开启为技术开启。
近几年人们对于锁头的防技术开启作了不少研究。实用新型200420009102.1专利公开了一种锁头(该实用新型将其称为原子锁头,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该专利简称为原子锁)。它的构造是这样的,在锁芯中,所有内弹子(原子锁中称其为插片)的同一侧都设有较浅的伪装缺口和较深的密码缺口(原子锁中称其为插片槽),并在内弹子有缺口的一侧设置了一个辨码片(原子锁中称其为卡片。本发明根据其功能和原理将其称为辨码片,本发明中所述的辨码片包括其等效物,并且不限定为片状物),该辨码片垂直于内弹子,辨码片的另一侧设有作为锁芯销的钢珠(也可称其为钢珠状的锁芯销);锁体上,在与钢珠的对应处开有凹槽。锁头在锁定时,在辨码片的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辨码片离开内弹子,并将钢珠顶在锁芯与锁体之间的锁定位置(既钢珠处于一部分在锁芯内,另一部分在锁体的凹槽内的位置)。在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中,钥匙上的各个弹子定位点分别顶起与之相对应的各个内弹子,从而使各个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的位置得到调整。如果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被调整后的密码缺口就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此时若扭动钥匙,锁芯在随钥匙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钢珠运动,由于斜面原理,钢珠就会被挤出锁体的凹槽,向锁芯的中心作径向运动,同时将辨码片沿锁芯的径向推入密码缺口(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将此时辨码片朝向密码缺口的运动称为辨码动作,简称为辨码,反之称为回位),最终钢珠离开锁定位置,全部缩入锁芯,从而使锁芯能够继续跟随钥匙转动,锁头也随即开启。在开锁时,如果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不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当扭动钥匙转动锁芯,钢珠在推动辨码片辨码时,辨码片就会被某些或某个内弹子挡住,钢珠也就会因被辨码片顶住而不能全部缩入锁芯。锁芯与锁体仍然会被钢珠销住,因而锁芯就不能随钥匙继续转动,锁头也就无法开启。这种锁头的改进核心是,不再靠弹子来销住锁芯,而是用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把钥匙的密钥转换成另一种由密码缺口组成的密钥,再依靠这种密钥通过辨码片来控制钢珠,最终控制锁头的能否开启。这种锁头的优点是:由于内弹子上设置了伪装缺口,因而增加了技术开启的难度。不足之处是:其钢珠和辨码片只能在锁芯中作径向运动,考虑到辨码片的受力状况,钢珠不得不设置在弹子区域,使得零件布局极为局促。由于一般锁芯的径向空间都比较小,因此钢珠和辨码片的运动范围也很小,导致钢珠露出锁芯的部分很少,从而影响了锁头的可靠性。并且由于钢珠露出锁芯的部分很少,导致锁体上的凹槽的斜面/边缘对于钢珠的压力角偏大,所以在遇到强行开锁时(就是用钢制的钥匙状的扳手强行扭动锁芯时),钢珠连同辨码片会因此受到比扭动锁芯的力大许多(甚至许多倍)的力,这个力能将钢珠强行挤进锁芯,最终导致锁头被强行开启(目前网上所公开的对于这种锁头的快速开启法正是如此)。另外,在强行扭动锁芯时,钢珠所受到的压力会通过辨码片作用到内弹子上,并且有可能全部都集中作用到某个内弹子上,因此辨码片和密码缺口的边缘容易受到损伤。这也同样影响了锁头的可靠性。除此以外,原子锁为了容纳辨码片及钢珠,在锁芯的一侧开有开放式的贯穿长槽,致使锁芯的截面成为C字形,这也极大地降低了锁芯的整体强度。
上面的叙述中,涉及到两种锁芯销:钢珠状的锁芯销和圆柱状的锁芯销,两者的区别在于:钢珠状的锁芯销在受到锁芯与锁体的相向的作用力时,会产生向锁芯内移动的倾向,必须有物体将其顶住,使其不能移动,它才能起到锁芯销的作用;而圆柱状的锁芯销则不然,在受到锁芯与锁体的相向的作用力时,圆柱状的锁芯销只会受到剪切力,除非锁芯或锁体相关部位损坏,否则不会产生向任何方向移动的倾向,因此圆柱状的锁芯销比钢珠状的锁芯销可靠。为了表达准确和便于叙述,本发明将钢珠状的锁芯销及其等效物如圆头销、斜头销、斜滑块等简称为珠状锁芯销(也可称为斜滑块锁芯销,因为钢珠也就是起着斜滑块的作用);将圆柱状的锁芯销及其等效物如方柱销等简称为刚性锁芯销。
