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5949U -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5949U
CN201475949U CN2009201560359U CN200920156035U CN201475949U CN 201475949 U CN201475949 U CN 201475949U CN 2009201560359 U CN2009201560359 U CN 2009201560359U CN 200920156035 U CN200920156035 U CN 200920156035U CN 201475949 U CN201475949 U CN 201475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fin group
radiating fin
base plate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60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嘉铭
黄士航
林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ACIAL TECHNOLOGY Co Ltd
Glacial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A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AC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A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60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5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5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59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其中复合式散热组件适于对照明装置的一光源进行散热,并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一底板、一侧壁以及多个第一鳍片,而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侧壁环绕于底板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光源适于容置于容置空间中,并承靠于底板。第二鳍片分别配置于第一鳍片之间,并且与第一鳍片排列于侧壁的周围并呈放射状由侧壁向外延伸。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一导热系数小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二导热系数。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compoun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于对一照明装置(illumination device)中的光源(light source)进行散热的复合式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元件(electronic device)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进而造成其温度升高。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电子元件的运行性能降低,甚至是永久毁损。因此,业界通常会借助散热鳍片组(heat sink)等散热装置(heat dissipationapparatus)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以降低电子元件运行时的温度。
以目前较为常见的散热鳍片组来看,其加工成型方式包括挤出成型(extrusion)与扣合成型(mounting)两种,而其材质则大致上可分为铝及铜两种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较高的金属材质。其中,冲压成型的加工成本会高于挤出成型的加工成本。另外,铜的导热系数比铝的导热系数高,但铜亦比铝更为贵重。因此,以挤出成型方式可制作出制作成本较低的铝制散热鳍片组,但其散热效率也较低。相对而言,以冲压成型方式则可制作出散热效率较高的铜制散热鳍片组,但其制作成本也较高。因此,如何以较低的制作成本制作出具有一定散热效率(heatdissipation rate)的散热鳍片组,实为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和采用该复合式散热组件的照明装置,该复合式散热组件可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并可维持一定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适于对一光源进行散热,并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一底板、一侧壁以及多个第一鳍片,而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侧壁环绕于底板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containing space)。光源适于容置于容置空间中,并承靠于底板。第二鳍片分别配置于第一鳍片之间,并且与第一鳍片排列于侧壁的周围并呈放射状(radially)由侧壁向外延伸。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一导热系数小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二导热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侧壁与第一鳍片以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formed integrally)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鳍片具有至少一扣合部(fasteningportion)。第二鳍片通过扣合部互相扣合,以组合成第二散热鳍片组,并且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至少部分的扣合部焊接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鳍片还具有至少一缺口(slit),并且上述的各嵌合部包括一折板(folded plate)以及一扣环(buckle)。折板与扣环大致上平行于侧壁弯折。扣环分别扣合于折板,并且分别穿设于缺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缺口邻近于侧壁,而扣环承靠于侧壁的一外表面,并且与侧壁焊接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缺口远离于侧壁,并且扣环环绕于侧壁之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复合式散热组件。复合式散热组件适于对光源进行散热,并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一底板、一侧壁以及多个第一鳍片,而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侧壁环绕于底板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光源容置于容置空间中,并承靠于底板。第二鳍片分别配置于第一鳍片之间,并且与第一鳍片排列于侧壁的周围并呈放射状由侧壁向外延伸。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一导热系数小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二导热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侧壁与第一鳍片以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鳍片具有至少一扣合部。第二鳍片通过扣合部互相扣合,以组合成第二散热鳍片组,并且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至少部分的扣合部焊接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鳍片还具有至少一缺口,并且上述的各嵌合部包括一折板以及一扣环。折板与扣环大致上平行于侧壁弯折。扣环分别扣合于折板,并且分别穿设于缺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缺口邻近于侧壁,而扣环承靠于侧壁的一外表面,并且与侧壁焊接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缺口远离于侧壁,并且扣环环绕于侧壁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lamp head)。第一散热鳍片组还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而灯头与光源配置于底板的相对两侧,并具有一第二嵌合部,并且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互相嵌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嵌合部为一由侧壁向内凸出的环形凸肋(rib),而第二嵌合部为一由灯头的一开放端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protrudingedge),且环形凸缘嵌合于底板与环形凸肋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电路板容置于灯头中,并电性连接于光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还具有二个接脚。接脚穿过灯头相对于开放端的一封闭端而延伸至灯头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一透镜(lens)。透镜配置于容置空间中,并且光源配置于底板与透镜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技术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及较低的制作成本制成,而第二散热鳍片组则以导热系数较高的材质制成。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较低的制作成本制作出具有一定散热效率的散热组件。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2绘示出图1中的复合式散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3绘示出图1中的复合式散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4绘示出图3中的第一散热鳍片组沿I-I线的剖面图。
