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8386U -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8386U
CN201488386U CN2009200619266U CN200920061926U CN201488386U CN 201488386 U CN201488386 U CN 201488386U CN 2009200619266 U CN2009200619266 U CN 2009200619266U CN 200920061926 U CN200920061926 U CN 200920061926U CN 201488386 U CN201488386 U CN 201488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unit
pip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619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佳
肖洪海
尚瑞
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09200619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8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8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83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第一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前述第四换热器形成第二末端或在前述第四换热器上连接有第二末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更多,热效高,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机组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其常用于空调领域及热泵热水器领域,热泵机组一般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及两个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进行循环,蒸发器吸收热量而冷凝器释放热量。
一方面,热泵机组的效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如对于热泵空调机组而言,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普通热泵空调机组运行时,制冷剂吸气比容增大,机组吸气量迅速下降,从而导致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迅速衰减;同时压缩机的压缩比将不断增加,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迅速升高,在很低的室外温度下,压缩机将会因防止过热而自动停机保护。这使得热泵空调只能在不太低的室外气温下运行,受到应用范围限制;当空调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其热效低,能耗高。
另一方面,用户冬季使用地板辐射采暖时,传统的热源采用燃煤、燃气或电直接加热热水,导致运行成本高且造成能源浪费;而现有的热泵空调机组功能较少,如传统的热泵机组尚无法实现恒温除湿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可以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运行,热效高,应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多。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在前述第四换热器上连接有第二末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级耦合热泵机组,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均可以独立工作;当两个机组同时工作时,可以在较低环境温度下进行空调制热,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同时运行,此时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制冷,第二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制热,水管中的水温升高并通过第一末端对室内空气制热,水管中的热水经过第一末端后温度下降(但该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再流经第三换热器,由于水管中水温高于环境温度,所以第三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第二机组运行时,第四换热器再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级热泵,可以在较低环境温度下进行工作,热效高,适应性强,两个机组均可独立工作,功能更多。
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及旁通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侧、第三换热器的水侧及第一末端之间通过主水管首尾相接,且在第三换热器水侧的两端连接有旁通水管,在该旁通水管与主水管相接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在主水管上设有水泵。
所述第一末端为地板盘管。
所述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均包括有四通阀。通过四通阀可以分别控制两个机组中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的功能切换。
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水侧连接有末端水管,所述第二末端连接在该末端水管上,在末端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还有第二技术方案:
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第一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前述第四换热器形成第二末端。
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及旁通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侧、第三换热器的水侧及第一末端之间通过主水管首尾相接,且在第三换热器水侧的两端连接有旁通水管,在该旁通水管与主水管相接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在主水管上设有水泵。
所述第一末端为地板盘管。
所述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均包括有四通阀。通过四通阀可以分别控制两个机组中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的功能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泵机组可以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工作,适应性强,热效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机组,2、第二机组,3、第一压缩机,4、第一节流元件,5、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二压缩机,8、第二节流元件,9、第三换热器,10、第四换热器,11、制冷剂管,12、主水管,13、旁通水管,14、三通阀,15、四通阀,16、地板盘管,17、风机盘管,18、末端水管,19、水泵,20、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1、第二机组2,第一机组1包括第一压缩机3、第一节流元件4、第一换热器5及第二换热器6,第二机组2包括第二压缩机7、第二节流元件8、第三换热器9及第四换热器10;第一压缩机3、第一节流元件4、第一换热器5及第二换热器6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11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7、第二节流元件8、第三换热器9及第四换热器10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11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6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9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即地板盘管16),在前述第四换热器10上连接有第二末端(即风机盘管17)。
其中,所述第一机组1及第二机组2均包括有四通阀15;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12及旁通水管13,所述第二换热器6的水侧、第三换热器9的水侧及第一末端之间通过主水管12首尾相接,且在第三换热器9水侧的两端连接有旁通水管13,在该旁通水管13与主水管12相接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在主水管12上设有水泵19。在所述第四换热器10的水侧连接有末端水管18,所述第二末端连接在该末端水管18上,在末端水管18上设有循环泵2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几种工况:
1、地板盘管16制冷或制热
第一机组1运行,第二机组2关闭;控制三通阀14使第三换热器9水侧停止工作,水泵19启动并使冷水或热水通过地板盘管16,并由地板盘管16进行制冷或制热;
2、风机盘管17制冷或制热
第二机组2运行,循环泵20启动并使冷水或热水通过风机盘管17,并由风机盘管17进行制冷或制热;水泵19启动,控制三通阀14使第三换热器9水侧工作,第一机组通过判断第三换热器9水侧温度从而间歇性辅助运行;
3、低环境温度制热
