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0199U - 一种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0199U
CN201450199U CN2009200161436U CN200920016143U CN201450199U CN 201450199 U CN201450199 U CN 201450199U CN 2009200161436 U CN2009200161436 U CN 2009200161436U CN 200920016143 U CN200920016143 U CN 200920016143U CN 201450199 U CN201450199 U CN 201450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plug
electrode
insulated column
colum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161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应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161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50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0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01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孔组成,所述插头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套接在绝缘柱芯上;所述插孔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插孔中的电极与插头上的电极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插入插孔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一种电源插座,由壳体和插孔组成,所述壳体将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排列固定在一起,并在壳体内将插孔上相同位置的引角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或三个电极垂直分布在柱体插头上,不管是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头,都可以插入统一的带有三个电极的插孔中,从而克服了传统两孔、三孔插头、座不能通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由插头、插孔组成的插接式电源连接器,以及由一种独立插孔组成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一种由插头、插孔组成的插接式电源插头、座。在公开使用的在先技术和现有产品中有两孔和三孔两种类型,两孔的只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三孔的通常还接有地线。上述传统的电源插头、座,存在的缺点主要是:1、两孔与三孔之间难以通用,即使三孔的能用做两孔,但两孔的必不能用做三孔,所以对一个固定的插座板的来说,经常会让使用者觉得两孔多三孔少或恰恰相反。2、虽然都是两孔或三孔,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往往还存在不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致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电源插头、座不能通用。
另一种通常用于弱电线路的连接器,如耳机的插头、插孔,采用的是电极轴向分布的形式,在插头的柱体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有多个电极,插孔内用于对应连接的电极也按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但传统上该种形式的连接器通常只针对弱电线路,对于强电线路,如家用电器、照明设施等的线路连接却存在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头、单孔的电源连接器,通过将两个或三个插头电极轴向设置在插头绝缘柱芯上,将三个插孔电极轴向设置在柱形插孔内,使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头可以共用一种插孔,从而克服传统电源插头、座使用当中两个电极与三个电极的插头、座不能通用的缺陷。为了使所述电源连接器便于实用,还提供一种由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组成的电源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套接在绝缘柱芯上;绝缘柱芯内沿轴向至少有两根导管,导管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与套接在绝缘柱芯上的电极相连接;所述插孔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上均带有一个穿过孔壁的引角,当插孔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插孔上最底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最顶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接;插孔中的电极与插头上的电极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插入插孔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较佳的,所述插头的绝缘柱芯上至少有两个凹进段,所述电极套接在凹进段中,套接在绝缘柱芯端部凹进段的电极为帽状,其余电极均为环状。
较佳的,所述插头上的电极每两个之间有一个套接在缘体柱芯上的绝缘环相隔断。
较佳的,所述插孔内壁上沿轴向有三个凹槽,分别放置有上、中、下三个电极,上面两个电极为一种金属弹簧圈,最下面一个电极为一种冠状金属弹簧片;插入插头前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的槽底有0.5-1mm的距离,插入插头后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的槽底相接近或接触.
较佳的,所述插孔为一独立构件,插入插头后,插孔内具有气密性;插孔的入口部和插头的上端部于两者的内、外侧壁上有至少3mm长度的气密性接触,当拔出插头时,拔出超过3mm前,插孔内仍具有气密性。
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组成,所述壳体将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排列固定在一起,并在壳体内将插孔上相同位置的引角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当所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最底端的引角串联后接在电源火线上,最顶端的引角串联后接在电源零线上,中间的引角串联后接在地线上。
较佳的,所述壳体内部为一种从上到下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竖立排列在壳体中,壳体中的每一层隔板上都有若干个上下对应的通孔用来放入插孔,所述隔板至少有两层,上下水平放置,每个插孔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较佳的,所述壳体内部为一种从左到右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水平排列在壳体中,壳体中的每一层隔板都有若干个左右对应的通孔用来放入插孔,所述隔板至少有两层,左右依次竖直放置,每个插孔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较佳的,插座内设置有一个电路过流保护器,该过流保护器串接在引入插座内电源线的一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两个或三个电极垂直分布在柱体插头上,不管是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头,都可以插入统一的带有三个电极的插孔中,从而克服了传统两孔、三孔插头、座不能通用的问题。
2.通过对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的气密性设计,使得插头、插孔上两个火线电极分开瞬间,插孔内仍然保持气密性,从而不使电极之间产生电弧,而达到灭弧的效果。
3.因为此种单头单孔的电源连接器,超越了以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种电源插头、座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便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对电源插头、座设计规范和标准的统一。
