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7224U - 双光幕靶标 - Google Patents

双光幕靶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7224U
CN201527224U CN2009202453354U CN200920245335U CN201527224U CN 201527224 U CN201527224 U CN 201527224U CN 2009202453354 U CN2009202453354 U CN 2009202453354U CN 200920245335 U CN200920245335 U CN 200920245335U CN 201527224 U CN201527224 U CN 201527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urtain
light
tube
target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45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华
成龙
肖军
郭晓辉
郑辉
李科
杨俊梅
王景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3672 Unit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63672 Unit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3672 Unit of PLA filed Critical 63672 Unit of PLA
Priority to CN200920245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7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7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72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光幕靶标,包括结构相同且并列组装在一起的前后两个靶标和分别布设在前后两个靶标上的前后两个光幕,前后两个光幕分别为对所通过弹丸的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前光幕和对所通过弹丸的纵坐标或横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后光幕;前光幕和后光幕均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光接收管相接的处理器、与处理器相接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分别为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野外布设方便且射击瞄准指示物材料无特定要求、定位精度高,能解决现有光电定位装置所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

Description

双光幕靶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定位自动报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轻、重武器实弹射击训练、演习、战场杀伤破坏评估中对弹丸进行定位及自动报靶的双光幕靶标。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定位自动报靶装置的靶标皆为有形靶标。多数采用封闭声空腔式结构,采用前后封闭靶板,因而对前后封闭靶板受弹数有一定的技术要求,1cm2多者8发少者4发前后靶板就要修补。因而靶标的使用寿命减低,更换修补次数增多;并且靶标为有形目标。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方法是利用弹丸光幕通过阻断或光强变化,解决弹的定位问题,易受外界背景光、蚊虫之影响,光幕与光敏管相对位置易变化、稳定性不好,因而不能较好解决弹精确定位。综上,现有的光电定位装置存在以上多种缺陷,并且适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光幕靶标,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野外布设方便且射击瞄准指示物材料无特定要求、定位精度高,能解决现有光电定位装置所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并列组装在一起的前后两个靶标和分别布设在前后两个靶标上的前后两个光幕,所述前后两个光幕分别为对所通过弹丸的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前光幕和对所通过弹丸的纵坐标或横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后光幕;所述前光幕和后光幕均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光接收管相接的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接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分别为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菱形;所述前光幕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分别为布设在前靶标顶部或底部的前光幕激光管和呈“V”字形或倒“V”字形对称布设在前靶标上的多个前光幕光敏管,所述多个前光幕光敏管的布设位置与前光幕激光管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所述后光幕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相应分别为布设在后靶标底部或顶部的后光幕激光管和呈倒“V”字形或“V”字形对称布设在后靶标上的多个后光幕光敏管,所述多个后光幕光敏管的布设位置与后光幕激光管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
所述前光幕激光管和后光幕激光管均为能发射窄带光的光发射管且二者的数量均为一个。
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正菱形,且前光幕激光管和后光幕激光管均为能发射90°区域窄带光的光发射管。
所述前光幕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前光幕信号处理器、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前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前靶标包括供前光幕激光管和多个前光幕光敏管安装的前光幕托架以及布设在前光幕托架内部的前光幕电路板,所述前光幕信号处理器、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前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前光幕电路板上,所述前光幕光敏管与前光幕信号处理器相接,且前光幕信号处理器通过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后光幕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后光幕信号处理器、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后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后靶标包括供后光幕激光管和多个后光幕光敏管安装的后光幕托架以及布设在后光幕托架内部的后光幕电路板,后光幕信号处理器、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后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后光幕电路板上,所述后光幕光敏管与后光幕信号处理器相接,且后光幕信号处理器通过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前光幕托架前侧设置有正面防护钢板,所述正面防护钢板与前光幕托架间布设有用于隔离冲击及振动的隔振缓冲带。
所述正面防护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前光幕激光管和后光幕激光管进行防护的激光管防护钢板。
所述前光幕托架的顶部或底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前光幕激光管安装的激光管托架,所述后光幕托架的底部或顶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后光幕激光管安装的激光管托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携带,易于隐蔽和防护。
2、通过光测方式设计出一种多位无干扰靶标,其对射击瞄准点指示物无特定要求,有效解决了多位靶射击连发自动报靶问题。
3、定位精度高,不受外界环境背景光影响且性能稳定可靠,其报靶精度在整个布阵区域内比较均匀,最大误差为3mm,解决了以往光电定位自动报靶设备易受背景光影响的缺陷。