用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来转换钥匙的密钥的锁头还有实用新型200420014031.4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空转型防盗锁头,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将该专利简称为空转锁)。空转锁的优点是:辨码片的辨码和回位是轴向运动的。这样可以改善锁芯中的零件布局(比如可将受控于辨码片的锁芯销或离合栓设置在远离弹子区域的地方)。空转锁的不足是:首先,将辨码片(空转锁称其为副弹子)推离密码缺口(空转锁称其为V形环槽、V形凹缺)的任务是靠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利用斜面的原理完成的。因此密码缺口的两个边都必须是斜面,所以密码缺口的范围较大。若考虑到每个内弹子的级数和级差,密码缺口的深度就不便增大。这也就导致辨码片的运动范围很小,进而导致锁头在开启状态时离合栓(空转锁称为离合销)插入锁芯的部分也就很少,这就影响到锁头的可靠性。其次,为了便于钥匙的插入,也为了减少磨损,通常锁头中的弹子弹簧的弹力都很微小。而在空转锁中,将辨码片推离密码缺口的任务有些时候(比如在遇到技术开启时)是靠弹子弹簧来完成的。弹子弹簧在通过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推开辨码片时,除了需要克服一些零件的摩擦力以外,还要通过辨码片和离合栓对另一个应具有较大弹力的弹簧进行压缩。这样也同样会影响锁头的可靠性。另外,该专利为了容纳辨码片,在锁芯的一侧或两侧也开有开放式的贯穿长槽,致使锁芯的整体强度遭到破坏。
上述两专利的辨码片的不同之处是:原子锁的辨码片的辨码和回位是径向运动的,其辨码片除了开锁的时候以外,其余的所有时间都是由回位弹簧直接推离内弹子的,使其离开内弹子的回位弹簧大多时间都是处于相对松弛状态;空转锁的辨码片的辨码和回位是轴向运动的,其辨码片除了开锁的时候以外,其余的所有时间都是压在内弹子上的,将辨码片压向内弹子的弹簧大多时间都是处于压紧状态,弹簧大多时间都处于压紧状态对于锁头的使用寿命是不利的。为了叙述方便以及概念清楚,本发明将上述两种不同的辨码片根据其不同的工作原理定义并简称如下:称原子锁的辨码片为径向常开(离开内弹子)式辨码片;称空转锁的辨码片为轴向常压(压在内弹子上)式辨码片。这样也便于与本发明提出的纵向常开式辨码片和轴向常开式辨码片相区别。
与上述两专利的设计原理相似的还有其他专利。所不同的是:对于内弹子,前者将其称为插片、弹子,后者将其称为页片或叶片。其实插片、页片在锁芯被转动后,都是留在锁芯内的,它们所起的作用也都与内弹子相同,因此都可看作是内弹子的等效物,为了叙述方便,在本发明中将内弹子及其等效物都称为内弹子。也就是说,本发明所称的内弹子包括其所有等效物。
为了更准确地表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是为了以下的叙述简单、明了,本发明将众多弹子锁(包括页片锁以及涉及弹子锁和页片锁的技术方案)试分为一次密钥锁头和二次密钥锁头。将由内、外弹子直接销住锁芯使之不能转动的锁头,也就是由弹子充当锁芯销的锁头,归为一次密钥锁头;将含有将钥匙的密钥转换成另一种密钥,再依靠这种密钥(通过辨码片)来控制锁芯销或/和离合栓(包括它们的等效物)的锁头,归为二次密钥锁头。也可用内弹子上有无作为密码的缺口(包括其等效物,如各种形状的槽、凹缺、凹坑、孔等等)来区分,无则归为一次密钥锁头;有则归为二次密钥锁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零件)布局合理、可靠性和锁芯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的二次密钥锁头的技术方案。然后经过优选,使该技术方案更加合理。再经过一步步地改进,使锁头中的辨码片和内弹子完全不再承受强行开锁的力量,从而降低辨码片和密码缺口被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锁头的可靠性。进而还可以使锁头具备防强行开启的功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可以使这种二次密钥锁头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具备更大的密钥量的方案。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二次密钥锁头的其密码缺口的位置可以改变的内弹子(简称可变弹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将二次密钥锁头中的辨码片设计为纵向(所谓纵向只是为了区别于径向,之所以不称为轴向,是因为它除了包括与锁芯的轴线平行的轴向以外,还包括与锁芯的轴线不平行或不很平行的斜向)运动的常开式辨码片(为了便于叙述,以下将纵向运动的常开式辨码片包括其等效物简称为纵向常开式辨码片)。采用纵向常开式辨码片方案的锁头,由于辨码片的活动范围增大,也就使受控于它的锁芯销或离合栓的运动范围增大,因此提高了锁头的可靠性;采用纵向常开式辨码片方案的锁头,既可以将受控于辨码片的锁芯销设置在远离弹子区域的地方,从而使锁芯中零件布局促的状况得到改善,也避免了需要由弹子弹簧去压缩其它弹簧的缺点。采用纵向常开式辨码片方案的锁头,在插入钥匙调整内弹子时,辨码片是离开内弹子的,更不会发生因内弹子被辨码片挤住而使密码缺口不能到位的故障。
