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1362U -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1362U
CN201441362U CN2009200002730U CN200920000273U CN201441362U CN 201441362 U CN201441362 U CN 201441362U CN 2009200002730 U CN2009200002730 U CN 2009200002730U CN 200920000273 U CN200920000273 U CN 200920000273U CN 201441362 U CN201441362 U CN 201441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osition
support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rotar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02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希征
张敬人
杜伟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rm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rm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rm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rm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002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1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1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13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位旋转装置,所述体位旋转装置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支架,所述主机包括传动机构和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体位旋转装置在内的体位旋转系统,所述系统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控制病人体位变化速率及空间位置,使半规管功能异常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准确、更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位旋转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对人的前庭功能诊断、治疗的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前庭是人体平衡的主要器官,前庭中感受人体姿势变换的重要结构是半规管,半规管分为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三者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感应不同平面人体的变化姿势。当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时,不同半规管所受的刺激强度不同,双侧刺激不平衡时,会出现眼震,眼震方向朝向所受强刺激一侧。所以通过对不同半规管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可以刺激相应的半规管,故在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时,通过对眼震的检查,可以知道双侧前庭功能的平衡状况以及相应的半规管功能情况。
另外,通过医学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位置性眩晕与前庭耳石脱落有直接关系,将人体摆放到某一特定体位可以诱发位置性眩晕,经采用特定的体位姿态复位脱落的耳石后,可以使绝大部分病人的位置性眩晕症状得到临床治愈。但目前所采用的耳石脱落复位方式国内基本采用手法复位,复位疗效受病人体位配合度及治疗医生对复位技巧的掌握程度的影响很大。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半规管功能检测设备只有用于水平半规管功能检查的水平旋转转椅,尚无能够进行三维旋转、从而可以检查包括上半规管及后半管功能的设备。而对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大多为国外生产的,这些设备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对操作人员技术条件有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只有用于检查水平半规管功能,没有进行三维旋转、从而可以检查包括上半规管及后半管功能的设备的不足,以及没有操作简便的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进行三维旋转、从而可以检查包括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管功能的设备,又能对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支架,所述主机包括传动机构和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体位旋转系统,包括:用于使人体体位进行三维方向旋转的体位旋转装置,所述体位旋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支架,所述主机包括传动机构和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用于捕捉在所述体位旋转装置上转动的人体的眼球运动轨迹的有线或无线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将捕捉到的图像信号发送至操作控制装置;和
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图像信号,根据显示的图像操控所述体位旋转装置使人体体位进行三维方向旋转的操作控制装置,所述操作控制装置与所述体位旋转装置上的所述传动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既可以进行前庭功能的检测,特别是半规管功能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也可以用于因耳石异位引发的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也可使二者同时完成;
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控制病人体位变化速率及空间位置,使半规管功能异常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准确、更可靠;
在耳石异位的复位过程中,与以往手工或半自动耳石复位治疗相比较具有疗效可靠、省时、省力的特点;
治疗过程中无须病人的主动配合,即可完成全部多体位的治疗动作,病人痛苦得到极大的减少;
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对病人进行复位治疗,特别对保持强制体位,手工几乎无法进行复位治疗的病人,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复位治疗;
可以有效地克服因医生手法复位治疗中的技术差异所引起的疗效差异,使所有复位治疗都可以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体位旋转装置2,主要由长方体主机21和一个支架22组成,所述主机21包括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所述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都安装在主机21外壳内,所述旋转装置211与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由于所述旋转装置211包括圆柱体转盘,从而使得所述圆柱体转盘能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所述圆柱体转盘上的圆形旋转面与主机21外壁在同一平面上。两个大小、长度相同的连接装置221、222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面上,且两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旋转装置211上旋转面的直径,另一端上各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体型,两个转轴在同一轴线上,其中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支架22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例如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两个连接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两转轴中的另一个转轴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213,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安全杆,所述支架22上一面安装有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有螺纹,一座椅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所述座椅包括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及脚踏板,其中所述头垫上安装有头颈部震动器,而所述护腿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带或安全绳等部件。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还设置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地面上并与主机21底部连接。
所述长方体主机21竖直安置在地面上,即设置在所述主机21上的旋转面与地面垂直。所述主机21内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由于所述圆柱体转盘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该端装有滑环,使得本装置中的各种导线接入旋转装置211,防止旋转装置211在旋转过程中内部导线缠绕,所述滑环可以为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另一端为圆形旋转面,所以所述圆柱体转盘可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的传动装置运动下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可通过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固定住人的上肢体,并通过所述护腿板上的安全带固定住人的下肢体,从而保护人体在随机器旋转的过程中的安全。还可将座椅在导轨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来使得人体置于支架22的合适位置。当启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圆柱体转盘旋转时,所述圆柱体转盘的旋转面转动即使得与其连接的一对连接装置221、222同时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连接装置221、222可为一对连接板,而连接板转动即使得固定在支架22上的人体可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停止旋转面转动。而当需要人体绕所述连接板同轴端旋转时,启动驱动电机213,所述驱动电机213便驱动与其连接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架22绕所述一对连接板的同轴端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驱动电机213,从而停止支架22旋转。