4、靶标采用双层排列方式,有效解决了菱形靶标中心报靶精度不高的缺陷,实现靶标中心部位的精确定位功能,前后两个刚性托架即前光幕托架和后光幕托架呈上下错位排列,满足了射频4200发/分连发精确定位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携带、易于隐蔽和防护、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实用性强等优点,能简单方便、迅速、准确进行定位及自动报靶,有效解决了现阶段大量适用于军队、武警野外点射、连发射击训练等项目中的多靶位情况下进行连发射击自动精确报靶的实际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靶标及前光幕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靶标及后光幕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双光幕靶标顶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激光管防护钢板;    2-正面防护钢板;    3-隔振缓冲带;
4-前光幕托架;        5-前光幕电路板;    6-前光幕光敏管;
7-后光幕托架;        8-后光幕激光管;    9-激光管托架;
10-后光幕电路板;     11-后光幕光敏管;   13-前光幕激光管;
14-工控计算机;       15-1-前光幕信号处理 15-2-后光幕信号处
                      器;                理器;
16-1-前光幕无线信号   16-2-后光幕无线信号 18-前光幕;
传输模块;            传输模块;
19-后光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结构相同且并列组装在一起的前后两个靶标和分别布设在前后两个靶标上的前后两个光幕。所述前后两个光幕分别为对所通过弹丸的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前光幕18和对所通过弹丸的纵坐标或横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后光幕19。所述前光幕18和后光幕19均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光接收管相接的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接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分别为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前后两个靶标中部分别设置有胸环靶指示瞄准物和PPC靶指示瞄准物。
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菱形。所述前光幕18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分别为布设在前靶标顶部或底部的前光幕激光管13和呈“V”字形或倒“V”字形对称布设在前靶标上的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所述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的布设位置与前光幕激光管13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所述后光幕19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相应分别为布设在后靶标底部或顶部的后光幕激光管8和呈倒“V”字形或“V”字形对称布设在后靶标上的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所述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的布设位置与后光幕激光管8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所述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均为能发射窄带光的光发射管且二者的数量均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正菱形,且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均为能发射90°区域窄带光的光发射管。所述前光幕光敏管6和后光幕光敏管11的数量均为230只。
所述前光幕18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和前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前靶标包括供前光幕激光管13和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安装的前光幕托架4以及布设在前光幕托架4内部的前光幕电路板5,所述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和前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前光幕电路板5上,所述前光幕光敏管6与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相接,且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通过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前光幕供电电源分别与前光幕光敏管6、前光幕激光管13、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和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相接。
所述后光幕19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和后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后靶标包括供后光幕激光管8和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安装的后光幕托架7以及布设在后光幕托架7内部的后光幕电路板10,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和后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后光幕电路板10上,所述后光幕光敏管11与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相接,且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通过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后光幕供电电源分别与后光幕光敏管11、后光幕激光管8、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和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相接。所述前光幕托架4前侧设置有正面防护钢板2,所述正面防护钢板2与前光幕托架4间布设有用于隔离冲击及振动的隔振缓冲带3。所述前光幕电路板5和后光幕电路板1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前光幕电路板5和多个后光幕电路板10均呈90°扇面排列。所述正面防护钢板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进行防护的激光管防护钢板1。另外,所述前光幕托架4的顶部或底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前光幕激光管13安装的激光管托架9,所述后光幕托架7的底部或顶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后光幕激光管8安装的激光管托架9。由于正面防护钢板2与前光幕托架4之间采用隔振缓冲带3隔离冲击与振动,并且前光幕托架4和后光幕托架7均为正菱形刚性一体结构,因而当前后两道光幕(即前光幕18和后光幕19)受外力作用时不会产生抖动,使得前光幕光敏管6和后光幕光敏管11始终保持在接收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所发射光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光幕激光管13安装在前光幕托架4底部,且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呈倒“V”字形排列。所述后光幕激光管8安装在后光幕托架7顶部,且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倒“V”字形排列。同时,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均为波长为650μm的光发射管,相应地,所述前光幕光敏管6和后光幕光敏管11均为波长为650μm的光接收管。所述前光幕托架4底部内侧和后光幕托架7顶部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供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安装的激光管托架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子弹通过前光幕18时阻断对应光路,与被阻断光路对应的编码前光幕光敏管6接收脉冲信号,并由该前光幕光敏管6的已知坐标确定弹丸具体位置的x或y坐标;当子弹继续飞行经过后光幕19时,由后光幕19中被阻断的编码后光幕光敏管11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相应确定出弹丸具体位置的y或x坐标,同时被阻断的前光幕光敏管6和后光幕光敏管11同步将所接收信号分别传送至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和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再由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和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将所接收的信号分别通过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和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同步上传至工控计算机14,通过工控计算机14来解析并显示弹丸具体位置,以此实现弹着点自动报靶功能。