如果从锁头结构简单和锁芯加工方便的角度来考虑,采用轴向运动的常开式辨码片的方案更为合理(为了便于叙述,以下将轴向运动的常开式辨码片包括其等效物简称为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并且,由于轴向常开式辨码片辨码的驱动力是依照斜滑块的原理从珠状锁芯销处得到的,同时,轴向常开式辨码片也控制着珠状锁芯销的能否全部缩入锁芯,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指设计时)与珠状锁芯销接触的斜面的斜度来设定辨码片的受力程度,从而设定内弹子的受力(受到辨码片压力)程度(为便于理解可参看图8和图9)。这也就意味着能够在内弹子承受较小的力的情况下得到较大的(用珠状锁芯销)锁定锁芯的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头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不需要在锁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开放式的贯穿长槽,从而使锁芯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这样的,在锁头中分别设置用来带动辨码片(辨码或/和回位)的驱动装置和受控于辨码片的锁头开启控制件(装置)。并且使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弹簧(包各种括弹性物体)间接带动辨码片辨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从锁芯被扭动(的动作/过程)中得到动力的斜滑块驱动装置(比如用珠状锁芯销驱动辨码片那样的装置)和从钥匙插入(的动作/过程)中得到动力的钥匙插入驱动装置。(为便于叙述,本发明将这两种驱动装置简分别称为扭动驱动装置和插匙驱动装置)。所述锁头开启控制件(装置)包括可以销住锁芯使之不能转动的刚性锁芯销或/和用来联接锁芯与其它环节(所述环节指控制锁具能否开启的零件/部件/装置,如门锁中的拨子、挂锁中的锁闩、车锁中的拨动齿轮等)的离合栓。所述刚性锁芯销,包括径向活动的刚性锁芯销和轴向活动的刚性锁芯销;所述离合栓包括推合式离合栓和拉合式离合栓。
上述插匙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或构造)是这样的,锁芯中设有负责将钥匙插入的力量转换成驱动辨码片的动力的零件/部件/装置(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称其为插匙驱动件)。插匙驱动件可以是辨码片上的凸起/弯折部位;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如:滑动叉/滑动块、或利用斜面原理设置的滑块/圆柱/钢珠、或利用杠杆原理设置的拨动片/拨动杆/拨动块;还可以是由不同零件组成的零件组合,如可以逆向驱动的滑块组合。插匙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插匙驱动件配合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钥匙。与普通钥匙不同的是,在这种特殊的钥匙上,所有的弹子定位点都被有特意延长为弹子定位线(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将这种钥匙称简为线齿钥匙。将钥匙齿上用来定位内弹子的部位称为弹子定位点或弹子定位线,只是为了叙述方便、直观。其实无论是普通钥匙还是线齿钥匙,其用来定位内弹子的部位都不是点或线,而是小小的平面,只是线齿钥匙上的这个平面要长一些。由于钥匙的大小、加工钥匙齿的工具、加工的精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普通钥匙和线齿钥匙的区分难以量化。线齿钥匙与普通钥匙的区别更应该从下述的特点/功能上考量)。线齿钥匙的特点是:当把线齿钥匙插入锁芯至一定的深度时,各条弹子定位线的前端分别托住与之对应的内弹子,此时各个内弹子的高低已被调整到位;然而钥匙还可以继续插入。在钥匙继续插入,直至到位(不可继续插入)的过程中,各个内弹子始终被与之对应的弹子定位线托住,并且保持着原来的高低位置。线齿钥匙的特殊功能是:在对内弹子调整定位后,还可以在钥匙的继续插入的过程中、在保持内弹子的高低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插匙驱动件驱动辨码片,使之完成辨码过程。其实,这也同时说出了插匙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经过上述进一步改进的锁头,由于其驱动装置是通过弹簧间接带动辨码片辨码的,因此在辨码过程中,如果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未能与辨码片对正,辨码片不能继续前进(进入密码缺口)时,所述弹簧便会被压缩(或拉伸),这样强行开锁的力量就不会作用到辨码片上,内弹子也就不必承受强行开锁的力量,从而降低了辨码片和密码缺口被损坏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锁头的可靠性。