本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相比可进行三维旋转、即可以检查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管的功能,还可作为对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常规的传动机构;而座椅是可以在支架22上做升降移动的,从节约成本的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支架22上固定一个不可升降的座椅;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面虽然是圆形,但根据需要其旋转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其他形状,但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可以确定各种形状的旋转面旋转时所在的平面,即旋转平面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2、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的体位旋转装置2的设计规模做不同的合理安排,例如支架22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相应的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支架22的个数做必要调整。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是主要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上肢体的安全器件,同样功能的安全器件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并没有示出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因为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清楚地明白所述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后达到的技术效果;而组成座椅的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脚踏板、转轴及安全带等部件没有在附图中标记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的体位旋转装置2,主要由长方体主机21和一个支架22组成,所述主机21包括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所述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都安装在主机21外壳内,所述旋转装置211与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能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而所述旋转装置211上的旋转区域主要为圆柱体形,所述旋转区域设置在中空的主机21中央,即在主机21中央处形成一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两个大小相同的圆柱体形连接装置221、222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形空腔的环形内壁上,且两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旋转装置211上圆柱体形空腔截面的直径,另一端同轴,所述同轴的一端上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体型,支架22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连接装置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中。所述两转轴中的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支架22在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例如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另一个转轴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213,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安全杆,所述支架22一面安装有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有螺纹,一座椅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所述座椅包括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及脚踏板,其中所述头垫上安装有头颈部震动器,而所述护腿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带或安全绳等部件。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还设置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地面上并与主机21底部连接。
所述长方体主机21竖直安置在地面上,即设置在所述主机21上的旋转空腔截面与地面垂直。所述主机21内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旋转装置211主要包括圆柱体转盘,由于所述旋转装置211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该端安装有滑环,使得本装置中的各种导线接入旋转装置211,防止旋转装置211在旋转过程中内部导线缠绕,所述滑环可以为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另一端设置有圆柱体转盘,所述圆柱体转盘上设置有圆柱体形空腔,所述圆柱体形空腔即为所述主机21中央处的圆柱体形旋转空腔,所以所述圆柱体转盘可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的所述传动装置运动下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可通过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固定住人的上肢体,并通过所述护腿板上的安全带固定住人的下肢体,从而保护人体在随机器旋转的过程中的安全。还可将座椅在导轨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来使得人体置于支架22的合适位置。当启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圆柱体转盘旋转时,所述圆柱体转盘的旋转空腔转动即使得与其连接的一对连接装置221、222同时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连接装置221、222可为一对连接板,而连接板转动即使得固定在支架22上的人体可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停止旋转空腔转动。而当需要人体绕所述连接板同轴端旋转时,启动驱动电机213,所述驱动电机213便驱动与其连接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架22绕所述一对连接板的同轴端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驱动电机213,从而停止支架22旋转。
本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相比所有的三维旋转动作均是在主机中的旋转空腔中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外部空间,适合在空间较小的房屋内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常规的传动机构;而座椅是可以在支架22上做升降移动的,从节约成本的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支架22上固定一个不可升降的座椅;本实施例中的转轴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旋转装置211上,即所述两转轴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形空腔的环形内壁上,且两转轴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旋转装置211上圆柱体形空腔截面的直径,另一端同轴,支架22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中,所以本实施例不像实施例一必须安装连接装置,只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支架22旋转时不与环形内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增加设置有转轴的连接装置,使得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空腔虽然是圆柱体形,但根据需要其旋转空腔也可以是三角体形、长方形等其他立体形状,但根据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可以确定各种立体形状的旋转时的截面,即旋转截面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2、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的体位旋转装置2的设计规模做不同的合理安排,例如支架22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相应的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支架22的个数做必要调整。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是主要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上肢体的安全器件,同样功能的安全器件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并没有示出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因为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清楚的明白所述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后达到的技术效果;而组成座椅的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脚踏板、转轴及安全带等部件没有在附图中标记出。