4.由于每个插孔都是一个独立构件,所以由所述插孔组成的插座可以有多种样式,但都不影响每一个插孔作为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插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插头插入插孔时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插孔竖立排列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插孔竖立排列的插座俯视图。
附图11为插孔左右对称水平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插孔单边水平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插孔水平排列的左、右视图。
图中:1、插头  2、插孔  3、电极  4、绝缘柱芯  5、导管  6、凹进段  7、凹槽  8、引角  9、绝缘环  10、壳体  11、隔板  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绝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三个凹进段6,每个凹进段6中均套接有一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端部的电极为帽状,其余两个电极均为环状;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有三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其余两根分别至绝缘柱芯4中部和上部两个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3相连接。所述环状电极高度在3-4mm,以3.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环的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6的外直径,为4mm。所述帽状电极高度为1-2mm,以1.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6的外直径,为4mm。
附图3、4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绝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三个电极3,每两个电极3之间有一个绝缘环9,所述三个电极3中,套接在绝缘柱芯4下端部的一个为帽状,套接在绝缘柱芯4中部和上部两个均为环状。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有三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其余两根分别至绝缘柱芯4中部和上部两个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3相连接。所述电极环与绝缘环等高、等厚,高度在3-4mm,以3.5mm为宜;厚度为1-2mm,以1.5mm为宜;环的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套接部分的外直径,为4mm。所述帽状电极高度为1-2mm,以1.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套接部分的外直径,为4mm。
附图5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绝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两个凹进段6,每个凹进段6中均套接有一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端部的电极为帽状,另一个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部的电极为环状;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有两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另一根至绝缘柱芯4上部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3相连接。所述环状电极高度在3-4mm,以3.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环的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6的外直径,为4mm。所述帽状电极高度为1-2mm,以1.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6的外直径,为4mm。
附图6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绝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两个电极3,两个电极3之间有一个绝缘环9,所述两个电极3中,套接在绝缘柱芯4下端部的一个为帽状,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部的一个为环状.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有两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另一根至绝缘柱芯4上部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3相连接.所述电极环高度在3-4mm,以3.5mm为宜;厚度为1-2mm,以1.5mm为宜;环的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套接部分的外直径,为4mm;所述绝缘环高度为电极环的三倍,其它规格参数与电极环相同.所述帽状电极高度为1-2mm,以1.5mm为宜;厚度为0.5-1.5mm,以1mm为宜;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套接部分的外直径,为4mm.
附图7、8分别为插孔结构示意图和插头插入插孔时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插孔2的柱形孔内沿轴向依次有三个电极3′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3′上均有一个引角8从插孔2的孔壁引出;当所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最底端的引角与电源火线相连接,最顶端的引角与电源零线相连接,中间的引角与地线相连接。插孔2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三个用于嵌入电极3′的环形凹槽7,凹槽7的深度为1-2mm,以1.5mm为宜,槽口宽度为3-4mm,以3.5mm为宜,分别放置有上、中、下三个电极3′,上面两个电极为一种金属弹簧圈,弹簧圈的宽度以适合放入凹槽7为宜,最下面一个电极为一种冠状金属弹簧片,三个电极均带有引角8;插入插头1前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环形凹槽7的槽底有0.5-0.8mm的距离,当插入插头1后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环形凹槽7的槽底相接近或接触。
以上所述插头、插孔的实施例中,插头上部3-4mm部分柱心4的直径为6mm,插孔的内直径也为6mm,当插头全部插入插孔时,插头的上部与插孔的入口部有至少3-4mm长度为气密性接触;所述插孔为一独立构件,当插入插头时,插孔内具有气密性,当拔出插头时,拔出超过3mm前插孔内仍具有气密性。
