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2713U -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 Google Patents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2713U
CN201522713U CN2009201779597U CN200920177959U CN201522713U CN 201522713 U CN201522713 U CN 201522713U CN 2009201779597 U CN2009201779597 U CN 2009201779597U CN 200920177959 U CN200920177959 U CN 200920177959U CN 201522713 U CN201522713 U CN 201522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ght
capturing images
transparent substrate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79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志行
陈知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09201779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2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2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27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一图像撷取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光束导引单元;图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透光基板单元的图像感测区;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放置于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依序导引至物体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的光束导引结构。

Description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撷取模块,尤指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背景技术
个人的指纹为一有别于其他人的指纹的独有的生物特征,因此个人指纹应用于个人密码时,其所具备的安全性非常高。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普及与其储存容量的增加,储存于其内的个人资料的保护更显为重要。因此,以个人指纹作为管制电子设备的开启或使用的密码,将能够有效地管理个人资料。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主机、和各种计算机外设等等,其借助于一指纹扫瞄装置来撷取其使用者的指纹以进行认证的工作。该指纹扫瞄装置内的指纹图像被转换成数字指纹信息后,尚需传输至该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中,才能发挥其指纹认证的功效。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公知图像撷取模块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公知图像撷取模块包括:一电路板P、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电路板P上的图像传感器S、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电路板P上的发光二极管D、一设置于该图像传感器S上方的聚光透镜G、及一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D上方的导光元件T。公知图像撷取模块的图像撷取原理为:由该发光二极管D所产生的光束L透过该导光元件T的导引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聚光透镜G上方的物体F的投射光束L′,然后该投射光束L′经过该物体F的反射后而形成一投向该聚光透镜G的反射光束L″,最后该反射光束L″穿过该聚光透镜G并且投向该图像传感器S,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图像信息。
于是,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可以减少本实用新型图像撷取模块的整体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一图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导光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其中,该图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图像感测区。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方。该导光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的发光区。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透光区。
由此,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导光单元,并且该光束透过该导光单元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上的物体,然后该光束透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该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透光基板单元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非透光基板单元、一图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导光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其中,该非透光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图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述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图像感测区。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方。该导光单元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的发光区。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透光区。
由此,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导光单元,并且该光束透过该导光单元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上的物体,然后该光束透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该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至少一第一开口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一图像撷取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光束导引单元。其中,该图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该透光基板单元的图像感测区。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该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依序导引至该物体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的光束导引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覆晶(flip-chip)的方式将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电性地设置于上述的透明基板或上述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的非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以减少本实用新型图像撷取模块的整体厚度(亦即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图像撷取模块所使用的光学元件的高度)。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图像撷取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9为本实用新型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的第八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公知]
电路板         P
图像传感器     S
发光二极管     D
聚光透镜       G
导光元件       T
物体F          F
光束           L
投射光束       L′
反射光束       L″
[本实用新型]
透光基板单元   1a    透光基板     10a
                     导电轨迹     11
非透光基板单元 1b    非透光基板   10b
                     第一开口     101
                     第二开口     102
图像撷取单元   2     导电体       B
                     图像撷取元件 20
                     图像感测区   200
光学成像单元   3     遮光本体     30
                     遮光板       300
                     聚光元件     31
导光单元       4
发光单元       5     发光元件     50
                     发光区       500
外盖单元       6     透光区       60
                     反射层       61
物体           F
光束           L1
反射光束       L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1a、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导光单元4、一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
其中,该透光基板单元1a具有一透光基板10a及多个设置于该透光基板10a表面上的导电轨迹11,并且该图像撷取单元2及该发光单元5电性连接于该些导电轨迹11。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导电轨迹11(例如多条导电线路)成形于该透光基板10a上,以使得该透光基板单元1a同时具有透光及导电的功用,因此该透光基板单元1a可视为一具有透光功能的电路板。
再者,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因此该图像撷取元件20所需要的数量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来做调整),并且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可为一图像传感器,此外该图像传感器可连结于一分析软件(图未示),以用于判断所撷取到的图像信息。另外,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方(面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图像感测区200,并且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透过该些导电体B而电性连接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该些导电轨迹11。
此外,该光学成像单元3(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防杂散光的功能)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方。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举的例子而言,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一定位在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的遮光本体30(例如在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涂上遮光层,即可达到防杂散光的效果)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30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上方的聚光元件31(该聚光元件31可为一用于将光线聚焦的聚光透镜),所以该遮光本体30与该聚光元件31两者可为分离式或一体成型式。因此,透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使用,以确保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只会从特定的方向接收到光源(其它外来的杂散光会被该光学成像单元3给遮挡掉),而使得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能撷取到较精确的图像信息。
另外,该导光单元4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3,其中该导光单元4可以为一由具有高导光效率的塑胶材料或玻璃材料所制成的透明导光元件,以使得该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光束L1可以依据所设计的导光单元4的形状来导引至所要的目的地。换言之,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设计的导光单元4的使用,该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光束L1可以被导引至一物体F上。
再者,该发光单元5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的发光元件50(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揭露两个发光元件50),其中每一个发光元件50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4的发光区500,并且每一个发光元件50电性连接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该些导电轨迹11。此外,上述每一个发光元件50可为一发光二极管。然而,有关“上述每一个发光元件50为一发光二极管”的界定只是用来举例而已,举凡任何的发光元件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此外,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遮光本体30具有一插入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透光基板10a内以避免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直接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1a而导引至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遮光板300。换言之,为了防止“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直接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1a而导引至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情况发生,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遮光本体30的下端延伸出该遮光板300,以遮蔽在每一个发光元件50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之间及该透光基板10a内所可能产生的光学路径。