对于采用锁芯销的锁头,由于不再需要由锁芯销向辨码片提供动力,因此可以采用刚性锁芯销,这样也更增加了锁头的可靠性。对于采用离合栓的锁头,由于锁芯在被强行扭动时只能空转,因此锁头也就具备了防强行开启的功能。当然,也可以在同一个锁头中,同时采用刚性锁芯销和离合栓。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由珠状锁芯销和垫块组成的组合锁芯销,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锁头处于锁定状态时,珠状锁芯销(由于弹簧的作用)位于锁定位置,在其下方有一垫块,垫块以锁芯的实体为后盾挡住珠状锁芯销,使之不能缩回锁芯。垫块由辨码片带动。开锁时,辨码片(在完成辨码动作的同时)将垫块移开,珠状锁芯销既可缩回锁芯。由于这种组合锁芯销中的珠状锁芯销能被垫块强力顶住,因此对于锁芯的锁定较为可靠,因此本发明亦将其归为刚性锁芯销。
为了降低锁头的互开率,就要提高密钥量,增加弹子的数量。为了在锁头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弹子的数量,需要提高弹子的密度,也就是缩小弹子之间的距离。然而在现有的弹子锁中,弹子的排列都是轴向的,在插入钥匙时,所有的内弹子都要靠(由轴向插入的钥匙的)钥匙齿依靠斜面原理逐个顶起,因此钥匙的前后相邻的两个弹子定位点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以保证两齿之间有一个过渡斜面。由于钥匙的前后相邻的两个弹子定位点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因此与之对应的内弹子也就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样就限制了锁头的密钥量。本发明提供的可以使二次密钥锁头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具备更大的密钥量的方案是这样的:将锁芯中的内弹子由轴向排列改为径向(也就是横向)排列。这样在同一排内弹子之间就不需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可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甚至可以在一个弹子孔中设置一个以上的内弹子。在一般轴向排列6~8个内弹子的锁芯中,可布置2~4排径向排列的内弹子,这样就可以成倍乃至数倍的提高内弹子的个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锁头的密钥量。当然,如果只放置一横排内弹子,那么就可以在不降低或少降低密钥量的情况下,大大地缩小锁芯的长度。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径向或横向排列只是区别于轴向排列,它还可以演变为(或者说它还包括)V形、U形、W形、阶梯形、斜形及其它非轴向排列(为了便于理解,可参看图26、27)。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插匙驱动装置结合离合栓及定位钢珠制成的锁头,可以用在需要精确定位的锁具中(比如同时设有内外锁头的防盗门锁具)。
附图说明
图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这是一种用于防盗门的有门内锁芯和门外锁芯的锁头。其中图1是整个锁头的概略图;图2、图6和图7是锁头的门外锁芯在不同状态下的放大的示意图,为了不至于挡住一些细节,在图2中拿掉了离合栓5;图3是离合栓5的放大的示意图;图4是中心滑块22的放大的示意图;图5是门外锁芯中的定位装置/防误操作装置的简化形式的示意图;图8和图9是锁头的门内锁芯在不同状态下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这是一种在锁芯内设有伪装辨码片的锁头。
图11~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其中图11和图12是锁头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3是在图11和图12中不便完全展现的辨码片13d的示意图。
图14~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其中图16是锁头的概略图;图14是辨码片13e的示意图;图15是方柱销44e的示意图;图17、18和19是锁头在不同状态下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20~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可变弹子的示意图。其中图20是可变弹子的本体10k,图21是缺口封堵片10p,图22、23和24是可变弹子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提出的线齿钥匙的示意图。