附图9、10分别为插孔竖立排列的插座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壳体10内部为一种从上到下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2竖立排列在壳体10中,壳体10中的每一层隔板11上都设有9个上下对应的通孔12用来放入9个插孔2,所述隔板11有两层,上下水平放置,每个插孔2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8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附图11、12、13分别为插孔左右对称或单边水平排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水平排列时的插座左右视图。壳体10内部为一种从左到右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2水平排列在壳体10中,壳体10中的每一层隔板11都有3个左右对应的通孔12用来放入插孔2,所述隔板11有两层或四层,左右依次竖直放置,插孔2单排排列或双排对称排列,每个插孔2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8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以上所述插座的实施例中,插座内均设置有一个电路过流保护器,该过流保护器串接在引入插座内电源线的一支上,当插座短路或用电器负荷过大时,该电路过流保护器自动跳闸,从而保护接入插座的电源线路和电器设施不受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1)和插孔(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4),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至少有两根导管(5),导管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电极(3)相连接;所述插孔(2)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3′)上均带有一个穿过孔壁的引角(8),当插孔(2)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插孔(2)上最底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最顶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接;插孔(2)中的电极(3′)与插头(1)上的电极(3)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1)插入插孔(2)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绝缘柱芯(4)上至少有两个凹进段(6),所述电极(3)套接在凹进段(6)中,套接在绝缘柱芯(4)端部凹进段(6)的电极为帽状,其余电极均为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上的电极(3)每两个之间有一个套接在缘体柱芯(4)上的绝缘环(9)相隔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内壁上沿轴向有三个凹槽(7),分别放置有上、中、下三个电极(3′),上面两个电极为一种金属弹簧圈,最下面一个电极为一种冠状金属弹簧片;插入插头(1)前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7)的槽底有0.5-1mm的距离,插入插头(1)后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7)的槽底距离小于0.5mm,相接近或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为一独立构件,插入插头(1)后,插孔(2)内具有气密性;插孔(2)的入口部和插头(1)的上端部于两者的内、外侧壁上有至少3mm长度的气密性接触,当拔出插头(1)时,拔出超过3mm前,插孔(2)内仍具有气密性。
6.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0)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2)组成,所述壳体(10)将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2)排列固定在一起,并在壳体(10)内将插孔(2)上相同位置的引角(8)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当所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最底端的引角串联后接在电源火线上,最顶端的引角串联后接在电源零线上,中间的引角串联后接在地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为一种从上到下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2)竖立排列在壳体(10)中,壳体(10)中的每一层隔板(11)上都有若干个上下对应的通孔(12)用来放入插孔(2),所述隔板(11)至少有两层,上下水平放置,每个插孔(2)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8)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为一种从左到右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2)水平排列在壳体(10)中,壳体(10)中的每一层隔板(11)都有若干个左右对应的通孔(12)用来放入插孔(2),所述隔板(11)至少有两层,左右依次竖直放置,每个插孔(2)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8)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内设置有一个电路过流保护器,该过流保护器串接在引入插座内电源线的一支上。
CN2009200161436U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电源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0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161436U CN201450199U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161436U CN201450199U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0199U true CN201450199U (zh) 2010-05-05

Family

ID=4255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161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0199U (zh) 2009-08-04 2009-08-04 一种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501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128B (zh) * 2009-08-04 2012-12-26 张应刚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04319514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宋洪凯 安全插座及其插头
CN110137731A (zh) * 2019-05-24 2019-08-1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128B (zh) * 2009-08-04 2012-12-26 张应刚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04319514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宋洪凯 安全插座及其插头
CN110137731A (zh) * 2019-05-24 2019-08-1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54790B1 (en) Quick coupling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1450199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04953060B (zh) 电池舱组
CN201629446U (zh) 多功能可叠加插座
CN101626128B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4517078U (zh) 一种组合式电源插排
CN201118027Y (zh) 一种由插头和插座相互套合形成的电气连接器
CN201956483U (zh) 碰触式插头插座
JP3078586U (ja) 改良型電気プラグ/ソケット
CN104868288B (zh) 插排
CN203312503U (zh) 电力柱
CN202217890U (zh) 新型五孔插座
CN104049309B (zh) 一种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与链路检测方法
CN102544931A (zh) 排插
CN209518780U (zh) 一种豆浆机控制电路
CN204577700U (zh) 电连接端子以及具有该端子的led户外灯
CN103928810B (zh) 可360度旋转的模块化插座
CN203103714U (zh) 结构紧凑的电源转接座
CN104851999B (zh) 一种电池舱
CN215343259U (zh) 一种新型插头插座
CN209948237U (zh) 一种插排的铜件结构
CN211266321U (zh) 一种电线保护套管
CN104035165B (zh) 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检测方法
CN104062714B (zh) 一种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检测方法
WO2017028820A1 (zh) 串灯及其过流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