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2783U -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2783U
CN201482783U CN2009201932050U CN200920193205U CN201482783U CN 201482783 U CN201482783 U CN 201482783U CN 2009201932050 U CN2009201932050 U CN 2009201932050U CN 200920193205 U CN200920193205 U CN 200920193205U CN 201482783 U CN201482783 U CN 20148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cabinet
purifier
solid absorbent
plasma generator
temperature 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32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保标
陈绍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rric Laboratory Equipment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保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保标 filed Critical 李保标
Priority to CN2009201932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2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27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包括与通风柜的排风管道连通设置的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且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净化装置通过二级净化提高了三氯乙烯、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率,使通风柜排放气体的净化率更高,可适用于各种通风柜等。

Description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公开的通风柜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91219279.8,名称为“净化通风柜”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净化通风柜,主要由风机、通风管道、净化单元和通风柜主体等组成,其连接形式是:风机、排风管道及管道弯头之间采用法兰盘相连接,弯头通过天圆地矩连接段与通风柜主体相连接,净化单元安置在通风柜主体上方,使净化单元与通风柜合为一体。净化单元内充填固体吸附剂,这种净化通风柜,可使有害气体作业环境达到既通风又净化的目的,并且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只采用了固体吸附剂这一级净化,仅能吸附少量有害气体及较大的空气微尘,而对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率低,使排放气体的达标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进一步提高通风柜的排放气体净化率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包括与通风柜的排风管道连通设置的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且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是用于盛装固体吸附剂的过滤装置。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是指电源向电极提供一特定电压、特定波形的电流,需要处理的空气被引导到电极,在电极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有害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被电离分解,以达到净化目的。
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是指沿排风管道中的气流流向,先设置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后设置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也就是说废气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随后再流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可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内,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其发生电力分解反应的区域与所述排风管道连通即可。而且为了尽量避免废气对排风管道的腐蚀,最好是将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进风口直接安装在通风柜的顶部,即:排风管道的最初阶段,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之间的连接管道越短越好。
从通风柜排出的废气首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经固体吸附剂吸附过滤后,废气中的较大微尘以及部分有害气体被吸附,随后经过固体吸附剂吸附净化的废气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排风口排出并进入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再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电离分解为单质或无害分子,经过该级净化后,废气已经完全达标。最终,经二级净化处理后的气体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出风口排出并继续经排风管道排放至大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呈筒状的电极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及多个针状电极分别并联,并分别电联接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高压电源上。
还可以将多个电极依次串排起来,根据废气中所含的多种有害物质的特性,调节各电极对应电源所输出的电流特性,废气依次流经多个电极,从而实现对废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进行电力分解,以达到净化处理的更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固连为一体并呈蜂窝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频率调节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通风柜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调节按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装置内部设置多个平行的搁置槽,多个所述搁置槽之间的相邻侧壁互通;设置与所述搁置槽适配的、且顶部敞口的吸附剂容纳盒,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可抽取地放置在所述搁置槽内,所述固体吸附剂放置在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内,多个所述吸附剂容纳盒之间相邻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侧壁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至少设置一个底部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为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下部分为长方体状,上部分为倒漏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通风柜的排风管道内设置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从通风柜排出的废气先通过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吸附较大的空气微尘及少量有害气体,然后废气继续通过低温等离子发生器,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高能量、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打开有害气体的化学键使其分离为单质或无害分子,通过上述二级净化提高了三氯乙烯、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率,使经过净化后的排放气体完全达标。
2.由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呈筒状的电极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及多个针状电极分别并联,废气通过多个电极发生反应,使废气的净化率进一步提高。
3.由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频率调节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来控制调节电压、频率、波形占空比,从而达到根据不同有害气体的电离分解条件不同,以最佳的电流特性在电极上形成相应的最佳电场特性处理相应的有害物质。
4.由于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频率调节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5.由于在通风柜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调节按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针对废气的不同成分,通过调节变频调节按钮将变频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再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从而达到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废气成分随时控制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以达到更有效的净化率。
6.由于所述固体吸附剂装置内部设置多个搁置槽与可抽取的吸附剂容纳盒相配合的结构,便于操作人员更换固体吸附剂。另外,废气从吸附剂容纳盒的侧壁上的侧壁通孔流经固体吸附剂,不但可以达到吸附效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阻,以达到节电的作用。