图26和27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六和七的示意图。它们是内弹子的两种演变后的径向排列的示意图。
图28和29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八和九的示意图。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轴向辨码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门外锁芯采用了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和包括线齿钥匙的插匙驱动装置以及拉合式离合栓,并设有防误操作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门内锁芯采用了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和珠状锁芯销(该珠状锁芯销也兼做驱动装置——轴向常开式辨码片的扭动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门外锁芯和门内锁芯中的内弹子均为径向排列。
首先参看图1和图2,在锁体1中分别设有门外锁芯2和门内锁芯2b,它们分别被卡环3和卡环3b卡住,使之不能从锁体中被抽出。在锁体的中部、在门外锁芯和门内锁芯之间设有拨子4,拨子4以门外锁芯和门内锁芯的尾端为支撑轴,可以随一侧锁芯转动。在拨子4内设有离合栓5,离合栓5通常(在门外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位于门内锁芯一侧,因此拨子4通常与门内锁芯2b联动。
在门外锁芯2中设有定位孔6,在定位孔6中设有定位钢珠30和控制头8(该控制头也可以是一颗钢珠),在定位钢珠30和控制头8之间设有限位杆7,平时定位弹簧31将定位钢珠30顶在锁体上的定位坑中,使门外锁芯2得以定位。在弹子通道25中设有内弹子10,在内弹子10上设有密码缺口11和伪装缺口12,在与弹子通道25几乎混为一体的弹簧通道27中设有弹子弹簧28,在弹子通道25的外端设有弹簧堵头29,该堵头可以制成三孔一体的。平时内弹子10的端部露出弹子通道,位于钥匙孔9中,并由于限位点26的作用,所有内弹子露出的部分都保持在统一的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锁芯上设有径向排列的两排共6个弹子通道,每个弹子通道中设有两个内弹子,也就是两排共12个内弹子。本实施例中的插匙驱动件是一种可以逆向驱动辨码片的滑块组合,它包括中心滑块22和转向滑块14,中心滑块22位于与锁芯同轴的轴向滑道16中,轴向滑道16同时也是回位弹簧24和辨码推进弹簧23的弹簧通道;转向滑块14位于径向滑道21中,径向滑道21中还设有兼作垫块的定位块20。在定位块20的后面设有防钻的钥匙孔堵头15。在与锁芯同轴的辨码片滑槽17中设有辨码片13,在辨码片13上设有回位勾32和控制勾18,由于回位勾32和辨码推进弹簧23的作用,辨码片13可紧随中心滑块22沿锁芯的轴线前后移动。平时锁头处于锁定状态,回位弹簧24使中心滑块22顶住定位块20,此时紧随中心滑块22移动的辨码片13处于回位状态(位置);同时由于中心滑块22的作用,转向滑块14的一部分露出径向滑道位于钥匙孔9中。在开锁时,(参看图6)将本锁的钥匙33插入钥匙孔,这是一种线齿钥匙(可参看图25),当钥匙的端部即将碰触转向滑块14时,钥匙上的各条弹子定位线34的前端已将各相对应的内弹子调整到位,从图6中可以看出,各内弹子的密码缺口11已经全部与辨码片13对正,但此时钥匙的插入还未到位,若在此时扭动钥匙,由于控制头8和限位杆7的作用,定位钢珠30不能缩入锁芯,所以锁芯2不会被转动,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错误操作(因此由定位钢珠30、控制头8和限位杆7组成的装置即是锁芯的定位装置也是一种防误操作装置,该装置还可以简化为如图5的形式)。当钥匙插入到位后,(参看图7)控制头8就可以伸入钥匙上的限位坑35,并且由于此时转向滑块14被钥匙端部(依靠斜面的原理)推动后已经深入径向滑道,同样依靠斜面的原理,转向滑块14推动中心滑块22,中心滑块22通过辨码推进弹簧23带动辨码片13进入密码缺口11,同时辨码片上的控制勾18将离合栓5拉入门外锁芯2尾端的契合口19(可以从图1中推断,此时拨子4已经与门外锁芯2联动,并同时脱离了与门内锁芯2b的联动),此时扭动钥匙,定位钢珠30可以缩入锁芯,锁芯2也就可以转动,锁头也就可以开启。在开锁时如果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不会同时与辨码片对齐,尽管中心滑块22仍会被转向滑块14推动,然而辨码片13却因辨码受阻而不会将离合栓5拉入契合口19,所以门外锁芯2只能空转。在使用工具强行扭动门外锁芯2时,门外锁芯2还是只能空转,这样门外锁芯2也就具备了防强行开启的功能。另外从图2、图6和图7中都可以看出,回位弹簧24和辨码推进弹簧23是以内外圈的形式安装在同一通道中的,为了确保它们不会互相干扰可使这两个弹簧互为正反旋。