综上,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与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对应的多只前光幕光敏管6和后光幕光敏管11相应进行数据编码后,当子弹通过前光幕18或后光幕19时必定阻断某位置的前光幕光敏管6或后光幕光敏管11,之后根据阻断的某些前光幕光敏管6或后光幕光敏管11的数据编码即可相应确定子弹通过该靶标的具体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并列组装在一起的前后两个靶标和分别布设在前后两个靶标上的前后两个光幕,所述前后两个光幕分别为对所通过弹丸的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前光幕(18)和对所通过弹丸的纵坐标或横坐标进行精确检测的后光幕(19);所述前光幕(18)和后光幕(19)均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光接收管相接的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接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分别为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菱形;所述前光幕(18)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分别为布设在前靶标顶部或底部的前光幕激光管(13)和呈“V”字形或倒“V”字形对称布设在前靶标上的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所述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的布设位置与前光幕激光管(13)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所述后光幕(19)中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相应分别为布设在后靶标底部或顶部的后光幕激光管(8)和呈倒“V”字形或“V”字形对称布设在后靶标上的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所述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的布设位置与后光幕激光管(8)的光线发射方向相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均为能发射窄带光的光发射管且二者的数量均为一个。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两个靶标的形状均为正菱形,且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均为能发射90°区域窄带光的光发射管。
5.按照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光幕(18)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和前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前靶标包括供前光幕激光管(13)和多个前光幕光敏管(6)安装的前光幕托架(4)以及布设在前光幕托架(4)内部的前光幕电路板(5),所述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和前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前光幕电路板(5)上,所述前光幕光敏管(6)与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相接,且前光幕信号处理器(15-1)通过前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1)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后光幕(19)中的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源分别为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和后光幕供电电源;所述后靶标包括供后光幕激光管(8)和多个后光幕光敏管(11)安装的后光幕托架(7)以及布设在后光幕托架(7)内部的后光幕电路板(10),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和后光幕供电电源均布设在后光幕电路板(10)上,所述后光幕光敏管(11)与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相接,且后光幕信号处理器(15-2)通过后光幕无线信号传输模块(16-2)与工控计算机(14)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前光幕托架(4)前侧设置有正面防护钢板(2),所述正面防护钢板(2)与前光幕托架(4)间布设有用于隔离冲击及振动的隔振缓冲带(3)。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防护钢板(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前光幕激光管(13)和后光幕激光管(8)进行防护的激光管防护钢板(1)。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光幕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光幕托架(4)的顶部或底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前光幕激光管(13)安装的激光管托架(9),所述后光幕托架(7)的底部或顶部内侧对应设置有供后光幕激光管(8)安装的激光管托架(9)。
CN2009202453354U 2009-11-19 2009-11-19 双光幕靶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7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453354U CN201527224U (zh) 2009-11-19 2009-11-19 双光幕靶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453354U CN201527224U (zh) 2009-11-19 2009-11-19 双光幕靶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7224U true CN201527224U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453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7224U (zh) 2009-11-19 2009-11-19 双光幕靶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7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609A (zh) * 2018-03-22 2018-09-14 军鹏特种装备股份公司 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609A (zh) * 2018-03-22 2018-09-14 军鹏特种装备股份公司 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677B (zh) 声光自动报靶系统
CN101294784B (zh) 多层扇形光幕枪弹投影定位靶面
CN105651121B (zh) 无线自动语音报靶系统
CN204255183U (zh) 激光电子靶及打靶系统
CN112325705B (zh) 一种全天候对人形纸靶多模式射击报靶系统及方法
CN204359211U (zh) 实弹射击的高精度报靶系统
CN108534603A (zh) 激光测距夜视瞄准镜、反无人机用网捕枪及其使用方法
US20170045339A1 (en) Laser Electronic Target System Using Non-Overlapping and Crossing Rectangular Laser Screens
CN211373362U (zh) 一种基于遮挡物监测的激光定位自动报靶系统
CN202649229U (zh) 一种激光反射式大靶面测速光幕靶
CN201527224U (zh) 双光幕靶标
CN105605982B (zh) 自动报靶装置和方法
CN108844416A (zh) 一种激光报靶装置及方法
CN107990788B (zh) 一种激光模拟精度射击训练的弹着点定位方法
CN105004224A (zh) 交叉直角不重叠激光幕激光电子靶系统
CN204288402U (zh) 安防桩设备
CN105698609A (zh) 光幕电子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1149467Y (zh) 多层扇形光幕枪弹投影定位靶面
CN210154436U (zh) 一种激光靶
CN204806976U (zh) 架束制导武器激光信息场参数测试装置
CN205537352U (zh) 靶场射击训练光电靶
CN207214919U (zh) 一种新型测速光幕的装置
CN205537353U (zh) 无线自动语音报靶系统
CN208238634U (zh) 激光测距夜视瞄准镜和反无人机用网捕枪
CN205049052U (zh) 交叉直角不重叠激光幕激光电子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