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的体位旋转装置2,主要由主机21和一个支架22组成,所述主机21包括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主机21外壳内,所述旋转装置211为“L”型,背部与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旋转装置211能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所述旋转装置211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体型,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所述滑环可以是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装置21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213,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绕所述转轴轴线旋转。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安全杆,所述支架22一面安装有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有螺纹,一座椅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所述座椅包括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及脚踏板,其中所述头垫上安装有头颈部震动器,而所述护腿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带或安全绳等部件。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还设置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地面上并与主机21底部连接。
所述主机21竖直安置在地面上,使得设置在所述主机21上的旋转装置211旋转时形成的旋转面与地面垂直。所述主机21内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由于所述旋转装置211的背面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以所述旋转装置211可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的所述传动装置运动下绕旋转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可通过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固定住人的上肢体,并通过所述护腿板上的安全带固定住人的下肢体,从而保护人体在随机器旋转的过程中的安全。还可将座椅在导轨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来使得人体置于支架22的合适位置。当启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驱动旋转装置211旋转时,所述旋转装置211的旋转使得固定在支架22上的人体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停止旋转装置211转动。而当需要人体绕所述连接板上的转轴旋转时,启动驱动电机213,所述驱动电机213便驱动与其连接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架22绕所述连接板的转轴轴线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驱动电机213,从而停止支架22旋转。
本实施例和前两个实施例相比只用一个转轴将旋转装置211与支架22连接便可完成三维旋转、即可以检查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管的功能,还可作为对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有效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常规的传动机构;而座椅是可以在支架22上做升降移动的,从节约成本的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支架22上固定一个不可升降的座椅;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2、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的体位旋转装置2的设计规模做不同的合理安排,例如支架22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相应的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支架22的个数做必要调整。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是主要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上肢体的安全器件,同样功能的安全器件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并没有示出U型安全杆、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安全带、转轴,因为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清楚的明白所述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后达到的技术效果;而组成座椅的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及脚踏板等部件没有在附图中标记出。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的体位旋转装置2,主要由长方体主机21和一个支架22组成,所述主机21包括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所述旋转装置211和传动机构都安装在主机21外壳内,所述旋转装置211与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能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而所述旋转装置211上的旋转区域主要为圆柱体形,所述旋转区域设置在中空的主机21中央,即在主机21中央处形成一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一个连接装置221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形空腔的环形内壁上,另一端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体型,支架22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装置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支架22在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所述滑环可以是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213,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安全杆,所述支架22一面安装有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有螺纹,一座椅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所述座椅包括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及脚踏板,其中所述头垫上安装有头颈部震动器,而所述护腿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带或安全绳等部件。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还设置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地面上并与主机21底部连接。
所述长方体主机21竖直安置在地面上,即设置在所述主机21上的旋转空腔截面与地面垂直。所述主机21内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旋转装置211主要包括圆柱体转盘,由于所述旋转装置211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连接,该端安装有滑环,使得本装置中的各种导线接入旋转装置211,防止旋转装置211在旋转过程中内部导线缠绕,所述滑环可以是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另一端设置有圆柱体转盘,所述圆柱体转盘上设置有圆柱体形空腔,所述圆柱体形空腔即为所述主机21中央处的圆柱体形旋转空腔,所以所述圆柱体转盘可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的所述传动装置运动下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可通过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固定住人的上肢体,并通过所述护腿板上的安全带固定住人的下肢体,从而保护人体在随机器旋转的过程中的安全。还可将座椅在导轨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来使得人体置于支架22的合适位置。当启动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带动圆柱体转盘旋转时,所述圆柱体转盘的旋转空腔转动即使得与其连接的连接装置221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连接装置221为一连接板,而所述连接板转动即使得固定在支架22上的人体可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停止旋转空腔转动。而当需要人体绕所述转轴旋转时,启动驱动电机213,所述驱动电机213便驱动与其连接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架22绕所述连接板的转轴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锁定驱动电机213,从而停止支架22旋转。