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9001U -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9001U
CN201529001U CN2009201955029U CN200920195502U CN201529001U CN 201529001 U CN201529001 U CN 201529001U CN 2009201955029 U CN2009201955029 U CN 2009201955029U CN 200920195502 U CN200920195502 U CN 200920195502U CN 201529001 U CN201529001 U CN 201529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kettle
far infrared
heating
infrar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55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智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955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9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9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90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底座、防干烧开关;所述底座内设有一根以上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分布在壶体侧面,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外设有反射罩,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或陶瓷壶体的任一种。由于电热壶的热源分布在壶体的侧面,加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壶体侧面的温度相对于底面的温度较高,该种热源的分布不仅适合平常的烧水,对于煲粥、煲汤等烹调方法同样适合,并且不会出现粘底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电热壶。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中由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方式主要有电阻加热、微波加热、电磁感应加热等,而热能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辐射和对流。现有的电热壶中,加热的方式主要采用电热管、电热盘等为电热元件,而电热壶的壶体一般为金属或塑料的,金属物质的壶体经长期以热传导的形式进行加热,壶体会出现生锈和重金属析出等问题;而塑料物质的壶体经长期以热传导的形式进行加热,会出现双酚A等致癌物质,长期饮用此类电热壶加热的水,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另外,运用热传导方式的电热壶,其在加热时,电热元件发热,热传导到壶体,对壶体进行加热,壶体被加热后,会对壶体中的水进行热传导加热,而在热传导过程中,传导介质会对空气散发大量热量,所以此电热壶热效率低。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热壶,其壶体同样是金属,与上述运用热传导形式加热的电热壶具有相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由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200820203078.3的一种电热壶,该技术方案中,在壶体下方设有能发出远红外线的石英管,石英管从壶体底部向壶体内各个方向发射远红外线,达到加热壶体内部的目的。利用远红外线加热虽然可以解决目前市面上的电热壶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但是,在电热壶加热过程中,以底部作为热源的加热方式对壶体内的加热不够均匀,且加热效率不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热壶,不仅加热均匀,加热效率高,且用途广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底座、防干烧开关;所述底座内设有一根以上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分布在壶体侧面,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外设有反射罩,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或陶瓷壶体的任一种。远红外线发热管分布在壶体侧面,壶体需要加热时,远红外线发热管发出远红外线,该远红外线穿透玻璃或陶瓷制的壶体侧面并射向壶体内,直接对壶体内的物体进行加热。该种均匀且直接的加热方式加热效率更高;另外,反射罩可将一部分向外发射的远红外线反射回到壶体上,进一步的提高电热壶的加热效率。由于电热壶的热源分布在壶体的侧面,加热时,壶体侧面的温度相对于底面的温度较高,该种热源的分布不仅适合平常的烧水,对于煲粥、煲汤等烹调方法同样适合,并且不会出现粘底的情况。
作为改进,所述壶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插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壶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方设有电源盘座,所述电源盘座与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组合,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盘座侧面上。
作为改进,所述壶体与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组合,所述底座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所述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插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壶体侧面设有一根圆环形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套在所述壶体侧面。
作为改进,所述壶体侧面设有若干根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首尾之间设有导体相连,形成一个环形套圈并套在所述壶体侧面。
作为改进,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之间的间隙为3mm~20mm。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之间的间隙在电热壶进行加热时,会存在热量,间隙中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可以把一部分热量传导至壶体。
作为改进,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为石英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远红外线发热管发出远红外线对电热壶进行加热,加热的效率更高,且远红外线可活化水质,将水分子细化,增加水的渗透、扩散、溶解、代谢、洁净,使水分子更容易侵入食材;
2.电热壶的热源设置在壶体侧面,加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
3.远红外线外增设了反射罩,使得远红外线的发射方向更集中,进一步提高电热壶的加热效率;
4.电热壶的壶体使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壶体对壶体中的水不存在危害,且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多功能电热壶外观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侧面位置关系图;
图3为图2壶体的仰视图;
图4为实施例2多功能电热壶外观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侧面位置关系图;
图6为图5壶体的仰视图;
图7为实施例3多功能电热壶外观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侧面位置关系图;
图9为图8壶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1、底座2、防干烧开关4。所述壶体1为玻璃壶体,所述壶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3,防干烧开关4设在所述电源插座3上。所述底座2内设有一根圆环形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热管为石英管5。底座2内侧面设有多个陶瓷座(未标示),用于放置和固定石英管5,如图2所示,被固定在底座2内的石英管5可套在所述壶体1侧面外围,且与壶体1之间的间距为3mm。所述石英管5外侧设有反射罩6,反射罩6由铝质材料做成,反射罩6的反射面经过抛光处理,所述反射罩6呈弧形且套在所述石英管5外围。为了使电热壶整体更美观,所述石英管5套在所述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且所述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的直径比下半部分的直径大,石英管5套在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再装上底座2后,底座2直径与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直径一样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热壶的工作原理如下:
壶体1需要加热时,石英管5发出远红外线,该远红外线穿透玻璃的壶体1侧面并射向壶体1内部,直接对壶体1内的物体进行加热。该种均匀且直接的加热方式加热效率更高;另外,反射罩6可将一部分向外发射的远红外线反射回到壶体1上,进一步的提高电热壶的加热效率;石英管5与壶体1之间的间隙在电热壶进行加热时,会存在热量,间隙中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可以把一部分热量传导至壶体1,更进一步提高了石英管5的加热效率。由于电热壶的热源分布在壶体1的侧面,加热时,壶体1侧面的温度相对于底面的温度较高,该种热源的分布不仅适合平常的烧水,对于煲粥、煲汤等烹调方法同样适合,并且不会出现粘底的情况。