参看图8,在门内锁芯2b中,只设有一排共6个内弹子,该排内弹子与门外锁芯2中的相对应的一排内弹子完全相同,因此门内锁芯和门外锁芯可以共用一把钥匙。因为门内锁芯通常只是用来将门反锁,因此在本实施例的门内锁芯2b中采用了较为简单的珠状锁芯销方案。平时由于回位弹簧36的作用,辨码片13b上的斜边39会将销孔37中的珠状锁芯销38顶在锁定位置,门内锁芯2b也由此得以定位。同时参看图9,在插入本锁的钥匙后,所有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同时与辨码片对正,扭动钥匙,锁芯被扭动时珠状锁芯销38会向锁芯中心移动,同时依靠斜面原理珠状锁芯销38推动辨码片13b辨码并进入密码缺口,由于离合栓5通常(在门外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位于门内锁芯一侧,离合栓5的一部分在门内锁芯2b尾端的契合口19b中,因此拨子4(在图1中可以看到)此时就会跟随门内锁芯2b转动,锁头也就可以开启(或反锁)。显而易见,当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时,密码缺口就不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扭动钥匙时,珠状锁芯销38由于受到辨码片13b上的斜边39的阻挡而不能全部缩回锁芯,锁芯也就不能被转动。从图8和图9中还可以看出(在设计/制造时)如果改变斜边39动和销孔37的斜度,就可以改变内弹子的受力程度(指受到辨码片的压力的程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锁芯中设置了用来提高技术开启的难度的伪装辨码片。参看图10,伪装辨码片13c与辨码片13并排安装在加高的滑槽17c中,伪装辨码片上设有定位勾32c,在辨码推进弹簧23的外圈设有伪装辨码片的推进弹簧23c,由于定位勾32c和伪装辨码片的推进弹簧23c的作用,伪装辨码片13c可紧随中心滑块22沿锁芯的轴线前后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进行技术开启或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时,辨码片13和伪装辨码片13c会分别被辨码推进弹簧23和伪装辨码片的推进弹簧23c同时推向密码缺口,这样即使内弹子上没有设置伪装缺口也很难探测出内弹子(高低)的正确位置,从而使技术开启难以实施。为了确保弹簧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可使伪装辨码片的推进弹簧23c与相邻的弹簧互为正反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锁头采用了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和扭动驱动装置以及刚性锁芯销;本实施例中的内弹子为径向排列。
参看图11~13,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由推拉板41和钢珠40组成的扭动驱动装置。在锁体1d中设有锁芯2d,卡环3d使锁芯2d不会从锁体中被抽出。在锁芯2d中设有径向排列的内弹子10d。在与锁芯同轴的滑槽中设有辨码片13d,上述推拉板41也设置在该槽中。在辨码片13d上设有联动勾42和锁芯销控制片45,由于联动勾42和辨码推进弹簧23d以及卡环43的作用,辨码片13d可紧随推拉板41沿锁芯的轴线前后移动。在锁芯上的径向销孔47中设有受控于锁芯销控制片45的方柱销44。平时锁头处于锁定状态,由于回位弹簧24d的作用,推拉板41依靠斜面的原理将钢珠40顶在锁体上的凹坑中,使锁芯2d得以定位;同时由于推拉板41的拉动,辨码片13d离开内弹子,处在回位后的位置,辨码片上的锁芯销控制片45依靠斜面的原理将方柱销44控制在锁定状态(就是方柱销44的端部露出锁芯,位于锁体上的销槽46中)。在开锁时,插入钥匙扭动锁芯,钢珠40的露出锁芯的部分就会被挤入锁芯,由于斜面的作用,推拉板41就会在被钢珠40推动的同时通过辨码推进弹簧23d推动辨码片13d辨码。此时若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钥匙,那么所有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辨码片也就可以进入密码缺口,在辨码片进入密码缺口的同时,锁芯销控制片45就会依靠斜面的原理拨动方柱销44使之全部缩入锁芯,锁头也就得以开启(如图12)。相反,若在开锁时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不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辨码片也就不可能进入密码缺口,方柱销44的端部也就不会缩入锁芯,锁头也就无法开启。从图11的左视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销槽46有一个设定的宽度,因此无论方柱销44是否缩回锁芯,都不会影响扭动驱动装置驱动辨码片辨码的过程。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锁头采用了轴向常开式辨码片和扭动驱动装置以及刚性锁芯销;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排轴向排列的内弹子。