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相比只用一个连接装置与支架22连接便可进行三维旋转、即可以检查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管的功能,还可作为对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的设备,不仅大大节省了外部空间,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常规的传动机构;而座椅是可以在支架22上做升降移动的,从节约成本的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支架22上固定一个不可升降的座椅;本实施例中的转轴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旋转装置211上,即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形空腔的环形内壁上,支架22一端通过转轴与旋转装置211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形旋转空腔中,所以本实施例不像实施例一必须安装连接装置,或像实施例二那样安装两个连接装置,只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支架22旋转时不与环形内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增加设置有转轴的连接装置,使得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空腔虽然是圆柱体形,但根据需要其旋转空腔也可以是三角体形、长方形等其他立体形状,但根据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可以确定各种立体形状的旋转时的截面,即旋转截面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2、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的体位旋转装置2的设计规模做不同的合理安排,例如支架22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相应的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支架22的个数做必要调整。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是主要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上肢体的安全器件,同样功能的安全器件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并没有示出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转轴,因为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清楚的明白所述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后达到的技术效果;而组成座椅的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脚踏板及安全带等部件没有在附图中标记出。
实施例五
以实施例一的体位旋转装置2为例,如图5所示的体位旋转系统,主要由操作控制装置1和体位旋转装置2组成。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通过导线与体位旋转装置2中主机21的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旋转装置211连接,所述旋转装置211包括圆柱体转盘所述圆柱体转盘上的圆形旋转面与主机21外壁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旋转面上安装有能捕捉随机体转动的人体的眼球运动轨迹的摄像装置212。两个大小、长度相同连接装置221、222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面上,且两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旋转装置211上旋转面的直径,另一端上各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体型,两个转轴在同一轴线上,其中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支架2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所述滑环可以是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两转轴与所述两个连接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两转轴中的另一个转轴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213,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杆,所述支架22上还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头枕上还安装有头颈部震动器。其中所述摄像装置212的导线、驱动电机213的导线均通过所述输电滑环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防止装置在旋转过程中导线互相缠绕。
当体位旋转装置2需要工作时,通过操作控制装置1启动所述传动机构中的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所述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使得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便能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旋转装置211转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上还设置有防止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中部件上导线在转动过程中缠绕的输电滑环,比如摄像装置212的导线、驱动电机213的导线,这些导线均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上设置的输电滑环,该滑环防止旋转装置211在旋转过程中内部导线缠绕,所述滑环可以是杭州全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SRC025型滑环或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PC-36A型滑环,与供电装置和操作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旋转装置211转动即使得所述旋转装置211上的所述圆柱体转盘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可通过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固定住人的上肢体,并通过所述座椅护腿板上的安全带固定住人的下肢体,从而保护人体在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旋转的过程中的安全。当所述圆柱体转盘旋转时,所述圆柱体转盘的旋转面转动即使得与其连接的一对连接装置221、222同时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连接装置221、222可为一对连接板,而连接板转动即使得固定在支架22上的人体可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先通过操作控制装置1锁定电机或液压动力装置,从而停止旋转面转动,再通过所述摄像装置212捕捉此位置上人体的眼球运动轨迹,并将捕捉到的图像信号发送至操作控制装置1,用户根据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上的显示屏观察人体的眼球运动是否是在需要调整或观察的位置,若不是则再次通过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启动传动机构。当需要人体绕所述连接板同轴端旋转时,则通过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启动驱动电机213,所述驱动电机213便驱动与其连接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的支架22绕所述一对连接板的同轴端转动,当旋转到合适位置时则通过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锁定驱动电机213,从而停止支架22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将操作控制装置1、体位旋转装置2和摄像装置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控制病人体位变化速率及空间位置,有效观察人体眼球的运动轨迹,从而不仅使半规管功能异常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准确、更可靠,而且治疗过程中无须病人的主动配合,即可完成全部多体位的治疗动作,病人痛苦得到极大的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对本体位旋转系统进行的说明,但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均适用本系统,因为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是连接装置的数目和主机的结构的不同,但所述的旋转装置都可以通过主机中相同的传动机构进行旋转,而支架也都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旋转。所以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通过与摄像装置以及操作控制装置组成整个系统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几乎相同,所以不再一一描述。本实施例中体位旋转装置上的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常规的传动机构;而座椅是可以在支架22上做升降移动的,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支架22上固定一个不可升降的座椅;本实施例若以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中的体位旋转装置为例,所述的连接装置就不是必须的,因为转轴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旋转装置211上,支架22通过转轴与旋转装置211活动连接,所以本实施例不像实施例一必须安装连接装置,只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支架22旋转时不与环形内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增加设置有转轴的连接装置,使得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本实施例中体位旋转装置的旋转面虽然是圆形,但根据需要其旋转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其他形状,但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可以确定各种形状的旋转面旋转时所在的平面,即旋转平面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体位旋转装置的支架22、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的体位旋转装置2的设计规模做不同的合理安排,例如支架22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相应的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装置上的转轴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支架22的个数做必要调整。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为安装在旋转面上,通过导线与操作控制装置连接,即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为有线摄像装置,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无线摄像装置,所述无线摄像装置可以戴在人体头部将捕捉到的人眼球运动轨迹的图像信号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可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的操作控制装置。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中也设置有输电滑环,从而使得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装置在转动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导线缠绕。支架22上的U型安全杆是主要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上肢体的安全器件,同样功能的安全器件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并没有示出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因为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清楚的明白所述滑环、滑动槽、螺纹、螺杆、头颈部震动器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后达到的技术效果;而组成座椅的头垫、肩颈按摩垫、背垫、坐垫、护腿板、脚踏板、转轴及安全带等部件没有在附图中标记出。
