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9054U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99054U CN201499054U CN2009201921997U CN200920192199U CN201499054U CN 201499054 U CN201499054 U CN 201499054U CN 2009201921997 U CN2009201921997 U CN 2009201921997U CN 200920192199 U CN200920192199 U CN 200920192199U CN 201499054 U CN201499054 U CN 2014990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ipe
- wind generating
- generating unit
- tube bank
- gen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管管束、冷侧风机、热侧循环风机和冷侧导风罩,所述的热管管束设置在发电机舱上的顶板上,并被分隔为两部分;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发电机舱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发电机箱体舱内的冷却风机可以使舱内空气有效形成两个循环气路,有助于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即时传递给热管管束。2)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3)热管为内铜外铝复合管,外层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翅片,有效增大了热管的传热面积。4)发电机舱考虑了热管意外泄漏的集液及液位报警装置。5)热管管束有下托盘支架进行定位,增大了可靠性。6)在发电机舱设有干燥剂,可保持舱内空气干燥,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管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必须尽快散失掉,以保障发电机组不过热、并正常运转。
现在常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有光管管束结构,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管束,再通过外部的冷却空气进行冷却。这种换热器结构相对简单,虽可靠性很好,但换热效果不理想,体积大而且重量沉,给安装和拆卸带来很大不便。
还有些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先将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布置在发电机箱体内的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然后再通过发电机箱外部的换热器进行散热。这种结构相对较复杂,换热效率经过几个传递会有较大的下降,体积大、重量沉,还存在漏水或漏油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旨在提供一种热管式散热器。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管管束、冷侧风机、热侧循环风机和冷侧导风罩,所述的热管管束设置在发电机舱上的顶板上,并被分隔为两部分;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发电机舱内;冷侧风机位于热管管束中间,同时冷却空气从热管管束两侧吸进来进行冷却,经冷却风机向上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以发电机舱上顶板为隔板将热管管束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安装在发电机箱体内,由热侧循环风机将发电机组发出的热量传递给热管管束的蒸发段。热量再由热管的蒸发段向上传递到冷凝段,经发电机舱外的冷却风机进行冷却,将热量带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发电机箱体舱内的冷却风机可以使舱内空气有效形成两个循环气路,有助于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即时传递给热管管束。
2)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3)热管为内铜外铝复合管,外层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翅片,有效增大了热管的传热面积。
4)铜水结构的热管成本低、很稳定,无腐蚀作用,加入适量60~80目水雾铜粉后,还能耐-40度的环境低温。
5)冷侧风机位于热管管束中间,可以有效节省外部空间;同时冷却空气从热管管束两侧吸进来进行冷却,经冷却风机向上排出,这种冷却方式对热管管束有较好的的冷却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发电机舱内的循环风机位于发电机上方,推动热空气向上循环,与热量向上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循环的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发电机舱热侧循环风机的上方设有导风板,便于热空气形成两个循环,减少风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热管管束的热管为内铜外铝的复合管结构,外部的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连续的螺旋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热管管束底部增加了固定托架,确保每根热管定位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热管管束底部还安装有集液托盘,可确保热管意外泄漏后水不会流到发电机上,引起短路事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集液托盘带有液位报警装置,确保有报警信号时可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发电机舱还设有干燥剂,以确保机舱内干燥,保障发电机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冷却器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管管束1、冷侧风机2、热侧循环风机5和冷侧导风罩3,所述的热管管束1设置在发电机舱7上的顶板6上,并被分隔为两部分,顶板6上方为冷侧,下方为热侧。由于热管管束1的下半部分在发电机舱7内,发电机舱7密封良好。
根据发电机舱7内两路空气循环的特点,将热管管束1分为两部分,外部的冷却风机2位于热管管束1中间,冷却空气由热管管束1两侧吸进来,然后向上排出。发电机舱7内的热侧循环风机5位于发电机上方,热侧循环风机5的上方设有导风板4,利用导风板4将气路分成两个循环。
热管管束1的热管为内铜外铝的复合管结构,外部的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连续的螺旋翅片。
热管管束的底部用托架12支撑并定位,确保每根热管不会晃动。托架12固定在集液托盘11上,集液托盘11固定在发电机舱7上。所述的集液托盘11带有集液槽及液位报警装置10。
在发电机舱7设有干燥剂9,便于定时更换,确保发电机舱7干燥。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实用新型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管管束(1)、冷侧风机(2)、热侧循环风机(5)和冷侧导风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管束(1)设置在发电机舱(7)上的顶板(6)上,并被分隔为两部分;所述的热侧循环风机(5)设置在发电机舱(7)内;所述的冷侧风机(2)位于热管管束(1)中间,冷却空气由热管管束(1)两侧吸进来,然后向上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舱(7)内的热侧循环风机(5)位于发电机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发电机舱(7)内热侧循环风机(5)的上方设有导风板(4)。
4.如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热管管束(1)的热管为内铜外铝的复合管结构,外部的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连续的螺旋翅片。
5.如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热管管束的底部有一个托架(12),它和发电机舱(7)上的顶板(6)共同固定热管管束(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12)固定在一个集液托盘(1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托盘(11)带有集液槽及液位报警装置(10)。
8.如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舱(7)设有干燥剂(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921997U CN201499054U (zh) | 2009-08-31 | 2009-08-31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921997U CN201499054U (zh) | 2009-08-31 | 2009-08-31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99054U true CN201499054U (zh) | 2010-06-02 |
Family
ID=4244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9219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9054U (zh) | 2009-08-31 | 2009-08-31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9905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7365B (zh) * | 2009-08-31 | 2012-12-05 |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CN108768072A (zh) * | 2017-04-05 | 2018-11-06 | 西门子风力发电公司 | 具有冷却系统的发电机装置 |
-
2009
- 2009-08-31 CN CN2009201921997U patent/CN20149905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7365B (zh) * | 2009-08-31 | 2012-12-05 |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CN108768072A (zh) * | 2017-04-05 | 2018-11-06 | 西门子风力发电公司 | 具有冷却系统的发电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83610U (zh) | 一种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冷却的装置 | |
CN101997365B (zh)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5115315B (zh) | 一种节能闭式冷却塔 | |
CN105466069B (zh) | 一种采暖高效节能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 | |
CN201885533U (zh) | 热泵加热式通道型连续物料烘干槽 | |
CN1302544C (zh) | 用于计算机芯片散热的微型制冷系统 | |
CN201499054U (zh)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1997363A (zh)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2818398B (zh) | 智能空冷岛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616932U (zh) | 一种智能化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201576992U (zh) | 一种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1673979B (zh) | 一种热侧双循环冷却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2748963A (zh) | 双蒸发冷却压力的闭式水冷却系统 | |
BR102015027705A2 (pt) | sistema de resfriamento, motor de turbina a gás e método para fornecer ar arrefecido | |
CN101997364A (zh) | 一种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201584859U (zh) | 一种高效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201499053U (zh) |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210108103U (zh) | 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风电机组散热装置 | |
CN219014669U (zh) | 一种塔式光热熔盐储热系统 | |
CN204425886U (zh) | 门式冷水换热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 |
CN207196781U (zh) | 一种自然冷却模块 | |
CN201576993U (zh) | 一种热侧双循环冷却的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 |
CN101435640B (zh) | 利用发动机排烟余热的车载式溴化锂制冷空调机 | |
CN113654130B (zh) | 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 | |
CN201916992U (zh) | 无水翅片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831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