第一机组1及第二机组2同时运行,水泵19及循环泵20开启,此时第一换热器5制冷、第二换热器6制热、第三换热器9制冷、第四换热器10制热,第二换热器6制热后,水管内的水温升高,地板盘管16用于用于室内制热,热水通过地板盘管16后温度下降(仍高于环境温度),第三换热器9制冷并与热水换热,风机盘管17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二级热泵,可以在较低环境温度下进行工作,热效高,适应性强,两个机组均可独立工作,功能更多。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换热器10即为第二末端(风机盘管),其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在前述第四换热器上连接有第二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及旁通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侧、第三换热器的水侧及第一末端之间通过主水管首尾相接,且在第三换热器水侧的两端连接有旁通水管,在该旁通水管与主水管相接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在主水管上设有水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为地板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均包括有四通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水侧连接有末端水管,所述第二末端连接在该末端水管上,在末端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6.一种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一回路,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而形成制冷剂循环第二回路,第二换热器的水侧与第三换热器的水侧通过水管连接而形成水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末端,前述第四换热器形成第二末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及旁通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侧、第三换热器的水侧及第一末端之间通过主水管首尾相接,且在第三换热器水侧的两端连接有旁通水管,在该旁通水管与主水管相接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在主水管上设有水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为地板盘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双级耦合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组及第二机组均包括有四通阀。
CN2009200619266U 2009-08-06 2009-08-06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88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619266U CN201488386U (zh) 2009-08-06 2009-08-06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619266U CN201488386U (zh) 2009-08-06 2009-08-06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8386U true CN201488386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6192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88386U (zh) 2009-08-06 2009-08-06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8386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412A (zh) * 2010-10-18 2011-02-02 河南科技大学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系统及制冷制热方法
CN102003824A (zh) * 2010-11-30 2011-04-06 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水源热泵机组联合供热装置
CN102418973A (zh) * 2011-11-30 2012-04-18 重庆同方国新能源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协同多技术耦合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6828017A (zh) * 2017-01-20 2017-06-13 深圳市科泰新能源车用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空调
CN109357434A (zh) * 2018-11-29 2019-02-19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压缩机的空调与传热装置并联室内温控系统
CN109579339A (zh) * 2019-01-21 2019-04-0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改进的单、双级混合热泵系统
CN10988291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耦合热泵型热力站
WO2021138861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循环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412A (zh) * 2010-10-18 2011-02-02 河南科技大学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系统及制冷制热方法
CN101963412B (zh) * 2010-10-18 2012-09-26 河南科技大学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系统及制冷制热方法
CN102003824A (zh) * 2010-11-30 2011-04-06 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水源热泵机组联合供热装置
CN102003824B (zh) * 2010-11-30 2013-06-12 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水源热泵机组联合供热装置
CN102418973A (zh) * 2011-11-30 2012-04-18 重庆同方国新能源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协同多技术耦合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6828017A (zh) * 2017-01-20 2017-06-13 深圳市科泰新能源车用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空调
CN106828017B (zh) * 2017-01-20 2020-01-07 深圳市科泰新能源车用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空调
CN109357434A (zh) * 2018-11-29 2019-02-19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压缩机的空调与传热装置并联室内温控系统
CN109579339A (zh) * 2019-01-21 2019-04-0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改进的单、双级混合热泵系统
CN10988291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耦合热泵型热力站
CN109882911B (zh) * 2019-04-16 2023-12-19 北京华电东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热泵型热力站
WO2021138861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8386U (zh) 双级耦合热泵机组
LU102468B1 (en) Total heat recovery type integrated gas heat pump heat supply uni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01311008Y (zh) 严寒地区空调余热回收空气源热泵新风机组
CN2937909Y (zh) 空调热水器
CN20396445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纯电动汽车
CN202126039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202955784U (zh) 双系统除湿升温空调机组
CN101749812A (zh) 多功能空调系统
CN111336721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空调与热泵热水器的联合运行系统
CN101210722A (zh) 三位一体的智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1363859Y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08382621U (zh) 一种空气源燃气热泵机组
CN101358761A (zh) 档案库房用热回收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2757346U (zh) 中央空调和热水一体机
CN1888637A (zh) 具有热水器的热泵型空调机组
CN101382354A (zh) 双功效全天候高温水-水热泵热水机组
CN201059703Y (zh) 一种空调热水多用设备的制冷系统
CN201285185Y (zh) 热泵组合式空调器
CN203595316U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201145449Y (zh) 三位一体的智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2101469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热水器
CN212431388U (zh) 一种三管制温湿平衡空调系统
CN201059692Y (zh) 水源热泵新风空调机
CN209944638U (zh) 屋顶式燃气热泵空调机组
CN103557633A (zh) 一种空气源低温三联供热泵热水机组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