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21)和至少一个支架(22),所述主机(21)包括传动机构和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的旋转装置(211),所述旋转装置(211)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所述支架(22)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21)的中央为一空腔,所述旋转装置(211)位于所述主机(21)中央的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两个,所述每个转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转轴中的一个转轴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在所述转轴轴线上旋转的驱动电机(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转轴分别通过一个连接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211)连接,所述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旋转装置(211)上的转盘所在旋转平面的直径,所述两个转轴同轴,所述两转轴中另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转动过程中导线缠绕的滑环,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装置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安全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上还安装有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螺纹,座椅(223)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23)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体位的部件和/或所述座椅(223)上还设置有用于刺激人体头颈部的振动器。
10.一种体位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使人体体位进行三维方向旋转的体位旋转装置(2),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进一步包括:主机(21)和至少一个支架(22),所述主机(21)包括传动机构和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的旋转装置(211),所述旋转装置(211)包括至少一个转轴,所述支架(22)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用于捕捉在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转动的人体的眼球运动轨迹的有线或无线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将捕捉到的图像信号发送至操作控制装置(1);和
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摄像装置发送的图像信号,根据显示的图像操控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使人体体位进行三维方向旋转的操作控制装置(1),所述操作控制装置(1)与所述体位旋转装置(2)上的所述传动机构电连接。
CN2009200002730U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1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02730U CN201441362U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02730U CN201441362U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1362U true CN201441362U (zh) 2010-04-28

Family

ID=4254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027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1362U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136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1769A (zh) * 2017-02-08 2017-05-24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仪
CN107405248A (zh) * 2015-01-22 2017-11-28 欧沃德有限责任公司 三轴旋转系统和方法
CN107456726A (zh) * 2017-09-19 2017-12-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圆形倒立装置
CN108742524A (zh) * 2018-04-10 2018-11-06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眩晕症诊断与治疗装置
CN109528437A (zh) * 2018-12-27 2019-03-29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差动轮式眩晕治疗转椅
CN109817051A (zh) * 2019-03-18 2019-05-28 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5248A (zh) * 2015-01-22 2017-11-28 欧沃德有限责任公司 三轴旋转系统和方法
CN107405248B (zh) * 2015-01-22 2020-06-05 欧沃德有限责任公司 三轴旋转系统和方法
CN106691769A (zh) * 2017-02-08 2017-05-24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仪
CN106691769B (zh) * 2017-02-08 2019-02-15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仪
CN107456726A (zh) * 2017-09-19 2017-12-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圆形倒立装置
CN108742524A (zh) * 2018-04-10 2018-11-06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眩晕症诊断与治疗装置
CN108742524B (zh) * 2018-04-10 2020-11-03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眩晕症诊断与治疗装置
CN109528437A (zh) * 2018-12-27 2019-03-29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差动轮式眩晕治疗转椅
CN109528437B (zh) * 2018-12-27 2023-12-22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差动轮式眩晕治疗转椅
CN109817051A (zh) * 2019-03-18 2019-05-28 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948B (zh)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CN201441362U (zh) 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
CN200948227Y (zh) 全身理疗按摩机
CN107028758B (zh) 一种综合针灸推拿治疗装置
CN201379729Y (zh) 一种多功能远红外线治疗保健床
CN109966139A (zh) 智能型胃肠理疗装置
CN105193389A (zh)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08081492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中头颈护理装置
CN108186274B (zh) 一种新型的神经内科磁疗按摩躺床
WO2015117968A1 (en) Head support apparatus
CN110269762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床
CN207024265U (zh) 多功能艾灸仪
CN104666042A (zh) 滚动球按摩理疗床
CN108420671A (zh) 康复科按摩康复椅
CN104622665B (zh) 一种躯干康复治疗装置
CN20748637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监护装置
CN213030972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CN206285099U (zh) 一种诊断和治疗bppv的设备
CN205411144U (zh)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定位装置
CN201189226Y (zh) 一种全自动的前庭耳石复位系统的设备
CN206630804U (zh) 一种便于临床护理的患者专用新型头部护理垫
CN110169898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102499849A (zh) 耳石复位治疗机
CN205458599U (zh) 一种眩晕症综合诊疗系统
CN114452167A (zh) 一种糖尿病下肢康复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