另外,该外盖单元6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4,其中该外盖单元6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上方(或该聚光元件31上方)的透光区60,并且该外盖单元6的内表面具有一用于反射光束的反射层61。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举的例子来说,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为一位于该聚光元件31上方且提供该物体F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例如透明玻璃)。换言之,使用者可将该物体F中欲感测的那一面(例如手指的指纹)放置于该透光区60(该透光元件)上,以进行那一面的图像感测。另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上述至少一反射层61可为一贴附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反射元件或为一涂布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反射镀膜。
由此,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投向该导光单元4,并且该光束L1透过该导光单元4的导引(例如图2中光束L1被导引的方式)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上的物体F,然后该光束L1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2,最后该反射光束L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聚光元件31及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透光本体10a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1a、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导光单元4、一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透过多个另外的导电体B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透光基板10a的下表面。由此,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透光基板10a而投向该导光单元4,并且该光束L1透过该导光单元4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上的物体F,然后该光束L1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2,最后该反射光束L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聚光元件31及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透光本体10a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非透光基板单元1b、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导光单元4、一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
其中,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101,并且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具有一非透光基板10b及多个设置于该透光基板10a表面上的导电轨迹11,此外该图像撷取单元2及该发光单元5电性连接于该些导电轨迹。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导电轨迹11(例如多条导电线路)成形于该非透光基板10b上,以使得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同时具有透光及导电的功用,因此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可视为一具有透光功能的电路板。
再者,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因此该图像撷取元件20所需要的数量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来做调整),并且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可为一图像传感器,此外该图像传感器可连结于一分析软件(图未示),以用于判断所撷取到的图像信息。另外,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述至少一第一开口101的图像感测区200,并且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透过该些导电体B而电性连接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该些导电轨迹11。
此外,该光学成像单元3(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防杂散光的功能)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方。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举的例子而言,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一定位在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的遮光本体30(例如在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涂上遮光层,即可达到防杂散光的效果)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30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上方的聚光元件31(该聚光元件31可为一用于将光线聚焦的聚光透镜),所以该遮光本体30与该聚光元件31两者可为分离式或一体成型式。因此,透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使用,以确保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只会从特定的方向接收到光源(其它外来的杂散光会被该光学成像单元3给遮挡掉),而使得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能撷取到较精确的图像信息。
另外,该导光单元4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3,其中该导光单元4可以为一由具有高导光效率的塑胶材料或玻璃材料所制成的透明导光元件,以使得该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光束L1可以依据所设计的导光单元4的形状来导引至所要的目的地。换言之,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设计的导光单元4的使用,该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光束L1可以被导引至一物体F上。
再者,该发光单元5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的发光元件50(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揭露两个发光元件50),其中每一个发光元件50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4的发光区500,并且每一个发光元件50电性连接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该些导电轨迹11。此外,上述每一个发光元件50可为一发光二极管。然而,有关“上述每一个发光元件50为一发光二极管”的界定只是用来举例而已,举凡任何的发光元件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另外,该外盖单元6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4,其中该外盖单元6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上方(或该聚光元件31上方)的透光区60,并且该外盖单元6的内表面具有一用于反射光束的反射层61。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举的例子来说,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为一位于该聚光元件31上方且提供该物体F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例如透明玻璃)。换言之,使用者可将该物体F中欲感测的那一面(例如手指的指纹)放置于该透光区60(该透光元件)上,以进行那一面的图像感测。另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上述至少一反射层61可为一贴附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反射元件或为一涂布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反射镀膜。
由此,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投向该导光单元4,并且该光束L1透过该导光单元4的导引(例如图3中光束L1被导引的方式)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上的物体F,然后该光束L1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2,最后该反射光束L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聚光元件31及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至少一第一开口101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非透光基板单元1b、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导光单元4、一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10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揭露两个第二开口102),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透过多个另外的导电体B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非透光基板10b的下表面,并且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面向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两个第二开口102。
由此,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分别穿过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两个第二开口102而投向该导光单元4,并且该光束L1透过该导光单元4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6的透光区60上的物体F,然后该光束L1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2,最后该反射光束L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聚光元件31及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至少一第一开口101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1a、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发光单元5及一光束导引单元。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并且由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直接投向该光束导引单元。
另外,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F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至该物体F的底部(以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产生一反射光束L2)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的光束导引结构P。换言之,只要是任何“可将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一物体F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的光束导引结构P,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例如:该光束导引结构P可由如同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光学成像单元3、该导光单元4及该外盖单元6所组合。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透光基板单元1a、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发光单元5及一光束导引单元。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并且由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1a而投向该光束导引单元。
另外,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1a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F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至该物体F的底部(以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产生一反射光束L2)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的光束导引结构P。换言之,只要是任何“可将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一物体F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的光束导引结构P,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例如:该光束导引结构P可由如同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光学成像单元3、该导光单元4及该外盖单元6所组合。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非透光基板单元1b、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发光单元5及一光束导引单元。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述至少一第一开口101的图像感测区200),并且由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直接投向该光束导引单元。