7.由于所述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至少设置一个底部通孔,从而使废气通过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经过固体吸附剂吸附,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废气经过固体吸附剂的有效面积和有效路径,使固体吸附剂吸附废气的吸附率进一步提高。
8.由于所述固体吸附剂采用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而蛭石的价格是常用的活性炭的二分之一,从而降低了该净化器的净化成本。另外,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是采用通过碱性混合溶液浸泡后的蛭石作为固体吸附剂,其还可对一部分酸性气体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率。
9.由于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下部分为长方体状,方便设置搁置槽,而其上部分为倒漏斗型,可以降低废气排出的风阻,进而可降低通风柜的风机的耗电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的净化率更高,可适用于各种通风柜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所述通风柜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所述通风柜的净化装置的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所述通风柜的净化装置中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所述通风柜的净化装置中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多个呈筒状的电极31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32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包括与通风柜的排风管道1连通设置的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沿排风管道1中的气流流向V,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设置在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之后,且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的出风口20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进风口30连通。即:从通风柜排出的废气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随后再流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将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直接固定安装在通风柜的顶部,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进风口30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的出风口20之间通过一段连接短管并通过焊接将短管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进风口30、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的出风口20连接在一起。
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是用于盛装固体吸附剂的过滤装置。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是指电源向电极提供一特定电压、特定波形的电流,需要处理的空气被引导到电极,在电极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有害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被电离分解,以达到净化目的。
从通风柜排出的废气首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经固体吸附剂2吸附过滤后,废气中的较大微尘以及部分有害气体被吸附。随后经过固体吸附剂吸附净化处理后的废气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的排风口20排出并进入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进风口30,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高能量、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打开有害气体的化学键使其分离为单质或无害分子,通过上述两级净化提高了三氯乙烯、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率,使经过二级净化后的排放气体完全达标并继续经排风管道1排放到大气中。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如图4所示,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包括多个呈筒状的电极31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32,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31及多个针状电极32分别并联,并分别电联接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高压电源33上。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31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固连为一体并呈蜂窝状,这样可使废气最大限度地通过每一个呈筒状的电极32和对应的针状电极32的中间区域。废气通过多个电极发生反应,使废气的净化率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3的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频率调节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来控制调节电压、频率、波形占空比,从而达到根据不同有害气体的电离分解条件不同,以最佳的电流特性在电极上形成相应的最佳电场特性处理相应的有害物质。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频率调节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通风柜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调节按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针对废气的不同成分,通过调节变频调节按钮将变频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再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从而达到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废气成分随时控制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以达到更有效的净化率。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体吸附剂装置2内部设置多个平行的搁置槽21,多个所述搁置槽21之间的相邻侧壁211互通;设置与所述搁置槽21适配的、且顶部51敞口的吸附剂容纳盒5,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可抽取地放置在所述搁置槽21内。所述固体吸附剂4放置在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内。多个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之间相邻的侧壁52上设置有多个侧壁通孔521。由于所述固体吸附剂装置内部设置多个搁置槽与可抽取的吸附剂容纳盒相配合的结构,便于操作人员更换固体吸附剂。另外,废气从吸附剂容纳盒的侧壁上的侧壁通孔流经固体吸附剂,不但可以达到吸附效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阻,以达到节电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吸附剂容纳盒5的底部53设置多个底部通孔531。从而使废气通过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经过固体吸附剂吸附,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废气经过固体吸附剂的有效面积和有效路径,使固体吸附剂吸附废气的吸附率进一步提高。
所述固体吸附剂4为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蛭石的价格是常用的活性炭的二分之一,从而降低了该净化装置的净化成本。而且采用通过碱性混合溶液浸泡后的蛭石作为固体吸附剂,其还可与一部分酸性气体中和反应达到对酸性气体的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率。
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2的下部分22为长方体状,方便设置搁置槽,而其上部分23为倒漏斗型,可以降低废气排出的风阻,进而可降低通风柜的风机的耗电量。
通过该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对通风柜的排放废气进行二级净化后,其对三氯乙烯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1.2%,对甲苯的平均净化效率为97.6%,对甲醛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5.1%,对硫化氢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7.0%,对氨气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4.36%,对丙酮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4.2%。因此,该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对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净化率有显著提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对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净化效果差的弊端。