参看图14~19,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由(两块)驱动板41e和钢珠40e组成的扭动驱动装置。在锁芯2e中设有两排轴向排列的内弹子10e。在与锁芯同轴的滑槽中设有辨码片13e,在辨码片13e上设有联动勾42e和锁芯销拨动勾45e,由于联动勾42e和辨码推进弹簧23e的作用,辨码片13e可紧随驱动板41e沿锁芯的轴线前后移动。在锁芯上的径向销孔47e中设有受控于锁芯销拨动勾45e的方柱销44e,在方柱销44e的两侧设有与锁芯销拨动勾45e相配合的斜滑槽48。平时锁头处于锁定状态,由于回位弹簧24e的作用,驱动板41e依靠斜面的原理将钢珠40e顶在锁体上的凹坑中,使锁芯2e得以定位,并使辨码片13e处在回位后的位置,辨码片上的锁芯销拨动勾45e依靠斜面的原理将方柱销44e控制在锁定状态(如图17)。在开锁时,插入钥匙扭动锁芯,钢珠40e的露出锁芯的部分就会被挤入锁芯,由于斜面的作用,驱动板41e在被钢珠40e推动的同时通过辨码推进弹簧23e推动辨码片13e辨码。此时若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钥匙,那么所有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辨码片也就可以进入密码缺口,在辨码片进入密码缺口的同时,锁芯销拨动勾45e就会依靠斜面的原理拨动方柱销44e使之全部缩入锁芯,锁头也就得以开启(如图18)。相反,若在开锁时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内弹子上的密码缺口就不会同时与辨码片对正,在扭动驱动装置通过辨码推进弹簧23e推动辨码片13e辨码时,辨码片无法进入密码缺口,其结果是:辨码推进弹簧23e被压缩,方柱销44e的端部不会缩入锁芯,锁头无法开启(如图19)。
实施例五
参看图20~24,这是一种可变弹子,它是由可变弹子的本体10k、缺口封堵片10p以及弹子弹簧28k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将变弹子装入锁芯时,令缺口封堵片10p的折顶勾50顶住可变弹子的本体10k上的上联合窝49s,这样可变弹子的本体10k上的上密码缺口11s不会被缺口封堵片10p挡住。当用本锁的A钥匙开锁时,钥匙插入后,由于对应于该可变弹子的钥匙齿较低,该可变弹子的本体10k上的上密码缺口11s会与辨码片13对齐,所以此时该可变弹子不会影响锁头的开启(见图22)。由于弹簧28k的作用,在可变弹子被反复拨动(多次插拔钥匙)后,可变弹子的状态仍不会发生改变。然而在用本锁的B钥匙开锁后,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参看图23,当用本锁的B钥匙开锁时,钥匙插入后,由于对应于该可变弹子的钥匙齿较高,该可变弹子的本体10k上的下密码缺口11x会与辨码片13对齐,在辨码片13进入下密码缺口11x时,辨码片13会将缺口封堵片10p的折顶勾50推离上联合窝49s,在弹簧28k的作用下折顶勾50会移动到下联合窝49x处,此时缺口封堵片10p就会将上密码缺口11s挡住(见图24)。由于弹簧28k的作用,折顶勾50移动到下联合窝49x处后不可逆反,缺口封堵片挡住上密码缺口11s的状态同样不可逆反。因此当再用本锁的A钥匙开锁时,锁头就会由于辨码片被缺口封堵片10p挡住而不能开启。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锁芯上实现A、B钥匙的转换。这种可变弹子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很方便地在同一个锁芯中的不同位置设置不止一个可变弹子,从而使A、B钥匙的转换具备真实的意义。
实施例六
参看图26,锁芯中设有一排看似V形或阶梯形排列,实质上仍是径向排列的内弹子。从图中可以看出,8个内弹子10v分别设置在锁芯2v的两个异形弹子孔中;辨码片13v的辨码部位的形状也与内弹子的排列相对应。
实施例七
参看图27,锁芯中设有一排看似W形或波浪形排列,实质上仍是径向排列的内弹子。从图中可以看出,8个内弹子10w分别设置在锁芯2w的两个异形弹子孔中;辨码片13w的辨码部位的形状也与内弹子的排列相对应。
实施例八
参看图28,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轴向辨码片,它是由金属薄片弯折成型的,它的辨码部位51是两段钢丝,图中32n部位等同于回位勾,图中18n部位等同于控制勾,辨码推进弹簧23n可安装在弯折成的弹簧窝52中。
实施例九
参看图29,这是又一种形式的轴向辨码片,图中51m是它的辨码部位,为了便于理解,辨码推进弹簧23m也显示在图中。