实施例2
如图4至6所示,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1、底座2、防干烧开关4。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壶体1为陶瓷壶体,所述壶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下方设有电源盘座7,所述电源盘座7与所述底座2为分体式组合,防干烧开关4设在所述电源盘座7侧面上。如图5、6所示,所述底座2内设有若干根短小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热管为石英管5,所述石英管5均匀竖直排列,所述石英管5首尾之间设有导体8相连,形成一个石英管环形圈9并套在所述壶体1侧面外围。底座2内侧面设有多个陶瓷座(未标示),用于放置和固定石英管环形圈9,被固定在底座2内的石英管环形圈9可套在所述壶体1侧面外围,且与壶体1之间的间距为10mm。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外侧设有反射罩6,反射罩6由铝质材料做成,反射罩6的反射面经过抛光处理,所述反射罩6呈弧形且套在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外围。为了使电热壶整体更美观,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套在所述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且所述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的直径比下半部分的直径大,石英管套在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再装上底座2后,底座2直径与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直径一样大小。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电热壶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热壶的工作原理一样,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3
如图7至9所示,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1、底座2、防干烧开关4。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壶体1为陶瓷壶体,所述壶体1与所述底座2为分体式组合,所述底座2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3,所述防干烧开关4设在所述电源插座3上。如图8、9所示,所述底座2内设有若干根短小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热管为石英管5,所述石英管5均匀倾斜放置排列,所述石英管5首尾之间设有导体8相连,形成一个石英管环形圈9并套在所述壶体侧面外围。底座2内侧面设有多个陶瓷座(未标示),用于放置和固定石英管环形圈9,被固定在底座2内的石英管环形圈9可套在所述壶体1侧面外围,且与壶体1之间的间距为20mm。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外侧设有反射罩6,反射罩6由铝质材料做成,反射罩6的反射面经过抛光处理,所述反射罩6呈弧形且套在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外围。为了使电热壶整体更美观,所述石英管环形圈9套在所述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且所述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的直径比下半部分的直径大,石英管套在壶体侧面下半部分12,再装上底座2后,底座2直径与壶体侧面上半部分11直径一样大小。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电热壶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热壶的工作原理一样,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热壶,由于电热壶的热源分布在壶体的侧面,加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壶体侧面的温度相对于底面的温度较高,该种热源的分布不仅适合平常的烧水,对于煲粥、煲汤等烹调方法同样适合,并且不会出现粘底的情况。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包括壶体、底座、防干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一根以上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分布在壶体侧面,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外设有反射罩,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或陶瓷壶体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与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插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方设有电源盘座,所述电源盘座与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组合,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盘座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与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面上设有电源插座,所述防干烧开关设在所述电源插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侧面设有一根圆环形的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套在所述壶体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侧面设有若干根远红外线发热管,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首尾之间设有导体相连,形成一个环形套圈并套在所述壶体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与壶体之间的间隙为3mm~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发热管为石英管。
CN2009201955029U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9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5029U CN201529001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5029U CN201529001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9001U true CN201529001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550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9001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90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232A (zh) * 2010-09-28 2011-04-13 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10386A (zh) * 2013-12-04 2014-03-05 李高升 一种防干烧的玻璃电热水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232A (zh) * 2010-09-28 2011-04-13 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10386A (zh) * 2013-12-04 2014-03-05 李高升 一种防干烧的玻璃电热水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0584A (zh) 一种快速烹饪的电压力锅
CN101601551B (zh) 一种厨具
CN20152900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CN202723634U (zh) 电烤炉
CN103735150A (zh) 电加热锅
CN203723877U (zh) 一种节能电热锅
CN201295147Y (zh) 一种电热壶
CN2904876Y (zh) 电热锅
CN202077214U (zh) 与电磁炉组合使用的立体加热装置
CN200973609Y (zh) 一种改进电饭煲
CN203280239U (zh) 一种热水壶
CN208029106U (zh) 加热组件及加热器具
CN208755740U (zh) 一种具有多种加热方式的陶瓷发热盘
CN202505059U (zh) 一种厨房电热器具的加热容器及设有该加热容器的豆浆机
CN202112884U (zh) 一种新型微晶玻璃板加热电水壶
CN206252326U (zh) 全玻璃电水壶
CN2927912Y (zh) 分体式电热膜电火锅
CN211022218U (zh)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器
CN205162830U (zh) 烹饪器具
CN202151318U (zh) 陶瓷电饭锅的加热装置
CN201939149U (zh) 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
CN202069430U (zh) 电热明火两用炒锅
CN202234772U (zh) 电热器具
CN208222579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定时的电陶炉
CN208740652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饭锅内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