图5绘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的立体图,图2绘示出图1中的复合式散热组件的主视图,而图3绘示出图1中的复合式散热组件的分解图。另外,图4绘示出图3中的第一散热鳍片组沿I-I线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图1与图2中所示的复合式散热组件100是由一第一散热鳍片组110以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120所组合而成。请参考图3与图4所示,第一散热鳍片组110包括一底板112、一侧壁114以及多个第一鳍片116。侧壁114环绕于底板112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10a,并且第一鳍片116排列于侧壁114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2、侧壁114与多个第一鳍片116例如是借助挤出成型的方式而一体成型制成的。
请参考图1与图3所示,第二散热鳍片组120包括多个分别配置于第一鳍片116之间的第二鳍片122。第二鳍片122与第一鳍片116排列于侧壁114的周围,并呈放射状由侧壁114向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鳍片116与第二鳍片122例如是由侧壁114向外延伸,并且沿着顺时针方向弯曲。再者,如图3所示,各第二鳍片122可具有二个扣合部122a、122a’,并且各第二鳍片122与相邻的第二鳍片122可通过扣合部122a、122a'互相扣合,以组合成第二散热鳍片组120。
更详细而言,扣合部122a是位于第二鳍片122的外缘,而扣合部122a'则是位于第二鳍片122的内缘,并且位于扣合部122a的下方。再者,扣合部122a可包括一折板122b以及一扣环122c,并且折板122b凸出于扣环122c。此外,由上而下观看第二散热鳍片组120时,折板122b与扣环122c例如是沿着顺时针方向弯折,且其延伸方向大致上平行于侧壁114。
相同地,扣合部122a'也可包括一折板122b’以及一扣环122c’,并且折板122b’凸出于扣环122c’。此外,由上而下观看第二散热鳍片组120时,折板122b’与扣环122c'例如是沿着顺时针方向弯折,且其延伸方向大致上平行于侧壁114。如此一来,各第二鳍片122即可借助扣环122c与扣环122c’分别扣住相邻的第二鳍片122的折板122b与折板122b’,以组合成第二散热鳍片组120。
另外,如图3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鳍片116更可具有二个缺口116a、116a’,用以与第二散热鳍片组120接合。举例而言,缺口116a远离于侧壁114,且其位置对应于扣环122c,而缺口116a'则邻近于侧壁114的一外表面114a,且其位置对应于扣环122c’。因此,第二鳍片122互相扣合以组合成第二散热鳍片组120之后,第二散热鳍片组120可通过互相扣合的扣环122c’承靠于外表面114a。接着,扣环122c、122c'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缺口116a、116a’中,以使第二散热鳍片组120与第一散热鳍片组110互相接合。然后,使用者可再将至少部分的扣环122c'焊接接合于侧壁114的外表面114a,以组合成复合式散热组件100。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鳍片组110的材质例如是铝,而第二散热鳍片组120的材质例如是铜。因此,第一散热鳍片组110的一第一导热系数会小于第二散热鳍片组120的一第二导热系数。另外,第一散热鳍片组110可借助目前常见用来制作铝制散热鳍片组的挤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制成,以使其可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而第二散热鳍片组120则可借助冲压成型方式先制作出多个第二鳍片122,然后再互相扣合这些第二鳍片122而制成,以使其可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基于上述,相较于先前技术中完全以挤出成型方式所制成的铝制散热鳍片组来说,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散热组件100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另外,相较于先前技术中完全以冲压成型方式所制成的铜制散热鳍片组来说,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散热组件100则可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散热组件100不但会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并且可维持一定的散热效率。
除此之外,如图1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鳍片116的末端还可具有一个分岔(branch)116b,以使复合式散热组件100可借助分岔116b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率。另外,在其它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鳍片的末端也可以具有多个分岔,以使复合式散热组件可具有更佳的散热效率。
此外,热源适于容置于容置空间110a中,并承靠于底板112,以通过复合式散热组件100进行散热。为了让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内容据以实施,以下将举出更多实施例,以说明如何将此复合式散热组件100运用于照明装置中。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5绘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分解图。请参考图4与图5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一复合式散热组件100以及一光源200。光源200容置于容置空间110a中,并承靠于底板112,以借助复合式散热组件100进行散热。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而复合式散热组件100已详述于之前实施例中的部分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还可包括一灯头300、一电路板400以及一透镜500。第一散热鳍片组110的一第一嵌合部118可与位于灯头300的一开放端300a的一第二嵌合部310互相嵌合,以使光源200与灯头300配置于底板112的相对两侧。再者,电路板400可容置于灯头300中,电性连接于光源200,并且其二个接脚410可穿过灯头300相对于开放端300a的一封闭端300b而延伸至灯头300外,以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源(未绘示)。另外,透镜500可配置于容置空间110a中,并且光源200位于底板112与透镜500之间。
举例来说,第一嵌合部118可以是由侧壁114向内凸出的一环形凸肋,而第二嵌合部310则可以是由灯头300的开放端300a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并且可嵌合于底板112与第一嵌合部118之间,以将灯头300保持于复合式散热组件100背向光源200的一侧。另外,光源200与透镜500可同时或分别利用黏着、螺丝锁固或嵌合的方式固设于容置空间110a中。此外,透镜500可以是由玻璃、塑料或是其它高透光性的材质所制成。因此,透镜500除了可提高光源200的出光效率,亦可提升照明装置10的出光均匀度。
综合上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鳍片组是以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及较低的制作成本制成,而第二散热鳍片组则以导热系数较高的材质制成。因此,相较于现有的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且可维持一定的散热效率。此外,第一鳍片的末端可具有分岔,用来增加散热面积,以提升散热效率。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散热组件还可运用于照明装置中,以使照明装置的光源可通过复合式散热组件进行散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复合式散热组件,适于对一光源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散热组件包括: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
一底板;
一侧壁,环绕于该底板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该光源适于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承靠于该底板;以及
多个第一鳍片,排列于该侧壁的周围,并且呈放射状由该侧壁向外延伸;以及
一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所述第二鳍片排列于该侧壁的周围,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并且呈放射状由该侧壁向外延伸,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一导热系数小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二导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该侧壁与所述第一鳍片以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鳍片具有至少一扣合部,所述第二鳍片通过所述扣合部互相扣合,以组合成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并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至少部分的所述扣合部焊接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鳍片还具有至少一缺口,并且各该扣合部包括:
一折板,大致上平行于该侧壁弯折;以及
一扣环,大致上平行于该侧壁弯折,其中所述扣环分别扣合于所述折板,并且分别穿设于所述缺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邻近于该侧壁,而所述扣环承靠于该侧壁的一外表面,并且与该侧壁焊接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远离于该侧壁,并且所述扣环环绕于该侧壁之外。
7.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源;以及
一复合式散热组件,适于对该光源进行散热,其中该复合式散热组件包括: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
一底板;
一侧壁,环绕于该底板的周缘,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该光源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承靠于该底板;以及
多个第一鳍片,排列于该侧壁的周围,并且呈放射状由该侧壁向外延伸;以及
一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所述第二鳍片排列于该侧壁的周围,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并且呈放射状由该侧壁向外延伸,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一导热系数小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第二导热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该侧壁与所述第一鳍片以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鳍片具有至少一扣合部,所述第二鳍片通过所述扣合部互相扣合,以组合成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并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至少部分的所述扣合部焊接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鳍片还具有至少一缺口,并且各该扣合部包括:
一折板,大致上平行于该侧壁弯折;以及
一扣环,大致上平行于该侧壁弯折,其中所述扣环分别扣合于所述折板,并且分别穿设于所述缺口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邻近于该侧壁,而所述扣环承靠于该侧壁的一外表面,并且与该侧壁焊接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远离于该侧壁,并且所述扣环环绕于该侧壁之外。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灯头,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还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而该灯头与该光源配置于该底板的相对两侧,并具有一第二嵌合部,并且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第二嵌合部互相嵌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为一由该侧壁向内凸出的环形凸肋,而该第二嵌合部为一由该灯头的一开放端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且该环形凸缘嵌合于该底板与该环形凸肋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容置于该灯头中,并电性连接于该光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还具有二个接脚,并且所述接脚穿过该灯头相对于该开放端的一封闭端而延伸至该灯头外。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镜,其中该透镜配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且该光源配置于该底板与该透镜之间。
CN2009201560359U 2009-05-13 2009-05-13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5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60359U CN201475949U (zh) 2009-05-13 2009-05-13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60359U CN201475949U (zh) 2009-05-13 2009-05-13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5949U true CN201475949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603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5949U (zh) 2009-05-13 2009-05-13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594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050A (zh) * 2011-05-20 2011-11-16 浙江华鑫实业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加工方法
CN10269199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散热模块及灯具
WO2014169546A1 (zh) * 2013-04-15 2014-10-23 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地埋灯及该种地埋灯的角度可调节装置
CN103874391B (zh) * 2012-12-14 2016-12-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99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散热模块及灯具
CN102691994B (zh) * 2011-03-21 2016-07-06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散热模块及灯具
CN102244050A (zh) * 2011-05-20 2011-11-16 浙江华鑫实业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加工方法
CN103874391B (zh) * 2012-12-14 2016-12-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69546A1 (zh) * 2013-04-15 2014-10-23 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地埋灯及该种地埋灯的角度可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960B2 (en) LED lamp
US8267544B2 (en) LED lamp
US7997762B2 (en) Light-guiding modules and LED lamp using the same
US8317372B2 (en) LED bulb
US20120162974A1 (en) Led lamp
US20100157593A1 (en) Led lamp
US20050199900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high heat-dissipating efficiency
US2009032333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10222283A1 (en) Led lamp and cooling structure thereof
US20120002407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source modules
US20080062698A1 (en) LED module
US20150103539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893080A (zh) 照明装置
CN102893079A (zh) 照明装置
CN201475949U (zh) 照明装置及其复合式散热组件
CN102893077A (zh) 照明装置
US8419216B2 (en) LE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2017027633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60201882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ampshade module thereof
EP2365552A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with a lead frame having a recess
US20100271822A1 (en) Led lamp
US20130083515A1 (en) Led lamp
US20080304270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05588025B (zh) Led照明装置
EP2325557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