Claims (10)

1.一种锁头,包括锁体、可以在锁体中转动的锁芯、位于锁芯中并设有密码缺口的内弹子、垂直于内弹子的辨码片,其特征是:所述辨码片是轴向常开式辨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锁头中分别设有用来带动辨码片的驱动装置和受控于辨码片的锁头开启控制件;所述辨码片的辨码动作由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弹簧间接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是扭动驱动装置或包括线齿钥匙的插匙驱动装置;所述锁头开启控制件是刚性锁芯销或/和离合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其内弹子为一排径向排列或不止一排径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其内弹子为一排径向排列或不止一排径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其插匙驱动装置的驱动件为可逆向驱动的滑块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所述用于间接带动辨码片的弹簧和使驱动件回位的弹簧是以内外圈的形式装在同一个弹簧通道中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所述装在同一个弹簧通道中的弹簧互为正反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锁芯中还设有伪装辨码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锁中设有可变弹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头,其特征是:锁中设有可变弹子。
CN2009200424751U 2009-06-22 2009-06-22 一种锁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5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24751U CN201535094U (zh) 2009-06-22 2009-06-22 一种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24751U CN201535094U (zh) 2009-06-22 2009-06-22 一种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5094U true CN201535094U (zh) 2010-07-28

Family

ID=4253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4247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5094U (zh) 2009-06-22 2009-06-22 一种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50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642A1 (zh) * 2009-06-22 2010-12-29 Ma Xuewen 一种锁头
CN105239835A (zh) * 2015-11-17 2016-01-13 刘生豹 一种高密钥量弹子结构防盗锁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642A1 (zh) * 2009-06-22 2010-12-29 Ma Xuewen 一种锁头
CN101929273B (zh) * 2009-06-22 2015-06-17 马学文 一种锁头
CN105239835A (zh) * 2015-11-17 2016-01-13 刘生豹 一种高密钥量弹子结构防盗锁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2393B (zh) 双向密钥全符合结构的锁及钥匙
WO2005098175A1 (en)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CN201535094U (zh) 一种锁头
CN201367768Y (zh) 一种叶片防盗锁
CN101929273B (zh) 一种锁头
CN204782317U (zh) 双向密钥全符合结构的锁及钥匙
CN202990607U (zh) 一种间隔安装双排叶片组的弹子式锁芯
CN101852040B (zh) 闭匙机械锁
CN201059099Y (zh) 空转防盗锁头
CN201173017Y (zh) 单锁舌机械插芯锁体
CN102720402B (zh) 机械密码锁
CN203487874U (zh) 一种机械锁芯及使用该锁芯的锁
CN202645155U (zh) 一种钥匙及其锁机构
CN103216163A (zh) 双功能马蹄锁
CN101666182A (zh) 防盗锁头以及钥匙
CN203441186U (zh) 一种机械锁芯
CN102720399A (zh) 新型防盗锁具
CN206903394U (zh) 防盗锁芯
CN200961386Y (zh) 一种机械弹子锁头
CN201193424Y (zh) 一种叶片蛇形锁头
CN218541841U (zh) 不锈钢户外大把锁
CN109519044A (zh) 锁芯
CN203361791U (zh) 插开插关弹子锁
CN201981868U (zh) 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
CN201972469U (zh) 一种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 RUI HE LING PAN LINGZHEN WU LIMIN

Effective date: 201202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0

Address after: 210044 room 46, building 105, Xinhua six village, Dacha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Co-patentee after: Ma Rui

Patentee after: Ma Xuewen

Co-patentee after: He Ling

Co-patentee after: Pan Lingzhen

Co-patentee after: Wu Limin

Address before: 210044 room 46, building 105, Xinhua six village, Dacha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Ma Xuewe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 RUI HE LING PAN LINGZHEN WU LIMIN

Effective date: 20120604

Owner name: JIANGSU ANXIN L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 XUEWEN

Effective date: 2012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44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0048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04

Address after: 271 room 63, 210048 Xinhua East Road, Yanji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Jiangsu Anxin lock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44 room 46, building 105, Xinhua six village, Dacha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Co-patentee before: Ma Rui

Patentee before: Ma Xuewen

Co-patentee before: He Ling

Co-patentee before: Pan Lingzhen

Co-patentee before: Wu Limi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 RUI HE LING PAN LINGZHEN WU LIMIN

Effective date: 20130718

Owner name: MA XUEW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ANXIN LOC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48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0044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8

Address after: 210044 No. 46, six village, Xinhua 105, Yanji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Ma Xuewen

Patentee after: Ma Rui

Patentee after: He Ling

Patentee after: Pan Lingzhen

Patentee after: Wu Limin

Address before: 271 room 63, 210048 Xinhua East Road, Yanji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nxin lock industr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62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