另外,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七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F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至该物体F的底部(以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产生一反射光束L2)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的光束导引结构P。换言之,只要是任何“可将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一物体F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的光束导引结构P,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中。例如:该光束导引结构P可由如同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光学成像单元3、该导光单元4及该外盖单元6所组合。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非透光基板单元1b、一图像撷取单元2、一发光单元5及一光束导引单元。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该图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B(例如多颗锡球或锡膏)而以覆晶(flip-chip)的方式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20(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述至少一第一开口101的图像感测区200),并且由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的两个发光区500所产生的光束L1分别穿过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两个第二开口102而投向该光束导引单元。
另外,由图中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八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束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1b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F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至该物体F的底部(以透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产生一反射光束L2)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的光束导引结构P。换言之,只要是任何“可将上述两个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1依序导引一物体F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20的图像感测区200”的光束导引结构P,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中。例如:该光束导引结构P可由如同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光学成像单元3、该导光单元4及该外盖单元6所组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覆晶(flip-chip)的方式将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电性地设置于上述的透明基板或上述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的非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以减少本实用新型图像撷取模块的整体厚度(亦即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图像撷取模块所使用的光学元件的高度)。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任何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改皆可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基板单元;
一图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图像感测区;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方;
一导光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的发光区;以及
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透光区;
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导光单元,并且该光束透过该导光单元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上的物体,该光束透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所述的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透光基板单元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单元具有一透光基板及多个设置于该透光基板表面上的导电轨迹,并且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及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于该些导电轨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单元具有一定位在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的遮光本体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聚光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单元的遮光本体具有一插入该透光基板单元内以避免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直接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而导引至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遮光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为一位于该聚光元件上方且提供该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并且该外盖单元的内表面具有一反射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该些导电体为多颗锡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透过多个另外的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由此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穿过该透光基板单元而投向该导光单元。
8.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非透光基板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一图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上述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图像感测区;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方;
一导光单元,其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的发光区;以及
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透光区;
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导光单元,并且该光束透过该导光单元的导引而投向一位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上的物体,该光束透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所述的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非透光基板单元的至少一第一开口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
9.一种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基板单元;
一图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透过多个导电体而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像撷取元件,其中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表面具有一面向该透光基板单元的图像感测区;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以及
一光束导引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以供一物体放置于该光束导引单元上,其中该光束导引单元具有一用于将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依序导引至该物体的底部及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的光束导引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束导引结构包括: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上方;
一导光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面向该导光单元的发光区;以及
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透光基板单元的上表面并且覆盖该导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端具有一位于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上方的透光区;
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区所产生的光束投向该导光单元,并且该光束透过该导光单元的导引而投向该位于该外盖单元的透光区上的物体,该光束透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所述的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透光基板单元并且投向上述至少一图像撷取元件的图像感测区。
CN2009201779597U 2009-09-25 2009-09-25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2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79597U CN201522713U (zh) 2009-09-25 2009-09-25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79597U CN201522713U (zh) 2009-09-25 2009-09-25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2713U true CN201522713U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8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795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2713U (zh) 2009-09-25 2009-09-25 覆晶式的图像撷取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27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9666A (zh) * 2017-02-15 2017-06-20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血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9666A (zh) * 2017-02-15 2017-06-20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血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0661B (zh)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光路和具有其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5304656B (zh) 光电传感器
CN104318199A (zh) 复合式光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US20180357459A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module
CN107590428A (zh) 指纹传感器和指纹感测系统
WO2018103194A1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KR20180005588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광원들을 이용한 지문 센서, 지문 센서 패키지 및 지문 센싱 시스템
CN103019474B (zh) 光学触控扫描装置
CN112070018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76780A (zh) 屏下检测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CN100435342C (zh) 接触式影像截取结构
CN108292361A (zh) 具有角度限制反射器的显示器集成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US10528788B2 (en) Optical fingerprint module
CN106611170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10207A (zh) 一种全面屏光学指纹解锁终端以及全面屏光学指纹解锁方法
CN109901313A (zh) 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8120655A1 (zh) 自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使用方法
CN106599768A (zh) 光学装置
CN201522712U (zh) 可电性衔接两电路基板的图像撷取模块
CN109633959A (zh) 可实现屏内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
US10546175B2 (en) Optical fingerprint module
US10367114B2 (en) Biological detection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145869A (zh) 显示模组
WO2018145379A1 (zh) 显示模组
CN107273808A (zh) 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