Claims (10)

1.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包括与通风柜的排风管道连通设置的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且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呈筒状的电极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及多个针状电极分别并联,并分别电联接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高压电源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固连为一体并呈蜂窝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频率调节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风柜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调节按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吸附剂装置内部设置多个平行的搁置槽,多个所述搁置槽之间的相邻侧壁互通;设置与所述搁置槽适配的、且顶部敞口的吸附剂容纳盒,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可抽取地放置在所述搁置槽内,所述固体吸附剂放置在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内,多个所述吸附剂容纳盒之间相邻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侧壁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至少设置一个底部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吸附剂为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下部分为长方体状,其上部分为倒漏斗型。
CN2009201932050U 2009-08-21 2009-08-21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8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32050U CN201482783U (zh) 2009-08-21 2009-08-21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32050U CN201482783U (zh) 2009-08-21 2009-08-21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2783U true CN201482783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320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82783U (zh) 2009-08-21 2009-08-21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27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4447A (zh) * 2017-04-05 2017-07-14 浙江兰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橱
CN106955885A (zh) * 2017-04-05 2017-07-18 浙江兰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通风橱
CN107990964A (zh) * 2017-11-13 2018-05-04 京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负压式称量罩
CN107999501A (zh) * 2017-11-13 2018-05-08 京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气型通风柜
CN108355489A (zh) * 2018-03-23 2018-08-03 广东堃美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高效气体吸附剂和排风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4447A (zh) * 2017-04-05 2017-07-14 浙江兰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橱
CN106955885A (zh) * 2017-04-05 2017-07-18 浙江兰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通风橱
CN106955885B (zh) * 2017-04-05 2019-03-08 浙江兰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通风橱
CN107990964A (zh) * 2017-11-13 2018-05-04 京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负压式称量罩
CN107999501A (zh) * 2017-11-13 2018-05-08 京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气型通风柜
CN108355489A (zh) * 2018-03-23 2018-08-03 广东堃美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高效气体吸附剂和排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6849C (zh) 一种高压直流/脉冲放电同步净化气液的方法及装置
CN201482783U (zh)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CN201628325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1884868B (zh) 低温等离子体工业废气净化方法及成套设备
CN102091514B (zh) 一种治理恶臭气体和工业VOCs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15790A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107042039A (zh)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3285718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垃圾站除臭杀菌装置
CN203916426U (zh) 一种三位一体工业源异味废气处理装置
CN202827062U (zh) 车用空气净化器
CN203458937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10772981A (zh) 橡胶轮胎废气净化系统
KR20090095169A (ko) 공기청정기
CN108325349B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吸附法处理VOCs及恶臭气体的方法
CN207102266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吸附法处理VOCs及恶臭气体的装置
CN112082181B (zh) 净化器及抽油烟机
CN202666618U (zh) 复合空气净化装置
CN202328548U (zh) 壁挂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1028708Y (zh) 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7102274U (zh) 气体净化装置
CN101628122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02191828U (zh) 除恶臭、除异味、降解VOCs净化设备
CN201070564Y (zh) 烟雾净化装置
CN211987852U (zh) 一种高效活性炭吸附设备
CN110124511B (zh) 一体式光氧离子废气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KERRIC LABORATORY EQUIPMENT RESEARCH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BAOBIAO

Effective date: 201106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000 INSIDE OF GUANGDONG KERRIC LABORATORY EQUIPMENT R + M CO., LT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528139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ROOM, GUANGDONG PROVINCE,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17

Address after: 528139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Sanshui Distri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Sanshui Lubao Tow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erric Laboratory Equipment Resear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Development Guangdong keyip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Patentee before: Li Baobiao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